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新规:影子银行的成佛之路

如何皈依我佛

来源:沧海一土狗


引子

在上一篇文章《致命魔术:影子银行的戏法》之中,我们讨论了两个比较重要的命题:银行的本质和影子银行的本质。得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

影子银行和银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的业务实质都是客户与银行发生资产负债交换——客户获得低收益高流动性资产:存款(或理财);银行获得高收益低流动性资产:贷款(或债券)。

基于这种交换,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推导出,银行业务的核心就是期限错配——长久期的资产,短久期的负债。

2005年9月,刘明康签署了2005年2号银监会令,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暂行办法》,宣告中国银行理财的诞生。在传统的监管框架下,监管机构一直把商业银行理财当成非银来管理。随着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等机制的成熟,银行理财实质上已经具备了“交换资产、期限错配”的业务实质,成为名义上的非银,实质上的银行。但是,监管一直是滞后的,并未把监管银行的套路运用到理财产品上。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影子银行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给经济、金融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于是,影子银行迎来了监管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主要有两轮:

1、2013年3月25号,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史称“8号文”;

2、2017年11月17日,监管机构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018年4月27日正式发布。

这一篇文章,我们将把影子银行的逻辑运用到现实,把这两轮监管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解读。



期限错配的监管

既然影子银行的根源在于期限错配,那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也应该落实到期限错配本身。

图一:期限错配的监管手段

根据图一所示,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3类控制期限错配的手段:

措施1:限制资产端,控制非银存款的最低限度,譬如20%,这一措施比较传统,与监管对传统银行的监管类似——限制资产端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措施2:限制资产端,控制非标贷款的最高比率,譬如35%,这一措施与措施1相对应,它控制的是低流动性资产,前者控制的是高流动性资产。

措施3:限制负债端,控制银行理财期限,假设资产端的加权平均期限是3,负债端所发理财期限应该是3年。

当然,除了上述措施,还有很多措施,它们大部分都是上面那个措施的混合。与此同时,根据期限错配的程度,把银行和非银统一到一个框架之中。

图二:银行与非银的统一框架

通过金融机构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平均期限,我们可以计算它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程度——譬如,令 R=“(资产-负债)加权平均期限 / 资产加权平均期限“是一种可行的度量,该指标越接近0,期限错配程度越小,金融机构越接近非银机构,反之,R越接近于1,则期限错配程度越大,金融机构越接近于银行。

在这个统一框架下,银行和非银是模糊的,我们既可以定义R>0.4的是银行,也可以定义R>0.9的,但他们的实质却是极其明确的——期限错配程度越大,越能创造流动性。


第一轮较量:8号文

2013年3月,银监会公布的“8号文”明确,

五、商业银行应当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通过前文的逻辑,“8号文”采用的路数是 “措施2:限制资产端,控制非标贷款的最高比率”。这个措施作用于资产端,对影子银行体系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受“8号文”影响最大的是中小银行,他们中的大多数,非标比例超标。为了绕开这个监管指标,中小银行纷纷求助大行,请大行代持自己的非标资产。

“8号文”是监管机构与影子银行的第一轮较量,尽管非标的投资比例受限,但是,影子银行们可以通过扩大长久期债券的投资来提高资产负债表的期限错配程度。所以,“8号文”仍然没有对影子银行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影子银行仍然是银行。



第二轮较量

图三:银行为影子银行提供备付金

第二轮较量开始于“供给侧改革”的提出,2016年以来,金融领域最大的课题就是金融去杠杆,化解金融风险。在这一轮攻坚战之中,大量的通道业务被清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做了大量的检查;央行的MPA考核管住了银行对非银的“买入返售业务”,从而,限制住银行体系对非银体系备付金的提供

这一系列动作的目标,还是影子银行体系的期限错配问题。最终的目的就是,

让非银变成真正的非银。

正如资管新规里的一贯逻辑,不搞资金池,产品期限匹配,打破刚兑。也就是说,这一轮较量里,监管采取的是“措施3: 限制负债端,控制银行理财期限”。尽管监管机构给了两年的宽限期,但是,现实很骨感,3年的理财根本卖不出去。其实,逻辑也很简单,客户要的是高流动性的固收资产,存款也好理财也罢,流动性好就可以了。

图四:理财余额增速和银行扩表速度

由于影子银行负债端的期限受限,银行理财余额增速大幅度下滑,这也带动了银行表内扩张速度的大幅度下滑,形成了强烈的信贷紧缩作用。

图五: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的快速下滑



从银行到非银

综上所述,“资管新规”的实质就是彻底清理掉理财的“期限错配”,但是,影子银行就是银行,而且存量规模有30万亿(2017年底数据)之巨。一下子把如此大规模的银行切换成非银,是不可能短期完成的任务——信用紧缩效应太强烈,以致于造成经济的硬着陆。

目前,监管机构已经适时地作出了一些调整,譬如,允许利用老的理财产品做一定量的非标,但期限不得超过2020年。信贷紧缩得到了缓和,但是,问题仍然存在——非标的期限上限被卡死。

所以,为了避免经济硬着陆,同时约束影子银行的扩张,根据前文的逻辑,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提出猜想,供现实检验):

1、延长资管新规的宽限期,譬如,延长到2022年,解决燃眉之急。

2、承认理财的准银行地位,不纳入表内,但按照传统银行的框架监管,MPA考核控制银行对理财的资金支持规模(对应准备金规模),与此同时,限制资产端存款的最低比率(即措施1,对应准备金率),给理财规模扩张戴上紧箍咒。

戴紧箍咒磨磨唧唧,见效慢,它不像一键切换那么刚烈,但所有人舒服多了。戴紧箍咒的人也不亏,毕竟可以成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