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市场赌局全看政府脸色的时候

近期希腊、中国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局势发展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官员们已经失去了宰制力,反而用事实证明他们在金融市场中是多关键的决定性力量。

作者:James Saft

近期希腊、中国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局势发展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官员们已经失去了宰制力,反而用事实证明他们在金融市场中是多关键的决定性力量。

的确,对于一名投资人而言,观察官方行动几乎逐渐成为唯一要做的事情,无论这些行动披着什么外衣。随便一个赌徒都可以告诉你,如果选择只有一种,机会就很难均等。

这不是否定仍有很多投资者会做基本面分析、并根据他们分析结果而做出不同资金分配。

但是央行官员干预市场的意愿,以及为了支撑市场价格而设计政策,让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官方动向上。这甚至还没有考虑中国,面对近期股市暴跌,中国动用手中公权力,采取更为极端的措施救市。

举美国为例,根据对冲基金SLJ Capital的估算,当前股市波动有大半是美联储的政策所造成。20年前这个比例仅仅为10-15%。

新闻业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报导某个与报导某个国家混为一谈。这是一个具有诱惑性的错误,之所以这么说,部分是因为太容易犯这个错误了:大楼又不会跑。同样,对于投资者而言,追踪政策要比关注其他事件要简单地多,诸如研究新技术对现有和新业务的复杂影响。

不过,在后危机时期,只看脸色或许好坏兼而有之,投资者痴迷于政策并没有错,而是理性反应。对金融市场的空前管控,已不是暂时的异常行动,而是成为一个延续下去的特征。

这令很多投资者感到恼火。这些投资者自认为是先知先觉者,而不仅仅是事后诸葛亮--这样的角色没有那么多的英雄色彩,而更像是手中无权的说客。

不过,口上说,应该让市场来决定资本价格并主导资本配置,这是一回事;而像口上说的那样(实际上显然不是如此)去投资又是另一回事。

**三大事件,一个主题**

过去一周影响市场的三大事件--希腊、中国和美联储--天衣无缝地诠释了上述观点。

中国或许是最明显,也是最极端的一个例子。中国最初鼓励散户蜂拥入市,部分原因在于,股市财富增加或许能刺激依赖消费的经济增长,而在6月股市突然开始急跌后,发现自己受到了威胁。

中国当局采取一连串措施,包括允许多达五成的公司停牌、强迫公司高管及基金业者买进或至少不要抛售股票、并责成公安部调查恶意卖空行为。似乎这还不够,根据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报导,目前当局正研拟创立金融稳定基金,好让在市场上的干预制度化。

有人说中国股市下跌无关紧要,因为较低的股权比例意味着实体经济不会受到冲击。但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做股票的有谁真的关心实体经济发展吗?有谁是靠着实体经济表现好坏来进行投机吗?中国的储户肯定不是这样,他们只是在金融市场大门向他们开启的时候涌入市场,并期望当权者乐见他们投机。

希腊及其与欧元区伙伴国上演的危机大戏也吓傻了金融市场,而周一所达成的初步协定是欧洲及美国股市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虽说希腊能否留在欧元区对经济而言十分重要,但这波涨势并无太大深意,只是因为欧洲央行总裁德拉吉仍坚守“尽一切可能”挽救欧元的誓言令人感到宽慰。

刺激市场买卖的因素并非希腊的经济重要性、甚至也不是欧元区本质上的缺陷,而是希腊或欧元区情势如何促使欧洲央行采取了市场扶持措施。

再来看看美联储是否会在今年稍晚升息的议题。投资人理所当然地把大权交给美联储,但最近甚嚣尘上的观点却是,美联储将因为--听好了--希腊及中国问题延迟至明年升息。

基金经理的职责是管理资金,而不是毫无作为;但若参与市面上这唯一的赌局,最终的结果通常是成为输家。
(来源:路透中文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