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14高炮”看消费金融业务之变

“流量成本增加、共债风险增加……业务越来越难做了。”这是展业资金方与资产方的共同感受。

作者: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普惠金融研究组 胡胜 翟乐

来源:资管云

什么是“714高炮”?“714高炮”代指那些借款周期普遍短至7天或14天,综合年借款利率可能高达1500%的网络贷款,它可以在短短3个月内将7000元初始借款额滚动至50万元,从此将借款人拉入无底深渊。

今年3·15晚会压轴炮轰“714高炮”现象后,一众互联网金融机构彻夜难眠。虽说持牌金融机构从未踏入监管禁区,但在整个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改变、客户质量恶化的背景下,持不持牌都难过。“流量成本增加、共债风险增加……业务越来越难做了。”这是展业资金方与资产方的共同感受。

强监管下行业之变

首先感受到的是,马太效应不断加强。不论是资金还是流量,都在进一步向行业头部机构集中。2019年一季度,低成本的银行资金加剧涌向行业头部资产方,致使信托等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的机构面临“优质资产荒”窘境。

紧随“优质资产荒”而来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做客群下沉?选择客群下沉必然需要面对相应提高的资产风险,放弃客群下沉又缺乏更好的资产可寻,如何抉择要看各家机构风险偏好和资源禀赋。

由于2018年的资本寒冬,导致一些看似安全的线下场景资产也悄然“变脸”,例如去年被众多机构追捧的租房分期场景,如今潮水褪去“哀鸿遍野”。甚至一直被视为香饽饽的银行信用卡类资产,据今年一季度多家银行发布的年报显示,其不良率均出现不同比例的上升。

消费金融市场红蓝海之争

尽管如此,站在门前想要入场分一杯羹的机构仍不在少数。迟疑者们在思索,市场是否已经变成红海?还有进入的空间吗?智信经过多方了解,得到不同的参与角色给出的不同答案。

一位注重基本面研究的劣后投资方认为,对于红海的判断要分别针对资产本身和投资。从投资角度看,目前的消金市场针对部分特定人群的产品已经出现了过热。头部客群的授信额度可能已经远超需求量,而相对处于底部的客户群体,由于难以取得满足其自身需求的授信额度,不得不转向行业底层成本及风险“双高”的借款机构获,这可能是“714高炮”现象愈演愈烈的真实原因。

一位几年前已经开始布局消金业务的信托机构人士认为,目前采用通道模式开展消金业务已然进入红海期。以往的消金通道类产品发行费率在1%左右,但在当前市场激烈竞争之下,产品费率已被压低至千分之二或千分之三,过低的利润无法长期展业。而做真正的主动管理,甚至为其他新进机构进行金融科技的赋能,正成为信托消金业务转型的一条新路径。

一位从事消金不良资产处置的机构投资人则表示,如果说前两年的消金市场是“盛宴”,那经过沉淀后的“残羹”,反而成为贷后管理机构的盛宴。

现金类资产和场景类资产的选择之战

对现金类资产和场景类资产的选择,一直是资金方在做风险判断时难以抉择的问题。现金类资产直接2C,主要依托客户信用,考验布局机构对个人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而场景类资产则更多偏向2 B,更考验机构对于B端风险的把控能力。

就现金类资产而言,由于其利润相对较高,若与BATJ等具有核心数据进行风控获取白名单客户的头部机构合作,则依然具有布局价值。但并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能切入这部分客群,因此回到前述问题,要不要做客群下沉就要看各家机构积累的资源禀赋了。以信托机构为例,如果已经形成了自主风控体系和有效模型,则可以考虑做18%-36%收益区间的客群。

反观场景类资产,作为政策鼓励的方向,众多资金方已跃跃欲试。但值得注意的是,强场景资产有限,大部分场景类资产的风险并不小,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很重要。

事实上,场景类资产针对B端的风控难度较高,尤其线下B端机构联合C端客户共同欺诈的道德风险难以规避。资金方可以多寻找依托于主营业务或只为服务主营业务而开展消费金融服务的场景方合作,这些机构具有自己的壁垒和核心竞争力,通常不会联合C端进行欺诈。例如在旅游场景方面,选择携程、途牛等服务商。与此同时,亦不可忽视在放款环节上设立相应的监督流程。

消费金融问题资产催收之路

随着客群下沉,消金问题资产也不断涌现。对于问题资产的处置也成为布局消费金融业务的传统金融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催收层面,金融机构自建催收团队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选择合适的合作方才是正道。选择智能机器人与人工催收相结合的合作方可以极大提升效率。智信了解到,智能催收机器人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电催环节,也可以用于通话录音的复核环节。但目前机器人催收只对7天内的逾期有效。

若传统催收无效,就需要法律手段的介入。互联网仲裁相比诉讼、强执等方式,是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催收方式。在仲裁时,同时开启调解流程,一是进行失联修复,二是发送仲裁通知书。在确保流程顺畅的前提下,其处置周期甚至可缩短至15个工作日以内。

消费金融行业自2015年开启高速发展至今,产业链条从前端获客到后端问题资产的催收处置,各个环节均已实现全面专业化。但扩展到整个经济大周期来看,消费金融行业只是刚刚开始。在全新的行业游戏规则之下,唯有深耕现有资产,保持精细化运营,方有可能开拓出更多的业务机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