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银联

“如果那山不向我们走来,我们就向大山走去。”

作者:董云峰

来源:鑫景荣琅琊榜

多年前,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就面临一个终极拷问:

如果腾讯或者阿里进入到你所在的行业,你们怎么活下来?

这种趋势发展到后来,创业者们索性放弃挣扎,打不过可以卖掉啊,to VC 变成了to AT。

在移动支付市场,腾讯和阿里瓜分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行业里其他玩家,基本上要么苦苦挣扎,要么成了炮灰。

如果一家公司同时与腾讯和阿里展开正面对决,你会不会觉得很疯狂?如果挑战者还是一家体制内的国有企业,你会不会觉得更加不可思议?

过去一年来,中国银联偏向虎山行,力推云闪付App,向日益固化的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发起冲击。

就像2015年银联总裁时文朝在一次员工大会上所说的那样:

“如果那山不向我们走来,我们就向大山走去。”

11月26日,银联宣布云闪付APP用户数突破1亿。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殆尽、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惨烈的当下,云闪付拿下了一个不错的开局。

根据QuestMobile 最新发布的2018年秋季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仅增长了千万。

一场不可能获胜的战争?

2017年12月11日,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致力于打造新的移动支付入口。

对于云闪付的横空出世,并不乏质疑。毕竟过去多年来,传统金融机构在与互联网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很难占据上风。

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行业格局来看,银联似乎都在打一场不可能获胜的战争。

在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不断逼近天花板,新增用户越来越少。作为一款移动互联网应用,云闪付要想实现增长,需要克服相对不利的外部环境,而且还要联合各方一起想办法突破当前移动支付市场的寡头垄断。这并不容易。

简而言之,云闪付面对的是一个竞争高度惨烈、对手极其极大的红海市场。任何玩家想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所作为,都要面对残酷的挑战。

以支付补贴为例,放在三四年前,补贴的吸引力和转化率远胜于当下。那么,银联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打一场困难重重的战争?

有人说,银联大可以发挥传统优势,守住清算市场,做好卡组织巨头,依然能在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真的如此吗?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支付是新技术与新金融的竞争高地,也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在这片战场上,要么勇往直前,要么被时代抛弃。

银联曾引领过中国银行卡的黄金时代,在这场有卡时代向无卡时代的巨大变革中,银联唯有通过矢志不渝的创新和变革,才能确保自己留在舞台中央。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银联再次主动求变,而云闪付,正是这次变革的最重要的战略布局之一。

更进一步,云闪付承载的使命或许是为整个银行业的账户未来找到新的生机。

场景,场景,还是场景!

过去一年里,云闪付作为统一入口及开放平台,汇聚了银联及各大银行的支付工具、支付场景及特色服务。

截至目前,云闪付已支持在线申请包括工行、交行、招商等18家主要银行的65种信用卡,支持国内所有银行卡的绑定,230多家银行的持卡人可通过云闪付APP使用银联二维码支付。

云闪付还将原先散落在各个机构的支付服务工具集成,打造申卡、跨行交易、账单、还款等银行卡闭环服务及理财服务,其基础金融功能日臻完善,在同类APP中显示出领先优势。

这样一来,既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与使用成本,也提高了产业的服务效率,并节约产业发展成本。

在集成基础金融功能之后,云闪付迫切需要在场景上破题。

今年,银联牵头制定了2018年100个示范城市包括公交等十大场景的拓展计划。这十大场景包括:菜场及15分钟周边生活圈、公交地铁、餐饮、超市便利、公共缴费、自助售货、校园、食堂、医疗健康和交通罚款。

这些场景均是围绕民生所需的刚需高频场景,覆盖人群广泛,并且其中多个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有限,存在切实的痛点。

以医疗场景为例,目前,云闪付APP中的银联智慧医疗平台已支持全国29个省、140余个地市,合计约1500余家医院挂号就诊。

在公共事业缴费方面,除了水、电、燃气、暖气,银联便民缴费业务还接入税、宽带等超过2000项公共事业缴费内容,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年均服务近1亿人次。

还有校园场景,高校师生对于新生事物有着更好的接纳度,因而成为银联开拓的重点。截至目前,银联已在近800所高校校园,17000家不同类型商户实现银联移动支付产品的受理。

此外,中国银联还积极推动云闪付出海,服务境外消费者。9月10日,银联宣布云闪付APP开通港澳持卡人服务,最近银联还与港铁公司达成合作,云闪付APP用户将可以在香港地铁直接扫码过闸。

最新数据显示,云闪付APP用户已经可以在境外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万家商户扫码支付。

事实上,虽然移动支付市场整体呈现出一片红海,但在某些局部,依然存在巨大空间亟待填补。

在11月16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银联党委书记邵伏军指出,中国移动支付仍集中在小额高频领域,对个人的服务较为丰富,但在对公领域的服务仍然较弱。

“公交地铁等便民场景的覆盖率仍然不高,二级地市及以下市场支付服务有待深化,小微企业和商户支付服务有待提升,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等传统金融服务空白没有完全弥补。”邵伏军说。

而银联的品牌与公信力,恰恰是云闪付拓展这些市场的独特优势。3

打造平台型生态体系

开放与合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

无论以连接的名义,还是赋能的名义,开放平台早已成为大型科技公司的标配。

在去年银联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时文朝曾撰文称,现在和未来的商业竞争已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生态之间的竞争;市场的逻辑已不再是简单的“谁强谁就赢”,而是谁进化得快,谁能找到更多的协同进化的伙伴,谁就能生存。因此,扩大生态范围、推进协同进化是平台方的生存和发展头等要务。

这亦是银联的努力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正是银联未来的战略目标。

无论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有各自的考量与诉求,要想让更多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共同做大云闪付,银联需要通过开放平台,提供更多服务、创造更多价值,提高合作伙伴的获得感。

银联新任董事长邵伏军在第七届支付清算论坛上提出,未来银联将着力提升六大能力,其中第一条就是“以平台型生态体系为基础升级开放合作能力”。

邵伏军表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将银联升级为全新的开放生态组织,无论是境内机构还是境外机构,国际卡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大机构还是小机构,在法律法规框架下,银联都愿意积极合作、提供服务。”

这样一来,银联对自身的定位也就变成了“支付生态系统多边群体的连接者、多重资源的整合者、多方利益的协调者”。

基于此,云闪付按照“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用户标识、统一用户体验”的开发原则,积极搭建联结银行、商户、服务商等产业各方的合作平台,赋能支付产业。

在银行端,秉着“不抢流量,不抢用户”的原则,云闪付成为四方模式下各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标准化平台与渠道。

前不久,光大银行成为了首家与云闪付APP实现内容共享的银行,光大银行用户可直接在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和阳光惠生活APP内查看云闪付优惠信息。同时,光大银行“云缴费”业务接入云闪付APP,用户可通过云闪付APP完成“云缴费”内600余项水、电、燃气、供暖、物业账单缴费。

在支付行业,云闪付发挥开放性平台优势,与行业各方在支付渠道接入、云闪付联合营销、用户权益服务、互联网渠道交叉引流、创新增值业务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在10月24日举办的首届中国银联云闪付合作伙伴大会上,银联面向服务商推出云闪付合作伙伴计划、合作伙伴激励计划、合作伙伴开放平台,致力于构建起联结紧密、扁平高效、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云闪付APP并不只是银联自己的产品,银行与产业各方都在共同宣传推广云闪付APP。”据银联相关人士介绍,全国103家银行调动自有媒体资源以及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就云闪付APP的功能、使用场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广泛宣传,并开展多类优惠活动吸引新用户。

来自银联的数据显示,银行等合作伙伴的宣传推广,为云闪付APP带来了近3成的用户。4

“学习者和追赶者”

用户数破亿,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但距离改变移动支付市场格局,道阻且长。

作为后发者,云闪付要想实现追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此,银联上下有着清醒的认识。

用邵伏军的话说,银联将继续以学习者和追赶者的姿态,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大力完善产品功能,优化产品体验,做好市场推广。

一位银联人士告诉我,“认清差距,迎头赶上,不气馁不骄傲,扎扎实实。”

对银联这样一家体制内的机构来说,能够形成这种心态,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

未来,银联并非没有机会。过去几年的移动支付发展史足以说明这一点。

就像四五年前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支付宝的一统天下会被微信支付所撼动。

留给银联的时间或许不太多,但是机会仍在。

如果仔细研读时文朝在去年3月的那篇万字长文,银联近年来的主动求变,就呈现出了清晰的轮廓。

他在那篇文章中指出:

如果说从有卡到无卡到依人而付的趋势是可能的,那我们就应该主动地有计划地逐步放下经营多年的卡片,坚定地走向无卡之路;
如果包括支付在内的各类业务向移动端迁移集成的趋势是必然的,那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联合各方,以更大的耐心、更大的投入狠做云闪付,让它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发展,体验不断改善;
如果支付业务要素化、微利化的趋势是挡不住的,那我们现在就要丢掉纠结,重构我们的收入支柱,向科技、数据、风控等更有价值的领域发展;
如果单一支付业务已无法生存,向综合服务转型是个趋势,那我们就必须集成综合服务方案,让链条延伸、让平台继续开放,让生态更有价值,支持并促成异业联盟式生态进化。

这样的银联,值得我们期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