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全面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整体上,2018年下半年出口可能主要以“稳中回落”为主。

作者: 邓海清 陈曦 刘伟

中国6月出口同比(按人民币计)3.1%,预期4%,前值3.2%。中国6月进口同比(按人民币计)6%,预期12.6%,前值15.6%。中国6月贸易帐(按人民币计)2618.8亿人民币,预期1870亿人民币,前值1565.1亿人民币。

1、6月进出口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中美贸易战阴霾下中国出口同比再次创2017年至今新低(2018年3月低位未春节错位因素),同时,进口数据同样大幅走低,与中国经济疲软导致需求下行有关,总体上,2018年进出口下行趋势确立,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2、6月出口同比3.1%,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贸易战阴霾对中国出口影响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尽管6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但CFETS人民币汇率保持在97左右的高位,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明显。

我们考虑到,7月以来,CFETS人民币汇率开始从高位回落,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更是跌幅明显,汇率因素对未来中国出口或出现边际利好,整体上,我们认为,2018年下半年出口主要以“稳中回落”为主。

3、6月进口同比6%,大幅低于市场前值,与中国经济疲软下需求下行,以及之前进口存在一定透支有关。2018年4月、5月进口数据持续走高,与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倾向有关,同时,由于市场存在贸易战预期,可能出现抢先进口的情况,进而导致了进口存在一定透支的情况。但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需求明显回落,从而导致了6月进口数据的明显下降。

4、6月中国贸易顺差2618.8亿人民币,出现明显回升,主要与进口的大幅回落有关。由于6月贸易顺差的贡献主要是进口的回落,这与中国与全球经济走强下的进口、出口两旺的意义完全不同。同时,随着未来贸易战不确定性和扩大开放背景下,中国总贸易顺差将会延续下降的大趋势。

同时,我们发现,6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1837.8亿元,较5月1548.3亿元进一步扩大,这无疑与市场预期完全相反,我们猜测可能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预期未来可能出台有利于对美国进口的措施,因而抢先进口其他国家商品有关。在贸易谈判背景下,进出口数据可能存在非基本面因素导致的失真,参考意义下降,结构性的变化更值得引起关注。

5、由于汇率因素的影响,导致美元计价数据存在虚高的问题,但随着近期人民币贬值,意味着未来美元计价的同比会减少,美元计价虚高面临逐渐回落的情况。

从数据上看,6月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同比数据,均明显好于人民币计价的数据,如果以参照美元计价的贸易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进出口表现依然良好。对此,我们认为,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同比虚高,主要因为美元贬值因素(相对于17年6月),但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贡献。对于国内经济而言,人民币计价进出口同比,特别是人民币计价的累计同比更有参考意义,因为GDP、工业增加值等均为人民币计价。

6、考虑到2017年全年贸易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但2018年出口下行趋势确立,难以延续2017年的“亮眼”表现,对中国经济不利影响明显。再叠加,2018年基建投资下行、消费透支回落、房地产政策巨变严监管、海外环境动荡,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7、关于央行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在“严监管+紧信用+紧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央行货币政策需要采取“宽货币”进行合理对冲,且在2018年中国外汇占款走弱的情况下,“持续性降准”或是对冲外汇占款流动性的良好选择。

8、对于债券市场,海清FICC频道作为“中国债市第一大多头”,我们先后提出了“2018年最好、最确定的机会是利率债”、“十年国债3.8%闭着眼睛买”、“两阶段行情,第一阶段4%至3.7%,第二阶段3.7%至3.4%”,“十年国债下至3%”,随着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巨变,2018年实现前述全部目标的确定性越来越大。

2018年上半年,严监管等导致信用紧缩,叠加中美贸易战确认开打,经济的下滑风险逐渐引起政策层关注,这引起了市场对于政策转向“宽信用+宽财政”预期,成为了当前债券市场的最大利空。

我们认为,从中国历史经验来看,从来没有“宽信用+宽财政+紧货币”稳增长的先例,“宽信用+宽财政”的货币政策搭配一定是“宽货币”。我们认为,“宽货币”是债券市场牛市的根源,债券的配置价值已经凸显,收益率下行趋势仍将继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