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策略】台风过后,灾后重建——港股市场策略周报

恒指大落大起,全周依然放量累挫4.5%,国企指数和红筹指数分别大跌6.0%和4.0%。无一恒生行业取得绝对收益。衡量港股市场避险情绪的恒指波幅指数飙升37%至32.4。恒生AH股溢价指数大涨19%至148刷新五年新高。沪港通交易遇冷,北向和南向交易使用额均呈现资金净流出的格局。

上周港股市场表现回顾:港股过山车呈现深V型走势

——恒指大落大起,全周依然放量累挫4.5%,国企指数和红筹指数分别大跌6.0%和4.0%。无一恒生行业取得绝对收益。衡量港股市场避险情绪的恒指波幅指数飙升37%至32.4。

——恒生AH股溢价指数大涨19%至148刷新五年新高。沪港通交易遇冷,北向和南向交易使用额均呈现资金净流出的格局。

——港币兑美元收于7.7506,港币升值0.0019。

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仍受到外围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上周周报《最坏也最好的投资时代》中的几点判断正在逐步被验证:(1)短期并不是风险资产最好的投资时期,全球风险资产进入收益率下降、波动率上升的阶段,即风险收益匹配度变差;(2)A股成为影响上周港股走势的首要变量,A股恐慌蔓延,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因此,我们经历了恒指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振幅更甚2008年金融危机,也经历了随后两天近6%的报复性反弹的“冰火两重天”。

——对比过去二十年香港股灾(幅度超过20%),包括1997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科网泡沫、2004年美联储紧缩、2007港股直通车夭折、以及2011年欧债危机触发的回调,这次不一样的方面主要在于:(1)此前下跌均发生在股价偏高时期,而此次调整前恒指的PE仅为12倍,而当前的估值更是不足10倍,下行空间相对有限;(2)随着中资公司市值占比和内地投资者占比的增加,以及以沪港通为代表的两地互联互通项目,港股走势逐步失去独立性,其走势不但要看欧美市场的脸色,现在更多受到A股溢出效应的影响。

——台风已经过去,港股进入灾后重建期。但在寻底过程中,行情仍有可能出现反复,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接下来可能产生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1)国内因素:A股保卫战大获全胜,但在积极救市后还得靠市场自发调节,接下来A股将面临着大批复牌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面临着4000点上的套牢盘及上周抄底资金获利了结的抛压等等;(2)海外因素:“希腊退欧”的肥皂剧结局难料,美国仍处在年内晚些时候加息的轨道上但节奏扑朔迷离。若国内外因素呈现负反馈,港股市场需要提防欧美和内地资金阶段性撤离的“流动性双杀”(这几周资金流向已有端倪),反之则港股“五穷六绝七反转”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投资策略:等待波动性收敛的拐点,风格从追求高弹性转向追求确定性


——投资策略:维持上周观点,即现在不是风险资产投资的最好时机,因此对于绝对收益投资者来说,仍然建议继续耐心等到波动性收敛的拐点后再做右侧投资。对于立足于中长期配置的全球投资组合,可逢低布局,逐步增加中国的投资敞口。在大起大落后,投资风格将逐步从追求高弹性转向追求确定性,港股作为估值洼地将会进入全球smart money的雷达范围。

——投资机会:(1)低估值、高折价、高分红的H股,比如地产、交运、建筑等;(2)行业景气度高,成长性和估值匹配度比A股更好的成长股,比如腾讯、环保、医药等;(3)关注内港两地深度融合趋势下的投资机会,例如深港通可能新增的南向交易标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