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走了

褚老,走好!

作者:江湖豆腐

去年,有媒体去云南采访褚时健,当时问到了一个有点忌讳的话题:“褚老,你希望留给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 

时年90岁的褚老缓慢而坚定地回答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褚时健生于1928年1月23日,那天是戊辰年农历大年初一,并不属牛。

 

1

褚时健于1949年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任2支队14团9连指导员,1950年任盘西区区长、征粮组组长,1955年在玉溪地区行署担任人事科长。 

在玉溪担任人事科长期间,褚时健还有另外一个头衔,他是当地“深挖美蒋特务”专案组组长。1955年,全国都在搞肃反,“深挖美蒋特务”就是肃反运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有一天,一个叫罗载兴的医生被人举报,说她曾经给一个美国特务组织负责人当过牧师。褚时健仔细看了举报材料,觉得里面有许多地方存疑,还有许多地方自相矛盾,证据站不住脚。于是他亲自审问了罗载兴,让她写了一份详细的资料,签字画押之后,就把她放了。 

不久,反右运动又来了,褚时健又成了当地反右工作组组长。当年这些政治运动都是有指标的,但是一向工作认真努力的褚时健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当其他地方的反右指标完成15%的时候,他才完成了5%。

 

指标不够,自己来凑,褚时健当即被打成右派,在红光农场接受改造。改造期间,他感染重疾,一度病危,农场的医生罗载兴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多年以后,褚时健垂暮之年还提及这件往事,他想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行善积德,总会有福报。” 

1958年-1978年,20年中,右派褚时健先是下放红光农场改造,然后陆续在新平县畜牧场、堵岭农场、曼蚌糖厂、戛洒糖厂接受改造。在十年文革的黑暗岁月里,中国很多人都没能熬过来,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褚时健熬过了漫长的二十年。 

如果把这二十年时光都说成熬,其实也不太对。即便是在逆境里,褚时健也竭尽所能地做了一番事业。 

1963年5月,褚时健一家在糖厂生活,当时厂里效益不好,为了找出原因,资深右派褚时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查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他带领工人重新制作了敲锅,改了燃料,重新设计了炉灶,结果常年亏损的糖厂当年盈利了8万元,工人们都对他心服口服。这是褚老第一次搞生产经营,牛刀小试,彰显了出众的才华。

人生难免有逆境,但逆境最能看得清一个人的韧性。有人身遭不幸,自暴自弃,甘于沉沦,此后的人生可想而知,而有韧性的人则不同,无论时代多么黑暗,他们的心里总有火种在燃烧。

 

2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过去了。糖厂的经营管理经验让褚时健在玉溪地区小有名气,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人才,现在时机终于来了。

1979年,褚时健进入云南玉溪卷烟厂,到了1999年,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烟草大王。 

1979年-1999年的20年,褚时健把玉溪卷烟厂做成了红塔山集团,为国家创下近1000亿的税收,对云南的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当时玉溪卷烟厂的三款主打产品:红塔山、阿诗玛、红梅都是市占率超高的产品,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现在中国人会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细看一下的话,人们会发现,改革开放的主要经济成就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创造的。从1979年-1999年的20年中,中国的计划经济氛围依然浓厚,在那个时代里,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企业家们身处的环境远非当代可比。 

1979年,玉溪卷烟厂未能把企业家的责权利平衡考虑,到了1999年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不是个别现象,在当时的国企体制里,这是个普遍现象。 

由于烟草行业价格体系一直实行双轨制,造成了香烟价格在计划体制内外存在巨大的差价和丰厚的利润空间,使得烟草业成了一个暴利行业。当时红塔山香烟从工厂出来的批发价格不超过5块钱一盒,但是它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可以达到10块钱。这意味着谁能以批发价拿到货,谁就有一倍的利润空间。 

1995年,贵州一些退休老干部向中纪委举报了一个案子,结果牵扯出了一名贵州高官,在查案过程中发现,这名高官的老婆从云南批了上万件红塔山香烟。这个案子很快查到了褚时健这里。 

据说褚时健当时对专案组的人说,确实有过省委书记、省长的孩子私下来找他批烟的事,他拒绝了,他说:“娃娃,你们的父亲都是党的高级干部,你们做这些事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烟你们就不要搞了,但是你们想抽烟,我给一点那个白皮次品烟你们拿去抽吧。” 

但是,褚时健的妻子出了事。一个河南搞烟草生意的人说,批这个烟是通过褚时健的老伴给介绍的,这样专案组就开始调查褚时健老伴周围的人。不久,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被带走,大概是1995年,褚映群自杀。 

此时褚时健依然是云南红塔的董事长、总裁,因为他并没有被查出有什么问题,但1996年12月28日,他被有关部门带走。1998年1月,新华社发通稿称,褚时健被控和红塔集团其他几个领导人以私分形式贪污公款355.1061万美元,褚时健得款174 万美元。 

据说当时褚时健曾对查案的人员坦白说:“1995年7 月份,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但没有明确谁来接替。我想,新总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 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褚时健案当时就在全国引起广泛争议,不少专家学者为他开脱。当时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是,褚时健主管玉溪卷烟厂十几年,累计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品牌价值398亿元,解决了云南一半人口的就业问题,云南烟农普遍受益,他是有功之臣,他的贪污与官员贪污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但也有人认为,功是功,过是过,贪污必然要受惩罚。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服刑两年后,刑期减为17年。2001年5月,褚时健因严重糖尿病保外就医,回家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 

2002年,褚时健75岁,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人生至此已成定局,别折腾了,好好地安度晚年吧。但是褚时健不这样想,他在哀牢山承包了2400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以多病之身,在古稀之年,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中国传奇。

3

前万科董事长王石自称是褚时健的铁粉,王石曾说:“当年万科年营收只有20亿,他的厂已经做到了300亿的利税。我虽然不抽烟,但那时候就对这位商界奇人心生佩服。” 

王石第一次上哀牢山的时候,褚时健正在找人修水泵,旁边有个老农民开价80块,褚时健说最多60块。那天褚时健穿着一件圆领的短袖衫,衣领还是破的,头上戴着一个破草帽,看起来和种了几十年地的中国老农民别无二致,只是他的腰杆挺得笔直。 

王石后来感慨地说:“他曾经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那时候,褚时健的橙子树刚刚种下,王石问他,这些树大概什么时候能挂果,褚时健说,大概要六年。王石说:“那时候你就快80岁了啊!”褚时健点点头说:“是啊!” 

褚时健夫妻俩此前都没有种过橙子,其实完全是外行,在土地的选用、肥料的使用、水源、病虫害等问题上都不太懂,但是褚时健说:“再难的事,只要总结出规律,也就变得简单了。” 

褚时健选的是华宁县的冰糖橙,品种是很好的,但一开始褚橙并没有什么名气。前几年的销售主要是靠朋友团购,几十吨几十吨地卖,慢慢就消化掉了。2002年褚时健在哀牢山创业的时候借了1000多万元钱,但到了2007年就已经全部还清了。 

褚时健不能离开哀牢山,那几年就由老伴马静芬带着橙子到处去参加展销会,非常辛苦,到了2008年,他的外孙女从国外回来帮忙,压力才算稍微好了一些。 

2009年,褚橙产量飞增,这种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14年。虽然褚橙的产量在不断增长,但产品却从未积压过,这对生鲜产品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2014年,受气候和果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影响,褚橙首次出现年度减产。褚时健当时感慨地说:“规律就是规律,一定要服从。无论做什么事情,人都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都必须要遵守。”

苍莽的哀牢山北起楚雄,南抵绿春,连绵曲折数百里,褚时健在这里完成自我放逐,又在这里完成了自我救赎,获得了新生。在这一场自我救赎中,这位老人用坚强和韧性在中国大时代的纪念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褚时健曾说:“回想这么多年,我做得最问心无愧的就是: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我十几岁在家乡时帮着母亲谋生,从那时起,我就没有闲下来过,更没有混日子。几十年来,我扛过枪打过仗,也曾在政府机关任职,后来则是长期做经营企业的事情;曾经有过人人都羡慕的辉煌,也跌落到人生最低谷过。不管什么阶段,我都全心全意地做事,一个人不虚度时光,要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人生才有价值。”

 

4

结语

2019年3月5日,哀牢山中的企业家褚时健走了。他并不属牛,但他的一生就像一头性格坚韧的牛。 

褚时健无疑是一位商界奇才,他若生在另外一个环境里,以他的能力,大概率会成为像洛克菲勒、松下幸之助、李嘉诚这样的顶尖企业家,但是命运没有那样安排。 

在今天的中国,他仍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一个人人景仰的企业家,但这不是因为他的财富规模,而是因为他的坚韧。

时代造就了褚时健的人生不幸,他生在大时代的转型期里,每逢时代有所波折,他都被卷入其中,一次次被推倒,但是他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又一次次重新站了起来。这种精神激励了许多中国人。 

褚时健没能赶上最好的创业时代,但真正有所失的并不只是他而已,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祖国同样也失去了一位商业奇才。如果没有那些时代的折腾,褚时健能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又何止千亿呢?

褚时健走了,新时代的田野依然山花浪漫,但作为时代符号,他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作为个体,我们应该学习他坚忍不拔的品格,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与坚持,任何时候都应该去追求上进,追求美好。作为群体,我们应该牢记他的苦难,全力让我们的时代沿着市场经济的路线稳稳地走下去,不折腾! 

与波诡云谲的时代,与滑稽下作的现实掰了一辈子手腕,这个硬脊梁骨的老人,还是走了! 

我希望我们这个时代,像他一样一辈子站着活的人,不要越来越少。 

褚老,走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