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创新驱动增长须优化产权专利保护与人才吸引机制

2018 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十分不平凡,是很多人眼中“艰难”的一年。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全球去杠杆进程如火如荼、贸易局势扑朔迷离…

作者:林采宜

来源:金融界网站

2018 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十分不平凡,是很多人眼中“艰难”的一年。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全球去杠杆进程如火如荼、贸易局势扑朔迷离…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依靠创新驱动,优化产权保护与人才吸引机制很必要

问:您曾在专著中谈到,中国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中国需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目前我国在创新激励方面还有哪些改进空间?有哪些国际经验值得借鉴?

林采宜:创新激励最根本的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保护制度,其次,是吸引人才的制度设计。只有在法律法规上对“山寨现象”、“山寨产品”予以充分的制约,中国才能迎来一个创新时代。因为,山寨成本永远低于创新。此外,研发的创造力靠人才,能否“抢”到人是创新动力的核心,高级人才的薪酬和税收要具备国际竞争力,才能吸引一流的人才在中国从事研发创新活动,这一点,美国的硅谷就是典型的案例。美国经济的火车头来自于硅谷,而硅谷之所以能吸引一流的人才和众多的风险资本,主要在于其制度设计。

没有制止不了的侵权,只有力度不够的惩处。当侵犯专利、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违法成本高于其收益时,违法行为自然会大量减少直至消失。其次,“抢人”靠薪酬、税收和其他吸引人才的环境,环境的创造不是一朝一夕,而把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到更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却是很容易做到的。

开放医疗教育产业有利于我国实现消费转型

问:去年“消费降级”的悲观情绪遍及社会。您曾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消费数据下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收入结构细分下的消费升级,我国正向进口消费大国转型。您认为,中国哪些产业正在或即将面临着巨大的进口需求?进一步扩大开放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林采宜:我个人认为,在医药产业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进口需求。从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的供不应求,到大量药品、医疗机械依赖进口,说明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已经成为中高收入群体的迫切需求,而这个市场目前面临的是供给不足的困境。其次,教育产业也面临类似问题,中等城市以上普遍存在的入学难,学区房昂贵都说明了中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供给处于严重短缺状态。由于培养医护人员和教师队伍都需要假以时日,远水不解近渴,因此,开放医疗和教育产业,对于缓解我国居民的“看病难”、“入学难”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国内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企改革重点在于加强内部激励与推进公平竞争

问:您曾提出,制度红利是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之一,国企改革将助力2019年经济触底回升。您认为,当前我国国企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是什么?

林采宜:国企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有两个:第一在内部,是管理层和员工薪酬激励制度的市场化,并以此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和国有资产回报率;第二在外部,要建立资源平等获取的市场经济环境,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的竞争,以提高国企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信用债违约风险总体趋于下降,市场主要矛盾由“宽货币”转为“宽信贷”

问:您曾谈到,2019年债市风险和机遇并存,甄别信用债至关重要。您认为,在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下,民企债违约现象是否会有所缓解? 您是否看好今年的债市收益前景?

林采宜:从专业人士的测算数据来看,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制造业的利润会有10-25%的增加,加上A股市场的回暖,因此,从宏观上看信用债的违约风险总体会有所下降,信用债市场的风险溢价下行,偏乐观。至于利率债来看,从估值水平来看,未来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因此平稳是大概率。同时,国内市场的主要矛盾也由宽货币转为宽信贷。

强化管理能力与产品线建设是公募基金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问:去年年底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对公募基金发展带来新挑战,您曾对相关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提升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竞争力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林采宜:从国际经验来看,不管从全球整体情况还是国外领先基金公司来看,股票在基金资产配置中都占有相当高的程度。股票型基金在全球基金规模占比分别为40%左右,其中领先基金公司的股票占比超过50%,而国内股票型基金占比相对较低。将来,面对基金全球化投资以及理财产品固收类投资的双重冲击,增强全球权益类、债权类资产的主动管理能力是专业公募基金的主要生存途径。

其次,全覆盖产品线是公募基金竞争的关键。无论是贝莱徳、先锋、富达,还是其他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其产品线均做到对不同资产及地域(国家)全覆盖。一方面,全覆盖产品线能对冲资产风险和宏观风险,使得组合资产的风险收益率更为均衡。另一方面,实现资产配置产品线的全覆盖也有利于投顾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的客户服务能力不但是拓展客户的基础,同时也增长了服务收入来源。

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须完善产权和交易法律

问:近日全国人大提出“集中力量落实制定房地产税法”,可见今年房地产改革有望向纵深推进。您曾表示,2019年房地产调控以“稳”为主,房价继续反弹的可能性不大。您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房地产长效机制?在一系列调控、监管措施下,我国房地产行业何时能真正回归理性?

林采宜: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为,土地所有权和房产的所有权问题要从法律上予以明确,这是房产税的法律基础;第二,建立和城镇房屋交易类似的土地流转市场,让土地和房产都能有充分的市场流通机制;第三,在上述两个法律法规健全的前提下,设立房产税收制度,和房产交易制度,提高投机性炒房的成本,鼓励居民处于自住需求购买房产而不是投机需求大量购房。

总而言之,完善房地产产权和交易相关的法律框架,稳定社会预期,减少经常改变的调控政策,尽量避免朝令夕改。

新兴国家是“逆全球化”最大受害者,中国应主动承担“稳定器”责任

问:近年来“经济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英国脱欧变数频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东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您曾指出,逆全球化源自发达国收入差距扩大、欧盟成员国政策失衡、中国崛起等因素。您认为,逆全球化是否会加剧当前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过程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问:经济逆全球化是2016年以来的趋势。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资本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而大量的劳工阶层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工作机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薪资增长放缓的压力,导致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反对本国资本在全球化浪潮下继续往发展中国家流动;第二是国际难民的大量流入,导致发达国家的福利体系面临财政压力,同时社会秩序和文化环境也面临相应的调整,这使得一向支持经济全球化的西方主流价值观出现了逆转。

这种逆转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跨境要素流动的成本上升,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增长速度放缓。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应该承担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因为,只有稳定增长,才能减小改革的风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