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让维权者封口:再谈奔驰的无礼与傲慢

今天,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还在霸占微博话题榜。昨晚与友闲聊,探讨该话题或可能随着官方的介入应接近尾声。

作者:杨柳

来源:1号时务局

今天,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还在霸占微博话题榜。昨晚与友闲聊,探讨该话题或可能随着官方的介入应接近尾声。

然而余音未落,该事件却开始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酵。一个是媒体引述当时女车主的说法,有利之星奔驰4S店员工打电话给她,让她不要再接受媒体采访与4S店“口径一致”。

其次,在与奔驰代表沟通后,当事女车主感觉自尊受到伤害,表示之后不会再跟利之星奔驰有任何非官方接触。同时,她还称受到了很多威胁,有些人每天发短信来骂她。

媒体披露:重压之下,当时女车主已清空了自己的头条号内容。

看到这,笔者有种莫名的哀伤和愤怒。没错,这个套路我们很熟悉:不去解决问题,却琢磨怎么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一家企业到底可以混蛋到什么地步,看看奔驰以及涉案4S店的反应就能窥见一二。

我承认,我被奔驰的无礼与傲慢彻底击败了。

原本,我以为事态发展到现在,奔驰方面会亡羊补牢,至少会拿出谦卑的姿态,平息舆论,安抚消费者。

只怪我太善良,高估了奔驰利之星4s店以及这背后资本们的道德水平。

讲真,这个案子本不复杂。各种法律条款摆着,该如何处理,没什么好纠缠的,莫说是退款,包括陕西明萌律师事务所郭晓伟在内的多位律师明确指出,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奔驰或4S店已涉嫌欺诈,受害女士完全可以提出退一赔三的诉求。

然而,作为责任方的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相关负责人,高高在上的姿态似乎在告诉受害女士:我退款,那是对你的恩赐。

说实话,至今,我很难相信一家即非央企、也非国企的一家外资企业,在自己明显过错、且被舆论一边倒批判的情况,还可以在我们国家如此的傲慢与无礼。

如果,女研究生被威胁是真的,如果,要求消费者不要接受媒体采访是真的,或商家存在暗示不闭嘴就不妥善解决的意思,我想,这已不是单纯的消费维权的问题了。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在挑衅我们国家的法律,挑衅舆论的容忍度。

如中央|政|法|委官方公号长安剑的话说:法治的失语,会让颠倒黑白,强词夺理成了“能力”。是的,到目前未知,面对涉嫌违法企业,我们的权益保障部门显得如此无力。

如针对维权奔驰女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金融服务费一事,陕西消费者协会虽然表示收费不合法,但其却并没有能力查处此事。只是建议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和解、到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请仲裁机关进行仲裁以及法律起诉等途径进行维权。

问题是,如果可以解决,她还需要搞这么大动作?如长安剑所说:在什么情况下,你愿意将自己的狼狈,暴露在几亿人面前?一位西安女奔驰车主,被迫选择了这一道路。

是的,讲理不如闹,一个有教养的人牺牲了尊严,只为得到了应得的公平。

说到这,很想一问:一家不受规矩的外企,却极有可能让我们这个时代蒙羞,谁能承受这样的代价?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维权事件,但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思考就能发现,这是一个普通女性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抗击全国众多的4S店,甚至是把整个行业的底裤给扒得一点都不漏(桌子先生语)。

敢于在全国媒体和舆论的关注下,如此对待普通消费者,让你如何不愤怒?

如果将医生、记者或失独家庭列为扫黑除恶对象引发普遍反感的话,那么,将这样的企业纳入打黑除恶范畴,肯定会引发一片叫好。

我无意将此事升格,也不想传播义和拳式的民粹思想,只是,面对这样的企业和其的掌控者,是到了彰显法律威严的时候了。(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