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解析

大宗商品市场近年来金融属性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稳定性在减弱,投资者以及相关品种的研究人员在适当参考农产品历史价格规律的基础上,需要更加灵活细致地分析当前供需情况,以适应越发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前言:

由于商品的供需层面存在着某些季节性变化特点,即随着季节的转换商品供给或需求的增减趋势相对固定,这些商品的价格也因此带有季节性波动特性,我们将这种波动特性称为季节性波动规律。就农产品而言,通常在一年中特定的季节播种,经过生长成熟之后,又在另一个季节收获,这种生长周期的循环使得农产品相比基础金属或者化工品具有更加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投资者在研判农产品价格走势时,经常会参照其季节性波动规律。但是,大宗商品市场近年来金融属性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稳定性在减弱,投资者以及相关品种的研究人员在适当参考农产品历史价格规律的基础上,需要更加灵活细致地分析当前供需情况,以适应越发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一、玉米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1.大连玉米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11-1月份玉米期价基本处于上涨行情,4-7月份期价处于下跌行情,主要原因是饲料需求处于淡季。随着我国玉米基本面逐渐偏紧,2009年至今市场走势发生明显变化,从10-2月份玉米期价基本处于涨势,时间跨度明显放宽,4-6月向下调整,7月份一改往年的弱势行情,期价开始上扬,说明玉米需求大增,青黄不接的基本面下,7-9月玉米整体维持较强的态势。

图1:大连玉米连续年度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图2:大连玉米连续指数月度涨跌图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2.CBOT玉米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一般美国玉米的海湾港口现货价格在每年的九月、十月处于达到最低点,然后逐月上涨,到每年的五月达到最高价,接着又开始回落。伊利诺斯州中部地区的现货价格与海湾现货价格基本相同,于每年的九月、十月触底后,开始上涨,于五月左右达到最高价,之后又开始回落。与玉米的生长期相结合来看,在玉米的收割期间,玉米现货价格处于最低位,而每年玉米播种的季节,玉米价格处于最高位。

从CBOT期市来看,近年来其季节性规律有淡化的继续,因全球供给形势依然严峻。近几年来,年初月至四月是CBOT玉米期货以涨为主;五月至八月,期价处于年内低点。而且看到,每当下跌行情来临,下跌的速度比上涨的速度快。

图3:CBOT玉米连续指数月度涨跌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二.大豆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中国大豆期货自上市以来,至今已有17年的时间,从下图大豆期货自上市以来的月线图可以看出,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17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4次大涨和3次大跌,并且在每个大的趋势中,也存在较多的小的波动,表现出了一些季节性的特征。下面本文就将对连豆的季节性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1.大豆生长阶段不同导致期价季节性波动

首先,从大豆种植的季节性规律来看,我国与美国同处于北半球的相近纬度,大豆生长周期时间几乎一致。一般在5月、6月份开始播种,7月上旬开花,7月底结荚,8月下旬落叶,9月份大豆基本完成饱荚阶段进入收割期。受大豆生长的周期性特征,大豆在不同月份的供给和消费情况也差异较大,从而使大豆期价表现出了季节性变动的特征。

每年10月北半球大豆集中上市由此产生一个季节性的供应高峰,从而使价格达到新低。其实9月份美国新年度大豆产量已近基本确定,期货市场有可能在此时提前到达谷底,但由于对新大豆的商业性需求或早期的具有破坏性的霜冻的担忧,直到10月底才出现大幅跳水。

10月到次年2月,价格稳步提高,主要是随着供应压力的逐渐减缓以及消费的稳步提高,从10月开始到春节,大豆价格经历一个稳步攀升的阶段。这段时间南美大豆尚未成熟,大豆消耗主要依赖北半球刚收购的大豆以及库存,随着库存的减少,大豆价格也逐步爬升,特别是2月因为春节的关系,价格加速上涨。

2-6月为价格高峰平台期,2—6月,北半球大豆逐渐被消耗,虽然南美大豆的收获从3月下旬已近开始,但集中上市的时期要到5月份,再加上海运的时间,到达国内已经是6、7月份。再加上此时间段也是大豆的一个高消费期,因此价格一直保持高位整理。

7月份为相对低点,因为随着南美大豆的到港,对7月大豆的价格形成了实际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夏季的到来,棕榈油开始出现消费高峰,对豆油的替代作用开始显现,从而抑制了大豆的需求。

从供应方面来讲,10月份左右北半球大豆集中上市供应期对市场的冲击力量较大,南美大豆上市对价格影响程度相对较轻,分别对应10月与7月的两次低点,10月的低点位臵更低;新豆上市前则是供应的相对短缺期,分别对应的是9月和5月的相对高点,5月的高点更高。

因此如果从消费季节性判断个月份价格的强弱的话,3、5、7月相对1、9、11相对较强,如图5所示:

图5:连豆1999-2011年收盘价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2.投机资金推动的季节性波动

大豆作物从播种开始到9月份开始收割,其间要历经将近半年的时间,作为农业作物,在大豆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状况也会对大豆作物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国外投机资金往往利用天气因素进行炒作,致使大豆期价表现出季节性波动的特征。

全球大豆价格的定价权是在美国市场,因此大豆市场呈现的豆价季节性涨跌与国际大资金的推动密切相关,更深层次地讲是跟美国大豆市场的利益密切相关。美国的大豆生长期从5月份到9月份,大豆销售期从当年10月到次年3月,为保证美国豆农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大豆,美国大型粮商和各类基金在新豆上市之际往往会在期货市场做多大豆,推动大豆期价上涨。特别是在预期该作物年度将减产的情况下,基金的炒作往往导致大豆期价大幅上涨。但在4月份大豆销售完毕后,基金就会平掉多头仓位,甚至在7、8月份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机,乘机发布各种消息打压期价,做空大豆,这就导致一般在第三季度,期价会出现显著下降。

图6:美豆多头仓单变化图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3.连豆与美豆季节性波动特征相同

从下图美豆收盘价走势图可以看出,国内大豆市场的季节性涨跌与美豆市场基本吻合,也充分体现连豆与美豆价格走势的高相关度。其原因在于国内大豆70%以上均来自进口,对外依赖性较高。

图7:美豆1999-2011年收盘价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三.油脂类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1.豆油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6、7、8月份南美大豆的集中到港,国内菜籽收获并开始集中上市以及棕榈油消费需求逐渐攀升,植物油之间的相互替代作用等因素会导致国内豆油价格的回调。9

—10月份国内大豆收获,收获后几个月是大豆的集中上市期,这个时期豆油价格会受到供应增加的压力.10月份,中秋国庆等节日因素会短期内刺激豆油的消费。11月以后随着冬季的临近,棕榈油逐渐退出消费市场,有利于豆油消费的增加。在年底元旦接近春节的期间,植物油市场将达到一个消费高峰,这个时候最容易产生一波较强的行情。

总体来说,豆油在夏季较弱,冬季较强,如果从季节性判断各月份价格强弱的话,应该是7、8、9月份相对较弱,11、12、1、3、5月份相对较强。

2.菜籽油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油菜的生长规律一般为4月下旬陆续进入收割期,5月中旬至6月份各地的油菜基本收割完毕。5-6月新油菜籽逐渐上市,供给增多,加之部分省市的储备菜油轮换,菜籽油价格回落;7-8月份菜籽油供应增多,加上夏天时传统的食用油消费淡季,价格最低,现货市场的低迷形成了菜籽油期价上涨的主要压力。9月菜籽原料供应紧张,双节临近需求逐渐增大,甚至出现厂商抢购行为,价格开始回升。10月份以后,气温下降,棕榈油消费减少,部分需求为菜籽油替代,价格进一步上升。12月到次年2月,节前备货分为浓厚,菜籽油进入需求旺季,价格攀升。进入3月份以后,国产菜籽所剩无几,市场供应紧张处于青黄不接时期,部分油厂只能依靠进口菜籽来维持正常开工和生产,菜籽油保持价格高位直至新菜籽上市。

由此看来,如果从菜籽油季节性角度来分析各月份价格强弱的话,应该是1、3、11、9月合约相对5、7月合约较强。

3.棕榈油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按照熔点来看,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不超过24℃精炼棕榈液油为主。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每年对食用精炼棕榈油的需求量占进口的绝大部分。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6、7、8、9月份)消费量比较大,冬季(11月至次年2月份左右)较小。

所以单从季节性角度分析,6、7、8、9月份相对于11、12、1、2、3、4、5月份价格相对较强。

4.小结及套利机会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下表:

表1.品种月份价格相对强弱统计表

由表1可以看出:

在8、9月份,豆粕价格是相对比较强的,而豆油价格则是相对较弱的。所以在每年8、9月份可能存在买豆粕抛豆油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在3、5月份左右,大豆价格是相对较强的而棕榈油油价格是相对较弱的,所以在每年3、3月份可能存在买大豆抛棕榈油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在11、12、1、3月份豆油的价格是相对较强的,而棕榈油的价格是相对较弱的,所以在每年的11、12、1、3月份可能存在买豆油抛豆粕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在1、3、11月份菜油的价格是相对较强的,而棕榈油价格则是相对较弱的,所以在每年的1、3、11月份可能存在买菜油抛棕榈油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在7、8月份棕榈油的价格相对较强,而菜油价格相对较弱,所以在每年的7、8月份可能存在买棕榈油抛豆油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在7、8月份棕榈油的价格相对较强而豆油价格相对较弱,所以在每年的7、8月份可能存在买棕榈油抛豆油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在11、12、1、3月份,豆油价格相对较强而豆粕价格相对较弱,所以在每年的11、12、1、3月份可能存在买豆油抛豆粕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根据季节性,较常用的跨品种套利主要有:豆油与棕榈油之间的跨品种套利;菜油与棕榈油之间的套利;豆油与豆粕之间的跨品种套利。

四.白糖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1.糖料作物种植的季节性


我国南方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四个主要甘蔗主产区,南方甘蔗主产区拥有我国95%以上的蔗糖产量。从2010年中糖协公布的2009/10年制糖期的食糖生产情况来看,该榨季共产糖1073.83万吨,比去年的1243万吨减少了169万吨,减幅为13.6%,其中甘蔗糖的产量为1013.83万吨,而甜菜糖的产量只有60万吨,目前甜菜糖的产量较2008/09榨季逐步萎缩了31%,2010年8月21日从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得到的信息看出,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甜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是总体增产的量有限,且甜菜糖占白糖的总产量比重较小。故此次在研究季节

性规律涉及到食糖生产原料时,我们主要以甘蔗为准。

以广西甘蔗为例,其生长及收割周期一般为种1年收2-3年,种植的甘蔗分为新植蔗和宿根蔗,一般年份新种蔗占30%,宿根占70%。新植蔗又分为每年9月份种植的秋植蔗,每年11月份种植的冬植蔗和每年2月份种植春植蔗。新植蔗生长1年即可收割,收割后留下宿根,在宿根上重新生长出来的甘蔗叫宿根蔗,一般宿根蔗可种植2-3年。我国甘蔗糖榨季从每年的11月开始,次年的4月结束;甜菜糖榨季从每年的10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结束。我国食糖主产区中两广地区开榨较早,云南开榨较晚。我国糖厂最佳榨蔗天数为120天,约4个月。甘蔗上一榨季的生产情况、留种和扩种的情况,就基本上决定了新榨季甘蔗的种植面积。

2.白糖现货价格的季节性

图8:南宁一级白砂糖的现货价格分布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按照年度来看,我国食糖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近十年来,食糖生产大致上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1996—2001年为一个周期:1996—1999年连续增产,2000—2001年连续减产。2002—2007年为一个周期:2002—2003年连续增产,2004—2006年连续减产。下一个周期将是2008—2013年。目前我国食糖生产正处于一个减产的周期阶段的末期即2008-2010年连续减产。而从2011/12榨季开始,白糖将迎来增产周期。

下面我们就以我国白糖第一大主产区广西南宁一级白砂糖的现货价格进行分析,我国食糖的生产销售年度从每年的10月1日到次年的9月31日。

按月细致来分析,从图8可以看出,扣除掉白糖熊市的不利影响,从近三年的南宁食白糖现货价格来看,在每榨季的开榨初期,现货价格温和上涨,从食糖的生产季节性来看,每年的9月至11月属于食糖库存较为薄弱的阶段。随着11月份以后主产区糖厂的陆续开榨,食糖的供给量不断增加,开榨后两个月,当年的产量数据逐渐清晰时,存在着价格下行、上行的风险较大,受基本面的影响较大,还存在一个到每年冬季的食糖需求量逐渐增长和前期食糖去库存化的的一个过程。从现货上来看,每年的4—6月份价格振荡整理或者回调,是由于此时缺乏可炒作的因素,所以现货趋于平静。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外需出口的不振,国内经济发展转为依靠三驾马车中的另外两驾——投资和消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的转变,从2009年开始内需的逐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升了食糖的消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的好转,6-8月份步入食糖产销旺季的炒作,从6月开始就已经进入一个夏季消费旺季,糖价一路走高,食糖现货价格在一年当中的高位运行。6-8月份的食糖产销旺季的炒作也是同当年的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紧密联系的。

3.白糖消费的季节性

图9:白糖消费季节性特征明显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从图9的近四个榨季白糖累计的销糖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7/2008榨季时,年初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较为显著,2008年初的销糖量有明显的下降,几乎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季节规律性,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季节性销售高峰。而在其他三个榨季中伴随着榨季的开始,进入1-4月份常会出现销糖率稳中趋降,是由于南方主产区开榨逐步结束,现货供应逐步充裕,也使得短期供应基本平衡。大多数年份在6月中旬之后进入纯销售期,销糖率逐步走高。每年的四季度往往要消化一些陈糖库存,新糖销量很少,因此总销量也不少于前面的季度,由于此时糖的供应量降至最低,库存较少,四季度很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从食糖消费的季节性特点来看,食糖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即夏季饮料消费高峰和“中秋、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消费高峰拉动白糖消费。每年的6-8月份夏季含糖饮料的消费高峰也拉动白糖的消费。在一年中,春节和中秋节是我国白砂糖消耗的最大的节假日。两个节假日前一到两个月由于食品行业的大量用糖,食糖下游的企业会逐步的采购,使糖的消费进入高峰期,这个时期的白糖的销糖率处在一个稳步走高的过程。而在元旦、春节期间,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品的消费水平高,使得一季度成为一年中的销售高峰期。

4.郑糖期货价格的季节性规律显著

图10:郑糖指数相对于每年1月的期价变动幅度

资料来源:wind 中期研究院

注:每月的涨跌幅计算是对比当年1月份月初开盘价得出

近期年度行情回顾,结合图10郑糖指数的分月涨跌幅的柱状图,不难看出, 2006年、2008年郑糖期价从6月份开始便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持续性的下挫,尤其是在夏季消费旺季的6、7月份,再加上,中国食糖市场在2006/2007榨季也将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局面,供给剩余量可达130万吨之多,即供大于求的格局在2006/2007榨季得以延续。在无形中进一步拖累了郑糖期货价格。2008年更是金融危机的影响纵深化使得郑糖指数2008年长期处于一个持续性的下跌走势中,国家的白糖收储起到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但是利多因素有限,期价仍是较为疲弱。2009年的郑州白糖掀起了一波冲击08年高点上涨行情,可谓是波澜壮阔,价格持续走高。从年初的2900元到年末的5000元以上的高位,总体行情围绕供需偏紧的格局展开,随着供需形势的逐渐明朗化,利多因素逐渐清晰,最终成就了09年白糖的疯狂上涨行情。

郑糖期货月度季节性规律总结:

从近五年的郑糖期价来看,2月份都出现白糖期价上涨的局面,若是出现宏观面的经济危机或后期基本面偏空,郑糖存在一个回调的风险,若是基本面良好2月份将会开启新一年的一波上涨行情。

从近五年的郑糖期价来看,每年的4-5月是榨季的集中收榨时间,这段时间内新糖集中上市,在宏观环境没有大的变动影响下,糖价下跌的概率增加。

6-8月份的消费旺季的炒作,因天气变化,白糖的提前备货期有可能提前或延后一个月,用糖高峰期逐渐体现,市场产销率上升,也会使得整体白糖的期价有向高位冲刺概率较大。

9月末到11月份,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的提前备货,进一步拉动白糖的销售,南方主产区新糖逐步开榨,但可流通的现货数量较少,各地白糖库存捉襟见肘,郑糖期价在近五年的行情中体现也较为明显,每年第三季度将会出现白糖期价的年度最高

点。白糖期货价格应该在上市季节的11月以后开始下跌或逐步走稳。

五.棉花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选取郑棉指数(2004.6-2011.11)及美棉指数(1975.6-2011.11)的月度收盘价为研究对象,对棉花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棉花价格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棉花价格季节性波动的一般规律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棉价在第三季度见底后开始震荡反弹,重心不断提高,在次年第一季度达到高点后逐步回落,第二季度回落幅度最大,并在第三季度达到最低点。(2)从郑棉指数来看,最高点出现在2月份,最低点出现在8月份。12月份上涨概率最大,达100%,其次为9月份,为62.5%;从月均上涨幅度来看,9月份最大,为3.8%,其次为12月份,为3.6%。(3)从美棉指数来看,最高点出现在2月份,低点出现在7-9月份。10月和12月份上涨概率最大,均为63.9%,从月均上涨幅度来看,2月最大,达2.1%;其次为12月,为1.3%。(4)如果单从棉价季节性波动规律出发来设计操作策略,那么较好的操作策略应当是: 7、8月份逢低建仓并逐步加仓多单,次年2月开始逐步获利了结大部分多单,并开始逐步建立并加仓空单,7月份开始减持空单,8月将空单全部获利了结,并逢低建仓和加仓多单,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循环。而现实操作中,投资者应当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棉花基本面与技术面分析以及棉价季节性波动规律,制定稳健的交易策略和交易计划。

1.郑棉与美棉月均价格走势分析

从图11可以看出,郑棉指数最高点出现在2月份,月度均价为16818.71元/吨,最低点出现在8月份,月度均价为13562.13元/吨。从图2可以看出,美棉指数最高点同样出现在2月份,月度均价为70.65,低点出现在7-9月份,低于66美分/磅。

郑棉指数年均价格为15052.65元/吨,美棉指数年均价格为67.83美分/磅,月均价格高于年均价格的月份均为1-5月份。

图11:郑棉月均价格走势

图12:美棉月均价格走势


2.郑棉与美棉月度上涨概率与上涨幅度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郑棉12月份上涨概率最大,达100%,其次为9月份,为62.5%;从月均上涨幅度来看,9月份最大,为3.8%,其次为12月份,为3.6%。美棉10月和12月份上涨概率最大,均为63.9%,从月均上涨幅度来看,2月最大,达2.1%;其次为12月,为1.3%。

表1:郑棉和美棉月度上涨概率与上涨幅度


3.棉价季节性波动规律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

每年2、3月间,新棉的销售工作已销售完毕,此时,新棉的耕种面积成为影响棉花走势的主要因素;随着春耕工作开始,种植面积已经确定,天气情况对单产的影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此期间天气的任何异常反映均会导致市场中期转折点的出现;到了8月份,棉花收获在即,产量从预期到既成事实又影响到市场心理发生转折;进入年底,国际金融市场及周边市场的变化会影响到棉花的走势。

4.棉价季节性波动规律与对应操作策略

如果不考虑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单从棉价季节性波动规律出发来设计操作策略,那么较好的操作策略应当是:7、8月份逢低建仓并逐步加仓多单,次年2月开始逐步获利了结大部分多单,并开始逐步建立并加仓空单,7月份开始减持空单,8月将空单全部获利了结,并逢低建仓和加仓多单,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循环。而现实操作中,投资者应当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棉花基本面与技术面分析以及棉价季节性波动规律,

制定稳健的交易策略和交易计划。

六.强麦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郑州小麦期货是目前交易的农产品期货中最大的品种,其价格走势有很强的规律性,一般来说,小麦的长期走势(三至五年)由宏观经济形势及粮食总供求关系决定;中期走势(一至两年)主要受年度产量预期、库存量变化以及相关农业政策、进出口政策的影响;短期走势(三至五个月)受季节性波动周期的影响比较大。

小麦价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的,每年冬麦上市后的七月份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最低。从九月份开始,小麦消费进入旺季,现货价格稳步上升,春节左右,小麦消费进入高峰期,小麦价格也抵至年内高点。春节过后价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青黄不接时,价格会略有反弹,随后一直回落到六七月份的低价区,如此循环往复。当然,受其它因素影响,这一规律也会有所变化,比如近年4、5月份小麦产区常常进行陈化粮、库存小麦的拍卖,制约了这一期间小麦价格的回升。

从期市波动发来,每年的1月份至2月份,因消费旺季的到来,期市现涨;春节过去,强麦期市回落为主;到七月份小麦供应充足,期价最低,有触底反弹的迹象。

图13:郑州强麦连续指数月度涨跌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表3:郑州强麦连续年度走势比较



七.早籼稻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影响早籼稻市场的季节性因素,跟玉米和强麦一样,主要涉及需求季节性和生长周期两方面。

图14:郑州早籼稻连续年度走势比较图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生长周期内,天气作为不确定因素对早稻市场价格仍有较大影响。尽管早稻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病虫危害相对较轻。近两年来,南方地区持续遭受强降雨天气,洪涝灾害严重;同时,阴雨寡照天气的增多,也给病虫害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床,虽然南方早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但不利天气和病虫害依然是影响后期产量的主要阻碍,导致早籼稻产量、品质双下降的局面,助长了早籼稻价格的上涨。

第二部分能源化工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分析

一.天胶季节性因素分析

1.天胶月度走势分析


根据以下的天胶月度走势图不难看出,2005年至今,天胶每年有两个多翻空的季节性窗口,首先是4月份,主要因为3月底4月初是新胶开割的季节,4月份胶价容易受到季节性供应的增加而大幅回落。随后将迎来产销旺季,但是往往进入5月份后,

主产区的天气状况贫乏,台风或热带风暴、持续的雨天、干旱、霜冻等都会降低天然橡胶产量,投机因素的计入将使胶价上涨。

第二个多翻空的窗口为7月份,因为6、7两月是产胶旺季,通常7月份前后通常都会经历一轮季节性下跌,到了8,9两个月,东南亚灾害频发的可能性加大,这有力的抬升了胶价,但是此时往往终端需求的低迷将使得胶价的上行空间有限。

进入12月后此时国内产区割胶逐渐停止,下游厂家需要补充库存以满足停割期间的生产需要,因此,沪胶将迎来两到三个月的见底上涨行情。

图15:天胶月度走势分析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2.上涨概率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自从2005年以来,天胶上涨概率最大的月份为7月,但是从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段也是天胶多翻空的一个窗口。另外4月份也是进入阶段性空头阶段的窗口,但是我们可以发现5月份的上涨概率达到了50%,而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50%的上涨行情中上涨的幅度较大,而相对另外50%下跌的行情中回落的幅度较小,最多仅为7%左右。

因此根据此分析,建议趋势性投资者可以寻求机会进行阶段性的底部建仓操作一旦价格出现回落,可寻求相应的点位进行减仓或是平仓。


二.PTA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PTA本身的价格季节性规律并不明显,其价格走势一方面受上游原油价格走势影响,历史上PTA有过几波大行情都归因于上游成本的拉动,成本的抬升致使PTA价格上涨。就原油的季节性走势看,夏季7-9月由于汽油需求高峰期和飓风多发期,需求拉动以及飓风或会造成供应中断,进而导致原油价格在该时期相对坚挺。而四季度的11-12月份,则由于上一个需求高峰结束,新的取暖油需求高峰还没到来,因此价格相对较弱。

图16:WTI原油价格季节性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PTA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同时也受纺织行业的季节性特征影响。聚酯和布匹的生产活动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几乎都存在两个生产高峰期,一个是年初的春季生产高峰,一个是年中的秋季生产高峰,聚酯以及涤纶纤维的生产高峰期较布匹略提前,但提前的时间每年不一致。2季度和4季度是纺织行业旺季,厂家一般在3-4月和9-10月举办订货会,4季度的订货力度最强,因此,在12月份和1月份的涨幅最理想,而年初的库存量有时会影响到2季度的订货,2季度的涨幅并不乐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旺季一般集中在7、8、9、12、1月份。涤丝纤维销售到纺织服装出口需要经过纺织服装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纺织服装出口在旺季的季节性方面往往较上游涤丝纤维延滞2—3个月。国内纺织服装销售旺季相对比较集中在1、12月份,从时间上来推算,对上游聚酯纤维的采购性需求更可能集中在10、11月份。聚酯纤维的销售旺季在10、11月份表现地更加明显。

图17:PTA期货价格季节性走势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三.焦炭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焦炭处在上游炼焦煤下游钢材的夹层,上下游均有强势定价权,焦炭行业本身又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议价权非常弱。上游炼焦煤的价格常常跟随煤炭价格整体上涨,成本支撑坚挺,这种成本价格上涨很容易传导至焦炭部分,但焦炭却难以向下游钢铁行业传导。从下图2005-2011年上海二级冶金焦价格季节性分析图,可以看出,焦炭价格的季节性走势并不是很强,焦炭价格主要是受焦炭需求的影响,下游的需求可以说在这个传导链中起先行指标的作用,而炼焦煤价格变化影响相对滞后。焦炭在供需博弈中基本保持均衡价格。

图18:上海二级冶金焦价格季节性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四.甲醇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1.甲醇产量分析

图19:甲醇历年产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从2008-2011年甲醇历年产量的走势上可以看出,每年的7月份是甲醇产量较低的月份,除2008年金融危机外,每年1-2月甲醇产量走高的阶段,而每年的3-6月是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

2.国际甲醇价格

图20:国际甲醇价格历史走势图(单位:美元/吨)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从2008-2011年国际甲醇价格历年价格的走势上可以看出,甲醇的季节性特征不明显。

3.国内甲醇价格

图21:国际与国内甲醇历史价格对比(单位:美元/吨,元/吨)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从2008-2011年国际与国内甲醇历年价格的走势上可以看出,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的进出口收到一定的影响,导致上半年国内与国际甲醇价格出现背离。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甲醇价格与国际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

图22:华东地区高端甲醇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从2008-2011年华东地区甲醇历年价格的走势上可以看出,甲醇的季节性特征不是很明显。一般影响甲醇价格的是上游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价格变化,以及下游甲醛、二甲醚、醋酸等产品的价格、开工率变化。

五.LLDPE与PVC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LLDPE与PVC虽然同属塑料,但两者下游应用差异性较大,可替代性并不强。两者的主要消费领域存在明显的差异,下游消费在周期上也并不相同,这种消费季节性上的差异也是影响两者价差走势的重要因素。

1.PVC季节性规律

12月—2月,需求萎缩,生产清淡,价格相对较低。

3-5月,产消两旺,价格开始逐步走高。

7月—8月,高温检修,消费减少,价格平稳振荡。

10-11月,消费高峰,价格再次走强。

2.LLDPE季节性规律

12月—1月,地膜生产备料期,产消两不旺。

3-4月,生产恢复,春耕农膜、包装膜,价格上涨。

6-7月,农膜需求很少,停产检修期,价格调整期。

入秋,气温渐降,棚膜生产备料,需求旺季。

10-11月,棚膜、蒜膜生产旺季结束,价格回落。

综合以上分析,LLDPE的用途中22%用于农膜消费,农业性生产的季节性旺季对作为原料的LLDPE价格走势有一定的提振,而PVC的需求一般会比房地产产业的周期要提前3个月左右,一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在每年6月份和12月份会有增长,因此PVC的需求一般会在3月和9月比较旺盛,尤其是金九银十更加明显。塑料和PVC消费的季节性存在着差异,比价和价差出现季节性特点,故比价和价差高点一般处于四季度末。

PVC一月和12月下跌概率较大,平均下跌幅度也是一年中最大的。3-6月则出现较大的上涨概率,紧接下来7-9月面临盘整的概率较大,进入十月份,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致使PVC市场迎来年内第二个较大概率的上涨周期。

另一方面,塑料一年中有两个上涨周期,其中2-4月份的概率是相对较高的,其中4月份上涨概率高达80%。然后9月份之前将面临盘整,此时价格涨跌互现。进入9、10月份塑料迎来了年内第二个较大可能上涨的周期,接近年底的11、12月至次年的1月LLDPE有可能下跌,其中12月和1月下跌概率高达64%。



图23:农用膜历年产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第三部分金属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

一.铜价季节性波动规律


从伦铜的历史月度涨幅来看,在中国因素崛起之前,铜价的季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西方国家生产高峰期间,铜价在历年6-8月均出现较好涨幅,而在圣诞节之后的1月往往成为一年铜价表现最差的时候。

图24:伦铜价格平均月涨幅(1987-1999)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随着中国需求的崛起,铜价的季节性表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中国用铜高峰集中在春夏两季,铜价往往在每年的1月-5月有较好表现,而在6月份之后表现较差。在年末随着电网建设导致电线电缆产量增加,铜需求重新迎来高峰。从反映铜终端需求的铜材的产量来看,铜材产量在1-2月为低谷(因春节因素),从3月份开始至6月份成为国内铜材产量产量的高峰期,6月份之后铜材产量减少,但从11月开始电力需求使得铜材产量重新增加。

因此,每年年末至来年年初均是国内铜下游企业备库的重要时期,中国需求的这一特点也往往成为国际资金炒作的重要因素。

图25:伦铜平均月涨幅(2000-2011年)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图26:沪铜平均月涨幅(2000-2011年)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图27:铜材月度平均产量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二.沪铝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铝的下游主要为建筑、电力和交通运输,均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期时,下游行业增长迅速,对铝的需求增加,产品价格上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提高,偿债能力增强;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期时,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铝产品需求萎缩,价格下跌,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偿债能力降低。从原铝的历史价格走势看,其周期性波动相对明显,上升周期与下降周期基本一致。

表5:沪铝期货价格季节性分析(1996.01-2011.01):

数据来源:中期研究院

图28:沪铝月份上涨比率及相应收益率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从表5和图28可以看出,一年中沪铝价格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有6个月,分布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上涨概率最高的是1月份,达到了66.67%,且其平均最大涨幅比平均最大跌幅高347元/吨。平均最大涨幅和差值均是12个月份里最高的,平均最大跌幅也较小仅次于4月份。百分率变动量为18%。由此表明,3月份是一年中最具上涨动能的。

上涨概率低于50%的有6个月份分别是3月、5月、6月、7月、10月和12月。其中下跌概率最高的是6月,下跌概率为73.33%。对于6月份而言15年有11年是下跌的,平均最大跌幅比平均最大涨幅高371元/顿,百分率变动量为-27%,表明相对跌幅较大。无论是下跌概率、还是平均最大涨跌幅差值或平均百分率变动,6月份都是居前的,表明一年中这个月的下跌动能最大。

另外从图28中的月度收益率均值来看,沪铝一年中有四个阶段性上涨高峰,分别是1月、3月、8月和11月。其中1月的收益率最大,达到1.55%。6月份的收益率达到年度最低,为-2.35%。

目前房地产和汽车这两大铝终端消费来看,房地产“金九银十”不在,汽车增速放缓,直接凸显了现阶段国内铝需求的尴尬处境。另外,今年前9个月商品房销售增速继续低于房屋新开工增速,这已是连续18个月房屋新开工快于商品房销售,意味着当前商品房的库存压力相当不容乐观。相比房地产,9月汽车产销情况与其“金九银十”的季节性规律较为吻合,但9月的汽车销量增幅明显大于产量,这说明现阶段汽车企业多以去库存为主,对新增的铝消费贡献并不多。

综合来看,在国内外需求不济的拖累下,中短期内沪铝缺乏上行动能。尽管市场仍有部分利好存在,例如今冬明春,电荒危机的持续将影响西南地区约70万吨的电解铝冶炼产能受限,但由于西部地区在今年年底以及明年上半年至少300万吨的新增产能投入市场,电荒的利好将被覆盖。因此,直到今年年底前,我们都不支持对铝价的看涨,预计整体以窄幅震荡为主,下跌存一定空间,但基于成本的考量,预计进一步跌深的幅度也有限。明年春节过后,受到季节性需求的推动,铝材生产的旺季来临,铝价可能存在一波反弹的机会。

三.沪锌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伦锌近20年数据表明7月涨幅最大,对应的是产量供应压力在7月较小。

图29:伦锌上涨概率与月度平均收益率

图30:锌月度产量供应



四.螺纹钢季节性波动规律

为了分析全国代表地区螺纹钢价格是否存在季节性特征以及存在怎样的季节性特征,北京、上海和广州为研究对象,数据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2月钢之家螺

纹钢现货价格,研究方法:时间序列方法中的序列分解法。一般认为,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长期趋势因素(T)、周期变动因素(C)、季节变动因素(S)和不规则因素(I),即体现为长期趋势性、周期性、季节性和随机性,或其中一两个特性。一般来说,时间序列有两个模型: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加法模型需要各因素之间相互独立,现实往往难以达到要求;下面选择乘法模型Y=T*C*S*I来对价格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价格的季节性特征。

1.北京地区螺纹钢价格季节性特征

北京地区螺纹钢价格逐季度下滑,1季度最高,4季度最低。从月度价格看,7月开始价格出现下滑,10月价格处于低位,10-12月价格小幅回升。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数据来源:中期研究院

2.上海螺纹钢价格季节性特征

上海地区螺纹钢价格2-3季度处于低位,4季度小幅回升,1季度最高。从月度价格看,7月价格从高位开始下滑,10月价格最低,2-6月价格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中期研究

数据来源:中期研究院

3.广州地区螺纹钢价格季节性特征

如图35所示,广州地区螺纹钢价格2-3季度处于低位,4季度回升明显,1季度最高。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如图36所示,从月度价格看,5月和10月价格最低,1-3月、7月、11-12月价格最高。


4.不同区域价格对比

4.1季度价格对比

如图37所示,北方地区4季度螺纹钢价格下滑明显,南方地区4季度螺纹钢价格小幅回升。

图37:不同地区螺纹钢季度价格对比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4.2月度价格对比

如图38所示,从月度看,不同地区螺纹钢价格走势相似。

图38:不同地区螺纹钢月度价格对比

资料来源:中期研究院

备注:关于建筑钢材销售量与产量、粗钢产量、进口铁矿石季节性分析报告详见刘洁的系列产业专题报告,不再赘述。

五.黄金季节性波动规律

1.黄金供需季节性特征


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黄金首饰需求、工业需求、投资需求和官方储备,而黄金首饰需求在黄金总需求中所占比重一直都占到50%以上,传统上黄金首饰消费需求增加一般会成为黄金需求的旺季。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两个黄金饰品消费国。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来临使得9月、12月-2月成为国内黄金饰品需求的旺季。

然而从近几年黄金的走势来看,金价受黄金首饰供需的影响越来越小,甚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工业需求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反而黄金的投资需求呈现大幅增加的态势。今年三季度黄金投资需求再次超过黄金饰品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比重达到44%。

图39:全球黄金供需平衡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期研究院

图40:全球黄金需求量


从中国的需求结构来看,受到国庆和春节黄金饰品需求大幅增加的影响,1季度和三季度黄金总需求都会大幅上涨。三季度全球金饰需求同比下降10%至465.5吨,然而中国金饰需求却同比增长13%至131吨,占国内黄金总需求的68.5%,在全球金饰中占28%,成为金饰需求的最大的单一市场。

尽管黄金投资需求的逐年增加使得黄需求的季节性逐渐弱化,然而其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比较大。节前的黄金饰品需求增加也会对金价的上涨形成一定的支撑。

2.黄金价格季节性波动

表1是从1968年美国放开对黄金价格的管制允许其随市场供求自由波动以来至今,以及历史上两个黄金牛市价格月度波动的情况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2月、9月、

11月是黄金价格上涨概率最大的三个月。从历史数据来看,三个月份上涨概率分别为59.09%、63.64%、63、64%。

对于上一轮牛市来讲,12月、1月、2月上涨的概率较大,分别为是69.23%、69.23%、91.67%。从2000年开始此轮大牛市中2月、8月9月和11月上涨的概率分别是75%、83%、75%和83%,此外5月份上涨的概率也很大。综合不同阶段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受到春节和国庆等节日黄金饰品需求增加的影响,使得1季度和三季度黄金价格会出现季节性上涨。

表6:黄金季节性价格波动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期研究院

从近年黄金价格走势来看,2月份黄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加上明年一季度欧元区将有大量债务到期,将是欧债危机最为困难的一年,会对市场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黄金的避险需求也会大幅上升。受到黄金饰品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双重刺激,届时黄金仍会有一轮新的上涨行情出现。

图41:近年黄金季节性走势



3.国际环境对黄金季节性走势的影响

黄金作为一种金融投资产品,其相对稳定的价值使其具有一定的保值功能和较强的变现能力。因此当社会经济发展受阻或政治动荡使得纸币信用危机爆发时黄金都会成为首选的避险产品之一。近两年来由于欧美信用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危机,尤其是8月份以来欧债危机不断恶化,波动指数VIX大幅上涨,欧元区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各国主权信用评级频繁下调,宏观环境的恶化推动黄金价格大幅飙升。

图42:宏观政治事件对金价影响


黄金的金融属性逐渐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捧,从而使得其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进而使得近年来黄金的季节性特增有所弱化。另外长期以来黄金都被作为对抗通胀的最主要金融资产,每一次恶性的通胀都会带来黄金的大幅上涨。金价与美元走势呈现长期的负相关,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发行货币,推高全球长期通胀水平,使得美元贬值,对黄金形成长期推动。

美元的走低使得黄金的避险功能得以回升,三季度以来黄金的投资需求大幅上升,引导金价大幅上涨,并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然而长期来看,目前美元指数仍然较低,偏离正常水平。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元的持续走低势必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贬值,因而各国采取措施拉升美元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美元的月度波动情况来看,美元在2月和9月份下跌的概率较大,这也为金价季节性波动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石油价格也是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来看原油与黄金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作为一种重要商品,油价波动有较强的季节性规律。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油价格在一季度和三季度上涨的概率都较大,持续周期较长,在10月和11月份倾向于下跌,随后在12月份之后又会迎来新一波涨势。原油的季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黄金季节性特征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综上,供求关系、美元和石油价格不仅仅是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了黄金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的形成。
(来源:扑克投资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