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中国能够称得上跨国公司的,也就一个华为

目前,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均在世界范围排名前列。中兴通讯有几千个专利,可为什么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一制裁,这个公司就差不多要熄火了?

作者:向松祚

来源:全球公司智享荟

导读:

目前,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均在世界范围排名前列。中兴通讯有几千个专利,可为什么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一制裁,这个公司就差不多要熄火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在2018年9月举办的CBD跨国公司论坛上,就“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我今天谈的话题是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企业怎么能真正成为跨国公司?现在很多人在讨论中美贸易战,这场贸易冲突关键就在于谁的经济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具有竞争力,变得更加具有弹性,全世界的经济体不都是这样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经济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就是公司之间的竞争,公司之间的竞争最核心的就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我在苏州工业园听一位院士讲到,他说现在有很多的错误的观念,比如我们现在每年申请的专利数,国际杂志发表的文章数,都是前几名,就说我们是超过美国。清华大学的胡教授说中国已经全面超越美国了,依据是什么?就是说我们的专利数,文章数。但是专利和专利是非常不同的,你可能有数千个专利,但是可能比不上人家一个专利。可以说,在贸易冲突的背景下,今天我们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 

现在没有几个企业是有研发能力的,中国有三千多家上市公司,25家上市银行,其中一百多家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就拿走了全部利润的80%,剩下的上市公司共才占有全部利润的20%,怎么研发?没有研发能力。中小板、创业板,全部加起来三千多亿人民币,折合600多亿美金,很多跨国公司一年的利润都是上百亿。中小板和创业板两个板块的上市公司的利润之和还比不上一家银行,中国的企业竞争力怎么能够提升呢?中国急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用三个60%来衡量跨国公司的作用,20年前就有这个结论,全球贸易的60%是跨国公司完成的,全球的FDI——外商直接投资,60%是跨国公司完成的,全球的技术转让60%是跨国公司完成的。这是一个大概的数据,三个60%,足以衡量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里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跨国公司非常少,现在我们在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产量里,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比如汽车、电子、船舶、光伏、钢铁,都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真正世界品牌,受全世界非常尊重的世界品牌,就是华为一家。

什么叫跨国公司?

我们经济学者有一个定义,什么叫跨国公司?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至少30%是来自于本土以外的市场,这是一个指标。当然跨国公司还有很多指标,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我们的五大银行,按总资产排名都是TOP10,他们是跨国银行吗?根本不是,这些银行根本没有一家能算得上跨国银行,他们的收入利润90%是来自于本土市场。我们号称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已经超过100家了,那是按总资产算的,我们的“三桶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不都进入了世界500强吗?但是他们是跨国公司吗?根本不是。

现在中国能够称得上跨国公司的著名企业,就是一个华为。这是与中国经济,所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全不相称的。中国虽然出现了著名的企业,比如阿里、腾讯,但是华为比这些企业高好几个档次,阿里巴巴也是国内企业,也不是跨国公司,即使市值很高。

怎样成为跨国公司?

怎么能成为跨国公司?有四个特点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第一,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或者说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是具有原创领先的科技。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找到全部领先的原创科技,但是有一个词,叫“恐怖平衡”,我们虽然不拥有100%原创性的卡脖子的科技,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平衡。原创性科技是中国最缺乏的,从19世纪出现跨国公司以来,所有跨国公司都在世界产业科技最前沿。我给中国企业家讲的案例,美国AT&T下属的贝尔实验室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拿了16个诺贝尔奖,除了日本、德国、英国,其他的国家可能连一个贝尔实验室都比不上。我们什么时候在原创性科技方面可以有这样的创新成果?今天我们中国的科研体制,我们的教育体制,能不能有根本的改造?让我们能够有原创性的科技创新?如果没有这一条,我想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中国跨国公司的形成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第二条,过去这么多年,全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拥有高精尖的制造技术。中国很少有企业家思考什么是工业的皇冠明珠,比如说飞机发动机,全世界只有两家公司可以造,它是工艺、科技、设备,完全综合的技术。我过去是学机械的,对这些稍微了解一点,中国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加工设备也没有过飞机发动机这关。为什么过不了关?因为我们没有积累,这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叫工匠精神。

我最近也到很多地方看了不少企业,比如华为手机的制造厂,还有其他很多加工厂,燃料电池的生产厂,我发现中国所有厂里面,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是自动化设备是谁的?都是那三四家公司,酷卡、ABB、三菱等,就是这几大品牌。我们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工厂实现了自动化,实现了所谓的信息化,但是设备的主要来源并不是中国的。我们缺少高精尖,任正非先生讲过一句话,我认为非常好,他说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就是两个字,“软件”,包括我们的操作系统,包括我们的工业软件,包括算法。我们和日本和欧洲的差距就是三个字,“高精尖”。中国这样的体制,我们怎么能够培养工匠精神呢?刚才李培根校长讲了,我非常同意他的说法,我们现在的创新,不说100%,至少90%都是伪创新。玩商业模式,比如中国连送饭的商业模式都有几百个,这种商业模式固然有它的价值,但如果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博士生,硕士生,都玩这样的模式来融资,然后去上市,这样我们的竞争力怎么提升?我们能否从体制机制上让工匠精神能够扎根,持续生长?

第三,使我感到非常困惑的,还有一类跨国公司,可能也有非常先进的技术,也有非常精深的工艺,但是没有品牌。大家喜欢的奢侈品牌基本都是欧洲的,法国的,意大利的,西班牙的,可能还有日本的。中国是文化大国,文化古国,历史悠久,为什么我们搞不出一个真正的著名品牌,这是我们重大的问题。除了我们体制机制的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产品的质量,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实在太心慈手软了。在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会上,我当面问过一把手领导,作为经济学者我搞不懂,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淘宝上卖的产品40%以上都是假的,我翻了工商登记的管理,如果一个平台卖的产品20%是假货,这个平台就要停业整顿。阿里巴巴停业整顿了吗?最近又有一个什么拼多多,上市以后,很多人写文章说那上面基本上都是假货,“康师傅”都是“康帅傅”,如果这样下去中国不可能有真正的品牌。

第四,跨国公司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治理体制。我没有看到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像中国这样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能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所有跨国公司必须是按照市场机制,完全市场化的治理体制,但是中国今天做不到。我们进入500强的大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怎么可能在全球市场上有真正的竞争力?

我今天分享的四点,正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四个最关键、最要害的地方,我们怎么能够突破?怎么培养高精尖的制造技术,工匠精神怎么能够扎根生长?我们如何能够真正的打击假冒伪劣,能够沉下心来重视我们的产品质量,重视我们的品位。我们体制机制,我们的制度安排,怎么能够让我们的企业真正按照国际惯例来运作?

我们今天的跨国公司论坛,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正好切合了中国经济最麻烦的这几个问题,衷心希望在座的跨国公司的各位代表,能够把你们宝贵的经验教给我们中国的企业和公司,未来的10年、20年,主要看我们有没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能够成长壮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