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对消费到底有没有影响?

居民购房加杠杆对于消费到底有多大影响

作者:周岳、肖雨 

来源:岳读债市

基本结论

  • 【专题】我们认为名义经济增速回落周期中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前期居民加杠杆购房产生消费挤出效应,仍是制约消费增长的关键。不过,居民购房加杠杆对于消费到底有多大影响,市场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居民杠杆率对消费增速影响的分项测算,探究居民部门债务及收入状况对消费的收入与挤出效应,供投资者参考。

  • 从存量水平的国际对比看,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并不高。我国居民债务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上。

  • 从杠杆率增速看,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的加杠杆速度过快居民杠杆率持续快速提升,增加了整体的债务风险水平。

  • 不同经济主体GDP和收入的分配比例不同,居民面临的实际偿债压力可能更多取决于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因此“居民债务/可支配收入”更能真实反映居民部门面临的债务负担,也更能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速,中国基于可支配收入的居民杠杆率都处于风险相对较高的区间,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较大,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制约。

  • 细分来看,居民杠杆率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会对消费产生较大影响,居民杠杆率对消费有收入效应与挤出效应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加杠杆后还本付息额增加,挤出效应会增强,另一方面加杠杆后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收入效应也会增强;可支配收入则直接带来收入效应影响消费。

  • 从2017年居民消费增速下滑的情况看,通过扩大居民部门非住房消费贷款加杠杆并不能提振消费增速。而住房贷款的扩张对居民消费只会带来因为还本付息增加的挤出效应,通过住房贷款加杠杆也不利于消费增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杠杆率将明显制约消费增速。

  • 实体经济观察:1)需求端:地产成交回升,汽车销售大幅下跌;2)生产端:发电日均耗煤有所回升,高炉开工率环比转负为正;3)工业品价格: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小幅回升,钢价跌幅扩大而水泥价格微幅上升,油价小幅回升;4)物价:猪价菜价双双上涨,鸡蛋、水果价格均大幅上升。

  • 流动性跟踪:1)资金面:央行本周实现净回笼60亿元;2)货币市场:市场利率多数上行;3)同业存单:净融资额略微降低,发行利率多数下行。

  • 利率债市场回顾:1)一级市场:国债发行小幅回落;2)二级市场:利率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

  •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贬值风险。

一、房子对消费到底有没有影响?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增速比3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统计局解释主要受“五一”假期移动因素的影响。不过即使剔除季节性因素,居民消费活动放缓仍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认为名义经济增速回落周期中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前期居民加杠杆购房产生消费挤出效应,仍是制约消费增长的关键。不过,居民购房加杠杆对于消费到底有多大影响,市场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居民杠杆率对消费增速影响的分项测算,探究居民部门债务及收入状况对消费的收入与挤出效应,供投资者参考。

1. 居民杠杆率:结构问题更为凸出

从存量水平的国际对比看,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并不高。根据BIS统计采用的杠杆率指标“居民债务余额/GDP”,其中居民债务口径主要是住户贷款,截止2018年三季度,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为51.5%,尽管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8.7%,但相比于所有报告国平均水平59.2%和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72.2%并不高,并且远低于85%的债务警戒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住户部门债务与GDP的比值低于10%时,该国债务的增加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比值超过30%时,该国中期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而超过65%会影响到金融稳定。从绝对水平看,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

我国居民债务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上。从住户部门的贷款结构看,住房贷款一直占据较高的比重,消费贷款比重提升明显。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占住户贷款比重为53.9%,非住房消费贷款比重由2006年6月3.1%大幅提升至25.0%。如果考虑住房公积金贷款,截至2017年末,居民住房负债占居民总负债比重达到58.7%。和非住房消费贷相比,住房贷款并不用于消费而是用于购房,因此并不会带来当期可消费资金的增加,相反,债务负担和相对消费贷更为长期的还本付息周期会极大削弱居民当期甚至未来消费的动机,也即仅仅只会带来明显的“挤出效应”。考虑到近年来,部分居民将消费贷、小额贷等资金用于购置房产,住户部门负债结构“房贷化”的程度可能更高,这种结构对消费的制约可能比想象中更大。

根据可比国家的历史经验,非住房消费贷,无论是从占居民总负债比重还是占GDP比重看,都不具备大幅提升的空间。美国非住房消费贷款占居民贷款比重一直维持在20-25%,中国目前为25%,美国非住房消费贷款占GDP比重19%,中国目前为13%,因此,通过非住房消费贷加杠杆的操作空间已经很小,即通过进一步扩大非住房消费贷款的比重从而获取收入效应带动消费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居民部门进一步加杠杆可能更多只能通过住房贷款比重进一步扩大实现,但住房贷款增加更多只能带来“挤出效应”,这样的加杠杆方式并不利于提振消费,从这一角度出发,中国目前的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不利于消费的阈值。

从杠杆率增速看,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的加杠杆速度过快。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提升33.1个百分点,为BIS所有报告国中最高。居民杠杆率持续快速提升,增加了整体的债务风险水平。

2. 基于收入的居民杠杆率测算

BIS标准的居民杠杆率以GDP作为分母,但不同经济主体GDP和收入的分配比例不同,居民面临的实际偿债压力可能更多取决于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因此“居民债务/可支配收入”更能真实反映居民部门面临的债务负担,也更能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

基于住户调查的可支配收入计算的2018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高达117%,高于美国(109%)、日本(106%)、德国(93%)等主要发达国家,远高于巴西(55%)、俄罗斯(30%)等主要发展中国家。

从杠杆率的变化情况看,中国居民杠杆率近年来增长较快,从2013年的78.5%大幅提高至2018年的117.1%。同期日本、德国居民杠杆率几乎保持不变,美国居民杠杆率由2013年的116%下行至2017年的108.8%。

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速,中国基于可支配收入的居民杠杆率都处于风险相对较高的区间,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较大,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制约。

韩国杠杆率提升对消费挤出作用不明显。可比国家中,韩国近年来杠杆率变化情况与中国类似,增长幅度较大,从2008年到2017年,韩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由143.3%增长至185.9%,大幅提升42.6个百分点。杠杆率的持续大幅提升并未显著影响韩国消费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走势与消费支出增速走势较为一致。韩国杠杆率提升的挤出效应不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居民加杠杆主要加在消费贷款和其他贷款,而非住房贷款,住房贷款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仅提升13.3个百分点,明显弱于整体居民杠杆率的提升。

3. 居民收入、杠杆率与消费

在考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债务状况对消费的影响时,需要关注居民部门加杠杆同时带来的收入效应与挤出效应。收入效应主要表现为,可支配收入及非住房类消费贷款增加导致的当期可消费资金增加,从而对消费支出产生正贡献;挤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居民杠杆率提升导致债务负担提升,对当期及未来消费支出产生负贡献,特别是住房贷款增加带来较长的还本付息周期会长时间抑制未来消费。具体来看:一方面,偿债压力增大,居民部门会主动抑制消费动机;另一方面,债务负担的加剧确实带来了更大的还本付息支出,从而相对削弱了消费方面的支出。

对于中国居民部门每年还本付息的负担,我们从偿债比率角度来量化考察。偿债比率,衡量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中有多大比重来偿还债务,即住户部门当年应还债务本息之和与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关于住户部门偿债比率的计算方法,假定住户部门债务余额为D,可支配收入为Y,贷款利率为i,贷款剩余期限为t年,则偿债比率=[i/1-(1+i)^(-t)]*(D/Y)。为保证与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其他国家偿债比率的可比性,估算我国住户部门偿债比率时亦假定我国住户部门贷款的平均剩余期限为18年,可支配收入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我国总人口,同时假定贷款利率为当年我国5年期以上贷款的基准利率。据测算,截至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偿债比率为9.4%,剔除北欧等高福利保障国家,我国居民部门每年还本付息的负担处于国际较高水平,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从趋势上看,我国居民部门偿债比率仍在上升,2018年末这一数值上升至10.3%,即201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有约10%需要用来还本付息而不能用于消费或投资,对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大。

我们考察了2008年以来的消费增速、可支配收入及居民杠杆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消费增速情况大致划分为以下五阶段:

(2008-2009年):收入效应减弱,挤出效应增强,居民消费增速下行。消费情况体现为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持续放缓,社零增速先在挤出效应减弱的带动下提升,后受制于收入效应减弱、挤出效应增强共振回落。将住户贷款按期限及用途将其分为中长期住房贷款、短期住房贷款、中长期非住房消费贷款、短期非住房消费贷款、中长期经营贷款、短期经营贷款。其中,中长期住房贷款利率按当年个人住房加权平均利率计算,期限均假定为30年;中长期消费贷款期限假定为3年,中长期经营贷款期限假定为5年,短期贷款期限均假定为1年,短期贷款利率均按各自期限的贷款利率计算。据此计算的还本付息带来的挤出效应 ,2008年还本付息约7889亿元,拖累居民消费增速-0.6个百分点,2009年还本付息约12637亿元,拖累居民消费增速2.8个百分点,挤出效应增强。收入效应方面,当年可支配收入和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是当年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2008年分别贡献居民消费增速13.0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合计贡献15.0个百分点,2009年两项分别贡献居民消费增速15.0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合计贡献12.6个百分点,收入效应减弱。

(2009-2011年):收入效应增强,挤出效应减弱,居民消费增速上行。挤出效应,2009-2011年新增还本付息额分别拖累居民消费增速2.8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收入效应,2009年当年可支配收入和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分别贡献居民消费增速15.0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合计贡献12.6个百分点;2010年两项分别贡献居民消费增速14.9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合计贡献17.4个百分点;2011年两项分别贡献居民消费增速23.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合计贡献23个百分点。

(2011-2013年):收入效应减弱,挤出效应减弱,收入效应减弱更明显,居民消费增速下行。挤出效应,2011-2013年还本付息额分别拖累居民消费增速2.1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收入效应,2011-2013年当年可支配收入和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合计贡献居民消费增速分别为23个百分点、14.5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

(2013-2016年):收入效应与挤出效应总体均衡,居民消费增速维持在10%左右的稳态。挤出效应,2013-2016年还本付息额分别拖累居民消费增速2.1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收入效应, 2013-2016年当年可支配收入和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合计贡献居民消费增速分别为12.8个百分点、10.1个百分点、9.5个百分点、11.1个百分点。

(2016-2017年):收入效应增强,挤出效应增强,挤出效应增强更明显,居民消费增速下行。挤出效应,2016、2017年还本付息额分别拖累居民消费增速0.7个百分点、4.2个百分点。收入效应,2016年当年可支配收入和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分别贡献居民消费增速10.8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合计贡献10.5个百分点;2017年两项分别贡献居民消费增速9.4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合计贡献12.4个百分点。2017年居民消费增速的下行,根本原因在于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增速贡献显著下行与还本付息对消费增速拖累明显增大共同作用。

综合来看,杠杆率主要通过还本付息额的挤出效应来影响消费,可支配收入则直接带来收入效应影响消费。杠杆率提升,消费增速的情况取决于加杠杆后还本付息压力与同期收入、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等可支配资金增加程度的对比。

4. 小结

国际对比看,我国基于GDP的居民杠杆率绝对水平并不高。但从杠杆结构分析,非住房消费贷占居民总负债比重及GDP比重均已接近消费信贷较为发达的美国水平,未来居民部门杠杆率如果继续提升更多只能通过住房贷款扩张,而住房贷款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挤出效应,从这一角度出发,中国目前的居民杠杆率已经接近不利于消费的阈值。此外,近几年居民杠杆率上升过快的趋势亦需要警惕。由于不同经济主体GDP和收入的分配比例不同,居民面临的实际偿债压力可能更多取决于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而基于可支配收入的居民杠杆率,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速,中国都处于风险相对较高的区间,居民部门的偿债压力较大,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制约。细分来看,居民杠杆率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会对消费产生较大影响,居民杠杆率对消费有收入效应与挤出效应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加杠杆后还本付息额增加,挤出效应会增强,另一方面加杠杆后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收入效应也会增强;可支配收入则直接带来收入效应影响消费。杠杆率提升,消费增速的情况取决于加杠杆后还本付息压力与同期可支配收入、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等可支配资金增加程度的对比。具体情况的分析,已通过上述测算展示。从2017年居民消费增速下滑的情况看,新增短期非住房消费贷款占全部新增非住房消费贷款的84%,这意味着以非住房消费贷款形式加杠杆带来的收入效应80%以上都会在当年通过还本付息侵蚀当年可支配收入的挤出效应抵消,通过扩大居民部门非住房消费贷款加杠杆并不能提振消费增速。而住房贷款的扩张对居民消费只会带来因为还本付息增加的挤出效应,通过住房贷款加杠杆也不利于消费增长。因此,居民杠杆率进一步提升对消费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挤出效应持续大于收入效应,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杠杆率将明显制约消费增速。

二、 实体经济观察

1. 需求转暖,生产景气度仍有上升空间,油价小幅回升

需求端地产成交持续回升,汽车销售大幅回落。本周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428.81万平方米,成交面积较上周376.74万平方米继续回升,四周移动平均环比上升3.6%,四周移动平均同比上升24.3%。乘用车日均零售量3.35万辆,结束了在数量上连续三周上升的态势,同比大幅回落24%。

生产端发电日均耗煤有所回升,高炉开工率环比转负为正。本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61万吨,环比上涨7.7%,同比降低15.8%,发电日均耗煤结束持续6周的下降转为上涨。本周高炉开工率69.06%,环比转负为正,上涨0.41%。但是结合历史水平来看,绝对值仍在低位震荡,整体工业生产景气度仍有上升空间。

工业品价格方面,本周国内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小幅上升,报收2,307.73,环比上涨1.64%;国际CRB现货指数报收468.87,环比上涨0.24%;本周Myspic钢价指数报收148.56,跌幅扩大,环比下降0.81%(上周环比下降0.41%),钢价自去年12月份以来一直在140-150区间窄幅震荡,5月份后连续2周环比下降;本周全国水泥平均价格报收481.58元/吨,环比小幅上涨0.08%;本周国际油价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格报收72.62美元/桶,环比上涨2.83%(上一周跌幅为0.32%)。受到美国制裁伊朗、委内瑞拉等地缘政治事件以及中美贸易再度升温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不确定性加强,在美国制裁伊朗落地以后,OPEC和俄罗斯可能会借着制裁扭转减产局面,对油价构成压力,综合来看,油价仅会小幅上涨,大幅上涨的迹象暂不明显。

2. 物价:猪价菜价双双上涨,鸡蛋、水果价格均大幅上升

食品价格方面,猪肉价格微幅回升,报收20.65元/公斤,环比上涨0.57%,与今年四月以来的数据相比仍处高位,受非洲猪瘟影响,短期内猪肉价格将保持在高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持续上升,报收115.52,环比上升0.21%; 7种重点监测水果报收7.48元/公斤,环比大幅上涨5.12%,保持连续6周环比上升;鸡蛋价格实现10周连涨,报收9.07元/公斤,环比大幅上涨6.08%。

三、 流动性跟踪

1. 资金面:央行本周实现净回笼60亿元

本周央行投放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有500亿元7天逆回购和156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实现货币净回笼60亿元;本周人民币汇率微幅上升,报收6.91(前值6.88),但仍处于合理稳定区间;美元指数连续两周下滑,但仍保持在高位震荡,报收97.84(与前值相同),受到中美贸易战升温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2. 货币市场:市场利率多数上行

本周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其中SHIBOR:隔夜利率从上周的1.83%上升至2.13%,环比上升30.8bp,SHIBOR:1周利率从上周2.57%上升至2.59%,环比上升2.1bp,一周与隔夜利差扩大至45.4bp。回购利率有所上行,R007报收2.53%,环比大幅上升24.4bp,DR007报收2.55%,环比上升6.7bp。

3. 同业存单:净融资额略微降低,发行利率多数下行

本周同业存单净融资额略微降低,发行5,307亿元,对冲到期4,108.2亿元,实现净融资额1,198.8亿元。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多数震荡下行,其中1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报收2.64%,环比下降0.29bp,3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3.04%,环比下行1.13bp,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3.16%,环比上涨1.27bp。

四、 利率债市场回顾

1. 一级市场:国债发行小幅回落

本周利率债发行总量较上周小幅回落,其中国债发行量小幅回落为主因。利率债发行总量2,839.5亿元(前值3,221.64亿元),国债本周发行量为1,294.4亿元(前值1,705.8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量小幅上升,由上周624.24亿元增至645.2亿元,政金债由891.6亿元小幅升至899.9亿元。本周另有3,083.23亿元利率债到期,净融资额为-243.73亿元(前值2,634.71亿元),净融资额较上周大幅回落。本周投标的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略有回落,其中投标的5Y国债票面收益率达到3.12%,10Y国开债票面收益率最高为3.85%。

 

2. 二级市场:利率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

本周二级市场利率债到期收益率普遍回落,其中,国债1年期、5年期、10年期收益率周环比分别下降0.75bp、1.83bp、3.52bp;地方债1年期、5年期、10年期收益率周环比分别下降0.75bp、3.83bp、0.52bp;国开债1年期、5年期、10年期收益率周环比分别下降7.78bp、1.88bp、6.44bp,其中3年期收益率跌幅也较为明显,为10.82bp。

五、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贬值风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