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科技(002373.SZ)深度报告:新千方,新宇视

阿里大手笔入股,公司与阿里云将展开深度合作

作者:胡又文团队 

来源:计算机司令部 

摘要

阿里大手笔入股,公司与阿里云将展开深度合作。公司2019年5月27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曙东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中智汇通、持股5%以上股东建信投资分别与阿里网络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以每股16.12元的价格一共向阿里网络转让合计公司15%的股份。同时公司与阿里云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展开深度合作,推进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领域的发展。

 

收购宇视科技,协同效应显著。公司于2018年4月完成了收购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厂商宇视科技95.32%的股权,进军安防产业。整合宇视之后,公司战略版图全面升级,未来将围绕“大交通”、“大安防”全面打造城市大脑。根据IHS发布的视频监控行业排名,宇视科技2014年全球排名第12,2015全球第8,2016年上升至全球第7。2018年宇视科技营业收入为40.72亿元,净利润为4.61亿元。

 

踏浪人工智能,雪亮工程助力公司安防业务快速发展。宇视科技坚守“精工制造、品质安防”的市场定位,成功突围行业价格战,成长为国内行业TOP3。安防产业持续高景气,政府端:雪亮工程将接棒平安城市,推动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民用端:社会事件频发,有望推动民用视频监控加速普及。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安防产业的最大亮点,技术升级将带动未来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集中。宇视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业务,有望借机突破安防企业的中等收入陷阱。

 

智慧交通领域拥有先发优势,面向无人驾驶前瞻布局V2X。立足于智慧交通领域的长期耕耘,公司在V2R和V2I先发优势显著。在无人驾驶领域,公司已经完成了为V2X设备路测的RSU的设备研发以及车载设备OBU设备的研发。目前公司是 5G汽车联盟中国区的成员之一,并牵头成立北京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中心。

 

投资建议: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厂商宇视科技,公司进军安防产业。“大安防”与“大交通”业务有望两翼齐飞,带动公司更上层楼。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安防、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预计2019、2020年EPS分别为0.66、0.82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5元。

 

风险提示:收购公司无法完成业绩对赌;行业竞争加剧;V2X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1.收购宇视科技,一体两翼打造城市最强大脑

1.1. 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

收购宇视科技,进军视频监控行业。公司以11.94 元/股发行3.81亿股购买交智科技92.04%股权(交智科技是为收购宇视科技特别设立的主体,持有其100%的股权),交易作价43.37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前,上市公司持有标的公司3.2767%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持有交智科技95.3202%股权。同时,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5.7亿元。其中,宇视科技是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向城市监控、公共交通监控、公共机构监控及大型企业监控等多个领域的用户提供定制化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同时分销标准视频监控产品,并通过海外分销商拓展海外市场,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司法、教育医疗、企事业和智能建筑等各大行业。

战略版图升级,一体两翼打造城市最强大脑。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过去无论是在交通还是安防行业,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多停留在布设监控摄像头层次,相当于构建了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城市大脑的建设可以让城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于云端计算能力,对物联网采集的海量大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处理。其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完善的城市立体感知网络,可以实现实时全面感知城市,使得城市治理可以从“事后诸葛亮”的传统管理模式进化到“事前优化、防控以及事中及时响应”。城市大脑典型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安防领域的“天眼”系统,可以对重点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整个防控体系从事后追查延伸到事中响应、事前预防,全面提升城市安全;交通领域的交通大脑,可以通过AI技术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调整红绿灯间隔、缩短车辆等待时间等,以合理调配资源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全面解决城市出行难题。公司通过收购宇视科技将业务延伸至安防行业的同时,也将整合宇视科技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提升交通业务线。未来,公司将围绕“大交通”和“大安防”全面建设城市最强大脑。

2.大安防业务:踏浪人工智能,冲击行业寡头王座

2.1. 践行精工制造之路,打造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企业

宇视科技是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企业。宇视科技是华为华三系的创业公司。公司2011年11月30日正式从华三脱离开始独立运营,逐步成长为国内安防行业的TOP3(参考IHS2016年数据,宇视的视频监控业务国内市场份额4.5%,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七)。

 

坚守“精工制造、品质安防”的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突围安防价格战。宇视科技之所以能在近年来迅速崛起,除了安防产业整体高景气度的大背景之外,其坚守“精工制造、品质安防”的定位是其能够从安防巨头的夹缝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宇视走出了一条与巨头差异化竞争的成长路径。具体而言,安防产业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价格战成为了过去几年的常态。应对价格战通常有两条途径:一为在特定价值行业维持优势,逐渐收缩非主营业务以维持利润率,即放弃规模而保证盈利;二是同步跟进,通过扩大产能或精简配置、降低质量来完成单位价格的下调,以避免在竞争中掉队。前者的问题在于特定价值行业,往往很难做大;后者的问题则是,随着巨头的规模效应日益凸显,最终巨头的成本优势将击穿价格底线。宇视的“精工制造、品质安防”之路则是应对价格战的第三条路,即通过产品质量(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数据,宇视产品的平均故障率远低于业界平均水平)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构建产品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品牌影响力,用高性价比对抗纯粹的价格战。我们认为,相对于在低价上随波逐流的跟随战略,公司高性价比的精工之路对巨头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产品力),可以有效规避价格战的泥潭。当产业处于技术升级的时间窗口之时,规模效应带来的价格优势将部分让步于产品力的领先,这也是公司进一步缩小与巨头之间差距的关键所在。

产品线完整覆盖前后端。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完整覆盖视频监控前后端。其中,前端产品包括网络摄像机、交通电子警察及智慧停车产品;后端产品分为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包括网络存储产品、网络视频录像机、中小型管理平台一体机、编码器、解码器、显示与控制设备及组件;软件产品主要包括城域级视频监控管控平台及中小监控解决方案管控软件。

输出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标准化产品,标杆项目众多。宇视科技主要向城市监控、公共交通监控、公共机构监控及大型企业监控等多个领域的最终用户提供定制化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截至2017年9月30日,宇视科技已经成功交付580余个平安城市、610余所平安高校、40多个机场、34个城市的超过100条地铁线路、330余个智能交通项目、380余家大型企业、180余家三甲医院、230余条高速公路等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标杆项目众多。

业绩高速增长。宇视科技从2011年独立运营以来,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营收从3个亿迅速提升到2016年的20.6亿,扣非净利润也上升到1.21亿。根据业绩承诺,宇视科技2017、2018、2019和2020年度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3、4.04、5.04和6.04亿元。

研发投入大,创新能力强。宇视科技构建了强大的研发团队,截至2017年9月30日,约有1,200多名研发人员及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5%。专利权方面,宇视科技拥有360项国内发明专利权、113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权、111项国内外观设计专利权、7项境外专利权。宇视科技拥有12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涵盖了光机电、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智能识别、大数据、云存储及云计算等各个维度的前沿技术,代表中国安防企业顶尖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

2.2.人工智能为安防行业注入新活力

2.2.1. 市场空间:高起点下空间依然广阔

2.2.1.1. 安防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

安防产业市场空间达到6000亿,未来有望继续高速增长。近年来平安城市的大规模投入带动国内安防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我们认为安防产业的空间依然广阔,对于未来增速保持乐观态度,原因在于:1)政府市场:雪亮工程有望接棒平安城市,安防产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2)民用市场:社会事件频发,带动视频监控加速在民用市场普及。

2.2.1.2.雪亮工程带来千亿增量市场

政府全国推广雪亮工程,安防产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国内安防行业建设周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平安城市(2004-2012年)、(2)智慧城市(2012-2020年)、(3)雪亮工程(2016-2020年)。我们判断,“雪亮工程”的全国推广有望带动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雪亮工程——治安防控全民化。“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具体到试点工作中,前期准备工作是在村庄重要路口和居民聚居点安装摄像头,雪亮工程将监控信息通过广电网络直接传输到农户电视上,群众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到路口的实时影响。而当农户发现安全隐患、警情时,通过“一键视频报警”上报村综治工作站,村综治工作站值班人员通过广播等平台发布信息,组织群众快捷处理警情。不能处置的就立即上报镇综治工作中心和镇派出所,由镇派出所派民警处置。实现快速传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确保信息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处理,牢牢掌握治安防控主动权。雪亮工程还开发了手机APP,村干部和居民也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到监控视频。

雪亮工程为视频监控行业带来千亿级增量市场。雪亮工程中在前端需要监控摄像机、球机的硬件支撑,后端需要监控云平台系统、交换机、解码器、存储器。目前雪亮工程以县级、或乡镇级政府为单位进行公开招标,中标企业负责硬件建设和后续运营维护。若以县为单位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5年国家共有2852个县级区划数。根据中国采招网,目前各县区招标中标金额在1500-3500万元间,取均值2500万元,那么全国县一级市场,雪亮工程规模大约为2852*0.25(亿元)=713亿元,而重大城市订单金额将远远超过县一级市场(通过产业调研仅上海市雪亮工程带来增量市场就达百亿级),雪亮工程有望为视频监控行业带来千亿级增量市场。

2.2.1.3. 民用安防市场有望迅速崛起

 

国内民用安防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亿欧的数据,国内面向中小企业/商铺/个人家庭的民用安防市场只占整个产业的6%,政府市场占比超过90%;在美国,成熟的民用安防市场的占比能达到50%,一般的海外市场占比也在10%左右。由此可见,国内民用安防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行业领导者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均已前瞻布局。

社会事件频发,有望推动民用视频监控的普及。一直以来,国内民用安防市场没能得到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用户对于视频监控缺少足够的认知以及使用习惯,而近期频发的热点社会安全事件有望成为安防民用行业的一个转折点。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有望引爆民用市场。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对于民用视频监控市场的意义在于赋予了更多的生活功能。比如人脸识别及视频浓缩技术,可以通过对宝宝的人脸识别,把宝宝在家里一天中活动的录像浓缩成1-2分钟的视频,对宝宝的成长进行一个浓缩的记录。我们判断,以安全功能为切入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更多的生活应用场景,将成为民用市场成长的新动力。

2.2.2. AI是安防市场最大的亮点

 

深度学习突破技术瓶颈,人工智能+安防正在迅速崛起。受制于传统的图像识别与图像处理算法的制约,安防智能化的推进脚步比较缓慢,识别准确率低、环境适应性差、识别种类少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安防企业——直至这一轮深度学习的AI浪潮袭来。技术瓶颈突破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安防正在迅速崛起。从“智能”到“人工智能”,后者解决了过去安防得不到普及的问题,使之“识别准确率提高”、“设备环境适应性提升”、“识别种类增多”。我们在行业深度报告《人工智能+安防:天眼时代 智识万物》(http://dwz.cn/6q7C5T)中详细测算了人工智能+安防的市场空间,2017-2021年国内智能安防产品市场将从166亿元增长至2094亿元。

2.2.3. 市场竞争格局:技术升级,引发行业重新洗牌

2.2.3.1. 市场竞争格局现状:两超多强

 

两超多强。根据安防产业权威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2016全球CCTV与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我国安防行业在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三个梯队阵营。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为首的“两超”第一阵营,两者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以宇视科技、苏州科达、东方网力、还有近年来在安防领域摩拳擦掌的华为为首的第二“多强”阵营,占据不到10%的市场份额;其他数量占据99%的中小企业作为第三阵营,市场份额约40%。

2.2.3.2. AI席卷而来,安防版图渐变

 

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安防产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过去几年安防行业网络化、高清化的发展过程使得 “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愈加明显,技术升级推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根据中国安防网数据显示,2015至2016年期间,安防生产商数量由8400家降至7000家,营收过亿的企业占比由不到1%上升至9 %。我们判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对于安防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可以借鉴产业网络化向高清化升级的发展历史,中小企业将进一步的清,市场份额继续向行业领先者收敛。

基于上述对市场新进入者以及新技术的分析,我们对于安防产业未来5年竞争格局的预测如下:

1)  以海康、大华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有望从现在的50%提高到60%;

2)  预计第二梯队的市场份额将从10%提高到20%。第二梯队中,华为预计将快速崛起。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布局较为领先的宇视科技、东方网力、苏州科达等有望扩大市场份额。而在第二梯队中,强渠道,弱技术的安防企业,有可能出现掉队的情况。

3)  创业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以及“合纵连横”的发展策略(联合安防产业链的公司),迅速发展,未来有望占据10%的市场份额。

4)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被进一步蚕食,未来市场占比将下降至10%。

2.3. 踏浪人工智能,突破安防企业中等收入陷阱

2.3.1. 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硬件、算法、架构、产品均衡发展

 

宇视科技围绕硬件、算法、架构以及产品,构建了人工智能+安防的四位一体战略。宇视科技2016年正式提出“可视智慧物联”的战略目标,并组建了数百人的团队进行研发。安防产品是非标准化市场,而实现安防智能化需要前后端产品的整体配合(包括前后数据格式的统一)。相对于部分厂商强调单一的算法或者硬件的智能化,公司强调的是前后端整合、完整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人工智能技术在硬件、算法、架构以及产品的具体成果如下:

 

硬件(芯片):在前端方面,宇视科技与Movidius展开了深入合作,率先发布基于Myriad 2芯片的全系中高端摄像机、卡口抓拍机等前端产品,Myriad 2是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最优秀的低功耗芯片之一,可用于前端人脸识别与视频特性行为的深度结构化。在后端方面,宇视与NVIDIA展开了深入合作,基于TX1芯片推出了业界超高性能智能分析服务器“昆仑”。

算法:宇视科技联合国内外多家专业研究机构和顶级的高校实验室,在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车辆结构化、人数统计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2017年2月,宇视与全球近百家知名厂商和研究机构同台竞技,在计算机视觉算法权威测评平台KITTI以三个单项第一、总分第一刷新世界纪录。除了自身的算法研发持续演进之外,公司也在积极打造智能算法生态圈。公司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用户的智能分析需求会被精细化,算法的需求种类会非常丰富(粗略估计安防领域的细分算法达到100多种),未来很难有一个企业可以大范围覆盖各种行业的算法。公司将积极打造智能算法生态圈,支持业界优秀算法自由整合到宇视智能链计算架构中。

架构:宇视历时三年探索制定了智能链计算架构,可以实现“纵横双向”资源链接与协同,大幅提升识别准确性、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具体而言,纵向的资源链接是指,把算法依据各自不同芯片所长,分布到IPC芯片、CPU芯片、GPU芯片上,然后通过高速全媒体总线,打通算法和大数据之间的高速公路,提升算法准确度。横向的资源链接是指,屏蔽硬件资源对算法的差异,对智能算法统一提供计算资源并提供横向集群能力,实现同类计算资源的集合,解决纯后端方案性能和效率低的问题。

产品: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涵盖前端智能摄像头和后端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全方位覆盖了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四大应用:1、人体分析(人脸识别、人体特征提取技术);2、车辆分析(车辆识别技术、车辆特征提取技术);3、行为分析(目标跟踪检测技术、异常行为分析技术);4、图像分析(视频质量诊断技术、视频摘要分析技术)。

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有超50个项目的实际落地。根据宇视科技披露的信息,宇视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部署超过50个项目,其中昆仑大容量分布式云结构化智能分析服务器,已经成为行业明星产品。

2.3.2. 踏浪人工智能,突破安防企业的中等收入陷阱

 

突破安防企业的中等收入陷阱,缩小和行业巨头之间的差距,是宇视未来发展的关键。过去5年,国内安防市场实现了翻倍增长。在此背景下,以精工著称的宇视在过去5年快速发展,但在规模上与海康、大华的差距仍然很大。在2017年3月的『2017宇视科技合作伙伴峰会』上,宇视科技总裁张鹏国表示:宇视目标在2020年或者2021年到100亿规模,成为视频监控领域的全球第三。在已经立稳脚跟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突破安防企业的中等收入陷阱,缩小和行业巨头之间的差距,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宇视科技未来超行业增速的增长驱动力将来源于三个方面:1)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2)渠道扩张;3)海外市场。

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正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对于安防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可以借鉴产业网络化向高清化升级的发展历史,中小企业将进一步的出清,市场份额继续向行业领先者收敛。因为实现安防智能化需要前后端产品的整体配合(包括前后数据格式的统一),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将最为受益。宇视科技已经围绕硬件、算法、架构以及产品,构建了人工智能+安防的完整解决方案,整体技术水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将全面受益人工智能和安防产业的加速融合。

 

渠道网络有望进一步深化。在相对碎片化的安防市场,渠道合作伙伴的价值凸显。可以说,产品是立身之本,渠道则是立命之本。宇视科技自2011年12月独立运营至今,渠道合作伙伴数量已由最初的235家增长至覆盖全国的五家一级合作伙伴及约5000家二级合作伙伴;分销商或工程商达到500多家(截止至2017年9月30号的数据)。从未来规划来看,公司将把国内渠道网络整体扩大到1万家,渠道将进一步深化。

 

海外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宇视将在海外市场实现降维攻击。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5年度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估值为229.5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41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1.45%。而根据IHS发布的《中国CCTV与视频监控设备制造市场报告》,2015年中国CCTV和视频监控制造市场总量约为79.6亿美元,2015年-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14%,到2018年市场总量达到103.5亿美元。可以看到,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有着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放眼全球安防行业,无论技术、服务还是成本,国内公司都是降维攻击。公司在2014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领先的技术和较低成本,迅速取得突破,2016年海外业务的营收占比达到14.17%,2017年上半年占比达到17.26%。随着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渠道继续深入以及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其海外业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大交通业务:整合宇视,业务线全面升级

3.1. 交通强国战略推动行业稳步增长

十九大提出交通强国战略,智慧交通迎来重大政策红利。19大报告提出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其中也特别强调中国要建设成为交通强国。从本质上说,“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的定位的改变,也反应了整个交通系统建设的重点转变:从过去侧重提高运输能力,过渡到侧重改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侧重依靠投资过渡到依靠科技创新。考虑到交通运输是发展先行官的定位,未来交通系统建设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的定位的改变,意味着交通系统建设中,未来信息化、智能化的比例将继续提升。智慧交通作为政府主导的信息化建设领域,将全面受益于交通强国战略的政策红利。

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将超1200亿。在交通强国国家战略方针的引领下,以及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从一二线城市发展到了三四线)和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攀升的双重因素推动下,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6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4.4亿元,同比增长33.5%。预计未来几年仍会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

3.2. 国内智能交通龙头,致力于成为下一代智能交通的领军企业

3.2.1. 全方位布局“大交通”产业

国内智能交通建设及运营的领军企业,行业首个大交通发展战略实践者。千方科技于2014年5月成功借壳联信永益登陆A股。一直以来,千方立足于交通信息化业务,是行业首个大交通发展战略实践者,通过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先后进入城市交通、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以及民航领域。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公路、城市、民航、轨交、水运”五大交通领域的业务布局,实现了从单一交通向综合交通的转变,经营形态上涵盖“产品、解决方案和集成、运营服务”三种业务模式,已经成长为国内智能交通建设及运营领军企业。目前,公司在交通信息化、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高速公路称重产品、轨道交通PIS业务、出租车信息服务运营等多个细分领域均位于行业第一梯队。子公司北大千方、紫光捷通等均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

业绩稳定增长,重大项目屡建功绩,奠定了行业领军企业地位。公司营收从2012年的9.17亿增长至2017年的25.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净利润从1.0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同时,公司的多项自主研发的系统(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等大型社会活动,为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大贡献,向行业充分展现了公司的综合实力,树立了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公司的具体业务主要围绕千方信息、远航通、千方车信3家一级子公司及紫光捷通、北大千方、掌城传媒、掌城科技4家二级子公司开展。其中:紫光捷通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北大千方主营业务为交通信息化和系统集成业务;掌城科技、掌城传媒为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及运营商;远航通为航空信息化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千方车信从事电子车牌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业务已覆盖公路、城市、轨道、民航、水运等多个领域,经营活动涉及交通信息采集、数据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应用服务,在智能交通领域构筑了完整的交通信息化产业链。

千方科技子公司的具体情况如下:

北大千方专注于交通信息化和城市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包括轨道交通、公路、水路、公众出行等)提供。在交通行业管理与应用领域提供较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行业业务及管理系统、行业数据中心和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等方面的规划、建设与实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北大千方是国内最早从事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化服务的企业之一,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具有很强的经验背景。北大千方提供的重点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紫光捷通专注于提供高速公路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在国内ITS行业中发展最为成熟,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业目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紫光捷通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相当的技术能力、市场经验和客户资源。紫光捷通已在国内30个省份(直辖市)完成了400多个公路机电建设项目,累计里程超过1.5万余公里,工程优良率100%,先后多次获得“鲁班奖”、“飞天奖”、“优质工程一等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多项荣誉。

 

掌城科技(千方城市)专注于提供综合出行信息服务,是国内率先开展商用化实时交通信息服务的公司。掌城科技借助公司在交通信息化领域的行业布局优势,已商用发布国内110余个主要城市及城际间高速公路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具体包括:1)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领域,掌城科技已与百度、腾讯、搜狗等主要基于位置服务(LBS)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达成合作,正在为过亿用户提供交通出行信息服务;2)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掌城科技围绕公交车、停车场等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需求的热点,建设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及运营项目(比如公车车电子车牌、立体停车库等)。

掌城传媒以建设城市出租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投资安装车载终端设备,获取出租车内外广告资源经营权;并利用出租车数量多、流动性大、行驶范围广、运营时间长的特点,进行出租车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开发交通信息服务和出行服务产品,全面满足管理部门、运输企业、驾乘人员及市民出行的服务需求。公司现已独家拥有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秦皇岛、郑州、洛阳等城市的出租车LED媒体广告经营权,其LED条屏广告采用分时段高频率滚动播出的投放模式,使客户的品牌传播拥有极高的到达率和最广泛的受众。

远航通围绕智慧航空,提供涵盖智慧运行、智能管理和智慧出行三大主题的完整航空信息化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商业航空、通用航空、空军、机场、民航局、飞机制造商等企业和机构,拥有国内最广泛的商业航空公司用户群,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业务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主要面向航空企业和机构的B端业务,提供智慧运行和智能管理服务。针对传统业务,远航通凭借国内领先的飞行数据译码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对飞机运行涉及的生产资源、生产组织和生产环境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业务管控,通过业务的电子化、流程化和信息化处理,为航空公司提供节能减排、运行安全、成本分析、航路优化、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第二类是面向旅客的C端业务,为旅客提供智慧出行服务。通过LBS服务和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服务,实现对旅客出行的全流程引导及驳运交通工具信息发布及票务功能。

千方车信专注于从事电子车牌业务领域的运营管理、数据应用开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策划以及电子车牌相关软、硬件产品销售、提供数据服务等业务。电子车牌系统可为多个行业提供关于涉车涉驾业务的交通大数据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满足包括公安、交管、安监、市政、环保、公共交通和停车管理等政府部门涉车涉驾的管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多种面向企业、公众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应用需求。

3.2.2. 整合宇视科技,补强智能交通产品线实力

宇视科技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宇视科技从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了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截止到2017年9月30号,宇视在智能交通领域,总计完成了330余个智能交通项目以及230余条高速公路等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宇视科技的智能交通整体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六大应用子系统,包括信号控制、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电子警察、交通信息采集和处理、交通信息发布等六大板块。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交通管理各类数据资源的管理中心、汇集中心、处理中心、存储中心、交换中心和服务中心;一个平台是指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可以实现城市交通的综合管理职能,为日常的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诱导、车辆监控提供支持。

补强公司大交通业务线的技术实力,丰富产品研发基因。考虑到千方科技现阶段还没有组建视频监控业务和团队,而宇视科技作为全球视频监控领先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大数据、云存储、智慧物联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我们认为,双方的优质科技资源有望充分整合,极大地增强千方科技的基础核心技术储备及研发能力,打通基础技术到行业应用的转化,进一步巩固千方在智能交通、车路协同、交通大数据、交通物联网、交通云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作为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型企业,宇视的融入能进一步丰富千方科技的产品研发基因,完善从核心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到系统集成、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

3.2.3. 全面实施进城战略,致力于领军下一代智能交通行业

公司愿景——成为下一代智慧交通领导企业。在收购整合宇视的技术和产品能力之后,公司提出了新的愿景,将从智能交通领先企业向智慧交通领导企业进化,同时重点布局基础设施(停车场、摄像头等)+智慧路网(V2X)+智慧交通脑。

全面推进“进城战略”,致力于成为下一代智慧交通领导企业。面对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下交通信息化投入占比加大、交通管理信息化升级、以及停车问题加剧的行业大背景下,公司今年正式提出全面实施进城战略。“进城战略”包括三方面:第一,整合宇视科技拓展公安交通管理业务(智慧交通大脑),第二,深耕停车等城市运营服务,第三,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V2X设备和产品、电子车牌等)。

3.3. 重点业务方向:智慧交通大脑

智慧交通大脑是技术治堵的终极方案。“智慧交通大脑”是指用人工智能管理城市交通——所有人、车、路信息都接入系统,采集、调度、管理等都由背后的“交通大脑”指挥完成。“交通大脑”的本质就是要深度挖掘摄像头、GPS等城市基础设施采集来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实时分析和智能调配的能力,从而方便对城市交通进行主动的优化和管理,达到减少城市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体验的目的。“交通大脑”的架构可以分为5个层次:

 

1)  感知:通过摄像头、GPS等前端基础设施,进行数据采集。可以及时了解到路上有什么车,有多少人,车和人的行为是什么样,交通状况是什么样,有没有交通事故发生等等。

 

2)  决策:在感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后端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比如有交通事故的发生,马上就可以进行对应的处理。还包括基于历史和现在的大数据,进行红绿灯的优化,交通的管控,交通流量的诱导等。

3)  搜索和挖掘:对存量感知数据进行搜索和挖掘,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为对车辆进行精准管控,通过搜索视频跟踪车辆的行为轨迹。

 

4)  预测和干预:可以及时的预测路面、路口的交通状况,对交通进行指导、疏导。

 

人工智能是“交通大脑”的核心。“交通大脑”变被动监测和监管为主动治理的思路是智慧交通行业一直以来努力实现的方向。“交通大脑”的实现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以交通监控异常为例,监控视频里出现诸如交通事故、违章停车、车辆逆行等时间都需要及时处理,但过往的操作方式通常是人为检测,显然单独靠人力是无法实现对于交通监控异常的监控的。而“交通大脑”则通过人工智能,利用城市摄像头数据,对车辆行驶状况特征提取和建模,从而可以实现机器判别交通监控异常。简单来说,未来智慧交通的应用将从事后简单的人工查看向实时管控、事前预防进行发展,“交通大脑”将成为未来建设的重心。

 

 “交通大脑”已经成为智能交通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尽管“交通大脑”的概念由来已久,其技术的真正落地才刚刚开始。阿里巴巴于2016年3月开始,正式在杭州打造“交通大脑”项目,经过1年的建设和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城市大脑成功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此外,在主城区城市大脑对交通事件进行智能报警,日均事件报警数达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大大提高了执法指向性,在萧山区,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杭州“交通大脑”的良好运行效果也得到了政府的首肯,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中,将其列为首批四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

“交通大脑”成为城市智能交通的新一轮建设重点。我们认为,“交通大脑”代表了城市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成为下一代智能交通的建设重点。从行业现状来看,展开“交通大脑”项目的城市仍然较少,但项目涉及金额较大。以阿里在杭州的项目为例,杭州交警支队的交通小脑一期以及杭州萧山区的交通小脑项目的招标金额分别达到6860万和1.89亿。“交通大脑”的理念和实施效果已经得到政府和业界的肯定,多个地方政府在考察了杭州“交通大脑”的实际效果之后,也开始积极推行“交通大脑”的项目。

公司整合宇视科技,有望全面受益受益于“交通大脑”的全国推广。如前文所述,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智慧交通脑”是未来的业务重点发力的方向;同时,通过整合宇视科技的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具备了发展“交通大脑”的技术和市场基础,未来有望全面受益于“交通大脑”的全国推广。

3.4. 重点业务方向:智慧停车运营服务

停车难是城市顽疾,停车位供给不足是首要原因。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难日益成为居民头痛的一个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也对城市科学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停车难的根源在于停车位的供给不足,按照国际标准,一辆车需要配置1.3个停车位。而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保守估计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

 

停车位的“绝对不足”与“相对过剩”同时存在,发展智慧停车是破解停车难的关键。根据艾瑞咨询,北上广深作为中国的四个超级城市,平均停车泊位缺口率为76.3%,每城至少有超过200 万的车辆无正规车位可停。而与之对应的是大量的地下停车场长期空置,近五成停车泊位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信息渠道的不完善导致车主无法及时、清楚地获知目的地的停车位状况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元凶”。面对有限的资源以及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智慧停车通过提高增量(通过建立立体停车库等形式)以及提高效率(通过智能化升级停车场,提升运营的效率)两种路径,完成了对行业痛点的破局。

智慧停车的行业空间以及变现潜力巨大。智慧停车是万亿汽车后市场的重要入口。智慧停车应用可以作为流量入口对接汽车后市场的服务提供商。目前行业的先行者已经开始上线预约洗车、修车、汽车美容等业务。智慧停车可以成为汽车后市场的重要入口的理由在于:相比较于洗车、保养等其他应用服务而言,停车是最天然的刚需且高频的汽车消费场景。

公司积极布局智慧停车运营服务,有望享受产业升级红利。公司在2015年非公开发行预案中暨将智慧停车运营服务作为募投的重要业务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在智慧停车的布局包括两方面:1)运营平台。公司的智慧停车方案包括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千方智慧停车云平台以及停车APP,可以将车位监管服务、停车数据服务、金融交易服务相融合,通过停车大数据分析,高效管理车场,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信息化监管系统;2)增量停车场的投资建设运营。公司采用BT、BOT、PPP模式快速切入城市级停车投资建设项目。通过前期的建设投入,提前锁定优质超大规模停车场资源,为后续的停车运营服务打下基础。目前,公司在上海闵行、北京、德阳等地均有布局。

3.5. 重点业务方向:智慧路网(V2X)

3.5.1. 自动驾驶时代临近,有望带动V2X产业发展

网联化(V2X)是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环节。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出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现路线图,无人驾驶时代将依赖于单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共同演进。网联化(V2X)主要包括了V2V(车-车)、V2I(车-基础设施)、V2P(车-行人)等方式的车联网通信技术,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其核心意义在于使交通系统全要素(车、路、其他参与者)充分网联化,通过实现交通参与者、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与交通环境之间的智能协同和配合,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降低交通事故率、提高交通效率以及提供车载娱乐信息等。相较于现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之外,V2X传感器有更远的传感范围,能提供更大的安全冗余,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单车智能的软肋,对于高等级自动驾驶(Level3以上)的大规模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V2X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整体交通效率。根据NHTSA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供的数据,网联汽车技术可避免高达81%的轻型车碰撞事故,整体交通效率可提高30%。举例来说,现在以雷达作为技术基础的碰撞预警,只能防范和前车的安全距离,而类似于连环追尾的车祸,V2V的预警能力要好得多。第一辆车可以把预警信号直接传给后面几辆车,防止追尾发生。

3.5.2. 抢占V2X技术标准的制高点,率先实现产品落地

 

牵头成立市级创新中心——智能车联创业创新中心,引领自动驾驶产业生态集群。在北京经信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的指导下,2016年9月公司联合国内十多家相关的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北京智能车联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智能车联创业创新中心作为市级创新中心,向上承接政府相关的政策,向下服务智能车联产业相关的企业,通过建立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集聚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资源,有望形成规模化的自动驾驶产业生态集群。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占创新中心股权的30%。彰显了产业领导者的地位。

公司有望借助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掌握V2X行业标准的制高点。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核心目的在于:在车联网数据传输与通信标准、相关智能交通设备服务标准等方面,打破现有汽车行业国际标准被欧美日巨头垄断的局面,填补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技术标准、规范空白。此外,产业创新中心还将通过推动无人驾驶技术、汽车网联化技术、基于LTE-V(5G)的车联网技术、核心器件如传感器等的未来制高点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孵化一批具有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团队或初创企业,引进国内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领先企业,聚合形成产业生态圈。我们认为,公司通过牵头成立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有望抢占V2X技术标准的制高点,带动其相关产品和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公司已经形成完整的V2X车联网系列设备。公司的V2X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车载终端、路侧设备、协同控制机、管理服务平台。其中,车载设备OBU主要是实现车辆数据获取、数据通讯、预警辅助提醒、人机交互等功能。路侧设备是包括传感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核心设备,负责与车载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协同控制机可支持交通信号灯、路侧标示标牌等设备的通讯连接,同时负责与服务云平台的数据交互。管理服务平台可采集车载终端、路侧设备上传输数据,进行设备远程监控、交通数据共享、信息发布服务。

承建全球首条智能网联汽车潮汐试验开放道路,V2X技术成功落地。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主导建设了“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示范区将通过研发、测试与验证评估环境,测试评估、技术、设备,标准与规范以及上路测试与部署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技术路线,解决自动驾驶上路测试三大问题关键:上路难、测试难、评估难。目前,示范区内由公司承建的12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潮汐试验开放道路已经率先建设完成。整条道路通过安装智能红绿灯、显示屏、信号发射器等硬件设施,从而完备了V2X通讯环境。搭载V2X通信设备的汽车行驶在这条道路上时,可实现在盲区路口、紧急车辆接近、红绿灯倒计时、危险路段、周围汽车跟驰等10余种交通场景下的通信服务及预警提醒。道路于9月7号已经正式开放给自动驾驶相关企业进行测试,公司V2X技术成功实现落地。

4. 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4.1. 投资建议

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厂商宇视科技,公司进军安防产业。“大安防”与“大交通”业务有望两翼齐飞,带动公司更上层楼。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安防、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预计2019、2020年EPS分别为0.66、0.82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5元。

 

4.2. 风险提示

收购公司无法完成业绩对赌;行业竞争加剧;V2X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