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亚马逊

股神巴菲特很少公开认错,但在一次公开场合,他说自己对亚马逊判断失误,小看了贝佐斯。

作者:方澍晨

来源:雪球

股神巴菲特很少公开认错,但在一次公开场合,他说自己对亚马逊判断失误,小看了贝佐斯。

现在,没人敢小看亚马逊和贝佐斯,现在,亚马逊的任何业务成为黑马,大家都不感到奇怪。

2018年9月初的某一天,亚马逊的市值在盘中超过万亿美元。但随后,又跌回万亿美元之内。直到2018年10月26日,它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再没有冲上过万亿。

即便如此,它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却依旧有好消息。三季度亚马逊营业利润37.2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21.3亿美元,三季度营业利润率为6.6%,创十年利润率最高。虽然财报发布会后,因为第四季度的增长小于分析师预期,亚马逊的股价大跌超过9%,市值第二的位置也拱手相让,但大家依旧不担心它的未来。

超预期的营业利润表现源自于AWS业务利润超预期。它之前一直亏钱的云计算业务早已带来巨大利润,这已不是秘密。这次,连它的广告业务也开始发力,亚马逊于九月份超过微软成为美国数字广告市场第三大玩家,亚马逊广告业务营收将在今年增长143%,达到58亿美元。在这次财报中,被计入“其它”一项的广告业务,25亿美元,增速是123%,是增长最快的细分业务。

虽然大环境不好,亚马逊没有保持住万亿市值的地位,但它还算是第二家市值曾超过万亿美元的在美上市公司。第一家是苹果,在今年8月2日。不过,走到这一步,苹果花了近38年,亚马逊只用了21年。

在预测哪个公司率先突破2万亿市值上,大家看好的是亚马逊。Baron Capital(巴伦资本)分析师Ashim Mehra 认为,在广告收入和云业务增长的推动下,亚马逊未来三到五年内市值可能翻番,达到约2万亿美元。

亚马逊股价在过去一年涨了约75%

但与高市值不符的是,亚马逊自成立以来,赔钱了好多年。

1995年成立的亚马逊,到2015年之前,始终利润微薄或者干脆亏损。甚至有一种说法是,亚马逊内部专门聘用了一些人,他们的职责就是确保公司的净利润为零。

直到2017年全年,这家公司的盈利才超过30亿美元。2018年第二季度净利润25亿美元。对亚马逊来说,这已是空前的成绩——连续第三个季度利润超过10亿美元。

与市值相差不大的其他公司相比,这些数字显得非常奇怪。

苹果公司在2017年的利润是483亿美元。市值低于亚马逊的谷歌,2017年的利润是126亿美元。

利润如此之低,资本市场为什么给它这么高的估值?

推出云计算,曾导致股票暴跌

可能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亚马逊还是一个卖书起家的电商平台。实际上,支撑起亚马逊高市值的早已不是它主营的电商业务,这家公司如今的业务几乎无所不包。

而它在市场中得到高估值,主要是因投入大量资金提前布局抢占未来先机,而带给人的良好预期。

如今,传统零售业务利润已相当微薄,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是AWS云计算。

在微软和谷歌的高层之前,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就已看到了云计算的潜力,在2006年正式推出了AWS云服务。这比微软 Azure早4年,比谷歌云早7年,在这一新兴业务上抢占了先机,如今的市场份额也遥遥领先,并且贡献了巨大的利润。

2018年第一季度,亚马逊云服务拥有31.7%的市场份额,微软为16%,谷歌为7.4%。第二季度财报显示,AWS以61.05亿美元的云业务收入排在全球首位,其中利润达到16亿美元,占亚马逊总利润的54.86%。

而时间回转到2006年,亚马逊刚宣布进军云计算时,华尔街表示质疑,股票暴跌。而贝佐斯预言:“播下的种子需要花费3年、5年或7年时间才能成长起来,我们认为,有一天,它会成为一项对亚马逊极为重要的业务。”

到了2010年,云计算业务就已经成为亚马逊获利最高的业务之一。

从不被看好的广告业务

到广告市场的下一个谷歌?

2007年左右,亚马逊开始发展广告业务,主要是在自有网站搜索结果内或旁边显示广告。不过这种形式并没带来多少收入,因为这类广告位置有限,只是电商业务的补充。

刚开始那几年,亚马逊发展广告业务都为业界不解,因为那些年普遍的看法是:如果一家公司主要营收不靠广告,那它在广告领域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亚马逊AMG的全球广告营销副总裁Seth Dallaire曾提到,很长时间里,他们还经常需要解释为什么发展广告业务。

这些年,亚马逊掌握了上亿用户的浏览、搜索以及购买记录,积累用户数据的同时,还开发了强大的推荐算法,这是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现在,当亚马逊的用户访问某个网站时,亚马逊的数据可以帮助确认此人的位置、最近在亚马逊上买了什么,帮助确认这个广告位应该放什么商品。

亚马逊一直在研究推荐算法。

同时,它推出的Alexa语音助手这样的智能产品,也为广告业务提供了更多可能。现在,亚马逊更被看好的是广告业务。虽然广告营收目前在营收中占比不多,但增长非常快,2018年前两个季度增速都超过100%。

Baron Capital分析师Ashim Mehra指出:“过去几个季度,广告业务成为亚马逊营收的一大驱动力。未来三到五年,广告业务将为亚马逊带来300亿至500亿美元的营收,利润率非常高。”

亚马逊部分业务盈利情况

在数字广告市场,谷歌和Facebook仍遥遥领先。不过,亚马逊被认为有巨大潜力。支撑这种潜力的,是亚马逊提早布局的机器学习。

“在Amazon,我们多年来一直从事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这项工作的某些应用是非常明显的:Prime Air自动运输无人机;使用机器视觉检测的Amazon Go便利店;人工智能云助手Alexa。”贝佐斯曾在致股东的信中总结。

下一代搜索入口是语音交互,而亚马逊拥有智能助手Alexa和智能音箱Echo,比谷歌和Facebook更有优势。因此,亚马逊被认为很可能在广告领域成为下一个谷歌。

提早布局机器学习带来的优势还体现在智能家居上。在美国智能音箱市场中,亚马逊Echo已占据约76%的市场份额。虽然2014年它问世时,亚马逊因此受到了无情的嘲笑。

更重要的是,亚马逊已经以智能语音助手Alexa为核心打造了一个生态系统,包括智能门锁、家庭内多设备控制等。目前,用户可在超过1200个品牌、4000个智能家居设备上使用Alexa。这也是分析师看好亚马逊的一大原因。

“从长远看,股市是称重机”

亚马逊上市是在1997年,IPO价格为18美元,估值为4.38亿美元。当时它还只是一家创立才两年的网络书店。

1998 年,亚马逊上线了音乐商店,一个季度后成为最大的网上音乐产品零售商。此后,亚马逊继续品类扩张,还“走出美国”持续国际扩张,到了2000年,它的顾客已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达8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电商平台。

不过那一年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倒闭,亚马逊也陷入低谷。当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显示,这家公司亏损超过5亿美元,公司负债高达21亿美元。

当时,华尔街分析师们指出,亚马逊的扩张过于冒险,“债务和成本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资产累积的速度”,警告投资者不要买入其股票。

受此影响,亚马逊的股价迅速由一年前的75美元跌至10美元。

贝佐斯引用了华尔街金融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话来安抚股东:“从短期看,股市是投票机器,但从长远看,股市是称重机。很明显,繁荣的1999年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投票’行为,但我们是一家想要获得市场‘称重’的公司。”

亚马逊挺过了那场危机,并且不断尝试新的领域。

围绕“客户需要什么”布局

相比短期的利润,亚马逊更看重长期发展。贝佐斯在2008年致股东信中解释了亚马逊的出发点:考虑“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我擅长什么”,因为现有技能终将过时。

因此,亚马逊多年的策略是,为长期发展考虑,在研发和创新上投入大量资金,并收购了多个公司,拓展业务种类,建立起基础设施级别的生态系统。

如今,亚马逊的主要业务包括零售、硬件生产、第三方服务、云服务和内容生产这五个方面。在美国,按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十的行业,除房地产以外,亚马逊都占有一席之地。这包括信息、制造非耐用品、零售贸易、批发贸易、制造耐用品、医疗保健、金融和保险、州和地方政府、专业和商业服务。

它生产电子设备,包括Kindle、fire table、fire TV、Echo devices。包括它还收购了机器人公司,以及全美最大的高端超市Whole Foods,并开了实体书店,还在店里尝试自己的无人自动结账技术。

少为人知的是,亚马逊还投资了影视业。它投资的《透明人生》(Transparent)曾获得金球奖最佳剧集奖。2016年1月,亚马逊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在圣丹斯电影节拍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使亚马逊成为第一家在奥斯卡获奖的科技巨头。如今,亚马逊正在以每年拍摄及购买12部影片的计划进军好莱坞。

2006年,贝佐斯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一些大公司由于缺乏耐心和注重业务培育的公司文化,很难将新的业务由小做大。在我看来,亚马逊的公司文化对具有巨大潜力的新业务提供了不同寻常的支持,我相信这是亚马逊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

亚马逊尝试新业务,也有失败的例子。最著名的例子是 Fire手机,上市一年后就停产,导致亚马逊在整个财年净亏损高达2.41亿美元。

但贝佐斯仍然鼓励冒险:“实验很容易失败。但是少数巨大的成功能够弥补几十次、上百次的失败。”

21年来,亚马逊的营业收入高速增长,但相比之下利润一直不高,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亏损。这是因为,它把太多收入都投入到新业务的拓展上。

不过,资本市场以市值表达了对它未来的良好预期。

长期来看,股市果然是称重机。

亚马逊历年收入与利润趋势

最近,亚马逊正在进军医药领域:它花10亿美元收购了在线卖药的初创公司 PillPack。交易完成后,亚马逊可以借此进入几乎全美国的医药市场,有机会带来数十亿美元收入。

有分析师预测,尽管首先达到1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是苹果,但第一个冲击2万亿美元市值的,大概率会是亚马逊。

很多人可以模仿它的没有边界,但很难模仿它成为这样的公司。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