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领域再获重大政策利好,基建板块午盘纷纷大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家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

2018年9月18日下午三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家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农经司副司长李明传,基础司副司长马强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稳定有效投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今天A股午盘基建相关板块开始快速拉升,水泥,钢铁,建筑等多个基建类行业指数纷纷大涨,相关上市公司的涨停家数超过20家。

image.png

以下为要点汇总:

关于基础设施、农业、民生、环保等领域:

前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 降幅有所收窄

刘世虎表示,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但增速逐月放缓,1-7月增长5.5%,比1-6月下降0.5个百分点;1-8月增长5.3%,比1-7月下降0.2个百分点,降幅有所收窄。投资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1-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制造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9%,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2%。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1%,其中住宅开发投资增长14.1%。房屋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分别增长15.9%和15.6%。

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5.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是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四是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增长8.7%,比整体投资高3.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增速。

五是投资先行指标低位运行。投资到位资金仅增长2.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18.3%,其中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8.1%。

总的看,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表明投资结构在不断优化。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回落,反映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需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对此,国家发改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统筹推进补短板各项工作;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储备;三是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四是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五是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刘世虎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推进项目新开工建设,加强在建项目后续资金保障,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切实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稳定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水利等“三农”领域:

前7月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7% 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李明传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效应的推动下,今年以来,第一产业投资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1-7月份,增长13.7%,增速比整体投资高8.2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第一产业新增投资2267亿元,同比增长14.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投资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2018年中央预算内农林水利投资主要支持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工程建设。与往年相比,今年农口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有三个特点:

一是投资总量保持稳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不断优化投资的专项设施,将原有的专项归并个若干个大专项。同时,拟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中央补助投资,由原计划的2020年安排完,提前至2019年安排完,为2020年全面消除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投资计划下达的进度明显加快,加快了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进度,农林水利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在今年3月底以前就已经下达了96%以上。截至今年5月底,所有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

三是进一步突出对“四个重大”的倾斜支持。其中,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集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50亿元,用于支持纳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范围内的大型水库、重大引调水、江河湖泊骨干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方面的建设。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130项,其中今年新开工8项,在建项目的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下一步,李明传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进一步研究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资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促进补齐农业农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领域:

前7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万亿元 交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马强介绍,“十三五”前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完成额超过6万亿元;今年1-7月完成1.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各地新开工项目有所减少,交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下一步,马强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内项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加快建设、早日发挥效益;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一批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项目,同时力争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保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稳定,增强发展后劲。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加快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审查等手续。

二是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规范的PPP方式运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铁路项目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推进债转股。

三是充实重大项目储备。抓紧储备一批国家战略需要、通道作用较强、运输需求较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推进前期工作,为适时开工创造条件。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压缩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为加快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以下为答记者问要点:

经济日报记者:各方面都在积极做好“六稳”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稳投资?

刘世虎表示,做好稳投资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稳投资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稳投资是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关键性作用的必然要求。三是稳投资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

同时,刘世虎提出,做好稳投资工作,一是要聚焦稳定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精准发力,加大工作力度。

新华社记者:为了稳定有效投资,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国家发改委正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健全完善储备制度,强化重大项目库管理和应用,不断提高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开工建设。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一道,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工程报建时间。

三是保障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针对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需要加大保障力度的实际情况,督促地方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支持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光明网记者: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于近期公布,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家发改委有没有一些投资支持政策?

李明传表示,按照201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深化农业农村领域的改革,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

一是聚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继续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支持方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科学有序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到2022年,推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亿亩。同时,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所有高标准农田实现统一上图入库,形成完善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二是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乡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和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做好耕地轮作休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

三是抓紧研究提出深化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意见,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轻管的问题,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期良性的运行。

中新社记者:关于基础司说的要充实重大项目储备,目前这一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考虑?

马强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在确保已开工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力争年内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强化明后年项目储备。一方面,加快今年新开工项目的进度。加快推进包头至银川、和田至若羌、湖州至苏州至上海等铁路项目建设;启动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实施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等航道整治工程;力争实施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韶关机场军民合用工程以及新建菏泽、丽水机场等重大工程。

中国改革报记者:我国是水利大国,但水利也是突出短板,在此次稳定有效投资工作中,我们在水利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安排,将开展哪些工作?

李明传表示,近年来,全国水利工程年均完成投资规模在6000亿元以上,各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130项,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提前完成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力度。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将继续重点支持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方向、正在实施的有关水利专项规划和方案。推动加快建设引江济淮、滇中引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碾盘山水利枢纽、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尽快补齐中小河流治理等薄弱环节的短板。

二是分类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根据相关规划和发展战略的要求,区分近期、中期、长期三类情况,做好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水利项目储备工作。国家发改委将指导督促各地方和有关单位动态更新项目信息,加强项目进展调度,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条件,促进储备项目顺利转化为开工项目。

三是积极扩大利用外资和民间投资。近年来,国家已两次精简下放政府出资水利项目审批事项,取消了对综合水利枢纽建设运营的中方控股限制,制定印发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操作指南》。

另外,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积极鼓励和引导支持外资、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调动和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

中国服饰杂志记者:前一阵子,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意见》,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释放条件,但是现在很多地方还在规划轨道交通的项目,有些可能也是违规的,怎么看这个事情?

马强表示,总的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健康有序,相关城市执行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较为规范,项目资金基本落实到位,大部分建成运营线路客运量持续增长,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意见》,提出完善规划管理规定、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强化项目风险管控、完善规划和项目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措施,促进轨道交通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把握节奏量力而行;二是通过规划引导提高发展质量;三是有效防范项目实施风险;四是加强监管确保规范有序。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严格按照《意见》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建立健全建设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项目监督检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总台国广记者:当前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还是挺重的,从投资角度看,发改委还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对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拓宽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投融资渠道。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