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诊所”离我们还有多远?

加拿大医疗“政府买单”计划,曾是美国要效仿的对象,即便医疗条件全球领先,但就医等待时间之长一直被该国民众吐槽。

作者:钱德虎 

来源:虎嗅APP

加拿大医疗“政府买单”计划,曾是美国要效仿的对象,即便医疗条件全球领先,但就医等待时间之长一直被该国民众吐槽。

根据菲沙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加拿大人平均看病等候时间已攀升至20周。好在加拿大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一定程度缓和了去医院看病的等待。

在中国,看病“三长一短”的问题(挂号、候诊、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很是棘手,曾有部委官员公开承认并提出解决思路。但在我们身边“托关系才能挂上专家号”不能及时就诊,耽误了治疗时机的声音不绝于耳。 

假如我们周边出现一种“无人诊所”,如同便利店一样普遍、便民,那是不是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善看病“三长一短”的问题了呢? 

并非臆想,全球首个“无人诊所”已经现身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如下图) 

 

在这个3平米见方的“无人诊所”里,包含独立问诊室和智能药柜2大功能模块,其服务时间为365天7*24小时。我们能想象两个场景:其一,在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情况下,可以在问诊室进行自助看病,避免了去医院“排队2小时,看病两分钟”的无奈;其二,旁边的智能药房可以进行直接购药,交付流程与无人便利店类似。 

当然,当前平安好医生的“无人诊所”还达不到包治百病、包买百药的奇效,但常规病例、常用药物等基本需求,以及初诊后的复诊和健康管理、挂号都能实现一站式服务。 

此次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王涛表示,“‘无人诊所’模式代表了医疗科技2.0的一个重要方向,‘互联网+人工智能’将重塑医疗服务,让每位中国人都有一个家庭医生。”

《黑镜》照入现实 

在科幻英剧《黑镜》系列故事中,展现了一些借助黑科技与生物医学结合的未来世界,比如人体芯片植入、系统植入、记忆移植……

如果《黑镜》虚构的世界中体现了人工智能医学的最高境界的话,那黑科技重塑医疗服务,帮助人们维持健康、恢复健康的现实轨迹正一步步显现。

 

在本届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王涛从三大层面分享了自己的观察: 

1.医疗市场之大,痛点之多 

据我国官方数据预计,到2025年医疗健康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而随着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到来,医疗服务升级压力加大。王涛指出当前行业两大痛点: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和医疗服务体验差。 

他说,“我们现在普遍感到看病难、看病贵,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仅占全国医院总数8%的三甲医院,却要接诊超50%的病患。大家都想看好医生,导致各大三甲医院人满为患。” 

2.国内外政策利好

最近的是在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加深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领域的运营。在此之前,国内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政策相继发布,支持在线诊疗、家庭医生、处方流转、医保结算等发展,各地积极试点。海外,法国、日本、摩洛哥等多地从服务内容、服务地域、保险支付等多方面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 

3.互联网+人工智能改造医疗的可行性 

借力互联网实现跨地域医疗资源即时共享,结合人工智能助理弥补家庭医生缺口,缓解线下医疗机构压力。从而改善就医体验,减少病人的医疗成本,让患者24×7便捷高效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同时缩短了轮候时间。这种低成本模式得到扩展后,医疗机构能提供可及性更高的医疗服务,全民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整体提升。 

以上三点,也反映了“互联网+人工智能”重塑医疗服务所带来的社会价值。

平安好医生的AI写真 

如果不付诸实践,概念永远只是口号。平安好医生事实上已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重塑医疗服务之路上,“无人诊所”只是阶段性成果之一。以此为载体,背后用“AI Doctor”承担真人医生助手的角色。 

 

王涛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中还提到平安好医生已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底层平台技术,结合自有医疗专业团队运营,打通了医院、药房、理疗中心、医生、保险、电商等多场景、多业态之中。基于AI深度学习技术,还推出了AI智能辅助问诊系统、现代华佗计划、智慧医院、智慧药房等多种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组合。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疑问:平安好医生凭什么能做好人工智能医疗?从王涛的分享中,我们得到的答案可以概括为:平安好医生的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与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领先优势。

平安好医生2018上半年财报披露,公司已拥有2.28亿总注册用户,月活用户达4860万,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约53万条,这背后正是依托“AI Doctor”的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自建医疗团队积累的超过3亿次在线问诊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打造,同步应用于线上和线下的医疗服务产品,支撑海量用户需求与业务增长。

与此同时,平安好医生还建立了多业态合作生态,与线下约3100多家医院, 2000多家健康机构(体检机构、牙科诊所、医美机构),12000多家药店达成战略合作。平安好医生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相关合作伙伴,提升医疗水平、医疗效率,该过程中,多业态数据反哺平安好医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目前,公司已经取得26项人工智能技术专利。 

吸纳外部力量,也会是平安好医生丰富和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方式。殊不知,2017年12月,平安好医生与拥有世界顶尖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云知声成立合资公司——澔医智能。涉足家庭医疗的智能硬件设计、研发、运营及服务。在东南亚市场,平安好医生已与Grab建立了合资公司,在原有的移动医疗基础上,用AI技术赋能抢占海外医疗赛道。 

AI医疗正成为“新常态”

当一年前,百度CEO李彦宏提出“All in AI”战略时,无独有偶,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也表态,自己把97%的“时间和精力”都投给了AI,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国际投资大佬也是平安好医生的重要投资人。 

医疗作为AI重要应用场景,在医疗通用领域与专用领域都有各自的分布: 

(亿欧《2017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产业研究报告》)

当前以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为两大技术核心的人工智能正向医疗产业赋能。在诊断、治疗、药物、健康管理、医院管理等环节中,分别涉及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言处理、数据挖掘、认知推理等多项人工智能专项技术。其作业流程涵盖医学数据库、病例/文献、自然语言,数据化后统计建模,按算法框架实现深度学习。 

预计未来10年内,AI医疗将成为一种行业“新常态”,彼时一条超过10万亿市场规模医疗服务市场,也将诞生更多独角兽。如此赛道下,还未成熟的行业形态很有可能诞生科技医疗领域的巨头。 

纵观当前AI医疗赛道上,我们可以粗略概括为四大类玩家:

第一类,正是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第二类,是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GE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专业制造商;

第三类,是以英伟达、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在人工智能芯片、图像、语音识别细分方向的公司;

第四类,则是IBM Watson、微软等老牌软件系统公司。 

一番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医疗平台“入口效应”明显,因为他们直接接触就医人群,拥有庞大用户群体,从而积累了数据优势。然后,凭借AI虚拟助力、AI辅助诊疗以及AI健康管理,可以将用户与医院、药店进行深度连接,时机成熟后,还能将AI医疗器械数据打通,最终会对疾病治疗、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突破发挥正向价值。 

换而言之,第一类玩家最具潜力把“互联网+人工智能”重塑医疗服务的路跑通。放到平安好医生“无人诊所”项目当中来理解,其背后是要弥补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私人诊所、药店之外的公共医疗服务场景(如车站、商场)空白,从而多端互通形成“一公里医疗服务圈”。互联网解决连接问题,而AI是要提高平台效率与准确性。

 王涛认为,传统医疗是病人围着医院、医生转,而“互联网+人工智能”可以打通医疗产业的各个环节,整合各方资源“围着病人转”。 

“更远一点看,我们将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一个杯子、一副眼镜都能成为IOT智能设备,它们能直接将健康数据传输给我们,真正实现健康管理和疾病预测。”

特别策划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