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令宇宙都绝望的定律,被任正非带去了华为

前些天,跟巴九灵的同学聊天,他们问我:“吴老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整个宇宙客观存在的规律?”我给出的回答是——熵增定律。什么是熵增定律呢?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首次提出了熵增定律的概念。

 作者:吴晓波   来源:吴晓波频道

前些天,跟巴九灵的同学聊天,他们问我:“吴老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整个宇宙客观存在的规律?”我给出的回答是——熵增定律。


什么是熵增定律呢?

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首次提出了熵增定律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从有序走向无序,如果没有外界向这个系统输入能量的话,那么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最终会达到熵的最大状态,系统陷入混沌无序。

因此,熵增定律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令人绝望的物理定律,因为我们的宇宙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总是会趋向于熵增,最终慢慢达到熵的最大值,出现物理学上的热寂,变得像沙漠一样。



熵增定律不仅可以用来概括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也可以用来解释企业的运行规律。


在中国,把熵增定律引入到企业决策和运营的人是华为的任正非。

企业在创业阶段,每个人都齐心协力,从混乱中杀出一条血路,这是一个从无序到初步有序的过程;

而企业进入到成长阶段,不断做大做强,将从初步有序变得更加有序;

但企业一旦到了成熟阶段,盈利模式达到稳定状态,就会出现很多新问题,比如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组织结构越来越臃肿,创新能力不断下降等,又从有序慢慢地回到无序,这就是熵增的过程。

在悲观的任正非看来,企业就是一个小宇宙,熵增定律很难被突破,所以他认为华为迟早有死亡的那一天,我们要等待那一天的到来。唯有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灰度管理和容错的机制,来尽量减缓熵增的速度。


在半个多世纪前,彼得·德鲁克也曾提出过相似的观点。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他认为企业面对组织的僵化和效率的下降,唯一可以对抗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开放系统,不断从外部世界吸取能量,进而实现反熵增的目的。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用自己的管理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三条抵抗熵增定律的经验:

第一,抵制形式主义。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很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即工作流程没有为结果服务,只是走走过场。所以贝索斯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积极适应外部趋势的变化,快速做出决策。

第二,两个披萨原则。亚马逊有60多万员工,但是大多数团队都非常小,一般不多于10个人,两个披萨就能解决伙食问题。

因为贝索斯认为,过大的团队会限制个体发挥,导致创新停滞。而小团队能够让每个员工的创意不被流程和庞大的架构所扼杀,公司就能拥有高度适应力,可以根据市场和用户的情况随时作出反应。

第三,建立开放系统。亚马逊会把现金流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一些全新的领域,比如AWS云服务、FBA物流体系等等。贝索斯认为,如果亚马逊只是停留在原来的主营业务上,企业最终会走向死亡。而进入新的领域,新的挑战将会激发团队的战斗性和创新能力。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亚马逊的反熵增策略一共帮助它完成了三轮颠覆。

第一轮颠覆了书店,亚马逊市值超过所有线下书店市值之和;第二轮颠覆了沃尔玛,亚马逊市值超过了美国前十大零售店的市值总和第三轮颠覆了云计算行业,IBM、惠普、戴尔等计算机巨头的市值总和,加起来都不及一家亚马逊。

事实上,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个人,其发展壮大的过程都是反熵增的过程。首先要放弃自己原有的旧思想、旧架构,把自己置身到一个变化的大环境中。然后与外界交换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使自己从无序走向有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