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分析师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考虑到历史进程,但也要靠自我的奋斗。

作者:戴老板  

大约在2011年底,我在学校百无聊赖地看行业研究报告,翻到一篇叫做《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的安防行业深度,被作者的大胆所震惊。

这篇长达71页的报告,详细阐述了安防行业的竞争逻辑(规模+品牌)和成长逻辑(高清+智能),然后从近20家产业链上市公司里挑出两家来推荐: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400亿市值的海康威视强于600亿市值的中兴通讯,“海康市值有望赶超中兴”。

这个结论在当时如平地惊雷,引起极大争议。要知道,中兴那会儿尚能跟华为齐名,是一家员工多达8万人的巨型科技公司,而海康仅是一家员工只有6400人的公司,做的又是监控摄像头这种并不高大上的业务,名气远不如中兴。作者的判断跟直观感觉相差太大,我第一反应就是质疑。

当然,我质疑这个结论可能另有原因,比如我刚到手的5000块华为奖学金,被我一股脑全买成了中兴通讯的股票,脑袋自然要跟着屁股走。

5000块是我读研期间最大的一笔收入,足够我每天在饭堂多打两根鸡腿和一屉小笼,或者奢侈一部时髦的iphone4s手机。但那时对成长和周期毫无概念的我,轻率地把钱投到了一家自以为了解的公司身上,在那之后的一年里,我眼睁睁地看着海康不断创新高,而中兴却不断创新低。

此后,海康从400亿起步,最高时涨到4000亿,成为A股最大的科技公司,现在市值仍有2400亿;而中兴沉浮多年,至今仍在原地打转。这些年,每当两家公司的市值差距再次扩大时,我就会重读一遍那份报告,拂卷感慨时都特别想问作者:这种牛逼的研究是怎么做出来的?

作者就是赵晓光,现任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是一个几乎每个分析师都高山仰止的存在,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在11月底的一天,我在华尔街见闻的办公楼里,对赵晓光做了两个小时的专访,并听他讲了整整一天的投资方法论,当年的疑问基本得到了解答。我入行后跟晓光有很多交集,但直到这次详谈,才知道他是山东潍坊人,而我是山东青岛人,我们两家相距可能不会超过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