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中国经济和政策的拐点来临

上周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大超预期,GDP增速达到6.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扭转了经济下行的悲观预期。与此同时,4月19日政治局会议关于经济运行态势与政策的表态出现了明显转变。

作者:沈建光

来源:沈建光博士宏观研究

上周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大超预期,GDP增速达到6.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扭转了经济下行的悲观预期。与此同时,4月19日政治局会议关于经济运行态势与政策的表态出现了明显转变。关于当前宽松政策是否结束、中国经济与政策拐点是否出现,市场有诸多不同看法。沈建光博士对此作出了解读,内容如下,敬请阅读!

上周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大超预期,GDP增速达到6.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扭转了经济下行的悲观预期。与此同时,4月19日政治局会议关于经济运行态势与政策的表态出现了明显转变。鉴于政治局会议不再提及“六稳”,强调拖累增长的除了周期因素,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因素,结合“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等表态,政治局会议传达了政策重心发生转变,宽松政策已经结束。当然,市场上至今有诸多不同看法,赞成者有之,质疑声亦不少见。中国经济与政策拐点出现了吗?

3月经济拐点率先出现

在宏观逆周期政策发力与中美贸易风险缓释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数据3月迎来强势反弹。体现在: 

一是消费表现良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创2018年9月以来增速新高,可选消费亦明显提升。消费回暖与前期个税降低以及居民收入增速加快联系紧密。根据财政部数据,一季度居民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7%,实际增长6.8%,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而今年3月,个税收入同比下降48.4%,体现个税调低的结果。 

二是工业生产数据强劲。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创逾四年半新高。当然,工业增速的大幅反弹与增值税率调整的预期有关,即4月增值税下调,不少生产企业提前增加备货、加速生产、获得较高抵扣的动机有关。但结合挖掘机产销、PMI、高炉开工等数据来看,工业企稳可以得到支持。如作为工程运行活跃程度的晴雨表,当前挖掘机销售已扭转去年的下行趋势,3月产量同比增速快速上扬至52.3%。此外,年初以来水泥和粗钢产量同比增速持续回升,其中3月水泥同比增速22.2%,为两年来新高。 

三是房地产投资延续强势,基建投资企稳回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3%,环比多增0.2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小幅反弹,与前期基建审批加快、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有关。此外,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11.8%的高位,或与去年房企“拿地、抢开工”快速获取预售证和销售回款后,后续施工在逐步开展有关,或将推动建安投资,进而带动地产投资回升。与此同时,房地产销售数据亦有所企稳。 

四是出口明显好于预期。3月出口数据的表现极为亮眼,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速为14.2%。分国别来看,3月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出现了大幅改善,对美国、欧洲、日本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7%、23.7%、9.6%,前值分别为-28.6%、-13.2%、-9.5%。与内需普遍回暖有所不同的是,3月进口数据表现不佳,同比下降7.6%,在笔者看来,短期因素或导致3月进口数据偏差:一是中美贸易协议可能很快达成,企业主动推迟了进口;二是4月1日进口增值税率调整可以降低进口中间商的经营成本,因而其可能将进口计划推后。 

当然,当前制造业投资仍然疲软,与工业生产的强劲态势出现差异。在笔者看来,制造业投资取决于更长期的经济增长预期,企业预期长期向好才会扩大产能、更新设备。因此,当前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或意味着企业对未来需求预期并未明显改善,或与工业企业盈利仍旧下滑,企业家对于长期经济增长信心仍旧不足有关。在笔者看来,伴随着4月增值税下调、5月社保降费的落地,预期积极财政将助力于企业盈利的改善与经济企稳。

政治局会议宣告政策拐点来临

基于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4月1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决策层对于政策表态出现明显转变。例如,不再强调“六稳”,而是认为拖累增长的除了周期因素,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因素,并同时做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重提房住不炒等政策表态方面的变化,在笔者看来,上述措辞上的变化意味着政策侧重点的转移,宽松政策或将结束。在笔者看来,决策层的转变或有如下考虑: 

首先,前期逆周期政策托底的效果已有明显成效。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期政策支持其实已经扭转了经济快速下滑的局面,正如上文提到的,3月经济数据大多出现反弹趋势,实现了宏观政策托底的阶段性作用,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降低。 

其次,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有所提升,政策组合拳有所变化。在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笔者看来,这或许意味着未来减税降费仍将推进,但货币政策或面临边际收紧。 

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社融8.18万亿、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均创历史单季新高。资金面的宽松引发过度放水的担心,这不仅体现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就早在日前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上,便已重提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传达出政策调整的信号。同时,结合短期通胀压力的上行,对资产泡沫的担心,以及债务担忧加大,4月货币政策操作其实已经出现调整,即通过央行更多采用公开市场操作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而非降准、降息这类全面宽松的信号。 

再有,避免重蹈房地产泡沫的覆辙。当前政策组合拳的及时调整,在笔者看来也是对防范重走房地产老路的考量。伴随着前期按揭贷款利率下行以及不同城市行政调控的放松,3月房地产销售数据普遍转好,对房地产乐观情绪上涨,但这恰恰是决策层不愿意看到的。本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房地产市场做出部署,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说明在经济下行压力得到缓释的背景下,决策层依然将防止房地产泡沫积聚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此外,此次会议再次提及加快推出房地产长效机制,在笔者看来,在今年大力度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意味着房产税有望加快推出,不仅有助于缓解短期财政压力加大,是推动财税改革与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在大规模减税的背景下,也不会增加整体税负提高的质疑,推行的时点更为适宜。 

最后,制度性改革被予以要义。此次政治局会议更加重视结构性问题与制度性问题,而在4月22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亦强调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等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这说明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并非单单依靠宏观逆周期政策,相反,短期压力缓释背景下,未来更多的会依靠进一步的改革开放释放红利。 

而在具体措施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到“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强调“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进一步释放了加快开放的信号。而此前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从内容来看,未来户籍改革、财税改革、土地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都将有所加快。 

综上,笔者认为,一季度经济数据明显改善,与前期政策利好与外部风险降低有关。伴随着4月增值税减税、5月社保降费陆续进入集中发力期,以及中美贸易协定的最终达成,预期未来中国经济企稳态势会得到进一步的支撑,经济拐点已然出现。基于此,进一步加大政策刺激没有必要,相反,鉴于“结构性”、“制度性”问题突出,宽松政策已经结束,未来政策重点将更加注重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发挥作用。这些更为长期的制度建设,无疑将有助于改善企业长期盈利水平、持续扭转企业长期预期,助力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