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精尖,解读《中国制造2025》

外部形势严峻、内部转型迫切,出路就在制造业;徐徐图之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中国制造2025,投资大主题,全产业链主题,一个投资周期很长的主题。 ...

寻找高精尖,解读《中国制造2025》
作者:朱俊春 郦彬 孔令超

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外部形势严峻、内部转型迫切,出路就在制造业;徐徐图之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中国制造2025,投资大主题,全产业链主题,一个投资周期很长的主题。战略支撑与保障最核心还是看人事安排,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

整体上本次行动纲领涉及面非常广,若要极简化投资范围,我们认为核心仍然是高端装备这一块,与A股相关的主题包括机器人、3D打印、机床、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大飞机等。

行动纲领列出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关注两化融合,字面上的理解指向3D打印、机床等。纲领还列出五个工程专栏,最核心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提到的一批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相比政府工作报告本次聚焦在高端装备,并进行了细化,重点关注大飞机、机床、海工装备等。

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寻找投资机会:

1)两化深度融合,核心关注智能装备和产品、制造过程智能化,额外关注互联网的应用和基础设施。装备看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3D打印);核心装置看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智能产品看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制造过程看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工厂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2)工业基础距离市场兑现较远,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偏少,重点关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这些领域内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的协同发展。

3)质量品牌建设关注食药用品领域的监测溯源,技术突破还是落到一些主流的设备领域。

4)绿色制造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轻量化、低功耗、高能效等趋势,也包括智能微电网等。

5)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是投资方向的重要参考,核心在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固然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领域,但可能处在核心投资范畴的外围。新一代信息技术看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高端装备重点关注机床、机器人、航天航空及海工装备。

6)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可能同样处于相对外围的投资范畴。

徐徐图之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颇有点意外,《中国制造2025》只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十年后面还有两个十年,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的时间窗口,恰巧将迎来新中国的百年诞辰。意外之处的惊喜,告别了大干快上式的“赶英超美”,循序渐进式的“徐徐图之”,中国制造强国梦更有盼头。

外部形势严峻、内部转型迫切,出路就在制造业。全球制造业的格局比我们想得要复杂点儿,大趋势正如政府所倡导的两化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中国制造2025,投资大主题,全产业链主题。告别了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这等狭隘的范畴,也不仅停留在智能工厂这个生产制造环节,是从生产方式到商业形态,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全产业链投资。主要包括:1)制造方式: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2)产业链体系: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3)新领域: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4)产品智能化: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

与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是一个强主题,一个投资周期很长的主题。恰恰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由此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外部形势很严峻,内部转型也很迫切,新常态即意味着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若想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第一个十年:前五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后五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战略支撑与保障部分,更多是政府角色的定位和要求,最核心还是看人事安排。提出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

接下来重点讲讲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投资机会从这里找。(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寻找投资机会

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到“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核心关注智能装备和产品、制造过程智能化,额外关注互联网的应用和基础设施。

智能装备和产品:1)智能制造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3D打印);2)智能化生产线;3)智能核心装置: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4)智能产品: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

制造过程智能化:1)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领域试点建设);2)技术和装备的生产应用: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3)制造工艺: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4)智能管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5)智能检测监管体系(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

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关注:1)新型制造模式: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2)新应用: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关注:1)硬件设施:工业互联网、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2)软件: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

二、工业基础距离市场兑现较远,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偏少,可能的亮点是“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重点关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这些领域。所谓的“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

三、质量品牌建设包括质量的检测和跟踪,以及为保障质量实现的技术突破。前者关注食药用品领域,后者仍然是一些主流的设备领域。1)关注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具体的领域可能是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2)另外没有技术何谈质量,关注以下领域的技术突破: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

四、绿色制造涉及节能环保,轻量化、低功耗、高能效等,也包括智能电网等。关注1)绿色工艺技术装备: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2)绿色产品: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3)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和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

五、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是投资方向的重要参考,核心在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固然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领域,但可能处在核心投资范畴的外围。

新一代信息技术看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1)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核心通用芯片、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2)信息通信设备:5G、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3)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a)工业基础软件:安全领域操作系统;b)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c)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

高端装备重点关注机床、机器人、航天航空及海工装备:1)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2)航空航天装备。3)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4)先进轨道交通装备。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电力装备。7)农机装备。

新材料:重点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战略前沿材料包括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新技术突破: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

六、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可能同样处于相对外围的投资范畴。服务型制造,在国内制造本身可能还处于相对发展的早期时,并不是制造的主流。它们包括,1)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2)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3)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4)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核心制造的下游环节,延伸至各行各业,不容易构成这个大制造主题的热点。1)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2)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3)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

行动纲领列出了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的主要指标,关注两化融合,字面上的理解指向3D打印、机床等。四大类指标中,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是比较实的指标,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是比较虚的指标。两化融合中的指标比如宽带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也未必说明具体的投资机会,但确实能让人明白政府不是在对空放炮,可能指向3D打印、数控机床等等。

行动纲领还列了五个工程专栏,分别对应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的前五条。它们分别是:1)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2)智能制造工程;3)工业强基工程;4)绿色制造工程;5)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最核心是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提到的一批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相比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批重大项目,本次聚焦在高端装备,并进行了细化。建议重点关注大飞机、机床等。

1)创新中心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2)强基工程要特别关注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

3)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提到组织实施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分别是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大类分类,而这次行动纲领并没有针对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出一个专栏。


来源:国信证券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