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东影业杨凡: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赛道与风险

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参考美国和韩国的经验,这样的发展周期至少会持续40年,所以现在看似是一个寒冬,其实春天早已经到来,此时此刻,我们正在迎来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2019年6月中旬,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500多部中外佳片将在为期10天的电影节上展映。作为国内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今年的上海也聚集了全球范围内诸多电影人和影视企业。

其中,耳东影业作为影视行业新锐,成立短短4年,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年上半年,由其出品的《老师·好》、《反贪风暴4》两部片子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耳东影业出品《老师·好》《反贪风暴4》

6月16日,耳东影业在外滩举办“Golden Age·耳东之夜”发布会,发布了耳东影业与Gersh公司、全球知名导演及制片人、国内新生代导演、国际多栖艺人的多项重磅合作。

好莱坞著名导演Roland Emmerich,著名制片人Gianni Nunnari,Gersh公司联席主席Robert Gersh,国际知名影星Tony Jaa,Iko Uwais,Frank Grillo,Preity Zinta亲临现场推荐新作;知名编剧韩家女、导演贾潇雨、导演崔志佳、导演吕柯憬、演员田雨、演员张国强等诸多电影人到场助阵。

“耳东之夜”嘉宾合影

自创办以来,耳东影业一直以做“华人的世界电影”为初心,成立四年间逐步夯实全产业链布局,海外市场也是其战略布局的重点。

“爆款”逻辑

1

格隆汇: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爆款”都有“爆款”的逻辑。耳东影业在2019年上半年连续主控了《老师·好》、《反贪风暴4》两部电影,票房成绩相当不错。一部电影未开拍时,您会怎么去判断它能不能火?

杨凡:电影是一个文化产品,影响他的因素很多,其实很难在一个电影一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去判断它火还是不火。一部电影涉及的每一个环节, 每一个参与者或者团队,都有可能影响到这个电影最终的效果。而且观众和市场都在不断地变,审美在变,市场需求在变,国家政策在变,这里面的风险和机遇都是有一定随机性的。

但也不能说完全无迹可寻,首先爆款一定得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其次我们会尽量去把握所有的创作环节,比如编剧、导演、美术、演员、剪辑等创作者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他们过往的作品和创作理念有一个预估,根据从业经验和目前市场的需求去估算这部电影的体量,然后在这个范围内给到所有创作者最大程度的支持,把这个作品完整得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去评判。

其实作为影视公司,我们更在意的是一个公司能不能持续发展。公司需要制定短期的和长期的规划。这个规划里包含很多部电影,肯定不是每一部都是爆款,所以不用特别因为做了一个爆款而沾沾自喜,也不用太看重某部成绩不太好的电影。

《老师·好》和《反贪风暴4》两部电影,都是我们出品的。电影的整个全产业链的周期比较长,从研发、投资、制作,再到宣传、发行、放映,每一个环节在产业链中都很重要。作为出品方,我们有上游的研发投资,有中游的制作实力,也正在逐步扩张下游的影院。所以我们最终能把控影片从研发到上映的全流程,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这样对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所以收益能力也相对稳定。


2

格隆汇:近年,因为国内电影越来越大制作,出品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分散风险,不少电影公司开始寻求共同出品一些电影,比如《红海行动》就有32家出品公司。这种模式在好莱坞电影中非常少见,稳赚的电影片方自然是独家出品,盈利不确定的也至多是两三家共同出品。您如何看待国内外电影市场在出品方这方面的差异,未来是否会改变?

杨凡: 国内和国外的不一样,国内电影行业还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群魔乱舞”的阶段,暂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巨头”去引领市场,大部分还是需要“抱团取暖,分摊风险,利益共得”的,尤其是一部大投入的电影,出品方肯定希望每个环节都有公司来加入,为这部电影的研发、制作、宣发、放映来买单。

美国的六大电影公司(现在的五大),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成为六大,美国的完片担保机制,也是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摸索发展才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所以这个过程是跳不过去的。中国电影市场现在还是处于比较粗放式发展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转型期。

耳东影业与Gersh达成合作

布局海外正当其时


3

格隆汇:6月16日,耳东影业发布了与Gersh公司、全球知名导演及制片人、国内新生代导演、国际多栖艺人的合作。Gersh是好莱坞十大经纪公司之一,在好莱坞任何项目都要经过经纪人,要入局好莱坞,签约经纪公司就是一张黄金入场证,耳东与Gersh这项合作是怎样达成的?

杨凡: “艺人市场”的体量是巨大的,不管是粉丝经济还是名人效应,国内这几年艺人经纪的模式逐渐成熟,几个大艺人经纪公司也开始涉及影视投资、制作的业务,反哺自己的艺人经纪业务,这个市场的潜力很大,而且他们也有海外业务的需求。同样像Gersh这样的老牌经纪公司,他在北美的业务已经非常稳定可观了,但是亚洲市场还是他们的一个蓝海,虽然他们有很多亚洲区的艺人,但是他们需要一个强力的合作伙伴,一起开拓亚洲市场。

我们在决定开启全球战略布局时,不断在寻找业务合作的切入点,人才战略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与此同时,Gersh也在持续探索进入中国及亚洲市场的良好时机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耳东与Gersh结识了。我们双方对共同运作艺人的方向和理念很契合,因此一拍即合。


4

格隆汇:海外布局主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海外合作会是你们今年的战略重点吗?

杨凡:当下的文娱环境更开放,全球流动性更广。我们这代人,小时候能在电影院看到一部外国电影,是很奢侈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任意走进一家电影院,都能看到全球各地的佳片,一块荧幕所承载所传达的是超越国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票房之争实质上是全球专业电影人才的竞争。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在国内的产业链布局已经稳定的基础上,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国际市场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的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全球顶级人才战略,在全球寻找优秀的制片人、导演、演员,以创作者的创作力为核心,去进行深度合作。为什么首选这三类的创作者,借用经济学理论做个比喻,这三类人才是电影产业的三驾马车,制片人是一部电影的CEO,导演是电影的核心人物,而演员,是品质的保障。他们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电影的进步,塑造了电影的灵魂与气质。所以抓住这三驾马车,也是为我们参与全球竞争增添实力和信心。

在耳东之夜我们发布的三大环节, 正是围绕制片人、导演、演员的项目合作和多维潜能开发,我们的整体片单也是多类型多题材的,这都是很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碰撞、思考、选择的结果。但是这仅仅是开始,还有一系列创作和运作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持续地做努力,才能出产好的作品。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互相补充和配合,是耳东的一套组合拳,为不同的市场匹配相应的资源,不断地磨合升级,积累经验。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要亲自去探索、去运作、去摔跤、去收获。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看行业报告和收益数据,那就是纸上谈兵,那对公司运作来说是止步不前。我们现在的心态就是,这么好的市场和机遇,这么优秀的合作伙伴摆在我们面前,那就要夯实根基,放手一搏,因为新世界都是由敢于拼搏的人开辟的,我们也坚信耳东影业在全球文娱市场的大浪潮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5

格隆汇:为什么你们坚定相信文化出海?

杨凡: 当内需市场趋于平稳的时候,那么文化输出正当其时。2018年的时候,中国电影票房约等于91亿美金,而全球票房是411亿元美金,中国这么大的电影市场,相较于美国,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些,去开发全球电影市场。

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影市场会迎来转型与升级。我们去年提出的E=MC²娱乐相对论的战略,就是希望在耳东的全产业链体系内,能够为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导演,每一个演员,每一家影城,匹配相应的渠道和资源,打破环节壁垒,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加速信息流通,实现内部生态的高效率。

我们通过过去两年在全球市场的布局,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要立足于中国本土,放眼全球,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实现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把全球最优秀的娱乐产品,更有趣的互动体验带给中国的观众,第二个目标,把中国的文化精髓,文化自信,通过优秀的产品,传达给全球观众。

耳东之夜活动现场


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6

格隆汇:你原来是做金融行业的,为什么会跨行进入到电影行业,背后是什么样的考量?

杨凡:我们在2014年开始接触电影行业,当时出于好奇,参与了两部作品。以全球经典的数据来看,当人均GDP达到了5000到8000美金,人民的娱乐文化消费就会得到极大的释放。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4年票房296亿,同比增长36.15%,2015年票房增速是48.31%。正是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布局电影行业,有一些运气成分,同时我们也经过很长时间的调研。所以,我们相当于在资本泡沫破裂时入行,在电影行业小的节点上,得到一些发展。


7

格隆汇:你在“耳东之夜” 发表了主题为“Golden Age”的演讲,在你看来,中国电影行业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黄金时代”?与好莱坞的电影黄金时代会有什么不同?

杨凡:现在来看,行业处于一个冷静期,经过这一轮的大浪淘沙,中国电影产业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内容产业也会随之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国民的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初婚初育的年龄越来越晚,中国老百姓越来越愿意在文娱产品上花钱。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参考美国和韩国的经验,这样的发展周期至少会持续40年,所以现在看似是一个寒冬,其实春天早已经到来,此时此刻,我们正在迎来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未来,中国的电影类型会越来越多元化,品质会越来越高。这将是振奋人心的变化,作为耳东,第一个方向,会持续生产更多更好的头部内容,第二个方向,会抢占更多用户的娱乐文化时间。

电影体现的是电影从业者的综合实力,除了内容,也要渠道和运营,一方面在内容端发力,另一方面在运营端,通过更多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更好的运营。

北京耳东影城蓝色港湾店VR影厅内景


8

格隆汇:耳东在VR电影技术上不断发力,更是在影院中开设VR影厅。耳东在VR影厅的布局上是怎样的节奏?在您看来,VR电影在什么时点会成为主流?

杨凡:VR是我们产业链的一个延伸,也是为了布局未来5年或者10年之后。

如今,随着5G时代的到来,支持更高清晰度影视内容的体验。随着技术升级,VR等新技术也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临场感和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将得到加强,会覆盖到更多的观众。耳东影业已经提前在VR影视领域进行了布局,抢先争夺观众的碎片化时间,通过耳东主题影城+特色 VR影厅的创新模式,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得到升级。

我们在VR影厅的布局节奏其实是和我们的影城布局同步的,我们会首先在自己的耳东影城里铺设VR影厅,然后再开始做品牌管理输出,把成熟的商业模式复制在其他品牌的影院里。

VR内容变现在2016年经历“元年”,经过这三年的沉淀,技术和内容都在成长,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多,目前VR电影可能还是个很新潮的概念,但是我们为此已经做了两年多的准备,我们的VR影厅在运营方面也得到了不错的反馈,可以证明它慢慢在被接受、被喜欢,就国内的市场来说来说,VR电影成为和电影一样主流的娱乐产品可能是需要很漫长的过程,但是VR电影一定会成为一个娱乐、休闲的好选择,填补更多的市场空白。


9

格隆汇:除了院线票房、线上版权,是否有其他盈利模式值得探索?

杨凡:还有IP运营和电影周边衍生品。衍生品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正如迪士尼,他是所有做文娱集团的“偶像”之一,迪士尼基本上把所有可以延伸到的领域都做成功了。

国内影视行业在电影周边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无论是周边的实物产品,还是衍生出来的其他作品,其实都是很值得开发,我们不希望周边衍生只是用于宣发营销的工具,而是可以真正商业化的。衍生品与影片本身是强关联的,有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盈利,进而还有主题乐园等,都是可以作为盈利的渠道。

作为电影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变现,相关的模式,我们都会去探索,在国内,知识产品也好,影视周边也好,都没有被释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全球分账影片的原因。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和完善的市场,能帮助我们尽快学习到新东西,因为好莱坞影片的收入构成,30%是票房,其余都来自电影衍生品授权和主题公园等版权运营。


10

格隆汇:未来打算把耳东发展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杨凡: 我们四年前创业的初衷是“做华人的世界电影”,先立足本土,然后走向世界。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探索了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夯实了在国内的基础建设,也逐步开始撬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希望能够通过文化的流动性和融合性,为国内和全球的受众带来更好的文娱产品。我们期待中的耳东影业应该是“中国最好的娱乐生产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