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体育IPO在即,王健林资本野心卷土重来?

王健林离他的体育帝国又近了一步。

作者:陈欣苗

来源:无冕财经

大手笔“买买买”,只用4年时间,王健林砸出一个年收入88亿的万达体育。如今,万达体育奔赴资本市场,王健林的体育帝国梦终于能圆了?


王健林离他的体育帝国又近了一步。

6月7日,万达体育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万达体育”)向美国纳斯达克提交IPO申请,拟融资5亿美元。

从成立之初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育产业突破百亿美元的企业”,到“2020年,净利润至少要做到十位数甚至几个十位数”,多年来,“体育迷”王健林不时表露出对万达体育的野心。

经历了2017年、2018年的“艰难岁月”之后,低调许久的王健林再次“卷土重来”,在今年的集团年会上,放言“万达体育要开展资本运作,今年要出成绩”。

如今,万达体育也已迫不及待奔赴资本市场。让人好奇的是,诞生仅4载的万达体育,如何实现年收88亿元?此番赴美IPO的万达体育又能否撑起王健林的野心?

提速上市

对于王健林来说,万达体育既是生意,也是情怀。

“我是一个疯狂的足球迷,特别热衷足球。”有意或无意,万达集团涉足体育行业也是从足球开始。

连夺四度甲A联赛冠军、创下55场不败神话、一度排名亚洲第一,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成功走向全国舞台,一同走红的还有万达集团。但1998年足协杯半决赛的“黑哨”事件后,王健林公开宣布“万达集团永远退出中国足坛”,随后出让在大连队的全部股份。

直到2015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王健林才乘着政策的东风,开始重构他的体育帝国,“中国体育产业是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这会是一个前途非常看好的朝阳产业”。

对于万达体育帝国的构建,王健林有着自己的逻辑。在他看来,那些认为“只有搞个运动俱乐部才叫体育产业”是“非常肤浅的认识”,而“靠社会投资、自己养活自己,甚至能赚钱”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

王健林将体育产业分为三个端:A端是体育产业中的国际性组织,既包括重大综合赛事的国际组织,也包括单项赛事的国际组织;B端是代理这些体育产业组织或品牌赛事转播权、营销权的公司;C端是具体的单个体育比赛或者单个体育俱乐部。

其中,A、B端是具备真正话语权的赢家。从赚钱的角度来看,A端作为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盈利能力最强。经过层层瓜分,产业下游只能“喝点稀汤”。

因而从一开始,在各大体育公司纷纷追赶赛事版权与原创赛事时,万达体育便选择买下整个“赛道”,并购具有产权的体育公司,控制产业上游的稀缺资源。

2015年,万达集团以两次大手笔的海外并购开启体育帝国征程——10.5亿欧元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6.5亿美元并购美国天下铁人三项公司。前者是全球最大的体育媒体制作及转播公司,拥有25个体育大项的媒体转播版权;后者则占有全球铁人三项市场的91%份额,每年运营赛事超过250项。

在随后的资源争夺中,万达继续“买买买”,先后收购拉加代尔体育耐力运动部门、摇滚马拉松母公司CGI,并与国际足联、国际篮联、国际自行车联盟、国际冰联、世界羽联等国际体育组织达成独家战略合作。

控制上游版权资本之后,万达体育又将相关国际赛事权益在国内落地,马拉松世界大满贯预备赛、国际羽联年终总决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等一系列世界级、中国唯一性体育赛事陆续中国完成。

2017年,成立仅2年的万达体育实现盈利,IPO的消息开始此起彼伏。也是在这一年,万达开启“瘦身模式”,通过大规模出售资产降低高企的债务,战略上逐渐从地产商向服务业及轻资产转型。

2018年,包括体育板块在内的文化产业以32.3%的营收占比成为万达第一大产业,万达体育成为万达转型路上的一颗重要旗子。

如今,万达体育赴美上市事宜已明确,若顺利,其将成为46号文出台后,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体育公司。

任重而道远

三年跃居全球最大的体育公司之一,四年赴美IPO,万达体育发展速度可谓迅猛。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万达体育的年收入分别为8.77亿欧元、9.55亿欧元和11.30亿欧元;并在成立的第三年开始盈利——2017年-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879.2万欧元、5401.2万欧元,这在难以赚快钱的体育行业实属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据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年会上透露,2018年,万达体育95%以上的业务来自海外,且主要归功于其在3年前大手笔买下的盈方体育和世界铁人三项公司。

万达体育营收概况。

然而,对于王健林来说,要真正繁荣他的体育帝国,并非易事。“买买买”占领赛道让万达体育占稳脚跟,但想要打开中国体育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虽有政策激励,但体育产业无法像互联网产业般在短期内迎来爆发式的增长。相反的,目前中国体育产业仍处于起步期,尚未成熟,整体市场有待培育。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体育产值占GDP的比重从0.64%增长到0.94%,与发达国家3.5%的平均水平尚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即使手握众多国际顶级资源,万达体育面临着本土变现能力弱的问题,2018年其国内业务仅占5%。“海外市场非常成熟,每年维持高增长不太可能,世界杯年是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点,王健林似乎也有所意识。

即便如此,对于中国体育产业这片蓝海,王健林不屈不挠,“体育产业只有在中国发展才有高额利润以及超高的成长。”在2018年年会上,他再次表示:“国外赛事当然要推,但重点是在中国打造国际级、唯一性赛事,而且是年度固定赛事。”

事实上,早在布局体育产业之初,王健林就表示,万达要把现有消费群的消费能力转化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从深层次说,万达“想通过体育产业把旅游等相关产业做得更大”。

此番万达体育赴美IPO,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表示,近期万达在具体经营方面频频涉足体育产业,也充分证明了其较好的发展态势。

登陆资本市场后,如何更好地开发尚不成熟国内体育市场,或将是万达体育未来关注的重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