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挤压消费、抽血实体?为何对股市上涨却是乐见其成?

一边是实体经济萎靡、利润薄如刀片,另一边却是房价暴涨、买入/持有房产的人大赚特赚

作者:米筐老A 

来源:米筐投资

春节以来股市的一波小阳春,让人们对牛市到来翘首期盼。上至管理层、下至平民百姓似乎都对股市上涨乐见其成,这跟房价上涨引发的负面情绪形成了强烈反差。

为什么呢?

1

高房价挤压实体经济

高房价挤压消费、抽血实体经济的提法,实际上是2016年这波楼市周期中才出现的。

一边是实体经济萎靡、利润薄如刀片,另一边却是房价暴涨、买入/持有房产的人大赚特赚,结果就是辛苦操劳干实业的人回报甚微,而轻松简单买入房子的人却赚得盆满钵满。

卖房的人(开发商/二手房业主)何以赚钱、甚至财务自由?因为有人接盘啊。相当于买房人把自己/六个钱包的多年积蓄以及接下来二三十年收入的一部分转移支付给了卖房人,如果卖房人有多套房产、或者是职业炒家,那引起的心理不平衡感就会更加强烈。

大家的工资收入都还了月供,哪还有钱去消费其他呢?所以高房价挤压消费;银行的贷款都借给了买房人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因此高房价抽血了实体经济。

这种说法当然有道理,但只是现象和结果,并不是原因。虽然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多次阐述过这个问题,为了保证本文的完整性,这里不妨再啰嗦一遍。

每次谈到当下普通个体财富的分化,不得不提2008年及经济刺激的四万亿。从那年起,有些人不经意间踏上了财富的高铁,而有些人却与这趟车失之交臂。

2008年的信贷宽松是全方位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水漫灌”——钱不仅轻易的流入房地产,还大量的流入实体企业,且后者是主力,大型央国企/中小型民营企业都能轻易的获得融资、扩大生产,当时中央还提出了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这些振兴的行业后来都成了过剩产能。

这就是2015年那波经济下行周期的根源——产能过剩、商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的结果就是相互压价、利润薄如纸片、实业一片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请问:信贷若宽松,钱会流入实体吗?不会!

企业不愿贷款,因为商品生产出来也卖不掉,贷款干什么呢?银行也不愿意放款,钱放给企业那不就是有去无回吗?结果就是信贷大量的流入楼市。而大家的收入没有提高(因为实体经济不行啊),但买房的负担却增加了,这就是民怨的来源。

有人说,企业应该贷款去搞研发啊。说起来容易,研发需要大量投入,但也不一定就成功啊,再加上产权保护薄弱,你研发出来很快就被别人抄袭了,所以正常企业是不会冒风险搞研发的。

信贷流入实体就成了下面的这个不可能三角。

政治正确、诚实、智商,三者只能选两项,请问放弃哪一项?

放弃政治正确,有智商说实话那就不向实体贷款;政治正确又有智商,那就大声口头上宣称“支持信贷流入实体”;政治正确又诚实,那就是智商不够——明知放贷给实体会血本无归,还要去做。

回到本文,为什么房价上涨就说是挤压消费/抽血实体,而股价上涨却没这一说法呢?

楼市和股市不同在哪里呢?

2

房子/股票的差异在哪?

二者虽都有投资属性,但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民生属性。房子除了有投资属性,还有居住属性、民生属性,而股票纯粹的是投资属性。

人们可以不持有股票,但没有房子居住是万万不可的。又因为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相对人口需求还不充足,所以房子往往附带了教育/医疗/居民福利等资源,房价一旦上涨,买不起房的人日常生活/子女教育会大受影响,所以房价涨更易引起民愤。

债务杠杆。房子的价格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一二线城市买套房要背负大量贷款——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负债高也就意味着杠杆高,杠杆高也就意味着月供多,月供多就会占用更多的工资收入挤压其它方面的消费,大部分收入都还了房贷,生活就会紧巴巴,自然不幸福。

虽然股票也可融资融券,但有严格的要求,杠杆率不会太高,贷款炒股的毕竟少数,炒股对百姓日常消费影响较少。

资产参与量。房子的资金参与量很大,买房近乎是刚性需求,所以哪怕买房花很多钱,大家也不得不买,为此不得不掏空自己及六个钱包的积蓄,如果房价再大涨,就会遭遇筹不齐首付、买不起房的情况,而这直接影响到年轻人的结婚/生育/家庭幸福等,可谓牵(房价上涨)一发而动(整个年轻群体)全身。

股票的最小购买单位是100股,理论上100元就可购买(如买封闭式基金),资金参与量可大可小、因人而异,对年轻人群里的影响要小很多。

风险意识。股民的风险意识经过多次涨跌周期的洗礼已变得很强,股票可涨可跌、股价可高可低,大家已司空见惯。

而楼市至今还没有经历过一次像样的大跌,反而给人的一种房价只涨不跌错觉。涨上去的股票还有可能下跌回来再买到,而涨上去的房子却很难下跌再买回来,所以大家对房价上涨就更为敏感。

支持实体。股价上涨,股东就可以抵押股票融更多的钱,而这些钱会流入实体、发展经济;牛市行情中,也往往伴随着IPO及股票增发的爆棚,这些融资的钱去哪了?企业融资当然是发展实体啊,所以股市上涨是有利于实体经济的。

而房价上涨呢?房子还是那套房子、本身没有变化,却吸附了更多的信贷资金,相当于资金空转(这主要指二手房,因为新房的上下游产业链长,贷款买新房是有利于实体的)。

关注度/民意。关注股票的人,毕竟是一小波有闲钱的投资客,而房子牵扯到普罗大众的居住生活,所以房子会比股票有更多、更广的关注度,也因此房子价格的涨跌更能影响民意。一旦房价上涨,那些没有上车、却想要定居城市的人(主要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就会群情激愤,影响社会舆论。

正是以上这些差异,才造成了“房价涨挤压消费/抽血实体”、“股市涨发展实体/利好经济”的心理印象。

作为投资品,不管是房市还是楼市,对经济实体好坏大小的影响,其实还跟环境有很大关系。

3

环境不同会南橘北枳

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价格适度上涨都会让持有者感觉资产增值、会认为自己更有钱了,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敢于消费了,包括减少储蓄去消费、也包括适当负债去消费,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消费促进生产、进而拉升经济。

另外资产价值涨了,还有更强大的增信背书功能,也就是能从银行获取更多的贷款融资,而这些信贷是会流入、甚至支持实体的——不仅股东会抵押股票贷款扩大生产或补充流动性,个人也会抵押房产创业开店/经营企业啊。

不管楼市或是股市,当价格上涨超过一个度(这个度相对于其价值,再定量的指标就是相对于其产生的现金流,房子用租金表示、股票用利润表示),就会进入泡沫搏傻阶段,价格上涨利好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就会转变成泡沫膨胀累计经济风险的抑制作用。

解决泡沫的最好方式是让泡沫破灭么?当然不是,而是把泡沫坐实——解决高房价的好方法是提高居民收入、解决高股价的好方法是提高上市企业的营收利润。

房地产对实体经济当然有挤压作用,尤其是二手房交易,房子还是那套房子、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却因为房子涨价而占用大量信贷(房子总价涨了,7成贷款的信贷额就会更大),而市场中的信贷资源却相对有限,房子占用的多、其他实体占用的自然会减少。

但房地产对实体经济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新房,从一片空地变成高楼林立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水泥/钢铁/玻璃/管道/电线/空调家电/室内装修装饰等等。

股市对实体经济当然有积极作用,当IPO/增发的募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补充企业经营现金流时,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前些年企业募集到很多资金并没有按计划投入生存、反而去购买银行理财,让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就是对资金的占用浪费。

楼市/股市对实体经济作用要分结构(新房/二手房、募集资金用于生产还是躺着理财)、分时段(温和稳步上涨还是暴涨暴跌)、分环境(人们的投资需求更多还是投机博傻需求更多)、分资金来源(用的是自己积蓄的钱还是银行信贷的钱)的去看,而不能一概而论。

房地产的消极作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股市的积极作用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理性看待最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