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时代电气(03898.HK):中期业绩同比略有下滑,机车产品需求将快速上升

中期业绩同比略有下滑公司公布中期业绩,2018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3.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2%;实现每股收益0.88元人民币。

作者:光大海外陈佳宁  

来源:EBoversea

中期业绩同比略有下滑

公司公布中期业绩,2018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3.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2%;实现每股收益0.88元人民币。公司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为38.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高毛利率的机车和动车组业务占比下降。公司上半年净利率为16.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公司中期不派息。

城轨进入通车高峰,相关产品成为收入占比最高板块

分业务来看,公司机车产品收入7.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0%;动车组产品收入13.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1%;城市轨道产品收入1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8%;养路机械产品收入13.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7%;通信信号产品收入2.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5%;关键电气系统零部件产品收入6.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2%;海工产品及其他收入3.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0.6%。城市轨道交通产品成为收入占比最高板块。

铁路设备行业进入向上周期,机车和货车需求增速相对较高

展望2019年,我们认为铁路设备板块已经进入预期修复,基本面见底回升的向上周期。客运方面,高铁、城轨地铁进入通车高峰,车辆需求稳健增加;货运方面,“公转铁”政策确立,铁总提出货运三年行动计划,货运相关车辆招标确定性大幅增长。

我们认为,2019-2020年高铁和城轨地铁处于通车高峰,市场对动车组和地铁列车的需求增长原本就有预期;而随着铁总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步步落实,原来预期较差的机车和货车也因此确立了大幅增长的趋势;“木桶”的“短板”被补齐,行业增长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这对铁路设备行业的盈利和估值提升具有显著的正面意义。

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中期业绩,我们小幅下调公司18年盈利预测;根据铁总招标趋势变化,我们同时上调公司19-20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8-20年收入分别为155.1亿、193.2亿、223.5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26.2亿、35.5亿、41.4亿人民币,对应EPS分别为2.23/3.02/3.52元人民币。维持目标价52.0港元,对应19年1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业务拓展不顺风险image.png

1、中期业绩同比略有下滑

公司公布中期业绩,2018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3.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2%;实现每股收益0.88元人民币。公司中期不派息。image.png

分业务来看,公司机车产品收入7.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0%;动车组产品收入13.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1%;城市轨道产品收入1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8%;养路机械产品收入13.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7%;通信信号产品收入2.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5%;关键电气系统零部件产品收入6.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2%;海工产品及其他收入3.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0.6%。image.png

公司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为38.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高毛利率的机车和动车组业务占比下降。公司上半年净利率为16.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公司基本维持对全年的指引不变,预计机车业务持平或略降,动车组业务基本持平,地铁业务增长,养路机械业务持平,IGBT业务有望扭亏为盈。

2、铁路设备行业进入向上周期,机车和货车需求增速相对较高

展望2019年,我们认为铁路设备板块已经进入预期修复,基本面见底回升的向上周期。客运方面,高铁、城轨地铁进入通车高峰,车辆需求稳健增加;货运方面,“公转铁”政策确立,铁总提出货运三年行动计划,货运相关车辆招标确定性大幅增长。

我们认为,2019-2020年高铁和城轨地铁处于通车高峰,市场对动车组和地铁列车的需求增长原本就有预期;但之前机车和货车招标的不确定性,使得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大打折扣。而随着铁总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步步落实,机车和货车增长的趋势也已经确立,“木桶”的“短板”被补齐,行业增长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对铁路设备行业的盈利和估值提升具有显著的正面意义。行业投资已经进入风口期。

2.1、铁路投资有望恢复至8000亿,设备投资受益程度更高

2018年1月,铁总在年度工作会议中,将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降至7320亿元;同时,投产新线增加至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2018年高铁3500公里的通车里程,较2017年的2200公里有50%的增长;但设备计划投资额仅800多亿,低于市场预期。这也直接制约了整个铁路设备板块上半年的表现。当时我们认为,设备投资的计划与实际需求不匹配,2019年的设备投资将开始复苏,从而带来后续铁路设备行业的投资机会。

实际的设备投资回升,较我们预期来得早了半年。2018年7月2日,铁总公布《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品供给。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7.9亿吨,较2017年增长30%。货运能力建设的超预期增长,带来了相关设备需求量的超预期复苏。

8月7日,据《中国经营报》消息,中铁总人士确认,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建潮加速推进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望重返8000亿元以上(原计划为7320亿元),超市场预期。

基建投资方面,铁总计划在2018-2019年里新开工38条铁路项目。与此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铁路网规划(2018-2035年)》等区域规划正在进行修编,一些新项目正在准备上马。本次修订中长期铁路规划,以及加快铁路投资后,部分原先“十四五”的项目,可能会提前到“十三五”开工。而一些原先不在国家规划内的线路,也可能新加入地方的线路规划中,形成新的线路增量。

设备投资方面,据《中国经营报》8月7日消息,中国中车人士表示,2018年,铁总对新造客运和货运机车车辆投资提升已成定局,如果再算上用于既有车辆维修的投资,全年机车车辆投资有望达到1200亿元,较年初计划的800多亿元的铁路装备投资大幅提升。从提升幅度来看,设备投资的受益程度更高。image.png

2.2、客货运需求的持续增长是投资增长的基础

2.2.1、铁路客流维持良好增长,未来几年进入高铁密集通车期

在高铁建设连接成网的推动作用下,大量客流被引导至快速、准时、安全、清洁的高速铁路,这一趋势仍然延续。2018-2020年是国家铁路新线通车的又一高峰,我们预计国内铁路客运量仍将维持年复合10%左右的增速。image.png

由于近两年重点线路客运量增速超过车辆增速,上座率不断提升;快速增长的客流量,又反过来推动铁路新线建设和车辆加密的需求。根据2017年11月正式发布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2016年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30年)》,“四横四纵”的铁路网将扩建为“八纵八横”。国家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仍然是未来基建投资的重点领域。

2017年11月正式发布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建设新线3万公里;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届时,全国铁路网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动车组列车承担旅客运量比重达到65%。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3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到203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image.png

根据我们对在建线路的统计,2018-2020年的高速铁路年通车里程将呈逐年大幅上升的态势。而且,由于地方的城际铁路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加上部分客货共线的线路、以及部分提速改造后的既有线路也可开行动车组列车,到2020年,实际可开行动车组的线路里程将显著超过“十三五”计划提出的3万公里的规模。动车组的需求有望随之出现快速增长。image.png

2.2.2、加强铁路货运符合政策导向,货运相关投资将出现大幅上升

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仅为公路的七分之一,污染物的排放仅为公路的十三分之一。因此,调整运输结构,提高大宗货物和长距离运输的铁路货运比例,特别是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大幅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将成为发展综合运输的主要方向。

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要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3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40%、长三角地区增长10%、汾渭平原增长25%;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全国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计划还提出,要推动铁路货运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货运铁路建设投入;提升铁路线煤炭运输量;在环渤海地区、山东省、长三角地区,2018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钢铁、电解铝、电力、焦化等重点企业要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比例,2020年重点区域达到50%以上。该政策由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参与。

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制定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11亿吨、增长30%,水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5亿吨、增长7.5%,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公转铁”成为政策所向,大势所趋。铁路货运投资增长,设备购置增加,将成为配套“公转铁”政策的必要手段。

7月2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实施《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品供给;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7.9亿吨,较2017年增长30%。2018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共发送货物19.5亿吨,同比增加1.35亿吨,增长7.4%,货运增量行动实现了预期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铁路货运量增长30%,成为各个文件的共同目标,对应三年复合增速在9%左右。

上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9亿吨,大宗货物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其中,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较2017年增运6.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较2017年产运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国铁路疏港矿石运量达到6.5亿吨,较2017年增运4亿吨,占陆路疏港矿石总量的85%,较2017年提高50个百分点;2018至2020年,集装箱多式联运年均增长30%以上。

为落实铁路货运增量三年行动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配套措施,确保货运增量和运输结构调整目标如期实现。1、以扩充煤炭外运通道能力为着力点,深入挖掘运输潜力,为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2、扩大万吨重载列车开行范围,形成大秦线、唐呼线、瓦日线、蒙华线四条万吨级重载线路;3、挖掘既有通道潜力,通过高铁开通,释放同向既有线运力,提升货运运能;4、强化机车车辆装备保障,加大投资力度,新购置一批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满足货运增量运输需要。

在多个部委、公司推出行动方案的影响下,为满足货运增量的要求,货运车辆设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image.png

2.3、铁总改革提升效率,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2017年,由于铁总付款周期延长,我们统计的行业主要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天数均有所上升。市场也一直担心铁总负债率高,制约其投资规模。但我们认为随着铁总公司制改革加速推进,其盈利潜力将得以释放,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在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后,于2017年11月19日正式挂牌。至此,中国铁路正式告别路局时代,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大步迈进。

各铁路局改制为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后,经营范围普遍扩大,多家铁路集团增加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务,还有铁路集团增加了物流配送、矿产品销售、烟草制品销售、旅游餐饮服务等市场化的新业务。各地方铁路集团在突破价格管制严重的铁路运输业务后,利用自身优势,新业务的拓展有望为其带来新的利润来源。

由于铁路票价制定时考虑到社会公平,定价偏低;加上铁路建设投资大、回报期长,铁路总公司近年来亏损不断,负债率有所上升。但实际上,铁路总公司坐拥巨量土地储备,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分布在18个铁路局的31个省、市、自治区,达到3亿平方米。持续盈利的港铁公司,正是通过房地产开发业务,而非线路运营,实现了良好的整体盈利。我们认为通过公司制改革,铁路总公司的闲置土地资产将得到加速开发,这有望大幅改善其现金流,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在铁总的公司制改革过程中,减负增效将得到体现。其中,铁路总公司的内设机构精简调整后,机关部门、二级机构、人员编制分别精简10.3%、26.6%、8.1%。与此同时,通过新业务的拓展,既有铁路运输业务的大量冗余人员可以调配到新业务,实现在岗人员的有效利用,减轻运输部门的人力成本。

此外,通过公司制改革,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将获得新的突破。铁总已经分别向阿里、腾讯、顺丰等民营资本发出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邀请。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将拓宽经营范围、盘活闲置资产、提升管理效率,最终有效提升其盈利能力。铁总的盈利改善,长远看无疑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稳健发展。

image.png

2.4、铁总投资复苏,设备招标进入上升周期

在2018年铁总实际投资和招标量超过原计划,且2019-2020年客货运车辆招标计划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我们预计铁路设备的需求开始进入上升周期。

动车组方面,由于高铁通车里程由2017年的2200公里大幅增长至2018年的3500公里,我们认为动车组的需求将随之出现确定性增长。2018年6月,铁总启动年内首批动车组招标,包括45列时速350公里8辆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和50列时速350公里16辆编组“复兴号”动车组,折合145标准列动车组。铁总2016年动车组招标136标准列,2017年招标313标准列;我们预计2018年招标量将达到300-350列,其中复兴号占比将进一步上升。image.png

机车方面,铁总分别启动了6轴7200kW电力机车、8轴9600kW电力机车、160km/h电力机车、4400马力调车内燃机车、8轴货运电力机车等产品的招标,总规模达428台。货车方面,铁总分别进行了25000辆C70E型通用敞车和7998辆C80B型不锈钢运煤专用敞车等产品的招标,总规模也是近年来的最大招标之一。

我们在6月的中期策略报告已经指出,上半年铁路机车和货车的实际招标规模大于年初铁总制定的招标计划,体现出在行业需求仍然旺盛的背景下,铁总实际设备投资存在上浮的可能;这一预测已在近期兑现。image.png

在铁总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引下,为满足货运增量的要求,货运车辆设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为配合三年货运增量行动,中铁总计划未来三年新购置货车21.6万辆、机车3756台。其中2018年购置货车4万辆,机车188台;2019年购置货车7.8万辆,机车1564台;2020年购置货车9.8万辆,机车2004台。这些车辆采购金额超过1500亿元。

在2017年,全国铁路货车保有量约为80万辆,完成运输量36.9亿吨;到2020年若运输量增长至47.9亿吨,假设单位运力不变,则需增加约23.8万辆货车保有量。这一数字与新闻报道的购置量相差不大。我们认为报道的数字属于合理范围,2019年铁总实际招标量有望落在报道的数字附近。image.png

2017年铁路设备招标出现显著回升,为2018年相关公司的业绩打下良好基础。2018年铁总招标金额有望高于原计划,2019-2020年铁总机车、货车招标量预计大幅提升,动车组招标维持高位。铁路设备投资复苏,招标增加的趋势已经形成,对相关上市公司的订单和业绩将产生持续正面影响。

2.5、后周期维保需求逐渐上升

在国家铁路总投资维持稳健的背景下,投资结构的变化正在发生;铁路的整个生命周期来涵盖从基建,到设备,再到维保的较长过程,因此在上游固投增长减缓的背景下,产业链中下游的细分行业仍然有较大成长空间。

从固投端来看,全国铁路基建的高速增长期发生在“十二五”期间,这也是铁路整个投资的大头。因此“十二五”铁路整体投资额较“十一五”期间大幅增长46%左右。在基建之后,以14年动车组招标暂停多年后重启为标志,设备需求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在设备之后,随着铁路的老化和车辆逐渐进入大修期,维保行业需求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开始高速增长。image.png

我们认为,虽然近年铁路整体投资额维持稳定,但随着线路进入“十三五”的集中通车期,对于设备和维保养护行业,其增长的空间仍然非常广阔。除了直接对应维保需求的大型养路机械,既有的铁路车辆,如动车组等产品,随着使用期的增长,进入大修期的车辆也在快速增加。

国内现役的动车组视车型不同,四级检修周期在3-6年左右,五级检修周期在6-12年左右。铁总自2005年开始采购动车组,采购数量逐年上升,“十二五”末达到一个高峰。由此可见,随着“十二五”采购的大量车辆逐渐进入四五级的大修周期,中国中车的动车组维修业务将出现持续的需求增长。image.png

从中国中车的情况来看,预计2018年三级修数量在860组左右,较2017年略有下降;四级修在590组左右,较2017年增加约25%;五级修预计达到250组,同比增长近90%。

2.6、城轨地铁市场已进入通车高峰期

在“十三五”期间,接棒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期。2017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完成投资47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达23.8%。随着线路由建设高峰逐渐转向通车高峰,整个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包括基建、信号控制系统、车辆等,均将先后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image.png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已由2011年的1887公里,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5033公里。目前全国轨道交通在建里程超过6000公里;我们预计到2020年,全国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达到8000公里,较2015年3600公里的总里程增长120%。2018-2020年的城轨地铁通车里程有望达到年均1000公里以上。image.png

以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四到五年建设期而言,2014年至今的城市轨道交通固投高增长将从2018年左右开始传导至信号控制系统市场和车辆市场。这也与“十三五”后期,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集中通车期相符。

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52号文),提高了建设城轨地铁相关标准。意见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在“52号文”发布后,暂停长达约一年的地铁审批重启。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包含5号线、6号线、7号线、空港线、双阳线等8条线路,总长135.4公里,总投资787.32亿元,规划年限为2018-2023年。

8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作出批复,同意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及S1线等4个项目,线路总长137公里,总投资约为950亿元,规划年限为2018至2023年。

我们认为,“52号文”根据十多年来的物价和建设费用增长,适度提升申报地铁门槛,有利于控制各地建设节奏,避免一拥而上的超前发展。“十三五”期间已开工建设的线路不会受到影响;各地规划中未开工的线路,只有本身建设规模就较小的包头等少数城市会受到审批收紧的影响。

因此,我们没有调整对行业中短期的预测,仍然维持行业“十三五”期间需求快速增长的判断不变。2018-2020年的城轨地铁通车里程有望达到年均1000公里以上,设备需求仍然处在增长期。

2.7、附:铁路货运近期政策消息变化汇总

(6月27日)【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要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3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增长40%、长三角地区增长10%、汾渭平原增长25%。大力推进海铁联运,全国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制定实施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要推动铁路货运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货运铁路建设投入,加快完成蒙华、唐曹、水曹等货运铁路建设。大力提升张唐、瓦日等铁路线煤炭运输量。在环渤海地区、山东省、长三角地区,2018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钢铁、电解铝、电力、焦化等重点企业要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比例,2020年重点区域达到50%以上。

(7月2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的情况】

交通运输部制定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通过三年集中攻坚,到2020年实现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11亿吨、增长30%,水路货运量增加5亿吨、增长7.5%,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

当前交通运输的问题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不合理,公路货运量在全社会货运中占比过高,从2008年到2017年,铁路货运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占比却由13.2%下降到7.8%;二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公路运输不同程度存在着车辆非法改装、超限超载以及过度竞争的问题,造成铁路的运价和公路的运价倒挂,降低了铁路的比较优势;三是综合运输组织化的水平不高,跨方式、一体化运输组织程度低,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少,发展严重滞后;四是基础设施衔接不畅。各种运输方式规划建设、统筹协调不够,枢纽站场、集疏运体系不完善。

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仅为公路的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因此,调整运输结构,提高大宗货物和长距离运输的铁路货运比例,特别是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大幅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成为发展综合运输的主要方向。

(7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实施《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

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实施《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品供给,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7.9亿吨,较2017年增长30%。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9亿吨,大宗货物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其中,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较2017年增运6.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较2017年产运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国铁路疏港矿石运量达到6.5亿吨,较2017年增运4亿吨,占陆路疏港矿石总量的85%,较2017年提高50个百分点;2018至2020年,集装箱多式联运年均增长30%以上。

为落实铁路货运增量三年行动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配套措施,确保货运增量和运输结构调整目标如期实现。1、以扩充煤炭外运通道能力为着力点,深入挖掘运输潜力,为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2、扩大万吨重载列车开行范围,形成大秦线、唐呼线、瓦日线、蒙华线四条万吨级重载线路;3、挖掘既有通道潜力,通过高铁开通,释放同向既有线运力,提升货运运能;4、强化机车车辆装备保障,加大投资力度,新购置一批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满足货运增量运输需要。

(7月27日)【中铁总未来三年货运列车采购超千亿将提振市场】(财新)

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为配合三年货运增量行动,中铁总计划未来三年新购置货车21.6万辆、机车3756台,预计采购金额将超千亿元。

(8月7日)【重返8000亿元 2018年铁路投资将超原计划】(中国经营报)

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8月7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确认,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建潮加速推进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重返8000亿元以上。

“复兴号”动车组方面,中铁总采购量需求急剧提升。2018年上半年,中铁总已经招标了145标准列,总价约246亿元的“复兴号”。上述中铁总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2018年下半年,中铁总还将有100~150列动车组采购,全年仅动车组采购金额接近500亿元。

中铁总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未来三年中铁总计划新购置货车21.6万辆、机车3756台。其中2018年购置货车4万辆,机车188台;2019年购置货车7.8万辆,机车1564台;2020年购置货车9.8万辆,机车2004台。这些机车车辆采购金额超过1500亿元。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18年,中铁总对新造客运和货运机车车辆投资提升已成定局,如果再算上用于既有车辆维修的投资,全年机车车辆投资有望达到1200亿元。这与年初计划的800亿元的铁路装备投资相比,增长了50%。

(8月8日)【铁路规划再修编新增一批项目今年铁路投资有望达8000亿】(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期,一些地方在修订中长期铁路规划,新增了部分铁路项目。在加快基建补短板的要求下,有的项目将提前动工。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到2018年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铁为2.87万公里,已经接近完成“十三五”的目标。考虑到2020年的目标在2019年会提前完成, 2025年目标有调整是肯定的,2035年的目标也会有更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各地都在进行铁路中长期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修编,大批新项目将诞生。

比如山东中长期铁路规划原先是“四纵四横”,目前是变为“四横六纵”,增加了“两纵”,其中滨州-淄博-临沂通道,作为与京沪二通道的平行高铁,在国家中长期规划中并不存在,目前为新修订增加的项目。

而类似新增的高铁项目,远远不只是山东省。比如江苏,该省修订的沿江铁路规划,里面涉及南京到宣城、南京到淮安等系列城际铁路,在国家中长期规划中都没涉及。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本次修订中长期铁路规划,以及加快铁路投资后,很多原先“十四五”的项目,可能会提前到“十三五”动工,比如川藏铁路的雅安到林芝段。

3、行业投资复苏,招标预期回升,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2018-2020年高铁和城轨地铁处于通车高峰,市场对动车组和地铁列车的招标增长原本就有预期;但之前机车和货车招标的不确定性,使得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大打折扣。但随着铁总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步步落实,机车和货车增长的趋势也已经确立,“木桶”的“短板”被补齐,行业增长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对铁路设备行业的盈利和估值提升具有正面意义。

随着铁总投资额向上修正至8000亿,铁路基建、铁路车辆产业链均将受益,行业投资进入风口期。未来几年铁路货运相关设备需求大幅上升,动车组、城轨地铁市场将维持稳健增长。对时代电气而言,机车产品、动车组产品、地铁产品都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需求的上升。

根据中期业绩,我们小幅下调公司18年盈利预测;根据铁总招标趋势变化,我们同时上调公司19-20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8-20年收入分别为155.1亿、193.2亿、223.5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26.2亿、35.5亿、41.4亿人民币,对应EPS分别为2.23/3.02/3.52元人民币。维持目标价52.0港元,对应19年1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4、风险分析

1、铁路行业政策执行方向或力度可能发生变化,影响行业投资和公司产品需求的风险;

2、铁路设备产品可能降价,影响公司业务盈利能力的风险;

3、新产品、新业务拓展不顺利的风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