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之死与爱屋吉屋的倒掉

今日,咪蒙微信公众号显示已“自行”注销。

1

今日,咪蒙微信公众号显示已“自行”注销。

此前,咪蒙出了一篇“写实”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朋友圈刷了屏。文章描述了一个出身底层、毫无资源的高考状元,大学艰辛求学,毕业后使出浑身力气艰难打拼,最后却依然钻不出社会冰冷与坚硬的阶层岩石,不幸患病去世的凄婉故事。

文章达到了她们想要的“爆款”的效果,但却被爆文章内容纯属虚构!这种不正的做法引发了各界的指责,也引来了惩罚——2月1日,咪蒙团队宣布咪蒙公众号停更2个月、咪蒙微博永久关闭。

到今天,进一步爆出公众号「咪蒙」和旗下矩阵号「才华有限青年」均已注销,咪蒙小号“好疼的咪蒙”也清空了所有内容。

这意味着,这家曾经非常红火的自媒体创业公司,接近死去。

有报道提到,咪蒙微信公众号粉丝超过1000万、日活超过300万。不得不说,咪蒙创业取得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但一夕坍塌,令人唏嘘。

咪蒙的成名手法是掀起焦虑的心灵鸡汤。她们极少去思考传递内容的社会价值,而是在诱导用户传播,引爆流量和裂变传播的套路上玩到炉火纯青。她们非常善于利用和操纵普通人人性里的弱点与瑕疵,为此不惜系统性造假和欺骗。

这无疑是一条获取流量的“捷径”。

最近的“寒门之死”故事,不过是又一次登峰造极的杜撰与欺骗。也许称不上社会“毒药”,死不了人,但咪蒙这样毫无顾忌和节制地“消费”人们内心已越来越稀缺的那点仅存善意和温存,且对社会整体价值并无半点增进,本质上是在把整个社会往愈来愈冰冷坚硬的渊薮里推——这是一条如假包换的邪路。

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一次演讲中如此阐述自己为何不支持特朗普:“他在选举中利用人们的偏见与恐惧,给美国社会造成的分裂与破坏是我所未曾见过的。共和党的缔造者亚伯拉罕·林肯希望人们追求心中的天使,而特朗普激发的却是心底的恶魔。”

咪蒙们利用和激发的,本质也是人性的弱点和人类心底的邪恶。长远来说,这会造成社会的巨大破坏和伤害。也许这种非市场化的“处决”方式存在争议,也许咪蒙罪不至死,但以她们的创业路数而言,即使她们今天侥幸过关,终有一天社会与经济规律仍将重重惩罚她们,她们的死去其实是注定的。

2

2018年还有很多创业公司以各种方式在死去,或者正在死去的路上。

最大和最缥缈的泡沫故事率先破灭,如共享单车——曾经估值30亿美元的摩拜,最终卖身美团,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造成了30亿元以上的亏损;ofo拖欠了上千万用户的押金,最终还是破产了……那些资本催熟的独角兽,竟然是毁灭价值的怪兽。

进入2019年,又一只畸形的独角兽死了。它原本想要悄悄地死去,但架不住它当初的光环:创造世界最快融资记录的独角兽,所以还是很快被人发现了。

它有一个很温馨的名字:爱屋吉屋。风投们像害怕世界末日一样地拎着钱袋卑微地挤在公司门口。爱屋吉屋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从A轮到E轮只花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累计融资3.5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但,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他也可能是唐僧。目前,爱屋吉屋的官方网站和App都已停止运营。搜索“爱屋吉屋”,显示的结果是“一楼房东”——这是一家提供房屋租赁中介服务的公司。爱屋吉屋APP显示的是“服务器迷路”。

这一切的迹象都表明,这家曾经号称颠覆房产中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已经死了。

市场上最经典的评论是: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这是自己给自己悄悄的开了最后一枪,没有和任何人道别。

似乎有些悲壮,但回顾爱屋吉屋的短暂“人生”,我们不难发现,这不过是近几年风投挟持和催促创业项目的又一个泡沫和毁灭价值的故事的翻版。

在资本疯狂的迷幻与催促下,爱屋吉屋迅速脱离了“早出晚归、挥汗如雨”的创业本质,开始了大规模的烧钱比赛——通过高额补贴、烧钱抢市场的打法——这也是滴滴和共享单车们都用过的手段——2014年底,在上海市场打出“租客佣金全免”的策略,一度为它赢得了28%的市场份额,短暂冲到市场第一;另一方面,投入广告轰炸,请来喜剧明星蔡明代言,对一线城市展开高密度投放,等等。

爱屋吉屋的思路与它的滴滴前辈们如出一辙,就是用烧钱带来的价格、速度和规模打击竞争对手,甚至把对手逼死,赚钱完全不是考虑项,而这一切的能力来源则是一轮又一轮的资本融资。而另一个角度,它用速度和规模吸引下一轮的资本,一轮一轮的融资变成了它们运营企业的首要目标。

爱屋吉屋创造的这个融资速度世界纪录与烧钱速度世界记录,无疑是对企业存在的本质——创造价值——的巨大讽刺。

2015年5月,爱屋吉屋杀入上海租房市场的前三,仅次于中原和链家,而这也是它辉煌的顶点。今天,中原和链家稳扎稳打地经营,爱屋吉屋烧光了3.5亿美元,什么也没留下。

和近几年的很多创业公司一样,爱屋吉屋的创始人黎勇劲和邓薇来自互联网领域,还曾经创立过网约车品牌“大黄蜂打车”。在滴滴凶猛的进攻下及时止损,转而进入房地产行业——这赛道足够性感,且貌似没有那么强大的对手。他们熟悉移动互联网的玩法,自诩老司机,似乎拿到了“降维打击”的神器,只需如法炮制,拼命烧钱,再次借助资本的凶悍干掉其他人,他们就赢了。

爱屋吉屋短时间内扩张了1.6万名房产经纪人,这些经纪人再去面对无数的业主和租客;但爱屋吉屋这些互联网出身的管理层,根本不具备管理这些“脏活累活”业务的能力,他们以为业务流程只需要开发几款软件就能够完成,他们甚至蔑视干“脏活累活”的生产方式——链家花了15年时间,才把团队和业务模式打通,他们要颠覆这些。

在爱屋吉屋的案例上,最终是笨重的、又苦又累的中原和链家赢了,他们在坚持踏踏实实经营的基础,引入了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真正的创新。

在疯狂的2014、2015年,浮夸的创业和浮躁的风投资本都在追求“唯快不破”,竞争性的赛跑也越发激烈,速度让他们忘记了创业的本质。

资本过处,寸草不生。

但他们烧毁了大片大片的草原,最后自己也没活下来。

3

何止是爱屋吉屋,滴滴、某咖啡、某在线英语等等,今天还活着独角兽,不过是资本讯速喂大的怪兽,他们不是市场自由竞争的胜者,没有真实的竞争力、没有扎实的根基。

滴滴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创业假榜样。滴滴在资本狂热追逐之下,合并了快的、优步中国等竞争对手,在幸运(真的只是幸运?)通过官方反垄断审查后,成为事实上的网约车的垄断者。凭借这个市场地位,如今估值500亿美元。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家什么经营也不做,单靠烧钱垄断市场而诞生一家几千亿市值的“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做了什么?社会价值增加了什么?

玩法很简单:从不考虑盈利,而是近乎疯狂的比赛烧钱,只为消灭任何已进入者和新进入者,垄断市场,然后垄断利润(对消费者加价)。这个创业成功过程,比拼的,其实只是烧钱的胆量与速度。

进入2019年,滴滴开始“关停并转”:整体裁员15%,涉及人数2000人左右。媒体曝出滴滴出行2018年的财务数据——2018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庞然大物和成功垄断者的滴滴,终究逃不过规律啊,它终究要面对它的生存危机。

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在它们成长的过程中,早已成为被资本绑架甚至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角斗士”,它所要考虑,所要做的,不是盈利,不是为用户提供价值,而是残忍杀戮竞技场上其他所有同类,以换取迷幻的欢呼与泡沫一样的估值。

但角斗士终究是角斗士,他们只是看台上罗马贵族下注的筹码而已,绝大多数最终的命运都是死亡,哪怕你是最强的那一个。

4

结语

曾经火热的咪蒙,死了。

全世界独角兽里最快的那一只,也挂了。

这两者看似风牛马不相及,但其实死因是一致的:他们的创业,都没有走正道,而是一条邪路。

他们都试图抄捷径。但创业没有捷径可走。最后你都会发现,经济规律会惩罚你把你所有抄的近道,都必须从头补回来。甚至,连补回来的机会都不给你。

创业不是游戏,是经济活动,受最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常识和规律的约束。所有创业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要素,都是创始人与团队的睿智、勤奋、正直和诚信。但这些年随着嗜血资本的强势介入,创业越来越脱离本质,已完全不再强调创始人与团队的天分、勤恳、脚踏实地,转而异化成一种纯粹的金融游戏,比烧钱,最快速度烧死同领域的其他人,垄断市场后,再以垄断定价向市场收回过去所有投入。

这种玩法,已根本不是创业,而是作恶,以万骨之枯,换取一家坐天下后近乎丑陋和狰狞的税收利润。滴滴是这种畸形模式打造的怪兽典型,而膜拜、ofo、RX咖啡、爱屋吉屋则是这种模式下跟进的另一批大同小异的畸形儿。某种意义上,这种企业根本都算不上企业。因为他们不是“经营”出来的,而是杀人放火杀出来的。

至于咪蒙,没有前面那批那么极端。咪蒙还是倚重并借助了创始人的才华与能力。但咪蒙在充分挖掘、挑起、放大和利用人性里的那些弱点、瑕疵与不堪。这绝非正道,根本上也是在试图抄捷径。古典经济学要求的那些创业的基本要素,尤其社会价值的帕累托最优、创始人与团队的脚踏实地,挥汗如雨,仍被咪蒙抛诸了脑后。

再说大一点,如果一个国家也算作一家企业,那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奇迹,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抄捷径。

过去一个世纪,人类所有重大的发明创造,很少与我们有关。不能正确认识这点,而是对过去所谓奇迹的沾沾自喜,上帝也不能保证,哪天经济规律与常识跳出来,要求你把过去所有抄的近路补回来,甚至加倍惩罚你。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