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社会心理批判:“人设”缘何会崩塌

如果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的话,艺人们可能就是用来分配注意力的,是“阶层固化”现象的帮凶。

导言

近日来,某知名男艺人的出轨事件占据了各路媒体头条,让我们这些有意要规避某些故弄玄虚的“头条”推送的人都忍不住斜睨一下。又是艺人——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的话,艺人们可能就是用来分配注意力的,是“阶层固化”现象的帮凶,因为他们用大尺度的真人秀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无聊无用的事情上,从而使穷者注意力更加分散,于是穷者愈穷。

大众会因为明星事件产生社会心理波动,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的想象或者认知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对于认知者即主观来说就是三观尽毁,“浓眉大眼也能叛变”;对于被认知者即客观来说就是“人设”崩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做投资的人如果进一步联想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事件与某些市场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就想在这里一起来探讨一下人设崩坍与市场动态之间的相通之处,并分析其中包含的社会心理规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1

人设崩塌:非对称情感的悲剧

据说涉事男艺人拥有一众跨年龄、跨阶层、跨性别的追捧者,最铁杆甚至会为其辨解。用一个流行的讲法,此兄拥有一个“人设”,谦谦君子,风度翩翩。现在的艺人们戏里戏外似乎已经分别不清,戏里形象被自然地带到了现实生活中:戏里演大佬,现实中也便成了大佬;戏里饰君子,现实中也便成了君子,真可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种现象除了艺人本身天然的职业代入感因素外,主要就是社会大众在心理和行为上的认同和追捧。他们那种无条件的心理情感疯狂而不可理喻,比如他们会在1小时内给艺人打赏数百万元。从商业角度讲,这恐怕是最简单的赚钱手段。如果用投资的角度说,就是从心理角度“割韭菜”。

我们为什么会追逐和崇拜并不认识和熟悉的别人?其实,一个可能就是,追逐和崇拜别人,应该就是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其实是放弃努力和坚持,去追逐想象中的“超人“自己。如果把假想的自己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这个人就有了情感意义上”霸权“,这种霸权来自于”情感的非对称性“——就像我们经常见到的那样,粉丝作为一个陌生人的明星,对其事迹如数家珍。这种情感非对称性会因时间和其他人的加入而被进一步放大,结果是一方愈渐卑微,另一方则是不切实际地膨胀和高大。

但是,这种膨胀和自我高大会严重脱离明星的真实状态,一旦这种脱离被发现或者意识到,就会出现一种崩塌式的逆转。于是,“少数人的暴政”即风光不可一世的明星,立刻陷入到“多数人的暴政”的状态,被弃之如敝屣。据说,涉事艺人主打的电影和综艺节目都被延期和剪裁。可见,不仅对艺人产生了重大损失,也对观众的娱乐需求产生了重大冲击。

艺人指挥下的多数人暴政,威力可以大到让人“现实扭曲”。还记得去年学习力大会上,俞敏洪在谈到“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时,说:“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整个的堕落。”此时一个时下人设正处危机的漂亮女艺人怼了老俞,于是很多人不干了,冲天一怒为“洪言”了。

老俞被美丽的女明星批评为“北大的教育没有能帮你尊重女性”。这个批评实在太严厉了,对于读书人来说犹甚。加上该明星影响力甚大,粉丝乃千军万马,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老俞都是招架不住的。

其实,老俞讲女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他能够得到一种结论,一定是他有观察或者体会。老俞在前段时间批评大公司利用人性之恶赚钱的时候,恐怕就已经在隐含着这个潜台词。如果这个是老俞言论的逻辑起点的话,那么老俞对于女性不仅不是不尊重,反倒是赋予了很大的社会权重。

难怪有人批评我们经常在分析问题时转移话题,比如老俞的言论被女性的经济地位高来反驳,逻辑不在一个频道上。这可能是大众思维的特点,愿意相信美丽的女明星,却不愿意去思考一个北大毕业的老板何出此言。

2

“法人设”崩塌:为什么市场可能是错的

我们上面我们讲的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这与投资有什么关系?如果有点幽默和自嘲精神,我们可以继续沿着前几天《年会的故事:再论“资本的体统”》这个文章的思考,来看看人设崩坍的逻辑在公司法人层面是否存在,即是否存在“法人设崩塌“。

最近的市场,一个非常迥异的现象就是典型的法人设崩塌——以康得新(SZ002450,已ST)和康美药业(SH600518)为代表的白马股的表现。

作为A股曾经鼎鼎有名的白马股,康得新自2010年上市以来股价最高涨幅近十倍,并在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成功跻身1000亿市值公司之列。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康得新股价已经跌去80%,市值一年蒸发800亿元。

康美药业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在2018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康美药业以市值19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00亿元)位列全球医药行业前列。

单从业绩看,康美药业表现也十分强劲。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超38亿元,同比增长22%,纳税超15亿元,同比增长13%。

公司股价在顶峰时期一度飙涨超过50元,而目前康美药业股价仅交投于6.8元左右。其总市值从2018年中旬的1400亿元高峰跌至如今约340亿元,蒸发了超过1000亿,跌幅超过75%。

当谈到白马股,绩优、高回报率以及必配标的等观点都是投资人的共识。这种共识就像上面讲的粉丝对于艺人那种非对称情感一样,会进一步反复强化,这种反复强化在俗套而又精致的模型分析支撑下,就会出现貌似精明的“无脑买入”。也就是说,聪明如投资者,也会犯粉丝般的错误,也会像他们那样要“三观尽毁“地面对白马股这个“法人设”的崩塌。

这时候,我们不仅要质疑被奉为市场大智慧的“市场总是对的”这个讲法。在《“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是伪命题》那个文章中,我们认为这个见解是一个马后炮式的思考逻辑,在操作上并没有什么实质用处。它就好像我们在机场、车站看到的那些成功学或者国学鸡汤,会觉得他们讲得对,但是在头脑中转瞬即逝。尤其是关于公司的“法人设”可能会崩塌的情况下,就更加应该看待市场总是对的这个逻辑是否经得起考验。因为,“法人设”可能被强化的前提下,随时逆转也是一种常态。

3

反智主义与智商税:崇拜机制下的投资逻辑

在之前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都谈到了反智主义和智商税的话题。其实,智商这个说法在科学上是可以衡量的,但是在投资这种见仁见智的事情上,讲智商可能会引起人的反感,因为牛顿都感叹自己无法计算人性的贪婪,由于自己智商太高反被收了“智商税“。

也就是说,反智主义有时候在市场上会奏效,这恐怕是牛顿的困惑所在。这种反智主义在投资场景里的表现,就是表现出对于名人明星那样的公司崇拜。比如一度市场上到处有人兜售蚂蚁金服的投资份额、到处有人兜售京东金融的份额,还有其他知名上市公司IPO前的份额。其实,如果细想起来,这种现象与权健、无极限这种公司的产品销售逻辑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权健,都用足球队这种充满光环的形象为其背书,可见其运作手法是多么洞悉大众的社会心理。其实,这个崇拜机制不仅表现在对公司的态度,还会表现在对政策制定者、政策措施的崇拜上。

就好像娱乐市场中有“赢家通吃“的机制一样,股票市场也同样有明星股票,而其产生机制与娱乐明星大同小异,娱乐明星是”人设“机制,股票就是”法人设“机制,两个机制之间甚至会相互勾连,因为艺人也会做公司,把自己的人设在市场上通过”法人设“来变现。所以,当你被朋友推荐投资某个标的,被劝说”连某某都投资了“的时候,你一定要明白这是用”人设“在背书”法人设“,你要小心地去求证那个人设会否有朝一日会崩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