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买8亿!险资新一轮举牌打响“第一枪”

猪年险资举牌“第一单”来了

作者:选股宝

来源:选股宝

谁会成为下一个“万达信息”。

猪年险资举牌“第一单”来了。

昨日(6月23日)晚间,万达信息公告,控股股东万豪投资、实控人史一兵与中国人寿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转让公司5.0142%的股份,作价约为8亿元。如《股份转让协议》最终生效并完成交割,公司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

说起来,此番中国人寿举牌万达信息早在意料之中。

//
同样的剧情,二度举牌,缓解“质押风险”
//

此前6月16日晚,A股公司万达信息发布大股东让位公告,称控股股东万豪投资筹划股权转让事项,拟引入金融保险行业某国有企业作为战略投资方,并向其转让5%股权,后者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第一大股东”这5个字一出现,几乎就已经确认了下家。

由于去年市场流动性吃紧,各家上市公司纷纷陷入“股权质押” 危机;而监管层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四季度初抛出了“纾困”计划,而险资也以该名义“重新”入场。(险资此前在刘士余时代被痛批是“野蛮人”)。

去年12月下旬,中国人寿的纾困质押专项产品“凤凰”从上海万豪手中协议受让万达信息5500万股,占比约5.0025%,打响国寿入驻万达的“第一枪”。

从第一次举牌至昨晚之前,中国人寿、中国人寿集团期间分别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对万达信息进行了多次增持。

(中国人寿本次交易前增持万达信息股情况)

(中国人寿集团本次交易前增持万达信息情况)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持股万达信息9.9847%,是仅次于大股东万豪投资(持股18.24%)的第二大股东。

若一加一减昨晚公告的5.0142%后,中国人寿持股比例将达到14.9989%,正好高于万豪投资的13.24%,成第一大股东。

中国人寿第一次“入驻”万达信息的时间是去年12月;股价上看,万达信息刚刚经历一波“断崖式暴跌”,质押风险岌岌可危;

这一次,中国人寿选择再度“举牌”,似乎又是同样的理由。

对比股价来看,4月初以来,A股结束春节后的“吃饭行情”,进而调头调整,万达信息股价遭遇大幅回调,以较年内高位回落近30%(以上周五收盘价12.12元计算),又回到去年12月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此前大股东面临的 “质押危机”貌似又来了。

点击查看大图

//

质押风险解决了没?

//

万达信息和人寿的这一出其实反应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A股中,质押风险解决了没?

据Wind统计,A股现共有3560家公司进行股权质押,市场质押股数为6157.44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9.43%,较之2018年底已大幅下调,但仍居高位。

以2019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年度到期质押股数达1255.77亿股,参考市值为8559.69亿,是2020年的1.74倍;其中,从季度数据统计看,第二季度为股权质押参考市值最大,为2552.07亿元;月度数据看,5月股权质押到期压力相对较高,参考市值为933.04亿元。

巧合地是,A股自4月起调头向下,整个二季度中,表现明显疲软,而又正逢股权质押压力最大的时候;显然,这可能产生是1+1>2的负面效应。

A股的潜在的违约规模究竟有多大?来看一看中山证券的报告,分别对沪指回调至2800点、2700点两个点位进行的测算。

假设沪指回调至2800点,从高风险到低风险的质押参考市值分别为2887.46亿元、1839.27亿元和132777.15亿元;假设券商部分高风险质押交易的违约率为90%,中风险违约率为20%,低风险部分违约率为5%,可得2019年股权质押违约规模为8067.61亿。

点击查看大图

假设沪指回调至2700点,从高风险到低风险的质押参考市值分别为3204.35亿元、2013.29亿元和12792.71亿元;按上述比例违约率为计算,可得2019年股权质押违约规模为8724.91亿。

点击查看大图

//

险资举牌潮又将重来?

//

聊到这里,其实结论已经较为明显了,即在A股经历4、5、6三月的回调之后,之前市场中的“质押危机”又开始蠢蠢欲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纾困资金之一的险资可能得重拾自己的“任务”,无论是出于高层的授意,还是出于自身投资的目的,当下是险资入场最合适的时机。

而今日中国人寿二度举牌万达信息或许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如奥马电器,精达股份等在去年同期或获资举牌的个股,自4月以来都已遭受大幅回调,股价纷纷回落到去年四季度的价位。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同理,这些个股的质押危机也可能已经抬头,那第二轮险资举牌潮会不会再度燃起?再多说一句,在险资去年4季度掀起的举牌潮后,今年1季度,A股就迎来一波“吃饭行情”。

分析就到这里,最后来看一下去年被险资举牌的个股都有哪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