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强股份屡高溢价跨界收购教育资产,四年后认亏出局

强股份上周发布了《关于公司幼儿教育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称鉴于国内教育行业新政策的出台及公司幼儿教育产业未来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拟出售上市公司体内幼儿教育业务经营性资产和相关负债。

来源:新浪财经

秀强股份上周发布了《关于公司幼儿教育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称鉴于国内教育行业新政策的出台及公司幼儿教育产业未来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拟出售上市公司体内幼儿教育业务经营性资产和相关负债。

秀强股份原主业是家电和光伏产品用的玻璃深加工,2015年起,跟随二级市场上市公司并购教育产业的浪潮,公司也开始涉足幼儿教育实体的运营及管理服务业务,通过对外收购和内部新设,转型玻璃深加工和学前教育双主业。

此次公告将这几年布局的全人教育、江苏童梦和秀强教育等教育类资产全部出售、剥离出上市公司,不仅意味着公司耗费几年精力和财力投入的第二主业最终以失败落幕,如果回顾从布局到剥离的整个决策过程,恐怕更暴露出公司管理层在非自身主业和擅长领域内的重大失误和误判。

溢价283%收购全人教育

标的盈利急转直下

秀强股份首次正式涉足教育领域始于2015年收购全人教育。

2015年12月,公司公告自筹资金、以支付现金方式一次性全资收购杭州全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21000万元,标的全人教育以幼儿园业务为主,延伸涵盖0-6岁幼教业务、K12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

根据当时的收购公告,全人教育净资产为4679万元,2.1亿的收购价对应溢价率达283%,而在收购之前一年,全人教育仍然存在年度性亏损,2014年的净利润为-216.8万元。

当时秀强股份以“教育行业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标的资产具有国际化先进教学理念、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及成功的教育内容体系和资源优势等,未来具备大规模、迅速增长的可能性”、“全人教育财务盈利持续、稳定”以及“经营理念与秀强股份拟打造教育实体+虚拟生态闭合圈的战略规划不谋而合”这四点理由,解释高溢价收购原因。

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收购并不成功。

全人教育承诺2015至2017年业绩为1000万元、1800万元和2800万元,而实际业绩为1147万元、1904万元和1467万元,在完成两年对赌业绩后,2017年利润已出现疲态,2018年标的净利润骤降至-9396万,出现巨额亏损。

相比收购全人教育,另一次外延并购则更加离谱。

溢价2106%收购江苏童梦

两评估值相差10倍

2016年11月,秀强股份再次公告,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江苏童梦幼儿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65.27%股权,交易对价17850.69万元,标的江苏童梦面向0-6岁幼儿,提供幼儿园管理、幼教领域培训、幼儿园课程体系研发、幼儿专业教材编纂及幼儿教育管理咨询等业务。

根据当时的收购公告,江苏童梦净资产为2528万元,采用收益法评估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2.7亿元,对应溢价率高达2106%,与前一个标的全人教育类似,收购前一年,江苏童梦同样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净利润为-91万元。

不仅如此,根据当时的资产评估报告,标的江苏童梦按资产基础法评估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244.71万元,增值率114.05%,按收益法评估为27466.02万元,增值率为2106.62%,两评估结果相差10倍之多,最终收购价也是由评估值更高的收益法确定。

对于定价的合理性,秀强股份特别提到了收购标的“业务具备大规模、迅速增长的可能性”,以及“财务盈利持续、稳定”,而实际上,公司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偏差。

江苏童梦当初承诺2017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800万元、2400万元和3000万元,而2017年和2018年实际完成1397万元和-1462万元,不仅被收购后从未实现对赌业绩,而且亏损额还在增加,事实证明这次高溢价收购相比上次更为误判。

更让市场难以理解的是,即使在标的业绩不达承诺的情况下,秀强股份仍旧“强行”收购标的剩余34.73%股权。

逆势继续收购教育资产

最终无奈认亏出局

2016年11月,秀强股份1.79亿元首次收购江苏童梦65.27%股权后,江苏童梦在随后的2017年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1800万的承诺业绩实际只实现1397万,标的公司在第一个承诺期内就没能完成对赌业绩。

奇怪的是,即使出现了业绩低于预期、未达承诺的情况,2018年10月,秀强股份仍以“自前次交易以来江苏童梦业务开展顺利,与公司其他业务亦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为了更好的支持江苏童梦后期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为由,以3500万元的对价继续收购江苏童梦剩余34.73%股权。

就在该收购计划公告后的一个月,2018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民办幼儿园管理以及证券化提出了严格的规范,提及“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

“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等与公司幼教业务密切相关的条款。

可以说,该文件对秀强股份涉足的教育产业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使得原本盈利就比较艰难的学前教育业务,更加雪上加霜。

根据2018年年报,秀强股份收购的全人教育净利润由前一年盈利1400多万元直接降至亏损9396万元,江苏童梦同样亏损1462万元,远低于2400万元的承诺业绩。

同时,秀强股份对包括全人教育和江苏童梦在内的旗下17家教育子公司共计提了3.09亿元商誉减值准备,加上2017年6500万元的商誉减值,合计拖累公司净利润超过3.7亿元。

此次,秀强股份公告以2.8亿元的价格出售全部教育相关资产,包括以2.1亿元购入的全人教育、分两次共计2.14亿元购入的江苏童梦、注册资金1亿元的南京秀强,以及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徐州秀强。

值得一提的是,后两家子公司在设立后从未盈利,近两年累计亏损超过5000万元,公司损失不可谓不大。

四年的人力和财力投入,秀强股份跨界教育的战略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公司股价也几乎跌回到近四年的最低点。

重新聚焦主业之后,秀强股份能否从弯路上重回正轨,还需等待时间验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