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概念掀涨停潮,下一个“割韭菜”盛宴?

人造肉概念估计还能玩几天~

5月6日开始,A股开启重挫模式。沪指和深成指3日均累跌超过6%,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近9%。然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之前极少人知道的人造肉概念却横空出世,成为市场极为热捧的新星。

6日当天,双塔食品(002481.SZ)、哈高科(600095.SH)以及来伊份(603777.SH)均一字板涨停。到今日收盘,3家公司已经3连板,累计涨幅高达33%。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A股人造肉从5月6日开始,已经陆陆续续有公司宣布旗下有植物蛋白素肉业务。当然,也有股民主动去挑,认为你这家食品企业就人造肉业务你就有。

到现在,人造肉又成为了一个超级概念版块。今日收盘,超过15家上市公司因为人造肉而批量涨停,包括*ST生物、*ST工新等被带帽且可能会退市的公司。

(来源:问财)

从周二开始,很讽刺的是,人造肉的新兴崛起,另一边就是猪肉股的没落。其中,正邦科技、唐人神等前期大涨超200%的妖股跌停收市,还有养殖龙头温氏股份3日已经累计回调超过了15%。

人造肉批量涨停,猪肉股批量跌停,一上一下,可爱的网友已经编出段子了:

为什么人造肉暴涨,猪肉股暴跌?

网友点评:炒人造肉再炒猪肉股有点矛盾。

吃瓜股民:这逻辑,没毛病!

一、人造肉为何能异军突起?

本来,市场炒猪肉概念好端端的,为何突然来一个人造肉概念?

这源于美国一家人造肉公司BeyondMeat(BYND.US)的消息。5月2日,BeyondMeat正式挂牌纳斯达克交易所。

公司开盘后价格为46美元,较发行价25美元溢价84%。随后,股价继续拉升,收盘时上涨至65.75美元,较发行价涨幅为163%,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美股IPO的最佳表现。

一天的还打不住,BeyondMeat公司在其后的3天内又累计上涨超20%,最终报收79.17美元,较发行价涨幅高达216%。

BeyondMeat创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为原料制作素食肉类。在2016年7月,公司就推出了素食汉堡BeyondBurger,无论在外观,还是口味上,与真正的汉堡牛肉非常接近。目前,该家公司成功打入美国多家主流餐厅及超市。

除了颠覆性的产品外,公司背后还有多位名人的助力。在创业早期,BeyondMeat就获得了比尔•盖茨、著名影视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个人投资者的战略投资。

有了他们,自然就吸引了大量吃货以及股民的极大关注。此外,BeyondMeat还是一家披着食品外衣的高科技公司。

在过去多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基本都占据了总营收的20%。2018年,公司研发支出960万美元,同比增长67.5%。此次IPO募集资金中的5000-6000万美元也将投入研发生产当中。截止3月30日,公司雇佣了大约63名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厨师进行新品的研发,目标是每年一种新产品。

也是基于这些,BeyondBurger不仅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新星,还广泛被欧美主流媒体报道,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和追逐者。后来,该消息跨过太平洋,来到中国,也迅速受到了投资者及吃货们的极大关注。

此前,美国不少大麻股强势暴涨,传导到A股之后,掀起了长达多天工业大麻概念涨停潮。那么,人造肉这个舶来品,会不会是下一个工业大麻呢?

二、人造肉受益的逻辑

人造肉的快速蹿红,背后也一定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据BeyondMeat官网显示,普通肉类能够增加16%的癌症以及21%的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在动物豢养过程中多产生超过50%的温室气体,并对地球资源产生巨大的消耗。此外,人类对肉类的需求每年造成了660亿的动物死亡,在动物保护方面也产生了较多的道德问题。而人造肉的出现解决了普通肉类的这几大痛点,人造肉的需求正不断提升。

(来源:BeyondMeat官网)

在健康、环保等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几年肉类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据美国市场调查与咨询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肉类替代食品规模约为46亿美元,到2023年有望达到64亿美元。其中,亚洲是增长最快的区域,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可达8%以上。

(来源:国盛证券)

此外,国内非洲猪瘟影响下猪价将大幅上涨,人造肉从中受益。

从去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加速下行。今年3月产能加速淘汰,能繁母猪存栏连续4个月低于3000万头,同比减少21.0%,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18.8%。

(来源:国盛证券)

据国盛证券预计,2019年5月份猪肉消费需求转暖后,猪价开启加速上行,至四季度达到较高位置,全年高点将超过上轮高点21元/公斤。

目前,中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占比超过60%,对猪肉依赖性较强。并且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50%,以自产为主,对进口依赖小。

根据USDA数据,2018年我国进口猪肉156.1万吨,占我国总消费量的2.8%,占全球猪肉贸易量的近20%。2018年国内猪肉消费量约为5540万吨,如果猪肉供给量减少20%,将会产生1108万吨肉类消费量缺口,即使全球猪肉可供贸易量都进口至中国也无法满足国内猪肉供给缺口。因而这部分猪肉供给缺口将分摊其他肉类,包括禽肉、牛羊肉以及“人造肉”。

这也是人造肉受益的逻辑之一。所以,对于猪肉股的连番下挫,市场投资者也多将原因归咎于人造肉可能对猪肉消费将产生不小冲击,猪周期因此而“消瘦”。

四、结语

在全球范围内,此前食品领域同样有石破天惊的创新,但能够真正走出来的产品却少之又少。对于人造肉,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

目前,制造人造肉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植物蛋白制造成素食肉,其成本稍高于普通肉类;另一种是通过生物工程为技术路线的“培养肉”,其价格非常高昂,并且还无法实现量产。

更重要的是,与BeyondMeat押注的植物原料来源不同的是,“干细胞”造肉更被业界看好。这个技术路径简单来说就是让活细胞在营养液中通过生物诱导素进行快速分裂增殖。

反观国内,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所以,人造肉的概念要大范围地普及,并广泛地走上中国人的餐桌,难度可想而知。另一边,宣称有人造肉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大多就是趁一下概念,八只还没一撇呢,更不用说自己研发生产的人造肉。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人造肉概念就是下一个投资泡沫的盛宴,入局的投资者小心驶得万年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