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谢文:中概股退市游戏如何继续

作者:谢文长久以来,网络业就流传着一种模糊的说法,说是美国股市歧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网络公司。支撑这一说法的证据是一些公司明明业绩不错,股价却达不到预期;一些公司在国内名声显赫,创始人三天两头地在媒体上指点江山,却难以获得国外投资者的认同;一些公司不断地被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质疑,官司不断。这种说法随着过去一年间中国股市的疯狂表现

作者:谢文

长久以来,网络业就流传着一种模糊的说法,说是美国股市歧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网络公司。支撑这一说法的证据是一些公司明明业绩不错,股价却达不到预期;一些公司在国内名声显赫,创始人三天两头地在媒体上指点江山,却难以获得国外投资者的认同;一些公司不断地被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质疑,官司不断。

这种说法随着过去一年间中国股市的疯狂表现得到了强有力支持。创业板整体市盈率最高时超过百倍,创世界纪录。许多即使是业内人士也很少听说的网络公司大红大紫,股价一飞冲天。主板上许多传统企业高举“互联网+”大旗,即使是网络业专家也很难搞清楚妙处何在,股价却几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这突如其来的疯狂让心怀“美国歧视论”的在美上市公司们心理更加失衡,决心退出美国股市,转战中国股市,以获得没有歧视、备受重视的资本环境,让公司的真实价值得以体现。据统计,仅六月一个月就有20家左右的中国网络公司宣布退出美国股市的计划,准备退市完成后在中国股市重新上市。

不幸的是,与众多中概股退市行动同步发生的是中国股市的大崩盘。这次崩盘仍在进行中,何时稳定下来,何地稳定下来,以什么代价稳定下来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看得见的未来,例如3-5年内,网络公司以及打着互联网+旗号的传统企业再也不可能在中国股市上长时间大面积地获得超高估值了。如果考虑到终止IPO,国资海量入市,至今海外公司回归国内股市路径未明等因素,这些打算在美国退市的公司能否较快在国内上市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毕竟,至今未有一个海外退市公司能成功登陆国内股市。

如果不去纠缠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的干扰因素,在美上市的中国网络公司批量退市是一个明智之举吗?换句话说,美国股市歧视中国网络股,逼得它们只能弃市返国的说法成立吗?


中国的网络公司之所以去海外上市,有不得已的苦衷。一个网络公司,从创业到成熟上市,其间需要获取大量投资。直到最近3-5年国内风投出现,这种投资长期只能来自外国风险投资商。这些风险投资需要明晰的、有法律保障的退出机制,而这种机制直到今天在中国股市上仍然缺乏制度化的保障。同时,对创业者人力资本的承认,对基于人力投入的期权股权的保障,至今也缺乏法律层面的说法。所以,众多网络公司在接受外国风投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海外上市的目标和机制。如果说歧视,应该是中国股市对网络公司的制度性歧视,而不是美国股市。

在过去15年里,许多中国网络公司在美国股市上在不同时期都有过亮丽表现,例如早期的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中期的游戏公司盛大和搜索公司百度,近期的阿里和京东。这完全看不出受到歧视。至于有些公司上市以来始终没有进入第一阵容,则主要是自身的原因,怪不到投资者身上。例如,一些“中国特色”过于鲜明的公司,其产品和服务难以被人充分理解;一些公司流血上市,营收规模、增长速度和盈利水平低于市场预期;一些公司内部管理问题重重,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等。如果从透明度高、监管严格、投资者眼光犀利的美国股市返回透明度低、监管松懈、投资者跟风行动的中国股市,也许可以过得轻松一些,但痼疾不除,日子也未必好过。毕竟,疯狂牛市七八年才来一次。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大批在美上市公司退市返国,无论成功与否,都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历史性倒退。以敢于与世界一流网络公司同场竞技,以创新和先发优势为根本驱动力的中国网络业,正在蜕变为逃避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以资本游戏和营销血拼为主要手段的传统产业。而那些不为一时之利所惑,坚持留在美国股市上的网络公司,才是中国网络业的希望所在。虽然中国网络业的大环境正在急剧恶化,但只要敢于坚持,勇于创新,总能守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屋漏偏逢连阴雨,那些已经宣布要从美国退市、却发现中国股市正在崩盘的网络公司现在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坚持退市,未必还有多少风投捧场;拖延不退,就要面对中概股股价开始大幅下挫的挑战。形象已毁,没有三五年的时光,投资者忘不了这件事。自己都没有自信和追求,怎能指望别人买单?除了某些风投,投行和律师事务所可以在其中上下其手,这场退市游戏注定没有赢家。(财新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