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十年】江湖大佬黄光裕

黄光裕的人生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

11月15日晚,最高检发布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的11个执法司法标准,其中一项标准就是“如何严格适用非法经营罪,防止刑事打击扩大化”。最高检强调,对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做出明确禁止性规定的,不得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随后《中国经营报》认为,这一信息可能会让八年前的一桩旧案出现新的转机。

八年前,曾经的中国首富黄光裕因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14年,处罚6亿元,没收2亿元。这八年中,黄光裕连续三次获得减刑,每一次都引起了相关股票的一波躁动,但减刑后的刑期依然要到2021年,距离当下还早。

但是,如果真如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出现重审的局面,那么则可能要另说了。

image.png

1

黄光裕生于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凤壶村,父母两系祖上都曾经阔过,但在土改、文革等历次社会运动中家道中落,当1969年黄光裕出生时,家境已是清贫到相当窘迫的地步。少年时代,黄光裕常常与哥哥黄俊钦一起,靠捡破烂补贴家用,两个妹妹黄秀虹、黄燕虹七八岁就在家做手工活,十一二岁就要挑水、洗衣、做饭。 

潮汕人家家族观念极重,家庭内部的亲情常常都是极好的,黄家四兄妹就是典型。有一次,母亲抱着一岁多的黄光裕从镇里的杂货店买饼干,一分钱买了两块,但他自己只吃一块,剩下的一块要揣在衣兜里带回来给哥哥吃。 

黄光裕的父亲是外村过来入赘的女婿,在凤壶村被人瞧不起,黄家人一直非常低调,但为了保护家人,逼急了也能拼命。多年以后,黄秀虹还对媒体说起过小时候的一件陈年往事:那天黄光裕在村口沙土堆上跟一群男孩开赌局,有一个男孩输急了眼,指着旁边的黄秀虹说:“就是因为有你这个‘臭女人’在这里,害得我特别晦气!”10岁的黄光裕火冒三丈,跟那个男孩撕打起来,把人揍了还不放过,一路追打到人家家里,打到对方躲在床底下不敢出来都不肯罢休。

黄家兄妹感情深厚,这为日后国美的许多事埋下了伏笔,若无这份深情,今天国美可能早就消失了。 

黄光裕初中肄业,16岁随哥哥北上内蒙谋生,当时黄俊钦19岁,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两人带着用4000块钱采购来的各种广东产的小电器到内蒙古销售,这在当时属于“投机倒把”,要是被抓住,是要进局子的,所以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后,机敏的黄家兄弟立刻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内蒙古,转战北京城。 

那一天,青年黄光裕第一次走出北京站,当时天色已晚,为了能找到一家夜宿五毛钱的地下旅馆,他向路边的三轮车夫讨教。对方白了他一眼说:“一块钱,送你到门口,走不走?”人生地不熟的黄光裕只好上了车。车夫踩着三轮车在北京城里走了一大圈才把他放下车,收钱之后扬长而去。这时候黄光裕环顾四周,端详了半天才发现,这里就是刚才上车点的马路对面,忍不住惊呼一声:“城里人套路就是深!” 

黄光裕兄弟在珠市口盘下了一间面积不足100平米的两层小店,这里本是一家国营服装厂的门市部。黄家兄弟在门口挂起了“国美服装店”的招牌,但是在1987年元旦,招牌换成了“国美电器店”。这一年,黄家兄弟在国美电器身上投了十几万元钱。

image.png

1987年,“万元户”在中国都是响当当的招牌,那威风比现在的百万富翁还强几个档次,但那一年黄俊钦21岁,黄光裕18岁,十几万就这么砸出去了。为什么会转行做电器呢?据黄光裕自己后来说,那是因为家电是当时的“大件”,只有“大件”消费市场才能赚大钱。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以想象,八十年代的中国市场里,大件家电供不应求,当年甚至还出现过“电视票”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所以“国美电器店”在当时就是时代风口,但是风口虽然找到了,要想真正切入进去却极难。当时家电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想采购需要很硬的关系,而黄家兄弟在京城谁都不认识,根本批不到条子。 

采购不到货,放在一般人身上就放弃了,但是黄光裕依然把终端零售在京城做得风生水起,这种无鸡也能下蛋的手法是当时的时代特色。多年以后,当被媒体问及其中奥秘时,黄光裕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他只是反复强调,当初所卖的家电产品都有正规手续,包括供货方提供的发票,而作为一个零售企业,他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调查供货方的商品来源。于是,这件事成了一个说不清的罗生门。 

2004年,黄光裕对媒体说:“如果再重新开始,可能我不会再做生意,我一点都不喜欢做买卖。我17岁经商,开始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后来变成了工作,最后不知不觉就陷进去了。”这种话和风清扬老师悔创阿里属于同一个套路,可见这种套路在中国首富界是有传统的。 

1988年,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电脑为何物,但国美已经开始用电脑收款,程序都是黄俊钦亲手编写的。 

1991年,黄光裕在《北京晚报》中缝打广告,同时刊登电器价格。那时候中缝广告便宜,一次800元,黄光裕直接包了10年的中缝广告位,被人称为“中缝大王”。 

在家电大时代的风潮下,黄家兄弟在京城一口气开了好几家店,店名有许多个。1992年,黄光裕觉得这样不利于整体品牌塑造,于是统一为“国美”,开始了连锁经营的道路。 

1993年,黄氏兄弟分家,黄光裕拿到了“国美”招牌和几十万块钱,从此后开始单飞。飞了没多久,他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在中国银行工作的女职员杜鹃。杜鹃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当时在中国银行做放款专员,黄光裕对杜鹃说:“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杜鹃听得一愣。 

黄光裕没有说谎,1988年至1992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院就读,经商学习两不误。 

2 

如果最近十年的大时代属于互联网企业,那么从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大时代则是属于连锁零售企业的。 

2003年2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2002年的一项排名,国美以年销售额108.96亿元位居第四,在家电零售企业中位居第一。 

国美的这个第一来之不易。2001年国美引入手机销售,这在当时的家电零售企业中开了先河。次年,国美在北京主办“中国手机高峰论坛”,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当时的手机一线厂商纷纷捧场。乔布斯确实没有到场,但是并不要紧,因为当时的中国人都不知道乔布斯是谁。 

2003年9月,国美进入“全国手机十大卖场”序列。

image.png

在当时的资本市场看来,这意味着国美很容易将优势延伸到其他领域,并且是利润更丰厚的领域,是真正独角兽企业。 

连锁电器商场迅速扩张没有秘密,这个行业的关键是现金流,而大型零售企业控制了现金流。一般来说,从商品实现收入到向厂商付款会有时间不等的占款期,在这段时间里,这就相当于自有资金,这笔钱可以有很多用处,比如可以被用来投资开设新门店。 

那个时代电商的风口还没起来,房地产的价格还没有爆炸式上涨,线下电器商城并不是资本密集型业务,花不了多少钱,而由于零售业态销售稳定,新门店形成的新销售又可以控制部分厂商的现金流。另一方面,随着整体销售份额的扩大,零售企业对厂商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强。在这种不断正反馈之下,国美电器攻城略地,迅速成为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巨无霸。 

但是这个游戏的难点也是在于现金流。当时全国许多家电零售企业效仿国美战法,但是无数连锁卖场都被迅速中断的现金流压垮,最终成为国美脚下的尘埃。 

那个时代里,能够与国美相提并论的,就是家电零售企业的二哥苏宁电器了,但即便是苏宁,也曾经被国美压得喘不过气来。 

那些年苏宁电器是A股中小板最出名的龙头股,苏宁背靠资本市场,虎踞龙盘于南京,一直是南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的老大哥。2000年,国美派人到南京考察市场,南京的一些地方报都对此做了深度报道,认为一场零售大战一触即发,然而那一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2002年苏宁北上,主动进驻国美大本营北京,随后又是媒体躁动,但是国美依然没有对南京市场动手。2005年,南京成为了国美全国布局的最后一站。 

国美将南京第一家门店设在新街口。 

当时的南京新街口,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里,有几十家大型商场,苏宁总部就在这里。苏宁在这里多年经营,市场口碑很好,而国美是“过江龙”,在当地没有很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永乐也进驻了新街口。 

按当地的说法,新街口虽然是“华东第一商圈”,但历来“过街不红”,而且国美选址选在新街口死角上。2002年底,南通家电连锁“金太阳”在这里开业,经营三年,生意惨淡,最终撤出了南京,本地人都认为那里风水不旺财。 

另外,当年国美在全国开店,每次都选在午夜时分搞“饥饿营销”,而南京市场的夜生活自明清秦淮河之后就再也没旺过。2000年南京政府大力提倡“夜经济”,但除了法定节假日之外,平时一直都不温不火,晚上除了饭局,其他场所灯火寥寥。 

但是那一天,国美来了。 

2005年7月22日午夜,新街口近10万人聚集,只为抢购黄光裕的电器,那场景就和现在的“双十一”是一样的。当晚0点,国美北门的玻璃门都被人挤碎成了玻璃渣。一夜之间,石头城电器价格被全面削去了10%。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3

2004年末,黄光裕对媒体说,鹏润投资一直处于土地资源储备阶段,但也做了一些项目,比如当时在北京做了一个100万平米的住宅区项目,市场反响挺好的。当时媒体大哗,原来大佬要转型做房地产了。

image.png

现在复盘再看,如果黄光裕后来没有获罪入刑,房地产的那一轮风口他也是赶得上的,而以当时他的资金实力,做成一线地产商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毕竟当时万达的老王在实力上也还逊了他一筹。 

但是,历史没有那样去走。 

当时黄光裕结识了香港人詹培忠。詹培忠生于1946年,潮州人,9岁到香港,23岁炒股票,1998年犯事入狱,但后来又混出了名头,在香港股市以买壳、洗壳、卖壳闻名。 

2000年,詹培忠开始以现金购入京华自动化大股东的多数股权,然后多次供股,定增发行新股,之后逐步引入黄光裕。2002年,京华自动化更名为“中国鹏润”。 

2003年初,黄光裕开始重组“国美电器”。先成立一家“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黄光裕拥有100%股权。然后,国美集团将北京和天津、济南等各地共18家子公司94家门店股权装入“国美电器”,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接持有国美电器剩余35%股份。 

2004年4月,鹏润亿福把股权全部出售给了BVI公司Ocean Town。2004年6月,中国鹏润停牌15天,公告宣布以83亿港元的代价,通过全资BVI子公司China Eagle买下OceanTown,从而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一大股东。 

2004年9月10日,“中国鹏润”更名为“国美电器”。当年黄光裕以105亿元身家位列胡润中国富豪榜第一名,成为首富。

还有一种说法是,黄俊钦的身家比黄光裕更高。 

在A股那一波6000点牛市中,st金泰以43个涨停板出了名。山东金泰于2001年7月上市,之后不到半年就被重组,经营状况江河日下。2001年黄俊钦接手金泰,连续6年不断注资维持金泰运转。2007年7月9日,st金泰发布定增公告,新恒基集团以地产类资产认购定增的70亿股,包括后来因施工手续等问题引发争议的“东北第一高楼”的东北世贸广场。 

2007年8月31日,《南方日报》发文称,如果当日金泰再次涨停,则黄俊钦个人财富将达1488亿元,当时李嘉诚个人财富约合人民币1734亿元。结果当日股价由涨停到跌停,《新周刊》说:“3分钟,黄氏家族损失了142个亿。” 

2006年10月,《财经》杂志报道称,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在创业阶段涉嫌以违法或严重违规方式获得北京中国银行的信贷支持,总计达到13亿元,但是2007年1月16日,国美电器在港交所发公告表示,公安部针对黄光裕及其间接持有的鹏润地产的协助调查已经正式撤销。随后,低迷数月的股价应声上涨8%。 

2007年7月25日晚,国美电器宣布收购对手永乐电器,交易价值52.7亿港元。11月22日,两家合并成功,新国美电器成立,永乐电器总裁陈晓出任新国美集团总裁。 

2007年12月12日,苏宁公告称终止收购大中电器。12月14日晚间,国美电器发布公告,以36亿元的价格通过第三方收购了大中电器。 

2008年2月,国美通过全资子公司山东龙脊岛建设公司买下了山东三联集团持有的三联商社股权,从而成为单一大股东。而早在2006年,黄光裕就已经涉足中关村的重组。 

至此,黄氏家族控制了国美电器、中关村、山东金泰、三联商社四家上市公司,黄光裕的商业帝国已经到了烈火烹油盛极难继的地步。 

2008年11月27日,北京公安局新闻办宣布,黄俊钦、黄光裕、许钟民(中关村董事长)涉嫌经济犯罪被查。2009年1月7日,杜鹃被查。随后案情进展超乎外界预料,两位公安部高管落马,广东政界地震,一大批高官显宦落水。 

2010年5月18日,黄光裕一审获刑14年,处罚金6亿元,没收个财产2亿元;杜鹃获刑3年6个月,处罚金2亿元;许钟民获刑3年,处罚金1亿元。 

2010年8月30日,黄光裕案二审开庭,但只有杜鹃被改判缓刑,其他人均维持原判。 

黄光裕案之后,黄氏家族兄妹与陈晓之间又展开过一场权力争夺战,几番拉锯之后,陈晓最终出局。人们愿意相信的是,黄光裕一直遥控着国美的商业帝国。

image.png

结语 

黄光裕案里面水太深,笔者这里就不继续扒了,但最近的一些声音值得注意。

近日,一直为黄光裕家族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的李默律师对媒体说:“黄光裕案件中非法经营罪的法律适用错误问题确实已经申请提起再审,并已于2016年7月收到了再审受理通知书。” 

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阮齐林对媒体说:“黄光裕非法经营罪的判决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扩大化’的问题,把一般行政违法行为作为非法经营的行为,这一做法带有那个时代的特殊‘烙印’,包括陈兴良教授在内的法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分析。行政中央一系列的文件对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目前黄光裕案已提起再审,是时候对问题给予解决了。” 

这是一些耐人寻味的话,其中的意思各位自行体会吧。 

笔者想说的一点是,自1978年以来的四十年中,美国首富的更迭频率很低,分别是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奥马哈先知巴菲特、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新上位的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而同样自1978年以来,中国富豪榜上的人物变化比美国要剧烈得多。美国首富的人物更替在很大程度上与产业兴衰有关,而四十年来中国首富的人物更替则不尽相同。他们中有些人是因为产业兴衰而出现了正常的财富变化,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有些人是把自己玩死的,有些人是被时代玩死的。 

黄光裕的人生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古惑仔》陈浩南和山鸡的影子,也能看到《大时代》里方展博的影子。在他身上是没有什么文人气质的,他既不像马云那样有格局,也没有马化腾那样佛系,他有的只是原生态的草莽、粗犷与霸气,所以有媒体指责当年的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黑社会教父文化”,这不是完全没道理的,与马云马化腾相比,他缺的不是格局,而是敬畏。 

笔者没有为黄光裕平反的意思,他身陷牢狱有其咎由自取之处,但我还是希望下一个四十年里,中国对于企业家的爱恨情仇的转换不要如上一个四十年那样剧烈。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