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破产重组:共享经济繁荣过后,一地鸡毛?

存在即是合理,一个新的领域的探索,必然不会一路平坦。

如果你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得知自己持股的公司不久就将面临破产清算,你会怎么做?

赶紧清仓!

近日,和许多上班族一样,小编也面临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

起床洗漱、坐公交、解锁共享单车、骑行上班……紧凑的生活节奏中,又忙着一件事——退款!

今年以来,ofo深陷舆论风波,负面消息频频不断。

在为自己的押金安全担忧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共享单车领域的变化。

2014年3月,戴威创立ofo成立。

2015年1月,摩拜单车创立。

2015年3月,ofo获得天使轮投资,共享单车这个风口在资本的追逐下,由此开始吹了起来,中国互联网江湖,从刚刚沉寂下来的“千团大战”里,再次进入到一段腥风血雨的岁月中。

不过,就如当初的“滴滴”和“快的”一样,战斗模式换汤不换药,巨头们手里握着一把一把的资金,声势虽然浩大,但是套路依旧,烧钱大战的味道都极度相像。

中国互联网创投倒贴钱抢市场,等日后一家独大再赚钱的逻辑,再一次在共享单车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仅以此次的主角ofo为例,过去的短短4年里,就一共获得了12轮融资,囊括了超过20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和互联网其余的项目不一样,共享单车没有出现“千团混战”的局面,其中不乏小鱼小虾乱窜几下,但是从始至终,能和ofo角逐天下霸主的,只有摩拜单车一家。

在如此紧凑的融资节奏下,ofo为了抢占市场,和来势汹汹的摩拜一起玩起了补贴大战,两家公司几乎没向用户收过什么钱,一直都在用补贴或各种免费骑行的方式争夺用户。

借助资本的力量,两家企业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车辆投放总量、覆盖城市、适用人群、推广力度方面都乘几何数增长。

在共享单车疯狂发展的时期,ofo和竞争对手摩拜一起拿遍了几乎所有知名风险投资的钱。

一般来说,春风过后,就是收获的季节。

但是,共享单车这个行业,似乎不遵循这个规律,百花竞艳之后,寒冷的冬天说来就来,失去了资本的宠爱的共享单车,还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就被一阵凛冽的寒风,吹得七零八落。

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一个接连一个,上演着“扑街进行曲”。

与此同时,底蕴还算“深厚”的ofo和摩拜两家公司鏖战正酣,背靠阿里的哈罗和永安行苦撑待变。

不管是江湖,还是共享单车的江湖,从来都不乏意外和狗血的故事。

就在今年4月,摩拜宣布被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创始人团队成功套现抽身,一时间所有的目光和压力,都汇聚到了ofo的身上。

说好白头到头,你却偷偷先跑。

两家公司的长期竞争,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差不多,如今一个卖身套现了,是不是另一个也快了?

一时间,焦点和压力同时降临在ofo和创始人团队上。

恰巧,ofo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本来3月份的时候,戴威以共享单车为抵押,换取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的借款,但融资始终未能全部到账。

到了6月份,又传出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的消息,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公司生存艰难。

7月,ofo更是噩梦连连,先是宣布从澳大利亚、德国、韩国、西班牙、以色列和美国等部分城市撤出,然后又因拖欠智能锁供应商服务费,被对方暂停了300万辆自行车的服务,直接导致300万辆单车"失联"。

8月,ofo因为500万辆共享单车违约计划,被上海凤凰一纸诉状告至法院,外界因此猜测纷纷。

10月22日,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公司企业法人由戴威变更为陈正江,部分媒体将此解读为ofo已经名存实亡。

昨日,ofo退出日本市场又被实锤,生存时间仅仅半年。

屋漏偏逢连夜雨,紧接着又传出ofo准备破产重组,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方案的消息。

此消息立即被ofo官方否认,并被斥为无稽之谈。

真相有待查证,但是从界面新闻披露的的精确数据和关键材料来看,ofo的紧急公关文显得苍白无力,就像冬天刚来时,还残存在空气中的那一阵萧瑟秋风。

事实上,这一次的官方回击,也像是ofo的一次例行公事了,如果很长一段时间听不到这种传闻,反而让人很不习惯。

摩拜被美团收购后,ofo被传收购、资金链断裂有七八次,每次都被以“谣言”回击,相比于竞争对手摩拜的创始人团队果断抽身撤退,ofo的创始人团队显得是那么的呆板,掌门人戴威更像是一个倔强的远行者,坚持在雨夜出门,一条路走到黑。

不过这次,氛围有点诡异,法人被变更,要么是戴威要出局,要么是为接下来的官司做准备,无论何种结果,对于ofo来说都是致命一击。

现实是残酷的,冬天已经到了,戴威团队却因为自己的固执,错失了领棉被的时机,就算ofo愿意出售,对其觊觎已久的滴滴,也不大愿意收购。

内无粮草,外无强援,ofo败局已定。

至此,共享单车这个风口,可以说是彻底的平息下来,热闹过后,除了少数几家背靠巨头的项目,如永安行、哈罗单车、摩拜等能暂时生存,探索着行业里的盈利模式,其他基本都以跑路、倒闭和破产而告终。

被称为单车小镇的天津王庆坨镇两百多家商铺倒闭,一年前的虚假繁荣成为过眼云烟,从侧面看出共享单车的落寞。

无独有偶,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共享充电宝。

近日,根据广州媒体报道,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洗牌阶段,近日乐电、放电、小宝等相继停止运营共享充电宝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十几家共享充电宝公司宣布停运,其中还不乏刚运作没多久的企业。

(图片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what?

共享充电宝也黄了?

曾几何时,作为年轻一代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CEO陈欧,选择相信这种模式,并投资了其中一家共享充电宝公司街电科技。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对于共享充电宝则是不屑一顾,曾表示“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贴为证”。

(图片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模式的一个实际应用,自其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质疑的关键在于“共享充电宝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答案显而易见,陈欧的投资遭遇了严重失败,包括乐电在内,小宝充电、泡泡充电、创电、放电科技、PP充电、河马充电等7家企业均已走到项目清算阶段。

究其原因,共享充电宝是被资本强行催生的伪需求,根本没有高频的需求,也无法在流量入口、用户获取渠道等有所作为。

未来不能肯定这些共享充电宝公司会不会倒下,但是能肯定的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将会越来越艰难。

同样被认为十分有前景的共享汽车,也遭遇了诸如坏车、脏乱、不安全、城市交通限制、停车等因素,被资本所观望,运维成本高居不下,进入了尾声阶段。

此外,其余的共享领域的小弟——共享雨伞、共享KTV、共享书店、共享体脂秤、共享篮球、共享洗衣机、共享睡眠舱、共享小马扎、共享遛娃车、共享购物车、共享手机……有一个算一个,在共享经济的概念降温之后,全都因为成本、盈利模式、需求等,陷入了困境当中。

唏嘘之余,不禁让人陷入沉思,为何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项目都成一地鸡毛?

其一、很多所谓的共享经济项目,根本就不可能盈利。房屋、汽车这些大件物品的租赁可以赚钱,但单车、充电宝、马扎等小件低价易耗物,从实体经济角度来分析,即使做大的规模,也不可能通过租赁盈利。

其二、它们以互联网的思维运营项目,并不想从直接经营中盈利,而是站住入口,做大流量,从流量经营来盈利。但这是搜索、电商、网站等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互联网可以通过平台售卖产品,但是单车这种完全工具性的产品,流量是非常难以变现的,人们更在乎的是它的实用性,而非提供的衍生服务。就拿ofo来说,想在单车上做广告,就是病急乱投医。

其三、多为创业项目,对资本的依赖严重,缺乏绝对话语权。做共享项目,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但是对于多数项目来说,前期资金缺口巨大,大量的野蛮PE(私密股权投资)和野蛮VC(风险投资商)进入,他们更关心是能否盈利套现,对创业者公司的发展方向控制严重,很多很好的项目和想法被逐利的投资人扼杀在摇篮里。

其四、共享经济项目,跟风严重,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壁垒低。在共享项目领域,只要有风吹草动,都会立刻出现一大批的跟风者,单车领域如此,共享充电宝领域如此,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无不如此,大家在拼铺货速度的时候,忽略了模式是否完整,产品鲜有创新从,享项目通过为用户提供可以分享的产品,然后收取一定的租金来获得利润,盈利模式固然清晰,但是太过于单一,还不足以形成未来竞争的核心壁垒。

其五、伪需求经不住市场检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共享充电宝,它的使用场景确实会有用户需要,但这不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只是少数人的偶发需求而已,这一类里面还有共享外衣,共享租衣等等,他们失败的根源,就是用户对共享租衣的需求并不刚性,此外盈利模式不清晰。

其六、发展过快、过猛,步子太大,造成供给过剩,资源浪费,违背共享初衷。引起社会的反感,一些项目甚至是蹭热度,从舆论聚焦的热点和政策鼓励的风口,成为了炒作营销蹭热点的“顺风车”,新鲜感之后,就被社会唾弃,随之而来的就是政府监管。

值得期待的是,整个社会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舆论,或者是最终端的消费者,对共享经济的态度都已经趋于理性。

存在即是合理,一个新的领域的探索,必然不会一路平坦,共享经济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商业文明的一次进步,它提升了商品使用效率,能够最大程度的物尽其用,也是节约社会资源的一种理想模式,它的未来值得期待,它的模式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筛选和验证的过程。

最后,援引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的数据:未来几年,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以上。

不妨,拭目以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