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呵护会持续多久?

上周国内外央行都表达了对市场的呵护。其中,欧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元区可能会再度采取宽松政策;fed议息会议释放了未来降息的可能性;中国央行持续投放流动性,市场资金极度宽松,隔夜回购接近1%的水平。看起来,主流央行都在呵护金融市场。

作者:江海证券屈庆团队

来源:屈庆债券论坛

上周国内外央行都表达了对市场的呵护。其中,欧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元区可能会再度采取宽松政策;fed议息会议释放了未来降息的可能性;中国央行持续投放流动性,市场资金极度宽松,隔夜回购接近1%的水平。看起来,主流央行都在呵护金融市场。

第一,虽然各国央行都在释放宽松信号或者正在宽松,但是目标和节奏并不一样。

欧洲央行和fed的宽松,目前是央行应对市场预期上的反馈,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当然,本质上是因为经济放缓,通货膨胀未达目标,金融市场出现的较大的波动。但此前美国和欧洲市场利率已经大幅下行,说明市场预期已经走到了央行行为之前,央行只是顺应了市场预期而释放了宽松是信号。这其中存在2个问题:

(1)何时宽松?不管是欧央行还是fed,都表达了需要继续观察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趋势而做进一步决策的态度。从fed议息会议申明看,fed内部的分歧还是非常明显。因此,即使他们要宽松,我们估计也要等到三季度后半段。

(2)宽松的幅度?宽松的幅度取决于经济和通胀水平,也取决于目前的基准利率水平,市场的预期(如果央行要迎合市场预期,也需要关注市场预期是多少)。

首先,目前欧洲和美国只是经济放缓,并且对未来经济较为悲观;通货膨胀回升速度低于央行预期,这种情况和此前经济衰退,通缩阶段需要的货币宽松力度还是有区别。

其次,目前欧洲是0利率,即使宽松,未来可能在购买资产上力度更大一些。经历了数次加息后,美国基准利率相对较高,倒是有一定的降息空间,但是再度QE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两者侧重点有区别。

最后,市场的预期是多少?市场目前隐含了fed降息2次的预期,我们估计今年年内fed顶多兑现这个市场预期。fed释放降息预期之后,10年美国一度跌破2%,但还是收回到2%以上,说明前期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降息预期。因此,如果今年的降息预期不能进一步增强,而fed只是满足市场的降息预期(毕竟fed并不如市场宽松,满足市场预期已是不容易),那么10年美国国债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和海外央行不同的是,中国央行近期的持续投放流动性,更多是应对BS银行被接管后市场产生的流动性波动。并非对经济数据和通货膨胀的反馈。这就意味着中国央行的宽松可能较海外央行而言,更偏短期行为,持续时间并不会太久。

第二,国内外宽松政策面临的约束也不一样。

欧洲和fed的宽松政策面临的约束,更多来自通货膨胀层面。因为如果宽松过程中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回升,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就面临约束。但是通货膨胀属于慢变量,在货币政策放松的初期,通货膨胀不会马上起来。相比之下,美国的约束可能大一点,一方面美国通货膨胀水平现在也有1.5%,叠加贸易摩擦可能对他们物价的影响,可能未来降息对通货膨胀刺激作用会更明显一点。

而国内面临的约束可能更大一些。一方面,从现在经济情况看,滞胀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虽然胀只是体现为CPI,但是结构性通胀水平的提高,还是会约束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实际上,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有所提升。此外,房价依然高位,调控房价的压力很大,汇率也有压力,都不允许货币政策太宽松。

另外,金融监管的强化也约束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不可否认,央行短期流动性的释放是为了应对BS事件后引发的流动性波动。但从接管后监管多次的表态中看出,监管对于打破同业刚兑,降低同业杠杆是持积极的态度,这也是金融监管的必然结果。去杠杆和资金宽松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央行短期流动性的释放是为了避免金融市场更大的波动,一旦市场波动降低后,如果资金过于宽松,恐怕又会促进杠杆的回升。其实,2017年金融监管加强后,央行和市场的博弈过程中,资金面的状态就是不会太紧张,但也不能太松。

从效果上看,虽然央行保证了短期流动性的充足,也使存单市场出现一定的改善,但如果去杠杆是大方向,那么中小银行主动负债方面的压力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至于非银,虽然最近也有一些救助的措施出台,降低了短期的市场波动。但是中低评级信用债融资能力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中低评级信用加杠杆的策略,可能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非银也需要思考新的投资策略和模式。

综合而言,国外央行释放宽松预期的目标和节奏和中国央行的短期宽松政策并不一样,面临的约束也有区别,叠加最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的独立甚至是领先于全球,海外市场宽松预期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实质影响较小。更需要关注的是,短期内市场大幅波动需要平复,中期内去杠杆的方向也需要坚持,这就意味着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并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

回到债券市场,目前3-5年的利率债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短期内资金宽松,3-5年也会受益;一旦度过半年末和BS事件冲击,资金利率可能回升到政策利率附近(这也是大概率),3-5年的压力也不大。10年品种最近走的比较纠结,经济低迷,流动性宽松是利好;但CPI趋势回升,政府的局部经济刺激的出台则是利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