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生-李书福和他的造车梦

1963年,出生于浙江台州的李书福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三。恢复高考制度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每一个读书人的心,可是三分之差令李书福名落孙山,无缘大学。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读不了书就不读。但总得找个方法养活自己才行,于是李书福骑着

1963年,出生于浙江台州的李书福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三恢复高考制度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每一个读书人的心可是三分之差令李书福名落孙山,无缘大学。

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读不了书就不读。但总得找个方法养活自己才行,于是李书福骑着自行车,费劲口舌从老父那里得来的120块买了个相机,做起照相的买卖 图片1.png

有了点钱后,开起自己的相馆,有模有样地给人洗相片靠着相馆赚人生第一桶金。然而相管同时却为他带来多次教育与处罚原因是照相行业属于特种行业,而他没有特种营业执照。

李书福似乎天生有副“火眼金睛”,在洗照片过程中,发现有种药物能从垃圾里分离出金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于是利索关掉照相馆,和人家老大爷在垃圾堆里抢起生意来。靠着倒卖金银,利润却比开相馆的多

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太多的效法者想要分这一杯羹李书福心中明白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得有个正经有技术含量的门道。于是一年后,拿着赚来的钱,正儿八经去创业。

 

从电冰箱原件到电冰箱厂在一帮有干劲的年青人一同的努力下,名不见经传的小电冰箱厂一年竟然带来四五千万的利润,这在当时可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年仅26岁的李书福当时就成为了千万富翁。

然而,命运总是这样捉弄人,又是牌照的原因,在还没那么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没牌没照的民营企业几乎无法存活。李书福的电冰箱厂也不例外,因为没被列入定点企业生产名单,轰轰烈烈的冰箱厂关门大吉了。 图片2.png

1989年,身心俱疲的李书福在把全部资产""给乡政府后,重回无产阶级。深感能力的欠缺,决定南下深圳,在大学中谋求管理之道。

90年代初期,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广东带来生机,也再一次点燃28岁李书福的创业热血。1992年从""给政府的资产中回租一部分厂房,开始新的创业生涯,做装潢材料,价格便宜的装潢材料立马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产品供不应求。

李书福立马扩大生产,并借机把“送”给乡政府的厂房、土地以市场价格一点一点地买回来。然而,拥有知识产权的李书福在法律不完善的当时,依然免不了受到别人的抄袭,风生水起的装潢材料生意也就此告终。同年又在海南岛的房地产投资上损失惨重,乌云似乎还没有从他头上散去。 图片3.png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骨子里充满创业热血的李书福从未放弃,这次他看准的是摩托车领域。为了防止再次掉入电冰箱那种“无准生证”的坑,这次李书福学乖了,剑走偏锋,借人家的牌子卖自己的摩托车。

扶摇直上-图的就是个“吉利”

1993年,李书福砸锅卖铁动用数千万元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国家邮政摩托车厂,并和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1996年,盛产摩托的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风靡全国的吉利集团摩托车产品生产多达35万辆,大量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次年年底,吉利集团员工规模近万人,总资产20多亿,年营业额达30多亿。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一马平川,如日中天。 图片4.png

正当大家都猜测他要退隐,享受终身荣华的时候,看到自己生产的摩托车开始变得不再新潮,取而代之的欣欣向荣的小轿车。李书福这个时候做出了再惊人的决定,他要造汽车。要知道在当时一个民营老板想要造车,可是比登天还难的事!

当时的中国汽车领域,外企和国企兵分两路,垄断市场,还没有民营汽企的出现。为了拿到国家的“准生证”,李书福耗尽了近十年的心血,可想而知,对于早已家缠万贯的李书福来说,承受如此大风险的造车有多么“疯癫”。

国家政策无望后,依葫芦画瓢,他想着用造摩托打法,“借势”造车。

首先是向四川德阳监狱汽车厂投资入股,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改成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吉利占七成股份。虽然动工了,可李书福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毕竟没有拿到国家许可证,名不正言不顺。直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造车梦才得以见到光明。“都是托了WTO的福”,每当有人问起他为啥能造车时,他总是这样回答。图片5.png

2001年,吉利两款豪华轿车(“豪情”、“美日”)一年销售了3万辆。事业一番风顺的李书福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萌生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收购沃尔沃,这在当时几乎被看作是痴人说梦。李书福致已经完成沃尔沃收购的福特公司,得到的答复就一个“不好意思,先生,我们福特一年收入是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000多亿元”

然而,癞蛤蟆最后还是吃到了天鹅肉,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巨亏100亿美元的福特公司给予了李书福巨大契机,收购沃尔沃变得志在必行。福特就是福特,巨亏了还漫天要价20亿美元。

不过李书福这次选择强硬,挺起腰板亲自出马组了200多人的谈判阵容团将价格压到18亿美元(约115亿人民币)。并最终在2010年用18亿美元正式拿下了瑞典沃尔沃轿车100%股权此举一度被《哈佛商业评论》视为教科书式的天作之合。图片6.png 

20175月,吉利控股收购英国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Proton Holdings Bhd.49.9%的股份;同年年底,吉利集团又对卡车生产商沃尔沃(Volvo AB)进行了3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疯癫”李书福疯狂的吉利似乎还在凭着它惊人的魄力实现着对全球车企的布局。

高瞻远瞩-收购戴姆勒的战略布局

2月,吉利以32.5亿欧元的高价拿下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一举轰动全球汽车界要知道戴姆勒-奔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效益好、管理井井有条的跨国公司,更具有标志意义,它是汽车的发明者。

“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在接受采访时,表面上把收购的目的讲清楚了,但是,精明如李书福显然是不可能说透自己动机的。不过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此公开的收购使得李书福得到非同寻常的曝光率,让全世界车企知道,高贵如戴姆勒-奔驰,中国人成第一大股东。

德国最著名的几个媒体例如《明镜周刊》、《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也都在第一时间发表了文章,他们不约而同地拿这次李书福收购戴姆勒-奔驰跟海航收购德意志银行股份对标,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一致:李书福很可能长期投资戴姆勒-奔驰公司。

相信这之中更重要的一点,通过90亿美元的投资,李书福或者李书福的代表有机会进入戴姆勒-奔驰管理层,或者说,李书福可以指定一个自己信任的人加入戴姆勒-奔驰的监事会这对吉利今后的战略布局以及全球化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图片7.png

截至去年10月,李书福和儿子李星星身家近1100亿元,位列胡润富豪榜第十位。有人问李书福,您还是当年那个汽车疯子吗?他并没有正面回答,李书福说,2020年,九成的吉利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