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和马斯克的最大共同之处

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作者:老喻

一、

让我们来做个简单测试,看看你是不是一个聪明的家伙。

题目:给你三个数字 2 , 4 , 6,请找出该序列中的潜在模式。

条件:你可以提出其他几套包含三个数字的序列 ,并将获知它们是否符合这种模式 。 例如你可以问,8,10,12,这三组数字符合该模式吗?

这看起来是一道简单得有诈的幼儿园大班题目。难道不就是“偶数 、升序数和连续数”吗?又或者是2的连续数倍数?

这是《做最好的决策》里的一道题。沃顿教授休梅克写到:

形成某种假设通常是个好主意 ,特别是如果有很多假设可以得到实证检验的话 。但是 ,当人们真正制定策略来检验他们的假设时 ,一种暗中为害的确定性偏见可能会乘虚而入 。

不知道你是否和大多数人一样,倾向于检验适合他们规则的序列。如下表的 “检验一个假设 ”一栏中所示 (对于每个测试序列是否符合 “ 2 , 4 , 6 ”这组数字的隐含模式这个问题 ,该表中作出了是或不是的回答 ) 。 

image.png

书中写道,经过三次成功测试之后 ,参与者通常会自信满满地说 , “偶数 、升序数和连续数 ”的假设是正确的 。但他们错了 。

可以考虑用一种替代方法来检验违反假设的序列 (如第四行所示 ) ——换言之 ,就是故意犯错 。如果参与者选择了不符合他们当前假设的数字 ,他们通常会更快地发现 ,真正的模式是任何升序数 。

这种模式很少被发现 ,除非被试者愿意犯错 ——也就是说 ,愿意去测试那些违背他们信念的数字 。相反 ,大多数人陷入了一种狭隘的错误假设 ,正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那样 。如此一来 ,他们唯一的出路是 :犯一次错误 ,并且证明这终究不是个错误 。

(注:也许有另外的潜在模式,例如:任何不降序的三个数字。在此我们稍微跳过。)

简而言之,你必须采用“试错法”。如作者所说,有时 ,犯错不仅是得到正确答案的最快方法 ,也是唯一方法 。

参与这项实验的大学生,仅 1 0 %的人发现了“正确”模式 。

绝大多数人则被困在一种狭隘的假设中 ,例如偶数和连续数 ,而且他们只去测试符合这一模式的数字组合 。从短期来看 ,他们使用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但从长远来看 ,他们错了 ,因为他们并没有通过足够广泛的实验来发现这种潜在模式 。

不论什么时候 ,只要你没有多少确凿的证据 ,你在探讨自己关于各个部分如何组合在一起的最初推测时 ,你的正确率就不高 。找出这种模式的最快方法 ,就是去尝试很多否定性测试 。

试错法属于证伪主义。可证伪性,又称可反证性可否证性,在科学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维基百科)

卡尔·波普尔宣称:一切从经验得来的假说命题理论必须逻辑上容许反例的存在,才是科学的。

例如“所有的天鹅全都是白色的”这个主张可以被“存在黑色天鹅”的观测证伪,虽然这个观测并不一定会发生。一个可证伪的命题必须定义某些被禁止的情形。

在这个例子中,“所有的天鹅全都是白色的”这个主张禁止了“黑天鹅”的存在。由于理论上可能存在“观测到黑色天鹅”这个反例,“所有的天鹅全都是白色的”这个主张是可证伪的。

简而言之,证明“所有的天鹅全都是白色的”,不是去找更多的白天鹅,而是要去找究竟有没有黑天鹅。

二、

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其实摧毁了我们对“教育”的几个关键认知:

1、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智商,但现实中遇到的大多是“简单”缺容易出错的题目;

被普遍采用的智力测试系统里,大量存在这种找规律的题目。虽然规律更隐蔽,但本质上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证实”,而非证伪。这类训练,可能让一个人更“聪明”(就像训练一个猴子数香蕉),但不能令他更智慧。

我们用更高的效率,刷遍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的题,不管这个题目多么巨大,但是仍然无法覆盖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天才学生,一旦走出学校,立即寸步难行,一生难有作为。

2、学校教孩子如何做正确的事情,消灭“出错”,以至于陷入狭隘的正确假设;

现实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些问题看起来十分简单,却交织在一起,属于“复杂的简单问题”。擅长于寻找正确答案的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试错、犯错的能力。我们的教育试图让孩子成为一个不犯错的人。而牛逼的人,需要能够持续犯错,高效犯错,但又不被打垮。

3、最重要的那些东西,学校里不教,但在现实社会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多明哥斯说,通识教育就是,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到的东西忘记后,最后还剩下的东西。

你或许会说,对于一个吃不饱的人,谈什么一样均衡呢?如今考入名校那么难,拼进去再说这些“软实力”吧。

三、

智商真的很重要吗?

巴菲特说:投资并非一个智商为160的人就一定能击败智商为130的人的游戏。如果你的智商达到150,可以卖掉30,剩下的足以做好投资赚钱。

以聪明著称的物理学大神费曼,中学时测智商仅为125。听到欧米杂志把费曼称作“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费曼的母亲回应道:“如果他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求上帝拯救这个世界吧!”

但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天才。这或许是大自然设计的机制,否则,我们远古的祖先可能就懒得在丛林里抚养自己的后代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怀克发现表扬儿童“聪明”,这些儿童遇到更艰难的问题时,容易放弃。为什么呢?

  • 这样的小孩认为过去的成就,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聪明,而不是努力。这反而会减少他们的能动性,增加他们心理的脆弱。

  • 他们不想丢掉“聪明”的帽子,不想在人前显得自己失败,接下来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会选择更轻松的、更符合自己长处的任务去完成,久而久之,形成一个舒适区不愿意走出去。

  • 夸儿童的聪明,会形成“自我毁灭”行为。

正确的做法是:表扬小孩的努力。好处是:

  • 让小孩养成“成长思维”,小孩则能在困难任务面前不懈努力。

  • 人的努力,更容易改变一些,而智商,也可在“成长思维”下获得一定的进步。

智商真的不重要吗?《从零到一》的作者彼得·蒂尔说,美国的名校录取,就像是一个超级智力测试。像哈佛这类学校,掐尖儿似的,将一些中学生竞赛的优胜者成批次地收入囊中。

前哈佛学院院长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回忆起自己刚在大学教书的第二年,在应用数学的课堂上,出了一道看起来简单的难题,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案。过了几天,一个学生带着答案来到办公室。他就是比尔.盖茨。

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微软用“智力测试”的方式,搜罗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硅谷的公司,乃至于华尔街,莫不如是。

当别的孩子都去培优,都去学奥数,都上网让正宗老外陪聊,你的孩子是去?还是不去呢?

智商也许不重要,但是人生处处都是“智力测试”。你参不参与呢?

四、

教育真是一个让众生平等的话题。有次我看到一位“大人物”,客客气气地和人搭话,只求让自己的孩子假期去做个义工;还听闻名声震耳的投资大亨,为了让孩子让常春藤名校,如孟母般低眉顺眼,充满人间烟火气儿。

教育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典型的辩论主题有:

1、是咱们的教育模式好还是英美的教育模式好?

2、是应试重要还是素质重要?

3、是在中国高考还是去留学?

4、在中国补习辛苦还是在国外补习辛苦?

5、名校到底重要不重要?

6、是将孩子培养成绅士、还是激发其狼性?

7、是让孩子顺着兴趣发展,还是去抓未来二十年的热点?

8、读书能改变命运吗?能突破所谓“阶级固化”吗?

9、那些国际名校是不是早就形成了小圈子、老百姓没啥机会?

10、到底是公校好还是私校好?

这类争辩,出现在饭桌和网络的各个角落,延绵不绝,难分胜负。

五、

2010年,我们家搬到温哥华,房子后院连着一所公立小学的操场,前两年,孩子推开院门立刻上学,真是“完美”而舒适的日子。

清闲了没多久,受朋友影响,孩子妈妈开始着手申请私校。我是个虚无主义者,对于教育的“形式主义”向来不感冒,所以基本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

儿子是申请小学一年级,女儿是申请小学四年级。作为移民城市,尤其是对华人而言,温哥华的私校申请竞争激烈。小小年纪,既要强化“学术”(即学科成绩),又要有各种爱好,还得从事公益活动献爱心,忙得不亦乐乎。儿子有个同学的爷爷感慨说:这比国内还狠,还移什么民啊?

我的态度的小转折点,发生在去儿子面试的男校。这所学校的常春藤录取率不低,李超人和马外星人的儿子都曾就读。我第一回进去,推开有些岁月的木门,接待的老太太精确地喊出我们家的名字,古典的大厅仿佛连接着另外一个时空,秩序井然。

在沙发上等待时,看到两个三、五年级的小男孩互相打招呼,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小手很有范儿地插在裤子口袋里。我突然想:嗯,要是儿子这样也不赖。

我深受父亲影响,厌恶排场,骨子里是平民主义,对“贵族学校”什么的,向来敬而远之,对所谓上流圈层也没有社交冲动。然而,在那个有些阴雨的下午,这道防线被男孩间的对话场景,静悄悄地融开了。

后来,儿子很幸运地被录取了。对比而言,女儿要考的那所男女混校,难度更大,因为不是录取年,位置很少。平时唧唧歪歪的女儿,面试时小宇宙爆发,与副校长见招拆招,最后用一篇前晚赶出来的文章打动了考官。

这象征着,学生时代散漫、对抗的我,家长时代放养主义的我,经过了数十年顽抗,不远万里来到加拿大,原以为告别了高考机器,结果因为孩子,还是被体制化了,卷入到无处可躲的“赶考爸妈”的洪流中。

六、

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有时不仅不坐私人飞机,还不坐商务舱。一次在经济舱,有个中国小女孩坐在邻座,飞行途中一直在做微积分的功课。芒格对这个中国小女孩印象深刻,因为他很难想象同龄的美国女孩能有这样的定力,在飞机的嘈杂声中专心学习。

在中国觉得英美的素质教育模式先进,到了海外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基础扎实。教育也有点儿像围城。

美国加拿大的公校教育系统,强调的照顾大多数,公平,不追求拔尖儿;私校则强调个性化、全面发展、考入名校。

假如想考入最好的大学,中国的高考看起来紧张残酷,但其实是有边界的残酷,在看得清的赛道上拼命冲,是死是活心中有数。但是在北美呢?看起来轻松自由,其实要努力的地方更多,而且有些不能量化,无法死磕。

二者之间,有点儿普通动物园与野生动物园的区别。

2015年,我仿佛命中注定,参与到教育中。同事中,除了本地大学毕业的小伙伴,多是和我一样的移民,不乏学霸和高考状元,孩子都是读书年龄,经历着东西方的教育对比和体验。

我们的理念是:

1、教育没有流派之争,不管对孩子,还是对家长,对教育理解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思考的、学习的过程;

2、现实既不是达尔文主义的,也不是理想主义的,而是二者的混合体;

3、培养孩子,无论是投入的精力、财力、还是心血,都远胜于一次创业,父母相当于家庭教育的CEO,不同的是,不能像创业那样去试错;

4、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我们对比中外,尽管教育体制迥异,但是相同的是:很会玩儿的孩子通常也很会学;

5、与其探讨孰优孰劣,不如兼收并蓄。关键在于,我们要努力将最好的呈现在孩子面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6、技术使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搜索一流的资源,让每个中国孩子都能以最低成本,分享到最好的教育;

7、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全球化的华人教育社区,既降低试错成本,又实现教育与国际同步。

我们在北京、深圳、南京等中国城市设有办公室,我们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团队,以及覆盖英国、澳洲、欧洲的网络,正在全力以赴发现教育瑰宝,有些资源以前只有塔尖的一小部分人独享,感谢科技和共享模式,我们能将其产品化,带给中国的青少年。

七、

盖茨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要学着去习惯它。很有趣,说这句话的这个人,现在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慈善家。

他还说: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

哈,盖茨老师,至少摆渡车会先到的。

何止是头等舱,有钱人连学校都是“私人”的。

2014年,“钢铁侠”马斯克让自己的5个孩子从名校退学,自己设立了一所神秘的私人学校,名为Ad Astra,意为“通往星星”。

“学校没有班级,”马斯克称,他不愿将学校搞成好像产品组装线一样,“让教育来配合孩子们的天资和能力才更有意义。”

X Prize基金会的董事长彼得-戴曼迪斯参观了这所学校,并分享了该校的一些办学理念:

“这所小学校有31个孩子。日常教学中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即通过辩论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来讨论道德问题。这是我们的孩子们有朝一日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这是我在Ad Astra听到一个类似‘角色扮演’的例子,它可能贯穿在道德和伦理单元的教学中。想象一个座落在湖边的小镇,这里大多数人都在唯一的一家工厂工作。但这家工厂一直在污染湖水,并杀死所有的生物。你该怎么办呢?关闭工厂将意味着所有的人失业。然而,继续让工厂开工意味着将破坏湖水生态,变成死水一潭。这种定期和经常性的讨论/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能以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值得庆幸,奢华的私人学校和私人飞机不同的是,前者并不依赖于昂贵的硬件。有价值的是方法和理念,方法和理念,是可以被传播和传承的。

盖茨小时候在公校不那么适应,后来换到私校,如鱼得水,更是早早接触到那个年代罕见的计算机,一举冲上浪尖,在首富的位置上滑翔了很久。

马斯克小时候并没有和盖茨和扎克伯格一样读最好的学校。他甚至遭遇了校园欺凌。这段被揍经历,和他后来的钢铁意志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盖茨的一句话或许道出了秘密:

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这可能正是盖茨和马斯克最大的共同之处:

他们都是超级厉害的“自发学习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