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经济的魔幻与现实

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

作者 | chempin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市场向左,现实向右。从1月份金融市场与基本面开始分道扬镳以来,到今天,2019年已经过半,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在魔幻中运行了半年。

分化的不仅是市场和基本面。不同国家的股市,不同国家的经济,以及人们的心理,也都处于一种魔幻分化的“神经质”状态。研究经济学问题,到头来都成了哲学家。

是的。世事万物,就是这么魔幻。

 魔幻现实 1 

美股:加息降息,都是“狂欢”

悄无声息地,昨天夜里,美国三大指数再创历史新高。

“经过了100多年的艰苦努力,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终于在纽约时间2019年7月15日,成功突破3000点并站稳,与A股上证综指来到了同一数量级。”

此次驱动股市狂欢的因素,当然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上的发言。

鲍威尔认为,美国将长期陷入“疲软的通胀”,而这令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确信无疑。从芝加哥交易所(CME)的联邦利率观察窗(FedRateWatch)也可看到,目前市场对于接下来两个月内至少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已经达到100%。

美国此一轮持续10年之久的大牛市,核心因素之一是回购。回购减少流通股数,一方面使得每股盈利提高,另一方面使得市盈率(PE)下降,这的确是牛市神器。

而且,许多指标表明,美国股市以及整体金融体系目前的系统性风险十分有限。例如,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刚刚超过历史中位数。

而家庭部门负债率在过去10年持续下降,企业部门负债率也尚未超过2007年危机爆发的数值。

而总体负债率也维持在比较合理的位置。

所以,当前美国经济以及美股的状态,更像是1997/98年的时候,而不非2007/08年发生危机之前。在1997亚洲金融风暴过后,等着美国的是互联网企业的极度繁荣。现在,美股究竟会涨到哪里,何时调头向下,真的不好说。

 魔幻现实 2 

工业:原料凭啥比产品贵?

最新公布的中国6月份经济数据显示,6月PPI增幅为0,与上个月持平。

PPI是工业品价格指数,包括钢铁、金属、化工、建材等等,这些大部分都指向基金和地产。上半年经济持续回落,虽然一季度地产商和老百姓玩出了一次“楼市小阳春”,但随着4月份两次中央级会议再度定调子“房住不炒”以及“长效机制”。

于是,工业品价格就涨不起来了。

其实汽车也是差不多的状况,各地放宽(或即将放宽)限购政策。这些都影响工业品价格,比如铜铝铅锌。

然而,更加魔幻的是,工业品价格上涨乏力,伴随着原材料价格却涨势如虹。自2018年底以来,中国工业最重要的原料——铁矿石——的价格已经翻了一倍。

上图揭示了钢厂利润的演变轨迹。我们看到,尽管2015年11月开始实施“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但是铁矿石(原材料)与螺纹钢(产品)的价格变化仍然维持了1年多的同步趋势。

2017年初,随着环保限产的加码,叠加去产能的持续作用,螺纹钢价格开始比铁矿石走强,钢厂利润提升,而大多数钢铁企业在这段期间开始开足马力生产。这种局面维持了2年。

到2019年,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终于追上了螺纹钢的价格涨幅,并超过螺纹钢。这意味着钢厂利润由正转负。

在全球经济面临见顶回落的时候,谁先紧缩一步,谁就抢到了时间窗口。供给侧改革,给这么多嗷嗷待哺的钢厂送来了两年的好日子。这一招鲜,为中国经济增加韧性以及转型赢得了时间。

然而今年,那些铁矿石巨头,接着天气和矿难事件借题发挥,跟我们“玩减产”,钢厂的利润又遭到了侵蚀。小小的铁矿和钢厂利润,其实是大国角力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除了铁矿,原油、铜、有色金属、稀土金属,哪个不是如此?经济学告诉我们,供求决定价格。但是到了这里,我们发现,供给和需求,谁也决定不了价格。

 魔幻现实 3 

消费:最有钱的城市,最不肯花钱?

前一阵子,有个对比朝阳与海淀居民消费趋向的帖子,火了。说的是消费信仰的问题。朝阳白领,出门500米就要打车,宁可坐着网约车葛优瘫堵在路上,也不愿拥挤地在地下飞奔。

海淀码农则相反,月入5万活得像月入5千。结果就是造成了中国不同城市、同一个城市不同城区、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消费状况千差万别,犬牙呲互。

然而,比朝阳海淀更火的,还是“排名第七”的深圳居民消费能力。

(人均GDP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中排第一的深圳,消费却远远落后,排名第七)

深圳是中国当下最火的城市,也是2018年人均GDP最高的城市,然而到消费这一环,却惨不忍睹了,不仅比北上广差了一大截(比北京上海少一半,比广州少1/3),就连中西部“铁三角”的武汉成都重庆,都排到了深圳的前面。

深圳人当真是不消费吗?

这里有两个隐喻,一个是香港,另一个还是香港。

第一个香港,指的是香港的房价。深圳的房价是中国内地城市的“扛把子”,紧追香港,均价远远超出北京和上海,更把成都武汉重庆秒成渣渣。如此高的房价之下,居民的收入是不是都“怼”到房子里面去了呢?

第二个香港,指的是香港的物资。深圳居民去香港买生活日用品的传统,由来已久,现在仍在维持,特别是化妆品、成药、衣物、以及母婴用品,几乎主要靠香港供应。除了这些之外,剩下的就是叫叫外卖,下馆子搓一顿,这些在本地解决。因此,深圳的消费一下子就下来了。不仅是深圳,广州的日常消费品方面也多少受香港的辐射。

这两个隐喻可不得了,一方面,我们的财富主要都给了房子,另一方面,我们的日常消费,特别是一线城市中产阶级的日常消费,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度比较大。深圳一方面房价高另一方面毗邻香港,所以这两点都体现得非常明显。

我们讲了多年的内需,到现在,一线城市居民到底有多少真实的“内需”,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说不定,代表中国真实内需的,还要属五环外的“拼多多们”。

 魔幻现实4  

融资:中国企业的钱从哪来?

2019年5月24日,一个以B开头的银行,被中国银监会接管。这是继1998年海发行事件以来,银行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第二起案例。

这件事烈度较低,影响重大,标志着中国自银行推出理财产品以来长期形成的“刚对信仰”被打破。此事之后,信用利差飙升到去年年底的状态,银行间市场风声鹤唳。

同时,随着2018年信用利差不断走阔,中小企业呼吸越来越困难,不少公司不得不采取“票据贴现”的业务来为自己“找水喝”。

截至2019年4月末,已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同比增长了2.92万亿元,同比增幅76%,占同期所有新增信贷的32%之多。与此同时,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期内下降6%至5.53万亿元。短期贷款(占新增贷款4%)下降67%。

过去两年之内,已贴现票据占企业融资比例一度为负值,说明这些时候,企业是在用银行承兑汇票存钱。再之前,2016年,和今年比较相似,银行承兑汇票承担了主要的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比较2016年和今年,最大的相同之处是股市的低迷。股市一低迷,企业就缺钱,这也是中国的国情。为什么?因为……

美国上市公司,老是在回购,越回购股市越涨,十年大牛市,大盘来到了3000点;中国上市公司,不是质押就是减持,扑腾了10年,大盘也在3000点。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因为我们的企业差钱啊!

深层次来讲,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它可以收割别的国家的铸币税,所以他钱多。货币层面如此,那么企业层面,美国的货币一松一紧,我们就跟着从“丰水”到“枯水”。

人民币,目前还不是世界货币,所以不能像美元那样任性胡来。

 是真是幻?

金融市场与全球经济,怎么越来越看不懂?

答案是:现在已经是9012年,然而你的经济学还在用1902年的教科书,而你的三观还停留在1029年。

从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至今,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周期式的经济起伏,人类经历了无数次,而人类对经济现象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演进。从最初信奉自由市场竞争到逐渐接受国家宏观调控,进化到通过数量方法去管理货币……

唯一不变的,是变革本身。

回到中国。中国经济这40年,逢八都是“骨骼清奇”,而逢九必属“千年变局”。在一次次“千年变局”之中,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出口创汇发展到政府主导投资,从垄断走向市场化,从依赖基建地产到发展高科技产业……

在此次公布的上半年数据中,最令人欣喜的,莫过于社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大幅增加。

这些,都无疑地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转型的初见成效。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超过GDP增速,则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切实为人民所共享到。

的确,魔幻与现实的纠结,返照出的正是未来与当下的对立。恪守前人的规律的,是严谨的人;而拥抱创新与变革的,是乐观的人。

2018与2019,对于中国和世界,无疑都是至暗时刻。但是对未来我们应当保持一定的乐观。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