能救日本的还是日本自己,锚定未来的氢能源

备受市场关注的氢能源技术能否像曾经的日本汽车一样,成为日本的下一张好牌?

作者:八声甘粥

来源: 财经早餐 

最近,日本过的很不好。

2013年以来,“安倍经济学”带来的缓慢复苏动力逐步告竭,日本仿佛又被泥潭裹住了前进的脚步,CPI再度回到了1%以下,距离2%的目标远远不及。2018年的GDP增速也下滑到6年的新低,仅增长0.7%。

数据来源:choice,财经早餐制图

而昨天(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日本出口额已经连续第七个月同比下降,路透短观制造业景气判断指数也仅为3,触及了三年的低点。

对于一个内部消费疲软,经济高度依赖于制造业出口的国家来说,外贸和制造业指标下滑可不是一个乐观的征兆!

距离20世纪9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崩溃已经过去了30年,但日本似乎始终没能从重伤中缓过来,还在新一轮互联网浪潮中泯然众人。

“失去的二十年”伴随时间纬度的拉长,已经渐渐变为了“失去的三十年”。

在锚定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日本经济要依靠什么自保?备受市场关注的氢能源技术能否像曾经的日本汽车一样,成为日本的下一张好牌?

从现在看,牌的确是好牌,关键在于这张牌将会怎么打出。


是无奈,也是必然

最早应用氢能源的国家其实不是日本,而是美国。美国在1968年时就已经实将强碱性燃料电池应用于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

而日本则是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才成立“氢能源协会”,在1981年才启动了燃料电池的开发。

但自从研发启动以来,日本就成为了全球发展燃料电池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最积极的国家!原因很简单:都是被逼的!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能源资源极为匮乏,是世界上能源自给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能源自给率不到10%。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的能源自给率均在80%以上。

日本政府也早早就意识到了能源被卡脖子的问题。起初,日本政府的计划是大力推进核电开发,构建以核电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日本也是这么去做的。

2011年之前,日本核能占总能源供给比重的31.3%,在狭小的日本土地上有54座核电站,占全世界核电站总数12%。核能也一度被日本人认为是“国产能源”。

然而,在一个火山、地震频发的区域建设核电站,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福岛核电站事故让“以核电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的目标不告而终,2013年起,日本所有可运行的核反应堆都被暂停关闭,日本的核电走向历史的角落。

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也从2010年度的20%降到最低6.2%,日本开始寻找比核能更安全、更清洁的能源,寻觅的结果是——“氢”。

2013年,日本政府推出的《日本再复兴战略》,把发展氢能源提升为国策,并启动加氢站建设的前期工作。

2014年,第四次《能源基本计划》公布,将氢能源定位为与电力和热能并列的核心二次能源,并公布了《日本氢和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

2017年,日本政府再次发布了“氢能源基本战略”。

氢能源在日本的地位就这样一步一步被奠定起来。

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有巧合的成分——毕竟如果没有那次地震海啸,核电依然将占据日本能源结构的一片江山。

但其中更多的也是历史的必然——氢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有望成为下一代的核心能源,资源匮乏的日本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氢能社会的构建

氢能源的大规模商业发展以及走入公众视野,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但日本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却从很早就开始了。

上世纪90年代,丰田、日产和本田汽车制造商启动燃料电池车的开发,同时三洋电机、松下电器和东芝公司也启动了家庭燃料电池的开发。

燃料电池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其实在日本更为普遍应用的氢能技术是:家庭使用的氢能源燃料电池。

2009年,名为“ENE・FARM”的家庭用燃料电池开始面向一般市场销售,他将煤气、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或者灯油进行改质,提取其中的氢气,然后使用氢气来发电的设备。

这一设备彻底改造了天然气燃烧热的低端技术,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除了发电的功能之外,由于燃料电池堆进行发电时会发热,凭借这些热能,可对住宅提供热水。

家庭燃料电池一开始成本很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其成本在八年内下降了近三分之二,相关企业还作为燃料电池组供应商,参与了欧洲的市场。

根据日本氢能源战略的基本计划,家用燃料电池系统市场销售目标到2020年达到140万台,2030年达到530万台。

这类生活配套用品,从消费端减少了日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成为构建“氢能社会”的一块基石。


执牛耳者——丰田

在氢能源燃料电池的另一个应用领域里,日本丰田称得上是执牛耳者。

2014年时,丰田汽车就面向日本市场发售了首款量产型燃料电池汽车——丰田MIRAI

从全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情况看,2013-2017年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达到6475辆,除美国加州外,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占剩余销量的75%。

日本的氢能源车用技术走到了世界的领先位置,而如今他正尝试把这一技术输出变现。

在中国,丰田将和北汽福田以及北京亿华通公司进行合作,合作内容是共同研发氢能客车。

同样丰田的触角还伸向欧洲,外媒称,宝马未来将与丰田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车,并表示在2020年开始先期进行小规模试产,到2025年则与丰田联手正式推出可量产的氢能源车型。

截止2018年底,全球共有369座加氢站,其中仅日本就有96座,德国为60座,美国42座。

专家认为,“从目前的燃料电池汽车价格、保有量和加注站数量来看,日本尚处于燃料电池汽车社会的摇篮期,预计2050年将是日本燃油汽车全面向燃料电池汽车过渡之年。”

在缓慢的国内转化完成之前,通过技术的输出,将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突破岛国面积的限制,也将突破国内消费欲望低迷的限制,在海外建立品牌优势,获取更多利润回报。


野望

在日本福岛,一个世界最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氢系统已经投建,他将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气,真正实现了从绿色到绿色的零碳制氢。

曾经遭遇不幸的福岛,在重建的过程中首先正式提出“新能源社会”的构想,该构想旨在以可再生能源和氢能为主体促进福岛县能源恢复,带动工业发展。

也就是说曾经遭遇核电损害的福岛,如今或许将成为日本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氢能社会”。

“破而后立”,日本在氢能源上一条道走到底的心思可见一斑。

日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摆脱本国能源结构的对外严重依赖,但随着其氢能源技术的发展,日本完整而领先的氢能源产业体系或将瞄准了30-50年后的全球市场。

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日本力图主导和引领全球氢能源体系的技术发展标准。

“家用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是构建氢能社会的基础,零碳制氢是构建氢能社会的关键,而使用大规模氢燃料发电则是氢能社会真正形成的标志。”

日本正在试图把自己作为“氢能源社会”的模板,向世界的未来推销基于氢能源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或许,当未来环保成本急剧上升,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氢能源成了半个世纪后的“终极能源”,就像上世纪“Made in Japan”的日本汽车等制造业曾经助力日本经济爆发一样,氢能应用体系或许也将成为多年后日本经济新的增长极之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