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直击】君实生物(1877. HK)创新药研发持续发力,PD-1逐渐进入收获期

2019年4月2日,君实生物(1877.HK)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并在香港召开业绩会,公司行政总裁兼总经理李宁博士,运营总裁冯辉博士出席会议。(一)公司概述1.君实2018年以来的主要成绩2018年,公司第一个新药拓益(特瑞普利单抗)获

2019年4月2日,君实生物(1877.HK)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并在香港召开业绩会,公司行政总裁兼总经理李宁博士,运营总裁冯辉博士出席会议。

(一)公司概述

1.君实2018年以来的主要成绩

2018年,公司第一个新药拓益(特瑞普利单抗)获批上市,并已在19年2月开出第一张处方;吴江生产基地产能扩大到3000L,临港生产基地产能扩大到30000L;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其中,研发方面,特瑞普利获批美国临床,已完成一期,目前特瑞普利一共有9项关键注册临床进行中;修美乐类似物的RA适应症的三期临床入组结束;JS002和JS101获得NMPA的IND批准;向FDA申报BTLA的临床试验;

外部合作方面,公司从润佳医药引进JS104和JS105两个小分子50%的权益,未来主要用于与PD-1的联用;目前公司已经有贝达、石药、泽璟等多个合作开发伙伴。

2.公司团队介绍

截至2018年底,公司在美国的马里兰、旧金山以及中国的苏州等多地设有研发中心,分别负责不同阶段的药物研发工作。公司注重源头创新,有研发团队159人,其中核心高管均有多年医药研发和管理等相关经验,涵盖了药物研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专业知识。

截至2018年底,公司员工共计600人,其中销售人员106人,生产人员126人,管理人员131人,质量控制78人,研发人员159人;而截至目前总员工人数已超700人。

其中,商业化团队招募240人,90%的销售人员都具备跨国公司肿瘤销售经验,18年至今已举办500场科室会。

生产方面,公司有2个单抗生产基地,吴江基地当前为中试临床药物生产基地,后续将继续进行商业化生产PD-1单抗等,上海临港按照cGMP标准设计产能,一期产能30000L,预计19年中完成建设。

3.财务数据

研发费用由17年的2.75亿元增至18年的5.38亿元;18年H2开始组建商业营销团队,18年的销售成本约2000万;融资方面,公司18年融资获得现金净额约34.33亿元;投资方面,公司投资所用现金净额约4.21亿元,主要用于建设临港生产基地。

(二)问答环节

Q1:pd1销售及进医保展望?

A:调研来看,销售情况与去年的预期非常接近,公司对销售非常满意。我们会积极响应国家医保纳入的号召,预计医保局正式的启动工作4月下旬开始,公司届时会积极参与。

Q2:销售在南方做的好,北方不好?

A:南区北区比较均衡。总经理以前是在罗氏负责南区的,可能会给大家误解,其实是比较均衡的。

Q3:PD1进了多少医院?销售人员规模判断?

A:目前开了处方的医院有350家,都可以领到药,全部都是三甲医院。销售策略是医学教育为主,主要是宣传工作做好,品牌做好,人数不是最重要的。公司认为人的素质和广覆盖能力、服务能力是最重要的,目前没有加大团队计划,但是有提高素质的计划。

Q4:资产收购目的?下一步的标准?

A:收购的主要目的就是联合用药。只要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对我们产品有协同的,都是潜在标的,目前还主要聚焦于pd1的联合用药。现在中国研发企业势头很好,可供选择的企业很多。

Q5:公司如何看待科创板?

A:我们在关注,董事会并没有讨论,目前还没结论。

Q6:BTLA的作用机理?

A:BTLA与PD-1类似,在活化T细胞和B细胞表达,动物模型实验显示BTLA缺陷加重了自身免疫和炎症病情,BTLA抗体阻断促进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并与PD-1单抗发挥协同作用。

Q7:PD-1在鼻咽癌的试验?

A:在中国进行的所有的trials方案都是要与药监局达成协议的。现在病人还在入组,估计第一阶段的入组在8月底完成。鼻咽癌是亚洲人特有的肿瘤,发病率挺高的。目前除了二线及以上疗法,公司现在还在准备鼻咽癌的一线,并且是包括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的多中心开发。

Q8:如何看待k药前两天获批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我们的进度?

A:在我们的PD-1已经开展的9个试验的中,有2个是非小细胞肺癌,一个是EGFR阴性,一个是阳性。阴性和k药一样,公司希望1-1.5年完成入组,2-2.5年申报获批。EGFR阳性的病人,我们在国内是前沿。

Q9:与石药的合作?

A:现在的合作还是三阴性乳腺癌,已经开展临床。这个领域还没有有效治疗,目前就是T药和白蛋白紫杉醇的联用,我们的合作算me-too。

Q10:如何看待公司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较差的问题?

A:可能和对标公司不同,我们注册地是大陆。提高知名度是第一,第二是研发管线,会提高海外曝光率。

Q11:季报信息披露要素?

A:医院数、病人数、销量都会披露。

Q12:pd-1和小分子联用的逻辑?

A:主要看安全性和有效性,只要符合,就是我们的潜在选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