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史上最长牛市”,投资者真的赚到钱了吗?

近几个月,我们总能时不时看到美股不断创出新高的报道,那么在这个“史上最长牛市”中的投资者,真的赚到钱了么?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近几个月,我们总能时不时看到美股不断创出新高的报道,那么在这个“史上最长牛市”中的投资者,真的赚到钱了么?

Bonner&Partner投资总监Chris Mayer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只是被标题党欺骗了而已。

01

你买的是股票,不是“股票市场”

每个投资者都热衷于谈论“历史最长牛市”,但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人只是直接或间接地持有个股,而不是整个“股票市场”。

过去几个月里,标普500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然而就在这个指数地成分股中,个股表现差异非常明显。就看上半年的成绩,像医药植入公司Abiomed和奈飞的股价都已经完成了翻番的成就;

image.png

(S&P 500 成分股涨幅前十排名,来源:Bonner&Partner)

能排出涨幅前十的股票,自然也能排出跌幅排名前十的股票,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虽然指数不断创出新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赚到钱,这点很容易理解吧?

image.png

(S&P 500 成分股跌幅前十排名,来源:Bonner&Partner)

02

“平均收益”只是人们自以为是的想象

《量子心理学》的作者罗伯特·安东·威尔逊曾经说过:“除了数学领域以外,我从来没在实际生活中见到过’平均’的人、动物或者其他东西。试想一下,该怎么去定义人类想象力的平均位置?”

不凑巧的是,股票市场就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我们总是喜欢去“平均一下”,凑出来几个指数或者板块,时时刻刻在暗示着投资者相关的股票都是类似的。但在实际场景下,不同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千差万别。

迈尔统计了今年截至9月初标普500成分股在市场上回报率情况,显示在标普500指数上涨9%的情况下,个股涨幅的中位数只有5.9%,有62%的股票都没能跑赢指数。

image.png

(今年前9个月标普500成分股收益情况,作图:Bonner&Partner,数据来源:Bloomberg)

彭博社专栏作家Oliver Renick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今天市场的情况类似于抽福袋,五个福袋里有四个放着10美元,另外一个有100美元,每个福袋要价28美元。每个投资者有两次抽福袋的机会,这也意味着要把100美元的福袋抽出来才能获得盈利。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10次尝试中有6次会失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无功而返的数学依据。

03

“带股指起飞”的科技巨头

今年前九个月,光五家互联网巨头FAANG(Facebook、苹果、亚马逊、奈飞和谷歌)就为标普500指数的涨幅贡献了接近40%的比重。

Peridot 资本的主席查德·布兰德造了个新词:FAAAM(Facebook、苹果、亚马逊、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这五家也是现在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截止9月初,这五家公司市值总共达到了4万亿美元,在股指中占比达到16.5%。

布兰德对这五家公司的估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image.png

*注1.EV:公司价值,即公司市值+负债-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TTM:过去12个月为周期;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注2.EV/EBITDA相较于传统的P/E更能反映出不同税率和财务杠杆水平下公司的估值,更适合用于衡量收入不确定性较大的互联网公司估值;不过一些传统投资者,比如巴菲特,对这种估值算法持反对意见;

image.png

更重要的是,假如有一天这些巨头真的倒下了,还会有另外一些股票能取得超额收益。所以对于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在个股上的投资人而言,股指的牛市和你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