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 Group (1322)再跟进:借力工业4.0的东风厚积薄发

CW Group, 在一个成熟且已经爆发的市场上,挖了很深的护城河,成了蓝海俱乐部的角儿。相信她的治理结构,也许将是大中华地区一个伟大的公司。(作者:三亚愚夫) ...

CW Group (1322)再跟进:借力工业4.0的东风厚积薄发
作者:三亚愚夫

自从格隆大佬透露“解放军”即将跨过香江,号召大家旗帜鲜明地做多港A股之后,港股市场经历了一个脉冲式的跃进,上了一个台阶。在格隆汇公布的港A100指数公司中,格隆号召大家相出能涨10倍的优秀公司来,于是有了不少的文章。敝人每期必读,收获良多。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也就斗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敝人在工业公司服务近30年,却自称经济学家(可以拍砖哈)。这主要因为我真不懂技术的深处,但是但是,我喜欢给技术和技术公司相面,手艺不太精哈。

中国目前在工业领域能和五百强真正交手的实在不多,这就是中国推行工业4.0的核心所在。一路一带最终如果没有工业4.0的成功作为基础,恐怕要打大折扣。而制造业是工业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今天谁能打好呢?或者说,谁能够为中国工业4.0和制造业2025做出特别贡献呢?

格隆汇港A股100中还真有这么一家。遗憾的是,她已经被格隆汇杜镛大侠相中并推荐给大家了。可我发现,她好像也没有受到什么特别的恩宠,所以我就觉得有必要再画蛇添足一番。

她,就是刚公布2014年报的创达,CW Group Holding(下文简称CW)。这家具备工业4.0概念的企业自2012年上市以来一直比较低调,但其业务增长潜力却愈发令人不容小觑, 让我很想为她看相。

截止 2014 年12 月底,CW的收入由2013年的 9.76亿涨至 16.55亿,增幅达69.5%;毛利由1.92亿升至2.98亿,增幅达55%;净利润由1.3亿增至1.82亿,增幅达39.7%。靓不靓?

从CW的收入增长来看,主要贡献来自于精密工程解决方案和销售电脑数控加工中心两大业务单元,占据总收入的95%。

那么这两项业务在工业4.0概念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形成了CW高不可攀的业务壁垒?

首先,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工业4.0的特点。

关于这个来自德国的热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简称。关于它的概念流传着很多说法与认知,但基本上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在工业4.0之前,制造业生产有着高度标准化和纵向整合的特点,虽然具备规模效益,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调整和改变却很难。尽管工业3.0的信息化革命提高了自动化生产的效率,使“智能”可以替代劳力,甚至一部分“脑力”,但终归是人与机器的对话,而无法达到机器与机器对话的境界。

而工业4.0的主要特色,就是要搭建更加智能的生产设备,并开发相应地管理系统来实现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分析,并及时反馈到生产流程中,打通所有生产环节的数据壁垒,形成一套网络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交互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这就是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Hannover Messe)上所提出的工业4.0概念的核心。

所以在工业4.0的环境下,工厂可以更轻易实现产品的高度定制化和快速组合,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及时对市场和供求做出反应,在数量和品类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动,提高销量,降低库存,减少资源浪费。

甚至在更理想的状态下,当供应链上更多环节加入数字化管理洪流,机器所产生出的海量工业数据不仅能够造就智能工厂,还能在全产业甚至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最优配置。

而CW正是在这个工业4.0的浪潮中扮演着先锋者的角色。

大家知道,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主要的业务增长来自精密工程解决方案和销售电脑数控加工中心。前者主要为客户度身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组合,并设立、调试和维护高端机床;后者为生产和销售CW自有品牌或第三方品牌的电脑数控加工中心。这两项业务都是工业4.0环境下的智能工厂所必不可缺的环节。

CW的技术和业务门槛很高,不容易被抄袭复制。而随着工业4.0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关需求却源源不绝,所以该集团业务可谓蒸蒸日上。目前,CW拥有逾200家客户,分布在航天、航海、石油、汽车、太阳能等多个行业。客户遍及东南亚、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欧洲。

尽管CW上市以来作风低调,但其实在国际市场已经有些名头,其客户中不乏世界顶尖生产商,包括惠普、丰田、本田、波音、联合科技(UTC)旗下的航天设备企业汉胜工业设备(Hamilton Sunstrand)、飞机引擎及国防设备生产商劳斯莱斯(Rolls-Royce)及制造业巨擘霍尼韦尔(Honeywell)等,甚至还有被称为德国机械之王的德玛吉(DMG,世界最大高端精密机械制造商)

以劳斯莱斯为例,CW承建了该公司新加坡汽车发动机四条生产线中三条的一站式工程服务,从生产流程的布局、数控机床的设计、软件编程,到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的部署及物料采购,均有涉及。换句话说,假设劳斯莱斯想生产一款飞机引擎,CW便有能力以效率最高的方式,从全世界各地搜寻最合适的部件,帮劳斯莱斯组成最智能的生产线,并协助对其设备进行监测、管理和维护。做个比喻,CW就好像一家室内智能设计的公司,业务主提出要求,无论是要空间全声控、还是室内恒温节能等等,CW都能根据要求提供整体设计和解决方案,并制造或从各处搜罗来各式各样符合需求的智能化设备及其配套装置,入户进行安装和调试,并提供售后维护。

当然,这样的解决方案不是只有CW一家可以做。那么作为相面人士,在无法深刻理解该行业具体术语和指标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知道CW的门槛高呢?

CW能形成技术壁垒首先要感谢新加坡在重工业方面的早期投入,欧美向亚洲转移高端制造业的时候,纷纷将技术敏感的亚洲基地设立在新加坡,无疑对其本土技术发展和对产业的熟悉度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远远领先于中国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

而CW的技术能力从其客户资源上也可见一斑。首先,这些客户是世界顶尖生产商,对合作方的资质认证相当严苛,没有两把刷子不可能接的下来这么多高端客户的业务;再有,CW客户的产品动辄用于航天科技、深海与陆地探油或是国防设备等方面,因此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对零部件误差的容忍度也低至小数点后四位,不是一般企业可以进入。而对于CW来说,一旦赢取了这些客户的信任,在维系老客户和继续开疆扩土上面,面对的外来竞争都相对较低。

而事实上,我们从CW这几年的业务发展版图上可以看到这个趋势。2013年,CW的主要客户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印度,东南亚地区的业务收入占了公司总收入的约83%。

但在2014年的年报中,公司在欧洲的业务额从2013年的166万港元上升到2014年的1882万港元,增长了10倍不止。目前,CW已与DMPG集团取得了深层次的合作,并于 2014 年 4 月在瑞士组建了一个专业团队。公司预计在2015年将正式启动与DMPG的合作项目,该项目的价值在2016年有望到达1-3亿欧元。据悉,CW也在力争于美国新能源市场取得突破。

当然,去年CW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还是中国。该公司在中国区的收入由2013年的3700万港元暴涨至2014年的3.2亿港元,增长近9倍。目前CW在中国区的业务额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19.2%,紧随泰国和印度成为业务大户。

CW此前就已经表示,鉴于中国在石油、天然气、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增长,他们会进一步将其业务重心移至中国,加速在这个新兴市场的持续增长。

这个策略显然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方向,CW在中国市场恐要一路借着东风更加厚积薄发。

前不久,由四部委联合起草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上报国务院。4月28日,在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表示,将争取尽快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9大任务、10大重点发展领域和5项重点工程。其中,10大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等,5项重点工程则包括此前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智能制造。同时,工信部还特意提到要结合“互联网+”的信息化运用。

另从工信部获悉,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将率先在智能工厂流程制造、离散制造、以个性化定制和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和模式、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6大领域展开试点。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推进,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上述消息对CW来说无疑又是一条重大喜讯。

中国正在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力度推进高端设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对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在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却与欧美先进国家仍有很大距离。中国其实非常需要像CW这类为各领域高精密工业制造企业量身定制设备装配及生产线的供应商。而对于与欧洲技术接轨紧密的CW来说,通过中间人的角色,将精密工程技术转移,为中国客户带来国外先进的大型工业装备,并负责设计、组装、运营和维护,显然能为CW集团带来巨额收益。您说是不是啊?

目前,CW已经在国内积累了广泛的客户和官方资源,正在积极寻求与国内大型企业的合作。随着国内政策对航空航天和能源产业的进一步扶持,相信相关领域的高端制造需求和生产动能将会进一步释放,这无疑将造福为国内厂商提供定制化装配生产线的CW集团。

另外杜大侠已提到,CW在2015年很可能获得大额银行或产业基金融资,这将有利于该集团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市场的突进,其中国区业务有望在未来两年实现井喷增长。

最后我要说,一个公司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人就是老板当然重要,但也需要她正好在乘风破浪的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曾经多少伟大的牛人在江郎才尽后仍然梦想当初的辉煌,那是令人钦佩但基本没有希望的。许多牛人在已经红海一片的市场里奋斗,希望是相当的渺茫。

CW Group, 在一个成熟且已经爆发的市场上,挖了很深的护城河,成了蓝海俱乐部的角儿。而且,新加坡总部,香港上市,全球市场,我相信她的治理结构,她将是大中华地区一个伟大的公司。看着香港市场随处可见的市值一百亿二百亿的公司,怎么看都没有CW Group 的颜值,但CW居然连个零头都不够,实在说不过去。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现状恐怕即将成为历史。


重要声明:
1)本文参考了格隆汇成员杜镛大侠2015年4月7日发表在格隆汇的文章;也参考了“财经”杂志记者王宇于2015年4月13日发表在该杂志上的文章:工业4.0:数据驱动制造业。
2)个人相面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错谬之处,欢迎拍砖指正。
3)本人持有其股票。


格隆汇声明:本文为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