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食品踩雷“非洲猪瘟”:猪肉水饺占比25%,恐拖累2019年业绩

2月20日,三全食品针对此前收到的深交所《关注函》作出回应,公司披露了最近3年猪肉类水饺收入,分别占比公司各期收入的25%以上。

作者:陈晓京 

来源: 斑马消费

2月20日,三全食品针对此前收到的深交所《关注函》作出回应,公司披露了最近3年猪肉类水饺收入,分别占比公司各期收入的25%以上。

自公司成立以来,水饺产品一直是公司的收入主力,最高年份收入占比接近4成。

此次封存的2.4万件疑似灌汤水饺,公司已经承诺无害化销毁处理。

不过,针对公众广泛关注为何会出现“猪瘟水饺”,公司没有做出详细解释。

猪肉类水饺占比公司收入超25%

在对深交所的回应中,三全食品(002216.SZ)首次披露最近3年中,公司来自猪肉类水饺的收入占比各期公司营业收入的25%以上。

2015年至2017年,猪肉类水饺收入分别为11.66亿元、12.79亿元和13.5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3.1%、30.7%和33.3%。

2018年中报显示,公司水饺产品实现收入9.17亿元,占比公司营收的29.79%,毛利率35.52%。

猪肉类水饺是公司的收入主力,公司也一再强调公司所用原料猪肉来源正常、每一批次都可以溯源等,如此完备的食品安全生产和溯源体系,怎么会在这次“猪瘟”面前不堪一击?

直到事发后的2月15日,三全食品采购部门还对新京报称,公司会对每批猪肉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

根据公告,此次公司被甘肃和湖南两地检出的水饺有3个批次,分别是20190113H的1000g灌汤猪肉水饺、20181111H的500g灌汤猪肉香菇水饺、20181129H的500g灌汤猪肉芹菜水饺,全部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全惠。

公司回应,从去年11月以来,公司主动不定期将原来猪肉和成品抽样送检,上述分别生产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1月共计3个批次恰恰没被抽中。

河南全惠是三全食品的全资子公司,是公司在中原乃至华中地区的最大生产基地。

2018年中报显示,河南全惠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净利润-77.61万元。

未披露原料猪肉来源

三全食品在公告中回应,第一时间已经封存疑似产品灌汤水饺24127件,价值217.14万元。公司准备将封存产品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置。

公司否认了此前公众普遍之一的信披滞后问题。

公司认为,第一,相关部门抽查非洲猪瘟时并不通知企业,公司不知道具体时间;第二,公司获取信息是以市场监管部门等国家权威机关发布的通知及公告为准。

这并不足以解释公司在此次事件中的反应滞后问题。

从2月15日就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醒公司是否关注到“猪瘟饺子”; 2月16日,媒体报道湖南湘西、甘肃酒泉相关部门检出当地市场中三全水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

按常理,公司应会在2月16日公告披露,不过在当天和次日,公司没有任何披露。

2月18日,三全食品终于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时间与监管部门沟通”、“公司已经第一时间将相关疑似批次产品从销售渠道全部封存”等。

从公司披露来看,三全食品在关键问题上回应顾左而言他,特别是涉及上述水饺产品批次的原料猪肉来源并未及时披露。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2017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6.59亿元,占比年度采购总额的21.08%。

为何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速冻食品企业之一, 国内第一只速冻汤圆和速冻粽子均产自该公司。

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2亿元,扣非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32.38%。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三全食品在国内速冻食品市场份额为30.6%。

作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是生存命脉。公司在多份年报中强调,“将细化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的无缝隙管理。”

不过,随手在网络上搜索,就能轻松找到多条公司产品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2011年11月,河南全惠生产的猪肉玉米蔬菜水饺、上海风味小笼包等5种产品分别在南京和广州市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菌落总数超标。

这是公司自2008年上市以来发生的最大、最集中的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公司采取了召回措施。

此后几年,公司食品安全问题仍频频发生。

2013年,消费者购买的鱼豆腐产品在保质期内出现霉点;2016年,临界肉事件让三全又陷入舆论风口浪尖,此后多款水饺产品在北京被查出不合格;2017年粽子产品再出被检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落超标等。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