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去还是不去?

“港股供给量太大,已经出现风险苗头。”一家国内一线VC机构人士告诉投中网,他们已经看了三四十家欲在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还是没有敢投,理由是担心下半年的IPO高峰。

作者:陶辉东

来源 : 投中网(ID:China-Venture)

“港股供给量太大,已经出现风险苗头。”

一家国内一线VC机构人士告诉投中网,他们已经看了三四十家欲在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还是没有敢投,理由是担心下半年的IPO高峰。

港股的2018年新政,几乎在一夜之间让香港成了中国新经济公司IPO的首选之地。但令人不安的是,尽管目前港股尚无一家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市场的一些变化却让拟上市公司、VC/PE机构们以及二级市场投资者都开始三思。

“新经济五剑客”还安好吗?

港股首批投资新经济的股民们,此刻正损失惨重。

有好事者将2017年以来在港股上市的五家规模较大的独角兽公司,即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称为港股的“新经济五剑客”。这五家公司的上市都是在港股正式实施新政之前,算是为新政探路,上市时都享尽恩宠,拥有豪华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和夸张的超额认购倍数。但时间一晃,“五剑客”转眼间已经纷纷进入破发。

平安好医生发行价54.8港元,第二个交易日就破发,目前(5月24日)股价50.8港元,仍处于破发状态。

雷蛇发行价3.88港元,上市当天创下5.49港元的最高纪录,此后一路下行,目前股价2.48港元。

易鑫集团发行价7.7港元,上市当天创下10.18港元的高点,目前股价3.9港元。

众安在线发行价59.7港元,股价最高时达到96.1港元,目前股价50.6港元。

阅文集团发行价55港元,股价最高时达110港元,目前为65港元,是“五剑客”中唯一未破发的。

“五剑客”中四家破发,与高点相比股价更是遭遇腰斩,超过1700亿港元的市值人间蒸发。另外有媒体统计,2018年以来港股发行的新股,破发率达70%。与严控发行价的A股不同,港股的发行价为自由定价,发行价即是市场价的反应,破发并不奇怪。但如此高比例、高幅度的破发已经不能用正常的市场波动来解释了。

新股供给过于充足?

第一个被找出的原因就是港股激增的供给。投资者有理由担心,随着港股的供给进一步加大,破发会越来越多。

甚至在港股新政实施之前,在港股大牛市的背景下,一波赴港上市潮就逐渐成型。2017年香港有161支新股,主板和创业板的新股数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入2018年,一季度港股有60只新股发行,又创新高。

这还仅仅是开始,港股IPO到2018年下半年才会迎来真正的高峰。5月17日,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香港LME亚洲年会上表示,考虑到4月底才启用新规,预计更多公司会在8月后上市,9到11月都是上市高峰期。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资本市场主管Liz Myers向媒体表示,摩根大通参与的每10宗中国科技企业IPO中,过去可能有8到9宗是在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变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2018年将是巨型IPO频出的一年,而港股将是这一轮IPO潮的最大赢家,这已经是共识。虽然港股长期占据全球最大IPO市场的宝座,一向以IPO融资承受能力强著称,但如此大规模的集中IPO,还是让市场忧虑重重。

仅小米IPO的预计募资额就高达100亿美元,直接考验港股的承压能力。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灏认为:“当下宏观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对于小米这种巨型的IPO,可能市场很难消化。”这一观点不乏拥护者。悲观者甚至认为,小米IPO对巨量资金的吸收,将导致2017年以来的大牛市走向终结。

小米之外,更多的科技独角兽也与港股联系在了一起。5月23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滴滴出行最快下半年启动上市,初步选定香港,预计市值可达700~800亿美元。这又是一笔小米量级的IPO。

单单在生物医药领域,媒体统计显示至少有13家公司已经传出赴港上市消息。投中网询问多家投资医疗健康的VC机构,发现几乎各家机构都有5个以上项目有意在年内登陆港股。

有机构人士向投中网表示,根据与港交所方面交流,估计首批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不会特别多。亦有机构人士表示,港股风险可能暴露,在看了几十个瞄准港股的项目之后,还是没敢投。

一家新三板公司董秘表示,现在很多中介机构来推荐去香港上市,但是公司有些疑虑,不确定是去香港好还是留在新三板更好,港股投资者还是更偏好大公司,大量市值50亿元以下的公司流动性非常差。尤其是在当下众多“明星公司”齐聚港股的情况下,小公司的IPO能获得多少投资者关注实在没底。

港股去还是不去?

不过,因为破发多就认为港股投资者低估了新经济公司,未免失之草率。尽管市场上疑虑颇多,多数机构人士依然向投中网表达了对港股的看好。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认为,港股上新经济公司的股价虽然已经下跌不少,依然是被高估的。

阅文集团与掌阅科技,是中国网文市场的两大寡头,均自称是行业第一,营收上阅文占优,而掌阅的用户数更高。阅文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约600亿港元;掌阅在A股上市,目前市值177亿元人民币。阅文的市值是掌阅的三倍,这是不多见的A股被港股碾压的例子。

还有一个指标也很能说明问题。在低上市门槛的海外资本市场,一二级市场不应该存在明显的差价,但“五剑客”却并非如此:平安好医生和雷蛇都在上市前夕进行了融资,而融资价格和此后的发行价之间差距都相当大。

2017年12月,平安好医生进行了一轮Pre-IPO融资,软银的愿景基金投资了4亿美元,获得平安好医生7.41%的股份。该轮融资后平安好医生估值达到54亿美元,成为中国医疗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今年5月平安好医生上市时市值则达到了75亿美元。如今平安好医生虽然破发,市值仍有70亿美元,愿景基金5个月账面收益仍达30%。

雷蛇在正式上市5个月前也进行了一轮融资,李嘉诚的维港投资投资了2500万美元,当时雷蛇的估值约为19亿美元。雷蛇于2017年11月上市时,按发行价计市值达到45亿美元,是李嘉诚投资价格的两倍多。即便现在股价破发,雷蛇市值仍然近30亿美元。

经过几年的舆论准备,新经济可以说已经是全球资本市场的“政治正确”,拥抱新经济就是拥抱未来。而对于港股来说,由于多年历史欠账有待弥补,心情显得尤为迫切。在IPO的过程中,各路资金热情高涨,“五剑客”在IPO时均获得了数百倍至千倍的超额认购,中签率比A股打新还低。机构人士表示,券商、香港市场、上市公司自身、媒体以及上市前投资人都有足够的动力去炒作,估值被炒高是必然的。

目前来看,虽然破发来势汹汹,实际上多数新经济公司的市值水平依然不低,VC/PE们的账面收益依然非常可观。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