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是不会降的!

从美国的经济数据,结合政治因素,2019年降息的可能性非常低。2019年美联储态度大转变,已经给全球迎来了一个货币边际宽松的喘息时间,市场还是不要幻想更多。

作者 | Jessie宏观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特朗普第一轮冲击波后,马上来了第二发,节奏与去年挺相似的,相比于去年的那一发打得出其不意,现在这发也不算太惊讶。

四月份国内的经济数据也出了,不是太好,比如一直说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消费,我们看社会零售总额4月份同比仅增长了7.2%,这是N年新低了。

4月19日的会议后,大家觉得货币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5月出来的数据让人不得不重燃货币宽松加码的可能。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另一个变量,人民币,看图不说话。

所以,想要进一步宽松,恐怕一定程度上还是要观看太平洋彼岸那几个老头老太的决策。

恰巧的是,市场现在还真的普遍相信他们会降息,就在2019年。

1

降息的由来

市场是个神奇的地方,各方势力拿着自己的认知来这里碰撞,资产价格是认知碰撞后的共识,但达成这些共识的基础是相当的脆弱,风吹草动,这个基础就消失了,价格又波动起来。

许多人相信市场被一小撮人控制着,但真实情况恐怕是,市场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任何一方势力可以控制它,美联储也不能。

2018年9月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委员们暗示2019年加息三次。10月初他们还信心满满地称“我们离中性利率还有很长一条路走”。

市场反应是shit,崩盘。

2018年12月的FOMC会议上,委员们暗示的是2019年加息两次,缩表正常进行。

市场反应是shit,崩盘。

十几天后,鲍威尔告诉市场政策是灵活的,政策路径不是预定的,尤其是表示美联储在倾听市场的担忧,如果缩表是扰动市场的主因,不会犹豫去调整缩表。

市场鼓掌。

1月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暗示2019年不加息了,还提前缩表。

市场继续鼓掌。

不过,令美联储始料未及的是,一连番妥协后,现在市场对2019年的争论不是加不加息,而是降不降息的问题。

CME有个“美联储观察”工具用来计算降息加息的概率,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今年6月维持利率在2.25%~2.5%的概率为86.7%,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3.3%。这里好像还好,6月FOMC会议上降息基本不可能。

但是,该工具显示,9月维持利率在该区间的概率只有49%,而降息的概率超过了维持不变,其中降息25个点的可能是40.6%,降50及75个基点的概率分别为9.7%和0.7%。

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是利用30天联邦基金期货定价数据来分析未来会议调整利率的可能性。

这个数据我没持续追踪过,所以不确定它的准确性,这个9月份我们可以检查一下它的准备性了。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可能还一部分来自特朗普,特朗普一直在怼美联储那几个老头老太。作为美国的最高领导人,特朗普的这一行为传递的信号是他对美国经济未来前景的担忧。

但特朗普的真实想法是很难知道的,究竟是经济担忧,还是其他考虑?特朗普明年有大选,怼美联储,万一经济掉下去,也可以提前帅锅,拿美联储当替罪羊。

那么美联储真的会降息吗?

2

经济成色几何?

利率是经济的试金石,加息还是降息,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的成色。

宏观经济是相当复杂的,即使美联储那几个老头老太,拥有丰富的信息、出色的专业、长年的经验,预测未来经济前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能依赖未来前景的正确判断当然很好,但更多的美联储也是依赖当下的经济数据。

那美国的经济数据现在怎么样?

先看美国的GDP数据,2019年一季度同比增长了3.21%,在主要的经济体里,这是非常不错的增速了,尤其是,这是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快增速,相比之下,除了英国外,中国、日本、法国、德国2019年一季度继续保持了增速放缓的趋势。

美联储还比较关注的是就业情况。失业率,目前美国是历史低位水平。

薪资增速也不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保持不错的增速,正是这一块支撑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引擎——消费。

消费美国最近的4月数据,媒体的报道里是不好的,但请注意,那是环比,环比下降了0.2%。环比数据是有季节性因素的,比较起来并不科学。

如果看同比,数据还OK,增长了3.1%。

美国的各项经济指标也比较健康。

比如租房空置率,自201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扩张,一直在下降,目前低于90年代的水平了。

还比如整体贷款的拖欠率,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并且还保持下降的趋势。

唯一不太好的数据可能是通胀,本来吧,低通胀,高增长是完美的状态,但是通胀长期低于2%会引发人对经济通缩的担忧,关于经济通缩的恶果,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日本。

美国现在的通胀水平最新是3月份的,1.9%,并且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2%了。其实我们从上面的数据看,美国的经济很健康,增速也不错,美联储2019年继续加息没什么问题,但通胀的担忧一直是个障碍。甚至美联储高官曾经提过要不要提高通胀目标,这当然容易引起市场关于降息的遐想。

不过连续低于2%的通胀目标,因素之一跟石油有关,去年10月以来崩掉的不仅仅是美股,还有石油价格。如果看美国的核心通胀数据,还是在2%左右的。而随着石油价格的回升,CPI重新回到2%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在经济增长前景还可以,劳动力市场充分就业,薪资继续保持2.5%以上增速的情况下,个人的看法是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尤其考虑2020年是竞选看,这种情况下美联储选择降息,很容易面临政治上的攻击。

现在的冲突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扰动,不过就去年情况看,影响不大。而且如果产生影响,将是两方面的,一是干扰经济的增长,二可能推升通胀,这将让美联储陷入两难选择境地。

除非冲突对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干扰,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产生影响,美联储先关注的将会是通胀,毕竟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摆在那里,控制不当,将会释放出什么样的通胀没人知道。届时美联储被迫踩刹车,对经济的影响更加糟糕。

像2006年,2007年,经济已经呈现放缓趋势,违约率也在抬高,但美联储并没有马上采取降息,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通胀处于高位,一直到2007年9月美联储才开始降息。

3

不降息,怎么办?

所以,我的看法是,美联储2019年降息的可能性非常低。

这周五A股与港股又扑街了,那如果站在2019年美联储不降息的逻辑下,怎么看2019年的市场?

关于美股,我在今年1月份写过一篇《鸽派美联储正在杀死2018这只熊》中提到,2019年与2016年市场的驱动关键因素是极其相似的。如果要说多了一个变量,那就是中美的冲突。

考虑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体量,这一冲突并不至于引发美国经济的崩溃或者系统性风险,如果只是正常的放缓,来看下美股的估值,现在标普500的估值是21倍多。不便宜,但考虑处于历史低位的利润水平,也同样称不上多贵。

因此,美股也许往上的空间并不大,但往下的空间也不会大,这虽然是个判不明方向的时刻,但在我们的决策里,可以拿掉美股崩盘这一冲击。

A股港股可以一起来看,连带的还有人民币汇率。

因为2018年美联储给市场比较高的加息预期,但2019年美联储认输了,这本来是美元的利空因素。但是欧洲多了一个脱欧不确定性变量,中国多了一个冲突的变量,加上美国经济风景独好,这对人民币来说,真不是一件好事。

周五人民币重新逼进6.95,是三年内第三次挑战7的心理底线了,难以判断政府对这一心理线的容忍度,所以吃瓜群众还是看。

这里重温一下央妈打爆空头留下的现场痕迹。

关于A股和港股,拿掉美股的外部冲击恐慌后,要关注的就是自身问题。

2019年相比2018年,类似的是冲突和经济放缓,不同的是货币环境,2019年一少了去杠杆导致了资金紧张,二美联储的暂停加息让国内货币也迎来边际宽松。

沪深300的整体估值并不高(有结构性因素),大概是2018年6月的水平。

2018年6月开始轰轰烈烈地主动去P2P的杠杆,这一压力传递到股市,叠加冲突等因素,触发融资盘和质押盘的被动去杠杆,由此引发了股市崩盘,崩盘的时候不看估值。

目前并不存在2018年那样触发资金面的主动去杠杆情况,当然,再跌跌的话,被动去杠杆的情况可能再度发生。质押盘还没拆完。另外,今年一波牛市,融资盘又加血了。

考虑政府有了去年的经验,如果有这样的潜在风险,应该会更快行动。

所以,2019年的资金面应该不用太担心。但是,因为美联储今年降息的可能性非常低,对国内一是人民币心理线的压力(这条其实跨过去就好了),二是看看最近的水果价格情况,指望央妈大放水基本无可能。

冲突会给经济砸多深的坑估计没有能测算得出来,这也导致了市场对其反应也是摸瞎。

资金面不用担心的情况下,恐慌散去后,2019年的大逻辑仍然是货币边际宽松带来的估值修复(前提是没有触发系统性风险,风眼是楼市)。当然,许多股票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它们的上涨是需要建立在央妈狂放水的基础上。

4

结语

从美国的经济数据,结合政治因素,2019年降息的可能性非常低。2019年美联储态度大转变,已经给全球迎来了一个货币边际宽松的喘息时间,市场还是不要幻想更多。

考虑美国的经济,当前的估值水平,美股往上走的空间不大,往下走的空间同样不大,这是方向不明的时刻。

对A股来说,只要国内没有系统性风险,中间无论经历多少曲折,2019年的大逻辑仍然是货币边际宽松带来的估值改善。

前提是你要活着,我想,反复无常的特朗普已经替中国监管层狠狠教育杠杆盘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