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专利超越美国,未来赛道上竞争加剧

在人工智能的路上,中国已经走在了美国前面!

3月11日,《日经亚洲评论》日前发文称,中国企业过去3年在“日经人工智能专利50强”榜单上异军突起,领先于美国同行,扩大了在这个全球最重要高科技领域的触角。

在2016年至2018年的3年中,跻身该榜单的中国企业数量翻了一番以上,从8家激增至19家。与此同时,尽管美国企业仍然牢牢占据该排行榜前三位,但仅有12家位列前50强。

在这份榜单中,IBM在美企中处于领先地位,共3000项AI专利,微软位居第二,谷歌第三。百度在中企里位居首位,专利达1522项,排名从第11上升至第4;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1173件的申请量在该榜单中名列第6,而腾讯以766件的申请量从此前的第20位大幅上升到第8位。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与政府推动相关研发有很大的关系,2018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共专利申请总量超过3万件,几乎相当于10年前的5倍和美国同期申请量的约2.5倍,其实中国的此类专利申请总量早在2015年就已超越美国。

从研发领域来看,中国在电商、数据搜索和语言处理等方面的人工智能专利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中国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专利申请尤其突出,多达1.6万件,是美国的4倍。在从视频中抓取面部图像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技术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领军者之一。

而中国亟需转型的制造业,给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提供了动力,目前来看,中国的专利有95%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但很多企业也都瞄准了海外专利申请。作为一个相对新颖的领域,人工智能比生物科技等传统领域更容易获得专利。

所有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成功率约为70%,但机器学习子领域的成功率超过90%。

对于一项高新科技来说,专利的提早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今日的高通,手握大把的专利,在手机领域没有哪一家的厂商能够绕开高通。

实际上,这个消息早在去年的11月12日,就已经是既成事实。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对外公布了《人工智能技术专利深度分析报告》,针对AI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据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科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成为人工智能专利第一大国,超过了美国。

从美国的AI发展计划和中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行对比,战略地位方面,中美均认为人工智能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国际竞争的焦点,足以说明人工智能地位之重要。

发展思路方面,中国提出的思路角度比较宏观,包括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市场主导和开源开放,美国提出的思路角度比较细节化,包括标准设立、培养人才、隐私安全、国际竞争。

战略目标方面,中国明确提出三步走,每一步包括发展目标,技术相关的细分领域和市场规模等,美国则比较细节化,包括跨界合作,联邦提供数据支持,培养人才等。

资源配置方面,中国提出了资金方面、产业基地方面和国际开拓方面的支持,美国也提出了资金支持和内部协作的支持。

从具体的政策来看,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美国AI计划”的一项行政命令,该命令是指导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国家级战略。“美国AI计划”旨在调配更多联邦资金和资源转向人工智能研究,并呼吁美国主导国际人工智能标准的制定,开展研究推动重新训练AI时代的美国劳动力。

而在中国,2017年我国发布多项针对AI发展的重磅政策;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当中;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年10月,人工智能写入十九大报告;2017年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包括广东、福建、四川、河北等省相继发布了多项人工智能支持政策,实现了AI政策从国家到地方的延伸。

小结:

人工智能是未来的重要赛道,专利的布局事关起点的高度,未来的行业壁垒只会越来坚固,加紧布局已经成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重心,也是中国高端科技领域的重要创新与突破的着力点,中美的人工智能专利之争,就是未来赛道的主导权之争,也是两国科技领域一次平行赛道上的较量。

从目前来看,美国的研发更加集中在巨头手中,而中国则是广而分散,可见一个是技术巨头的长期领先优势,一个是后进折的小步快跑,人海战术,双方各有优势和劣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