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服务消费估值方法论系列:酒店估值三重境界-周期,价值,成长共振

酒店估值是周期、成长与价值三重共振的结果

机构:国泰君安

本报告导读: 本文从周期、成长以及价值三个维度对酒店估值进行系统性分析,详解相对估值、基 于资产价值估值、内含价值等方法的适用性,挖掘酒店行业投资机会。 

摘要:

 酒店估值是周期、成长与价值三重共振的结果。①周期主导了短期波 动;天花板、规模、格局决定 3-5 年内估值中枢;长期看是连锁加盟、 品牌、规模下的回报率决定估值水平;②成长期叠加量价齐升的阶段 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但更应把握周期底部的低估值布局机会,继续推 荐:首旅酒店、锦江股份,美股华住酒店和格林酒店。 

 周期的影响:低谷至高峰有数倍空间。①中国酒店估值底发生在 2013/15 年,PE13-18x,扣非 PE13-22x,EV/EBITDA 4-8x,量价齐升 期最高 86xPE;32xEV/EBITDA;出租率降幅收窄可带来 30%估值修复, 繁荣期估值提升数倍;②波动中枢:均值 41xPE(ttm), 15xEV/EBITDA, 规模扩张,格局向好和议价能力提升使得估值中枢上移,近两轮周期 估值中枢涨幅 20%;③波动率:加盟提升经营杠杆降低,业绩波动下 降,但估值与情绪更相关,近期波动率明显提高;④中国酒店周期短 于海外主要市场(中国 3-4 年 VS 美国 8-10 年),供给弹性高以及需 求端的政策扰动是主要原因;⑤酒店折旧摊销与净利润比接近 1:1, 资产负债率普遍 60%以上,EV/EBITDA 反映现金流情况,更适用。 

 基于资产价值:度量竞争优势和壁垒的价值。①规模优势是新进入者 难以突破的壁垒:酒店加盟商粘性强,物业质量决定未来 5-10 年盈 利能力,门店优势难逆转;②目前连锁化率一线和省会超 50%,空间 在省会及以下,中高端产品仍有很大空间;成本上涨是更重要的升级 动力:一线写字楼租金自 2008 年累计+60%,全国累计+35%;平均房 价+40%可恢复利润率,+100%达中档利润率,与经济型 plus 以及中档 定价吻合;③酒店高定位不等于高估值,溢价来自规模、回报率以及 成长性,基于超额净收益估值思想,本文采用单房价值法度量酒店市 值空间,对标国际巨头华住 60%,其他三大集团存数倍空间;④目前 酒店集团自有物业价值被低估且周转率低,未来 REITs 或成为资产 变现的途径。 

 好赛道应享受估值溢价。①酒店是能够诞生大市值的好生意:早期中 低端酒店为同质化消费品,竞争优势来自规模经济低成本,得规模者 得天下,成熟后依靠品牌变现;②横向比较多种连锁业态,大空间、 规模效应以及高壁垒是诞生大市值的必要条件,酒店均满足;③头部 酒店集团品牌优势明显,高利润率、高 ROE、现金流好,相比其他连 锁业态估值应处于中上水平:华住酒店 22x EV/EBITDA;万豪 18x EV/EBITDA,海底捞 44x EV/EBITDA(ttm);星巴克 19x EV/EBITDA。

 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对行业需求影响;行业竞争加剧供给失速风险。

查看PDF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