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生于精神传销,死于挖坟式举报

咪蒙因为《寒门状元之死》一文公开道歉,表示从2月1日开始,微信公众号停更2个月,微博永久关停。这下,微信也永久关停了……

作者:栩小牧 ;

来源:飞碟说

今天,咪蒙订阅号显示已注销!最新一条信息为此前咪蒙就《寒门状元之死》一文发布的道歉信。

此前,咪蒙因为《寒门状元之死》一文公开道歉,表示从2月1日开始,微信公众号停更2个月,微博永久关停。这下,微信也永久关停了……

有报道提到,咪蒙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超过1000万,日活超过300万。与此同时,咪蒙旗下的“才华有限青年”账号也显示注销。此前,该账号因违规封禁60天。咪蒙小号“好疼的咪蒙”也清空了所有内容。  话说,咪蒙公众号粉丝千万,这次关停得损失多少个千万元啊! 

本文是来源于飞碟说2月初的一篇旧文,特此分享与大家。

正文:

最近有一个词火了——含咪率。

是说将自己微信好友中关注咪蒙的人数,除以总好友数的比例就是自己朋友圈的含咪率。含咪率越低,证明朋友圈质量越高,含咪率越高,朋友圈质量越低。

或许你不知道咪蒙是谁,也不理解为什么人们觉得朋友关注咪蒙,就代表自己朋友圈质量差的原因,但当你了解咪蒙发家史以及网友批判咪蒙的理由后便能略知一二。

15年,咪蒙凭借《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两篇文章圈粉无数(单篇阅读超过300万),并靠着犀利吐槽的文风迅速打开公众号市场,一举成为鸡汤届的第一女王。

但高流量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质疑,网上批判咪蒙的文章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伪女权言论泛滥。

追求男女平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值得社会各界去努力创造的良好环境,但在咪蒙的文章里,却处处体现着女权至上的思想,她眼中的平等,不过是追求更多女性特权而已。

这样的文章,纯粹是为了抓住那部分没有一点社会经验姑娘的心,为她们定制的爽文而已,全然不顾由此造成的任何影响,导致一些女生动不动就把直男癌挂在嘴边,仿佛身边的男生都是low×。

第二、过度贩卖焦虑。

从《我曾经想让父母去死》到《我每天加班到死,存款还是0!!!》,从《爷爷死了,我不愿意给他磕头》到《我可能死在前女友手上》,在咪蒙及旗下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中,“死”都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

标题里“咪蒙们”用这种极端词汇挑逗着大家的神经,而文章中也经常使用一些极端个案煽动情绪,制造着强烈的对立冲突。

第三,也是让媒体同行最深恶痛绝的一点,咪蒙不断拉低行业底线,挑战行业红线,为流量变现不择手段。

咪蒙原名马凌,山东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大学期间主攻魏晋南北朝文学,她的毕业论文《阮籍诗歌与玄学本体论》,曾获得山东省优秀论文奖。

毕业后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咪蒙只身南下,在《南方都市报》一干就是12年,并凭借优秀的文字功底成为首席编辑,2010年咪蒙因为一篇《好疼的金圣叹》,使其登上韩寒杂志《独唱团》创刊号,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那时候的咪蒙,文字虽然泼辣独到,但媒体人客观公正的基本素养还在,而现在的咪蒙一切唯流量至上,一篇纯粹发泄负面情绪的《致贱人》给她带来巨大流量后,便如法炮制出更多类似文章。

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因为《致贱人》、《现在为什么流行睡丑逼了?!》、《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引发全网声讨 。但讽刺的是,就在这一次次的声讨中,咪蒙的人气不降反升,广告费也是水涨船高。

而一些作者看到咪蒙靠此种方式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时,也开始降低自己的标准,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各种标题党横行,吐槽发泄类文章更是不断刷屏,而那些认真写文的作者,却逐渐被市场淘汰。

尽管饱受争议,咪蒙凭借着以上三点还是吸引了大量粉丝,一举成为公众号的头部大号。

不过,高关注度意味着高收入的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此次旗下公众号翻车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但让人觉得可怕的是,这次声讨咪蒙的活动俨然有一种成为猎巫行动的趋势。

人们只要看到有人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只要自己讨厌某个人,便会想尽办法联合众人给TA扣上“异端”的帽子,将其置于死地。

咪蒙此次宣布永久关停微博,微信公众号停更2个月,最初是因为旗下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所写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文涉嫌虚假编造故事,煽动情绪被封。

尽管“才华有限青年”公众号独立运营,但网友的怒火很快便蔓延至咪蒙,并喊出封杀咪蒙的口号。

到了此时,大家纠结的已经不再是这篇文章本身,甚至不少人连那篇文章都没有看到过,他们想看到的只是咪蒙被扳倒而已。

但热度褪去后,除了扳倒一个人 ,我们真正得到了什么?自媒体的行业标准和写作底线到底在哪里并没有几个人关注。

你说咪蒙制造焦虑该封杀,但文章属于制造焦虑的标准是什么?讲出一个社会的无解难题,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属不属于制造焦虑?

你说咪蒙制造对立冲突,煽动情绪该封杀,但如果只是讲出一个群众的痛点,揭露某些社会弊端,属不属于制造冲突对立?

如今各大资讯平台上,群众的情绪满天飞舞,而这些困扰着整个自媒体行业的重要问题,没有几个人思考。

而除行业的标准在哪里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外,此次咪蒙停更一事,还有两件事情需要我们思考。

第一:咪蒙被封,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吗?

首先,虽然吐槽咪蒙的人很多,但咪蒙近千万的粉丝量也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这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赞同咪蒙的想法,即便是没有咪蒙来挑逗他们的神经,帮他们发出声音,也会有大量新的咪蒙出现,抓住他们的痛点再次崛起。

其次,早在2017年,咪蒙的软文头条报价68万元,栏目冠名30万元,底部banner25万元,二条软文38万元,仅广告收入,一年进账5000万。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有句话这样写道:

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

所以,无论从群众基础来看,还是商业价值来分析,即便咪蒙倒下,还会有千万个咪蒙出现。

哪怕是现在吐槽咪蒙,细数咪蒙几宗罪的作者,恐怕也会成为第二个咪蒙,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毕竟从他过往的文章中就能看出一二。

该作者批判咪蒙的文章截图

该作者其它文章截图

第二:为什么“扒祖坟式”式的举报越来越多?

整体而言,人们热衷拿被人的黑历史举例,都是为了从根本上击垮一个人的权威性。

就比如在打过辩论赛时,当别人发现自己的论点漏洞或者对方占据上风时,很多机智的辩手第一反应不是迎面解决这个漏洞,还是往后退一步,找一个你之前犯过的严重错误,寻求给你致命一击。

这样就可以给观众造成对方辩手两面三刀,观点矛盾冲突的印象,从而让观众对此人的所有言论产生质疑。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奇葩说》里詹青云和陈铭,就有关“应不应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展开的辩论,大家可以点开视频直观感受下。

大家看视频都能感受到,在辩论开始时詹青云略微处于下风,但很快抓住陈铭的漏洞占据有利位置。

而经验丰富的陈铭直接跳出争论,开始拿詹青云在之前辩论中所引用的一句话质问她:

你刚才说开尔文说这所大厦落成了,但还有半句话被你掩盖了,那就是还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是不是之后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所以知识垄断带来知识控制。

估计听完这段话,很多观众的感受也会跟我一样,将一个为了辩论而辩论,只讲对自己有利观点的标签直接扣在詹青云的头上,并不自觉怀疑起詹青云以往观点的真实性。

这一招,往大了说,美国大选时经常用到,希拉里和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互相爆料着对方的黑历史,从而破坏对方形象,为自己拉拢选票。

往小了讲,我们通过扒别人黑历史的方式,不就是为了让人们觉得对方是个坏蛋,从而让人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我问身边的朋友,他是如何看待扒黑历史这件事,他回答道:因为这样我才能更立体地认识这个人啊,从而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可是,扒黑历史的行为往往只关注不好的言论,选择性的忽视好的言论,又谈何立体认识某个人呢?

17世纪,法国政治家Cardinal Richelieu有句名言:

“给我这个世界上最诚实的人写的六行字,我一定能从中找到足够的理由来绞死他”。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拥有关于某人的足够多的数据,就算他再好,你也能找到理由证明她有罪,而网络都是有印记的,一个人的成长也不可能如圣人一般毫无过错,难免在不同时期犯下不同的错误。

倘若日后犯错,大家习惯性地通过翻旧账的形式来攻击一个人,那就意味着,如果你不小心得罪某个人、动了谁的奶酪、你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咪蒙。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为咪蒙洗白,官方删除《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文并没有错,毕竟标题和内容都有失公允,过分煽动情绪,咪蒙团队也应该反思。

只是希望此次事件不要单纯演变成一场全民批判的运动,纯粹发泄积攒已久的愤怒情绪。

而是借由此事,让媒体从业人员在了解除底线规则外,彻底搞清楚写文的行业标准又有哪些?唯有如此,整个互联网媒体行业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