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民办教育仍大有可为

民办教育发展方向要把握住两个方向

来源:东兴海外

投资摘要

民办教育发展方向要把握住两个方向:

  • 一是民办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是为了满足多样性而存在,因此在公办教育相对空缺、国家投入较少的领域往往是民办教育的机遇所在,教育人群数量和优质资源缺口奠定市场需求。
    二是由于教育行业的公益性,虽然允许盈利性的存在,但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仍然是国家会给予把控的方向,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部分,对于越低年龄段的教育把控会越严格。

总体来看,教育行业仍旧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当前宏观经济疲弱,行业政策趋严,严峻的环境是对公司的考验,也是优质企业的试金石。此前由于政策导致行业估值回落,市场投资回归理性。但我们认为教育行业仍旧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2019年将是各种教育政策落地之时。2019年是十三五规划落实的关键之年,从2018年多项教育行业政策的加速出台也可以看出,行业正在政策加速落地阶段,民促法修订案也有望于2019年落地。

教育存在刚需。从家长平均教育支出水平看,中国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世界领先,且仍在不断增强。家长普遍认为孩子生长不可逆,导致教育的需求弹性较弱,因此行业能够在经济下行周期仍旧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

稳定现金流。由于教育行业的预付款形式,行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整体来看,在教育的各个板块中,基于政策方向性,我们首先看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板块。此外,各大板块均有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看好政策限制相对较小、目前一级市场备受关注的早教培训行业,如宝宝树。

K12阶段更看好国际学校,主要由于其与公立学校的竞争更具相对优势,全国扩张阻力较小,价格提升空间较大,如枫叶教育;此外,能够实现全国跨区域布局的K12学校亦值得关注。

在高等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灵活实用且具有本科资质的学校更具竞争力,如民生教育。

培训方面,新东方、好未来两大龙头拥有全国、全年龄布局的优势;垂直领域的职业培训也值得关注,如职业教育龙头中国东方教育、IT培训领军者达内科技;此外,素质教育、在线教育在近年来快速发展,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人力成本上升超预期,出生人口大幅下降。

1我国教育行业划分

我国教育行业细分板块较多,我们根据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年龄、教育提供场所等标准进行划分。

首先,教育行业通常会被划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大部分。每部分又根据受教育群体的年龄段进行纵向划分,形成0-6岁的学前早幼教阶段、6-18岁的K12阶段、18岁以上的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阶段。其中正规教育分为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非正规教育即课外培训,包括学龄前儿童早教乐园、K12课外辅导、职业培训等。

纵观港股与美股市场教育板块上市公司,非学历教育集中在美股上市,多数民办学历教育选择在港股上市,尤其是民办高校板块。教育板块自2017年开始加快证券化速度,2017年和2018年港股市场分别有6家和7家内地教育企业上市。

2政策为推动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

现在教育行业正处于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完善的阶段,政策趋严的不确定性为市场当前对于教育行业的最大担忧。目前来看,国家政策层面是在大方向上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但在各个细分领域对民营资本在教育行业中进行规范,这有利于教育行业的长期发展,但对企业来讲难免存在短期阵痛。

我们认为,要把握住教育行业政策方向,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民办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二是教育的公益性。由于学前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认为政策的趋严会重点落在这一阶段的民办教育领域,而对于16+年龄的高中、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政策方面或有更多的利好支持。

2.1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培训机构到民办学校”,并且还将持续完成“从开放到有序监管”。

我国现代民办教育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开始:

  • 198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宪法颁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开始复苏。

  • 1992年推出《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特别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助学性质的高等教育为主的各类教育”。

  • 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发展民办教育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在政策鼓励之下一些民营培训机构诞生,1993年11月新东方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教育培训巨头;1994年巨人教育成立;1997年卓越教育首个培训中心成立。

  • 1997年发布《社会量办学条例》,并在1999年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长达13年的大学扩招。

  •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使得民办高校获得了学历教育资格。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民办教育开始走向法制化道路,民办学校在这一时期加速出现。

2.2民办教育政策大方向是在鼓励的前提下不断规范

“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推动我国迈入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行列,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应有显著增强。在具体的衡量指标上,《规划》提出了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等要求。

十三五规划关于教育发展的具体内容上,重点提出了关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结构以及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系列内容。

  • 提高教育质量:教学质量被放在首位,素质教育再一次被强调。另外,考试招生制度的变化有助于推动全国教育考试标准趋于统一,为未来民办学校全国性扩张铺路。

  • 促进教育公平:农村、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为教育公平的重点方向,随着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区域公平化被提上日程。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有助于促进就业、提升国民经济水平的职业教育受到重视。

  • 优化教育结构:一方面是在地理维度上协调区域间的教育资源不均,另一方面是协调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配问题。高等院校的应用型教育转型为民办高校带来机遇。此外,终身学习被不断强调,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空间大。

  • 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对民间资本参与教育领域建设的目的在于多样化,因此与公立教育定位存在差异的才真正是政策扶持的方向,如民办国际学校、应用型民办大学,以及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等细分领域。

在近期发布的促进消费以及新个税见面政策中,教育被重点提及。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重点强调了学前阶段的普惠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与资源引进

  • 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探索建立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省联合审批机制。

新个税减免的6个项目中,有2项涉及教育,基本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的全年龄段教育服务

  • 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到全日制学历教育期间,纳税人享受每月每个子女1000元的缴税额度抵扣;

  • 接受学历继续教育以及技能、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关职业证书,期间有每月400元或定额3600元的缴税额度抵扣。

2.3民促法实施条例有望于2019年落地

2003年《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民办教育开启了法制化道路,自此的15年也是我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15年。我国民办教育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2012年国家启动民促法修订,并且经历了三次审议后于2016年通过了《民促法修订法案》。

201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出台,首次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资本化路径、收购兼并进行了规定。我们预计最终的《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将在2019年报送人大审核。

从最新的送审稿整体来看,支持优质民办教育发展的大逻辑是不变的。短期来看,政策不确定性对教育板块,特别是学校类资产板块影响尤为明显。

  • 首先由于新修订的民促法将“可以获得合理收入”改为“可以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营利性办学性质的确定将使部分民办学校不能再享受税收优惠,其盈利能力将受一定影响。

  • 送审稿提出“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明确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作出限制,使得民办与公办有了明确的市场界限,差异化的定位更利于教育公平和教育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补充,因此民办的发展不应当影响到公办教育的教学。

  • 另外,送审稿还增加了“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其中对于协议控制、集团化办学的定义较为模糊,令市场担忧目前几乎所有港股及美股教育上市公司都在用的VIE结构是否可以继续。由于当前民办学校的扩张主要依靠并购的方式,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已经全部明确为非盈利性学校,如果送审稿通过,K12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扩张路径将受阻,相关企业的相应板块业绩增速或有显著放缓。

3幼儿园人口红利难持续,转型普惠园是方向

3.1短期迎二胎利好,长期人口红利难再现

短期内二胎开放政策将首先利好学前教育板块。2011年11月,国内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每年出生人口数,简单估算了各年0-5岁以及3-5岁的人口数量(忽略对应年龄段死亡人口)。发现自2012年起,0-5岁人口开始转为同比正增长,自2015年起3-5岁人口开始转为同比正增长,可见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拉动新生儿出生,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3-5岁儿童增量预计将从2019-2020年开始显现。

学龄前儿童数量逐年攀升是早幼教市场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我国整体幼儿园园数在1997年开始经历了逐年小幅下滑后,在2001年出现了一次显著的大幅减少。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每年出生人口数,简单估算了各年0-5岁以及3-5岁的人口数量(忽略对应年龄段死亡人口)。我们发现在1993-2001年,3-5岁的幼儿园核心适龄儿童出现了连续9年的人口负增长。

但我们认为,近几年新生儿持续加速增长可能性较低,二胎开放政策带来的或是一次性刺激,对于已经有第一胎且希望要二胎的家庭会在短期内带来新生儿增量,但由于本身一胎出生率在下降,二胎政策或只能够弥补一胎出生率下滑的缺口。长期来看,曾经的人口红利已经很难再现。

3.2学前教育定位公益与普惠,民办园证券化道路受阻

公益性和普适性是国家对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核心定位。在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增提到“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在2018年的两会中有提到,到2020年实现普惠园占比80%的目标。

学前教育新规限制幼儿园资产证券化,早教培训未受影响。2018年11月,国务院式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规》),《新规》进一步明确了幼教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限制幼儿园资本运作,明确提出了“民办园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 《新规》的出台阻断了民办幼儿园的资产证券化道路。

  • 对于幼儿园板块仅为公司部分业务的企业,《新规》的主要影响在于公司幼儿园板块未来在外延扩张方面对受限,预期幼儿园板块扩张放缓。

  • 但《新规》并未对公司依靠自有资金自建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亦未对课外早教机构、线上幼教启蒙等方有影响。

民办园渗透率过半,普惠化是未来趋势。根据在园人数来看,我国民办幼儿园渗透率不断攀升,于2012年渗透率超过50%,2017年民办幼儿园渗透率达到56%。其中,民办园在城市的渗透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起在县镇的渗透率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使得县镇民办园渗透率超过了城市民办园渗透率,且两者均保持在60%以上。民办园在农村的渗透率虽然近年来也有一定提升,但相比之下并不高。但根据2020年普惠园占比80%的目标,将有至少过半的民办园成为普惠园,未来民办园普惠化将是行业趋势。

4具备跨区域能力的民办中小学与国际学校更具竞争力

K12阶段可以划分为小学+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由于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所以K12阶段的民办学校主要以高中阶段为营利性,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为学校树立品牌、吸引高中生源为目的。由于营利性要求,所有上市的民办学校不会仅有义务教育阶段而没有高中教育。因此,我们重点讨论在K12阶段主要贡献盈利的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教育我们根据学生在结束学习后的去向分为了三类。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自身学习成绩、家庭及个人选择不同,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大致走向了以下三类学校:

  • 普通高中:参加国内高考并继续接受国内高等教育

  • 国际学校:出国深造

  • 中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培养方向,毕业后参加工作

上市的民办K12学校来看,主要涉及领域为普通高中与国际学校。

4.1民办中学的跨区域扩张能力是关键

民办学校收入增加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人数的增长,二是每人的学费和住宿费涨价,三是其他增值服务收入增长。其中,学生人数增长是能够拉动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由于单个学校的容量有限,因此学生人数增长主要依赖新开学校。当前民办中学的扩张模式主要是通过外部收购与自己新建的方式。

从目前已经上市的民办中学来看,基本都是区域性发展,虽然很多公司有全国性布局的战略计划,但目前真正能够实现跨区域甚至全国性布局的学校仍是非常少的。

阻碍民办学校跨区域发展的原因有几个:

  • 教学层面,目前我国各省的课标教材不统一、高考试卷不统一,因此跨省间的课程内容迁移存在一定难度

  • 管理层面,在一个省或地区的区域性管理与全国性学校管理的管理难度不同

  • 招生层面,学校通过时间的累计,实现在所在地区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家长对其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吸引学生就读。一旦走出所在区域,进入新的省或地区,需要时间和大量的营销费用来建立其品牌认知度,从而获得生源

因此,能够具备跨区域扩张能力的学校在未来的增长方面更具竞争力。

4.2国际学校更具相对优势

公立学校涉足国际教育较少。目前我国多数公立学校集中在普通高中教育以及部分中等职业教育,而对于国际学校板块公立教育涉及较少,仅有部分公立学校通过设立国际班的方式培养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前面政策部分有提到过,我国发展民办教育的初衷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因此从多样化的角度来看,国际教育板块更具相对优势。

国际课程让学校的全国扩张更加容易。由于目前我国各省的课标教材不统一、高考不统一,因此跨省间的课程内容迁移存在一定难度,给民办中学进行全国扩张带来了一定难度。而国际学校不采用国内课程标准,解决了学校扩张在教学层面的难点。

国际学校市场空间广阔,学费上涨空间较大。国内家长需求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且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往海外求学,因此我们认为,单个校园在学费及增值服务收入方面,国际学校拥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5 民办高校迎合职业发展需要是关键

我国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六大类。当前民办高校主要集中的领域是“应用型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

从政策来看,民办高等教育是政策支持力度最大、限制相对最小的板块,民办高校发展是为了弥补公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空缺。

5.1 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大于限制,高等教育供不应求

2010年至今,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民办教育发展。2016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民促法修正案,第一次以立法形式认可了盈利方式的民办教育,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并推动教育领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供不应求。我国人均 GDP由2010年的30,567元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的49,351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10.1%,预计2020年将达到人民币69527元。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民办教育需求也将增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仍是供不应求的。2017年全国有940万考生,仅有300万个本科学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5年我国仅有37.1%的高校适龄人口入学就读,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此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在未来几年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由2011年的20.4%增长到2015年的21.7%,年复合增长率1.6%,预计2020年将增长到27.2%,年复合增长率4.6%。因此,民办高校未来将存在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供求缺口。

5.2 职业型技能人才缺口是当前民办高校发展的原动力

自1999年起长达13年的大学扩招,使得高等教育由少部分精英接受的教育逐渐变得大众化、普及化,但同时导致了高校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错位,使得对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增长。在一些实用性不高的二三本公立院校与实用性强的民办大学之间,民办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就业市场的优势显现。

职业型高等教育是当前民办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 政府支持职业型教育发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给与了民办大学职业教育方面非常大的支持。

  • 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增强。而我国蓝领技术人员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前虽拥有设备但却缺乏技工的问题是民办大学职业技术教育一大机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5.3 高门槛与先发优势,未来行业整合是趋势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尤其是民办本科教育,在监管许可、土地设施、资本需求、运营能力等多方面有较高要求。

  • 本科资质难:目前监管部门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本科院校,专科院校需要运营7年以上才有资格申请升级本科院校。时间成为获得本科运营资质的门槛,已具有新建本科院校资格的企业优势突出。

  • 前期投入高:学校所用土地和建筑资产需要归属学校名下,对前期资金投入要求较高。

  • 招生生源需要学校的品牌知名度,而品牌需要时间积累而形成。

  • 多校区的运营经验与管理能力。许多单一高校在扩张过程中面临跨区域多校区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学校的先发优势得以体现。

目前高等教育行业高度分散,并购整合或将成为未来大趋势。

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分散度高,就2015年招生总人数来看,排名第一的公司市场份额仅为2.9%,前十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仅8%。此外,单体民办学校对被收购存在一定需求。由于单体学校未来竞争优势减弱,未来上市不确定性强,资本空间有限,有些学校财务资本负担较重,也有部分民办学校存在子女不愿继承的问题,有较强的变现意愿。

而一些运营较好的大型民办学校的扩张,主要是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行业整合为未来民办高校领域的一大趋势。

5.4继续教育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继续教育是脱离了正规教育之后,为了补充职业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励继续教育发展。新的个税减免条款中把继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是政府在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一大体现。

公立大学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继续教育在高校中地位较低,公立大学更多的努力目标是双一流建设,而往往会忽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因此,继续教育发展也成为了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一大契机。

6课外培训与职业培训

6.课外培训市场

城镇化发展推动K12培训行业参培率提升:城镇是K12课外培训的主要市场,我国城镇化不断上升。

政策及国情推动产生刚性需求:

  • 中高考一锤定音,高等院校停止扩招,使得竞争加剧,课外辅导助力提分升学的作用得到突显。

  •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课外辅导提供更多师资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优秀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内容往往集中于当地资质排名靠前的学校,教育人群数量和优质资源缺口奠定了市场需求。

  • 家长对子女教育日益重视,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对K12课外教育进行选择时家长对价格并不敏感,教学质量成为更重要的指标。

  • 中国家庭财富增长,对课外辅导的负担能力提升。

6.2 渠道下沉与教育信息化

由于过去几年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市场需求大,预付费的模式现金流较好,因此众多机构纷纷进入市场,且多数行业领先的培训企业的教学点集中设置在一、二线城市,导致一、二线城市的培训趋于饱和。

下沉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 需求与成本优势兼备。未来我国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层将有显著增长。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我国中产阶层占比将大幅度提升,预计 2022 年达到 81%。其中,我国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层占比预计将由2012年的17%增长至2022的约40%。由于三四线的孩子未来同样需要与一二线的孩子竞争,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将显著拉动其教育需求。另外,由于物价水平普遍低于一二线城市,三至五线城市在获客成本、人力成本、房租成本等投入上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 师资是最大的下沉的最大痛点。从一、二线城市向三至五线城市下沉最主要的难度在于师资的匮乏,教育信息化成为弥补这一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好未来、新东方等培训巨头自2016年期开始试水视频直播和双师模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来提高优质师资利用效率,解决优秀师资问题,而技术发展成为了这种线上+线下双师制发展的关键。

6.3课外培训史上最强监管,培训内容转型是关键

2018年课外培训领域政策频出,201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下发,直接针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及竞赛活动的培训机构,一大批无办学许可证、教学内容超纲、存在安全隐患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已应声停业或整改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并且为了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各地尽快完成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又于11月20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

几个政策出台直指校外培训的几项内容:

  •  办学许可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2018年底前不能存在无证无照还在开展培训的机构,并且强化在线培训的监管与备案。对于校区场地面积、消防要求也有明确严格的要求。无法获得办学许可证的培训学校将关闭,长期来看挤出效应对于管理相对规范的龙头企业来讲更加有利。而且部分K12 教培机构必须租赁更大面积的办学场地或者减少同一时间培训学生的数量,会导致公司租金成本的提升或者收入减少,从而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  教学内容超标问题:严令禁止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严令禁止将校外机构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挂钩,严令禁止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教育部取消高考奥数加分,学科竞赛不再是升学选拔标准,竞赛培训纷纷向语文、编程等素质教育转型。学科培训的定位是做好学校教育体系的补充,而不替代。另外,根据国家政策指向,我们坚定认为民办教育始终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是为了满足多样性而存在,因此对于“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的禁止并非突如其来。

近期针对培训机构的政策,从短期来看,需要培训机构作出相应转变,会造成收入下降、成本提升的影响,尤其是小型培训机构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甚至未来可能面临被合并或出局的危险;但长期来看,有益于培训行业未来健康发展,有望加强行业集中度,当前相对规范的龙头企业将从中受益。

6.4素质教育将成为培训领域重要的新兴力量

素质教育在国家教育行业发展中不断被深化强调,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导向的倒逼。此外,素质教育近年来受到一级市场热捧,并且在家长眼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素质教育在国家层面不断被强调。从国家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到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加强,到当前素质教育受到家长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历了25个年头。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确立了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周丽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受到培训行业政策倒逼,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型。此外,素质教育发展国家对于培训行业在“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方面进行了明令禁止,使得培训行业发展不得不向素质教育转型。

素质教育在一级市场受到热捧。涉及音乐教育、创客、STEAM教育、美术教育等细分赛道的素质教育领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整体教育行业的投资分别有692起、625起、570起,而对应时间里在素质教育板块的投资分别有60、64、73起。可以看到,虽然近三年内整体教育行业投资的项目数量在减少,但在素质教育板块的投资数量仍在增长。不过这些素质教育项目以早期投资为主,三年来C轮及以上的投资仅有4起。

素质教育不断受到家长的重视。伴随着中国家庭的教育消费升级,家长不断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80.6%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其中,有过半家长表示会引导孩子进行相关学习。

素质教育中,最火的当属STEAM,这是最早由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理念。STEA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的首字母,旨在加强K12阶段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但STEAM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只是初级阶段,重点体现在了编程课程。而STEAM教育核心不仅是提倡学习这五个学科知识,更是培养孩子在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动手的能力。和传统的标准化考试教育不同,STEAM教育更注重于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

6.5 职业培训

市场需求与政策条件兼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我国职业技能教育的总收入从2013年的人民币630亿元增至2017年的人民币980亿元,2013年至201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7%。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及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

我国劳动力市场缺乏职业技能人才的结构性问题。职业教育可以促进那些具备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的毕业生就业,缓解人才结构问题。

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就业不足问题。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从农村地区进入城市的人员持续增长,这些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且缺乏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可以满足他们进入城市地区的就业需要;

产业升级对技术更新的需求。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带来大量传统产业及企业转型,从而产生了对于更高职业技术的需求。

职业培训面临的挑战:

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当前我国职业培训行业高度分散,且职业教育的进入门槛较低,竞争激烈。

来自正规学历教育的压力。学历教育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会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招生构成一定影响。此外,由于民办高校以应用型为主,培养方向同样是职业技能型人才,会对职业培训领域带来一定压力。

7。行业总结与未来发展

民办教育发展方向要把握住两个方向:

一是民办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是为了满足多样性而存在,因此在公办教育薄弱、国家投入较少的领域往往是民办教育的机遇所在,教育人群数量和优质资源缺口奠定市场需求。

二是由于教育行业的公益性,虽然允许盈利性的存在,但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仍然是国家会给予把控的方向,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部分,对于越低年龄段的教育把控会越严格。

总体来看,教育行业仍旧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当前宏观经济疲弱,行业政策趋严,严峻的环境是对公司的考验,也是优质企业的试金石。此前,由于一些政策导致行业估值回落,市场投资回归理性。但我们认为,教育行业仍旧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2019年将是各种教育政策落地之时。2019年是十三五规划落实的关键之年,从2018年多项教育行业政策的加速出台也可以看出,行业正在政策加速落地阶段,民促法修订案也有望于2019年落地。

教育存在刚需。从家长平均教育支出水平来看,中国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世界领先,且仍在不断增强。家长普遍认为孩子生长不可逆,导致教育的需求弹性较弱,因此行业能够在经济下行周期仍旧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

稳定现金流。由于教育行业通常是预付款的形式,行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整体来看,在教育的各个板块中,基于政策方向性,我们首先看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板块。此外,各大板块均有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看好政策限制相对较小、目前一级市场备受关注的早教培训行业,如宝宝树。

K12阶段更看好国际学校,主要由于其与公立学校的竞争更具相对优势,全国扩张阻力较小,价格提升空间较大,如枫叶教育;此外,能够实现全国布局的K12学校亦值得关注。

在高等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灵活实用且具有本科资质的学校更具竞争力,如民生教育。

培训方面,新东方、好未来两大龙头拥有全国、全年龄布局的优势;垂直领域的职业培训也值得关注,如职业教育龙头中国东方教育、IT培训领军者达内科技;此外,素质教育、在线教育在近年来快速发展,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8风险提示

政策超预期,人力成本上升超预期,出生人口大幅下降。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