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佬去布局系列之五:中国消防(445)五倍空间的逻辑

中国消防是中国消防行业首家上市企业。这股票符合格隆汇选择牛票的特征,目前公司在积极谋求改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消防正如公司14年年报的第一句话形容的一样“黎明前的黑暗!(作者:FrankPan) ...

跟着大佬去布局系列之五:中国消防(445)五倍空间的逻辑
作者:FrankPan

编者按:紧密跟踪格隆汇的朋友会发现一个秘诀:最近格隆汇大侠挖掘的一批看几倍空间的大牛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后都有一个NB的大佬,比如:Tung挖掘的阿里双雄背后有马云;吴越钓叟挖掘的华夏医疗(8143)背后有翁国亮、刘永好;左龙右鲤挖掘的酷派集团(2369)背后有周鸿祎;戍边小兵挖掘的幸福控股(260)背后有中航工业与林左鸣;Chan挖掘的时富金融(510)背后有泛海集团的卢志强。这就是所谓的:屌丝做新项目,叫创业,大佬做新项目,叫布局。实力强大的大佬的新项目布局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备而来,且志向高远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跟着他们一起去布局呢?

本期港股那点事继续分享“格隆汇跟着大佬去布局”系列的第五家公司:Frank Pan 挖掘的中国消防(445)。未来格隆汇将陆续推出之六、之七、之八……,我们相信这批公司一定会让市场心潮澎湃,敬请关注。

很早就开始关注格隆汇,也长期看格隆汇的文章。最近牛市来了,发现格隆汇最近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票都有非常大的涨幅。回头我仔细想了下,其中很多股票都符合若干个特点。总结如下:
1)有着NB的股东  
2)公司干净,没有复杂的业务  
3)都有着一个宏伟的故事  
4)公司市值小,启动弹性大  

最近看看港股,很多涨的大的都是这么个逻辑,比如阿里双雄,比如格隆汇上发的最近的一些公司。     

其实港股小票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很多属于被市场边缘化的股票,几乎没有人关注,成交量一度极度萎靡,稀疏的流动性这也导致了估值水平迟迟趴在地板上。几十亿的市值根本都无法进入基金的视野,外资则是更加不会去看它一眼,也就一些内资和散户在那里玩来玩去。     

熊市的时候,公司讲的故事没人信,业绩做不实,没有安全边际,股价上不去,公司不好融资,所以很多本来可以借资本市场力量完成的项目就只好搁浅在那里。目前都说牛市来了,而牛市就不是一个寻找稳健业绩和安全边际的市场,是一个寻找梦想的市场。NB股东一般都会在牛市对旗下业务进行业务调整,所以跟着NB股东去布局,首先肯定不会骗你(出老千赚的都是小钱,人家不在乎,而且毁名声)其次肯定会有不错的收益。    
  
基于以上逻辑,我给小伙伴们分享只最近关注中的票——中国消防(445)

我们先简单了解下中国消防   

中国消防是中国消防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主要生产与销售消防车与消防设备。消防系统施工安装,消防系统维护保养,买卖消防车及消费及救援设备以及经营酒店。
    
虽然公司14年营业收入比13年略微增长,但事实上公司已经连续亏损了6年,主要原因就是占公司收入60%的业务其实是不赚钱的。所以公司在积极谋求改变。

1)减肥——出售不赚钱的业务:公司已经出售了旗下三家附属公司的全部股份,同时也已经签订了协议出售另外四家附属公司(出售是中集卖齐格勒的先决条件,中国消防亏损几个亿出售,可见是多么急迫的要甩掉这些烫手山芋)。出售的业务包含消防系统施工安装,消防系统维护保养,买卖消防车及消费及救援设备以及经营酒店。最后留下的业务只有     生产与销售消防车与消防设备。
    
2)抱大腿——中集集团 :发行新股来收购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齐格勒40%的股份,并引入中集集团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集集团也顺水推舟,可能计划把中国消防纳入旗下,把中集消防资产借壳上市。

在公司收购齐格勒40%的股份之后,会通过技术优势大力开拓中国消防车中高端市场。

中国消防车中高端市场——一个绝对蓝色的海洋    

1)绝对数量不足   
中国的消防车目前在数量存在很大的不足。目前中国现有消防车在2万台左右,完全不够覆盖现有人口增长。按照每个消防站配5台消防车,保有量应该在5万台左右。目前消防车数量年均新增和更新2000多辆,按照目前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应该增加到每年4000-5000台左右。目前我国消防车生产企业只有30多家,年产500量以上的就只有几家。    

2)中高端更不足    
另外车型结构也有很大的问题,低端泛滥(基本是卡车改装下装个水箱就当消防车在卖),中高端稀缺。目前我国水罐车占总量的60%以上,而特种车(除水罐、干粉、泡沫以外的车辆)仅占10%,高端重型、高喷等车型严重不足。     

以广州省为例,高层建筑物达8000多栋,而消防云梯车仅有10多辆,大部分消防车水喷射高度只有30米(齐格勒60m),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大型城市较为普遍。而海南省现有高层建筑3000多栋,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近30家,但高喷消防车也只有8辆。     

2009年的央视北配楼大火,2010年的上海高层公寓大火以及2011年的沈阳皇朝万鑫酒店大火都造成了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这一处处的火灾,也显示了面对高层建筑失火时的束手和无奈。    

德国齐格勒消防车     

 

Ziegler是中集集团去年底在德国收购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消防车及特殊用途机车、消防泵及其他消防设备的开发、生产及分销。公司有12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前五大消防及救援车辆及器材供应商,在德国的消防及救援车市场上排名第一。要不是三年前因为因为垄断案件罚款破产,也不会卖给中集集团。其实制约中国中高端消防车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问题,而说到技术,齐格勒光“德国”这两个字就能准确概括它的技术水平。 
    
1)首先就是底盘     
消防车的底盘必须选用通过性、稳定性好及发动机功率大的优质底盘。与国外消防车相比,国产消防车的底盘可选择的范围较小,多采用一般的国产载重汽车底盘,而非特为消防车专门设计的专用底盘。普通车的底盘没有较大的储备功率,也没有足够的强度。难以完成长时间、高负荷的灭火救援任务。 而中集集团在重型卡车上有着多年的耕耘,目前联合卡车已经申请了国内消防车底盘,中集很明显是希望利用自己联合卡车的底盘结合Ziegler的技术,在消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且Ziegler目前用的沃尔沃底盘也不错,沃尔沃的重卡也是很厉害的。 
   
2)其次是水泵     
在消防车上配备的各种消防装备中,消防泵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目前国产消防泵普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驱动匹配设计不合理,导致消防泵的效率不能充分发挥。二是没有很好解决水泵的润滑系统。三是质量水平不高。 而齐格勒最NB的技术其实并不是汽车,而是水泵。100年前,齐格勒就是靠水泵和水带起家的。 
    
齐格勒目前已经在中国打开了市场    
从最近的新闻报道上看,齐格勒已经开始在国内实现跨越式的进步。
2015年1月,齐格勒公司顺利完成了广西南宁市公安消防支队17台大型多功能城市主战消防车的交付、培训工作。这是自2013年中集集团并购德国齐格勒以来,该公司高端消防车首次批量进入中国市场。  
  
2015年4月,福建古雷石化大火,齐格勒消防车已经完成了出场亮相,表现抢眼。    

2015年5月,齐格勒消防车成功中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机场消防车采购项目。同时成功中标厦门机场重型泡沫车项目。

由于目前我也不知道这些消防车卖多少钱,不大好估算齐格勒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但可以肯定的就是目前销售情况很好,而且一旦业绩出来了,股价也飞了。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中集集团这个未来NB的股东  
  
1)专注特种卡车    
中集集团在特种车辆上有着多年的耕耘,比如中集安瑞科(3899)生产的LNG车,比如联合卡车生产的重卡,比如中集天达空港设备生产的机场设备车辆等。所以去搞消防特种车相信也是手到擒来。

飞机除冰车:
 
航空食品车

 

油罐车
 


骨架车
 

颗粒物料车
 

LPG罐车
 
2)445可能是中集未来的消防旗舰    
2013年,中集香港与深圳特哥盟分别将其持有的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的70%和30%权益注入Pteris。作为对价,Pteris拟分别向中集香港和深圳特哥盟定向增发。完成后中集天达将实现借壳上市,而集团也将实现空港业务的整合。      

这个动作和如今中集对中国消防做的动作如出一辙,未来中集可能会把齐格勒剩下60%的股权继续注入中国消防。而中集很有可能通过中国消防这个平台继续做大中集在消防行业的布局,毕竟中集目前的业务场所:石油化工,机场,港口都需要大量的消防设备。而对于在车辆上有着先发优势的中集,自然会从消防车辆上作为突入口。中集进入一个行业不会是拍拍脑袋决定的,一定是有着对该行业很深的了解。最后他进入一个领域,就会在一个领域做成老大,无论是集装箱还是罐装车,未来成为消防领域的老大不会仅仅是个梦。
   
最后文章开头的牛股逻辑也通了。
1)有着NB的股东     
中集集团,绝不会搞老千,而且做大做强消防产业的决心显而易见。     
2)公司干净,没有复杂的业务     
出售亏损业务,专注盈利业务   
  
3)都有着一个宏伟的故事     
13亿中国人支撑出的消防车中高端蓝海市场   
  
4)公司市值小,启动弹性大 
    
非常不幸的是在我写这个文章的时候,中国消防突然发飙,涨了20%多,但其实涨过之后市值仍然只有24亿。而按照中国消防进入领域的市场空间,个人认为还有5倍空间,到100亿市值是有可能的。收入只有目前445一半的坚瑞消防(300116)有50亿市值,美国最大的泰科有1000亿人民币市值。别忘了,齐格勒在欧洲仍旧是有业务的,且主要业务都在欧洲,只是目前欧洲国家口袋紧而已。    

总结来说,目前中国消防正如公司14年年报的第一句话形容的一样“黎明前的黑暗!"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并经过合理推断。作者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本文为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