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有野心,你有腹肌吗?

健身是毅力、时间、金钱三者的博弈。

近年来,晒运动健身也成为了人们继晒美食、晒旅行之后的朋友圈新宠。

作者 | Betty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春节从来都是寒冬腊月长肉最佳日子,相信不少朋友已回到家中,即将开启“闭门养膘”之路......每逢佳节胖三斤,三斤之后又三斤。

年后市民减肥忙,健身场所人气旺。健身,是大多数人年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大众重视,再加上各类健身网红和健美大赛的带动,全民健身已然成为现下一种潮流、时尚的标志。对于年轻人来说,健身不但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还能练出马甲线、蝴蝶骨、A4腰。

微博:歌手谭维维腹肌照上热搜

近年来,晒运动健身也成为了人们继晒美食、晒旅行之后的朋友圈新宠。

1

千亿健身行业,迎来深度洗牌

健身就是毅力、时间、金钱三者的博弈。

2018年的数据显示,国内参与运动健身人群数量超过1亿,市场容量达千亿级。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能实现1850亿元;到2022年,健身产业规模将进一步超过200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起,健身行业进入深度洗牌的时代,一方面传统健身房面临倒闭潮,另一方面健身俱乐部整合扩张。据《2018美团点评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一线城市健身房总数是4225家、私教工作室总数是9411家,行业竞争激烈、洗牌加剧。

中国健身人群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体的健身人群比重并不高。二是,小白健身人群更多。

目前我国健身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型用户市场更为广泛,他们对私教课程需求低,按次付费团课模式能够减轻团课教练重销售、轻服务的问题。

众所周知,传统健身房是想方设法想“绑架”用户,最典型的销售形式,就是设置高价格年卡和会员卡,让用户痛下不可撤回的血本。

在这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大量新型健身房应运而生,因为规模小而具备的灵活性,新型健身房可以下沉到大型连锁无力触及到的商业办公、居住区域。目前跑在前列的新型公司包括乐刻、光猪圈、超级猩猩等。

传统健身房与新型健身房的区别

新型健身房坚持按次付费的零售模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便宜,但却把门槛陡然降低,比如,超级猩猩的团操课单节通常在49~79元不等,乐刻的月卡最低是129元每月。另外,拍集体照、运营小红书等等,彰显着社交属性,换来用户量的大幅提升。

说白了,新型健身房就是一次性消费,这无疑骚动了潜在健身者们蠢蠢欲动的心。

2018年以来,新型健身房们不断加入跑马圈地抢占点位的浪潮......

2

Keep横空出世,自由运动兴起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Keep创始人王宁的人生信条。

王宁是一个低调的90后创业者,创办Keep的想法来自于他2013年痛苦的减肥经历。身为健身“小白”,他没钱去健身房请专业教练,只能上网搜集、梳理健身资料,摸索着练习,耗时6、7个月,最终减肥成功。

图:Keep创始人王宁

在减肥的过程中,要找到优质内容如大海捞针,也缺乏系统性,他心想:如果有一款相对专业的聚合APP就好了。本着这样的初衷,Keep于 2015 年2月4日上线,致力于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等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Keep横空出世,填补了这个以往被忽视的“0-70分钟自由运动”市场的空白。

Keep用户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健身课程,进行真人同步训练。除Keep之外,市面上还有咕咚、悦跑圈、NIKE+、光猪圈等在线运动APP,品类繁多,侧重不尽相同。

数据:艾媒网;制图:格隆汇

从0到1000万用户,Keep用了289天; 从1000万到2000万,Keep用了110天。截止 2019 年 1 月,Keep 坐拥 1.6 亿注册用户;MAU(月活跃人数)超过 3500 万;用户行为数据超过 22 亿条。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国内创业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用户数量(或流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当Keep获得极速的用户增长以后,融资也更加顺利。

图源:企查查

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两年间,Keep共完成了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额为6000万美元。两年之后的2018年7月10日,Keep低调宣布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领投,腾讯、GGV纪源资本、Morningside(晨兴资本)、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老股东跟投。

这是目前国内互联网健身领域单笔额度最大的一笔融资。

Keep有钱了,你有马甲线了吗?

3

是虚火,还是新的起跳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keep在吸引大量用户的同时,也被市面上的很多健身教练扣上了“不懂健身”的帽子。也有人质疑Keep的“火”是用户贪图一时新鲜而疯狂涌入导致的“虚火”,不可能持续下去。

对于初期的健身人群,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三分钟热度,健身是一个枯燥无聊而又劳累的过程,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坚持。

纯线上APP的挑战显而易见:考验用户的毅力,所以需要循环的刺激用户;需要与线下的场景有一定的结合才会有更强的粘性;还处在利用资本烧钱扩张圈地的阶段,变现模式不清晰。

随着大环境下人口红利的流量枯竭,作为 UGC 社区和运动内容服务商,跑赢互联网上半场的Keep必须找到线上急速增长之后的新起跳点。

一直在用Keep的朋友应该都会发现,自从2018年3月份以来,Keep经历过好几次改版,逐渐减轻了社区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重新增加训练所占的比重。

目前Keep的功能架构可以看下面这张图片:

图源:Keep APP

相对于新型健身房,Keep拥有线上的流量用口和数据的积淀,这让Keep拥有较为完整的用户画像,方便其用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精细化的运动计划。

王宁始终强调的,是运动与生活场景的结合。Keep跳出了APP,接连开了三家Keepland线下店。

2019年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每年的此刻都是互联网科技圈万众瞩目的一场小型“春晚”。除了久经沙场的老玩家百度、索尼等,还出现了中国新面孔——Keep。

在6轮融资后,备足了弹药的Keep,在CES上也前所未有地全球首发了多款KeepKit智能硬件新品和AI全新玩法。

永不停止脚步,Keep线下店的新模式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吗?

4

结  语

唯有积铢累寸,方能衔枚疾走。

互联网创业的道路上早已尸骨累累,只有不忘初心,在互联网下半场走稳、走远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记忆犹新的是,两年前,苹果CEO库克曾到访中国拜访互联网公司,只有两家企业被“翻牌”,一个是ofo小黄车,另一个就是Keep。

 左:在ofo骑车;右:在keep聊健身

辉煌一时,再无当年。曾经风光无限的ofo从天堂跌落谷底,初生牛犊的Keep却一路披荆斩棘,线下开花。

多么戏剧性的收尾啊!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