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十三五”规划九大猜想

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研究的关键一年,下一个五年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

【宏观】“十三五”规划九大猜想

作者:王胜

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研究的关键一年,下一个五年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其内容涉及到深化改革、民生、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因此沿着“十三五”规划的思路衍生出大量的投资机会,是2015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站在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前夕,申万宏源策略研究试图对十三五规划进行九大猜想。请关注策略研究部报告《多维度掘金“十三五”——“十三五”规划系列之战略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2014年04月17日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他要求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投资机会永远来自于预期差,所以站在十三五规划前夕,我们试图在以下几个问题的引导下,对十三五规划进行几大猜想: 



一、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是达到小康社会标准的重点

近日,人民日报推出《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文章强调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

根据小康社会的定义,我国当前的状况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每千人医生数两个指标仍然有欠缺,距离小康社会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未来农村经济领域和医药和医疗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在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方面,往年的五年规划都会重点强调,具体措施包括: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发展高效农业、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增加转移支付等方式,但事实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本质上最重要的是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率,土地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推进是关键。


二、6.5%应该是底线,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依然是重点

GDP同比增速将下降到6.5%,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需要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果2015年经济能够实现7%的增长,要想在2020年实现经济增长翻番的目标,则“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6.5%是底线。

通过对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重大专项课题招标的研究方向,我们发现十三五相比十二五新增的研究方向包括:扩大消费、信息经济、战略新兴、企业走出去等;十三五相比十二五在以下几大领域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教育、环保、医疗健康、国企改革。

 

 

 



三、民生指标会增加更多,尤其是环保指标

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4个主要指标有20个都达到预期进度,有的甚至已提前完成,只有节能环保方面的能源消费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氮氧化物排放量4个约束性指标进展滞后。显示了经济增长和环境指标的矛盾中,在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的情况下,环境指标也相应的没有达到目标。因此,我们猜想十三五规划中至少会把环境保护问题提到更高的一个位置上来加以强调。

根据环保“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在“十三五”期间,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双重体系,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实现三大生态系统全要素指标管理;在既有常规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新增污染物总量控制注重特定区域和行业;空气质量实行分区、分类管理,2020年,PM2.5超标30%以内城市有望率先实现PM2.5年均浓度达标。其中对全国实施重点行业工业烟粉尘总量控制,对总氮、总磷和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实施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相结合的总量控制,增强差别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收入分配均衡指标或会增加

在收入分配情况方面,国内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所以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远远高于小康水平,但结构化的来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却低于小康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在收入制度改革方面也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在2014年在养老金并轨和国企高管限薪方面已经艰难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坚持“提低、控高、扩中”的主线依然会发挥主导作用,中长期来看,这整体有利于低收入人群扩大消费边际倾向,从而扩大内需。具体措施可能包括健全个人所得税,逐步建立健全房产税、遗产税等,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五、或会增加“走出去“指标


中国很快就会从诸多产业的净出口逐步变为净对外投资国,可以预见“走出去”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十三五”规划可能对中国对外投资的5年的规模做大体测算,近10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增速约为15-20%左右,如果全球经济形势不发生剧烈变化,这个增速水平将是未来五年的最保守估计。

2014年,欧盟和美国仍是中国最重要的两大贸易伙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近两倍,对美国的投资增长23.9%,大大高于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外商对华投资则有涨有跌:美国对华投资下降20.6%,总额约合26.6亿美元;欧盟则下降5.3%,共计68.5亿美元;日本减少39%,创25年来最大跌幅。但是,韩国对华投资则大幅增长——29.8%,高达39.7亿美元;英国投资增长28%,约合13.5亿美元。

 

六、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可能成为新亮点


之前的五年规划中,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往往是重点,而改革往往则不是重点,但十三五规划不同,旧经济模式已经难以维系,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而这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将前所未有的把“深化改革”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见证了自上而下的关于如何正确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各个领域的简政放权、国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多领域的要素价格改革等等。我们相信这些深化改革的举措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得以进一步的强化和支持,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国企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改革、能源体制改革、医院体制改革、土地改革等。



七、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将有重大变化


在十二五规划中,在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部分,仍然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为主,目标依然是以提高落后地区的GDP增长率。新时代的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局限在提升经济增长,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从而有利于提升社会效率、加快城镇化率,除了对外的“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认为十三五规划在对内方面,还将把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纳入进来。



八、产业方面重点关注农业、工业信息化、新材料、互联网、养老产业、环保六大领域


在行业层面上,我们大致从三大产业的角度,对各个领域的公开资料进行逐一分析,试图对十三五规划中每个领域可能出现的的“新亮点”进行梳理,非常值得详细揣度。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有几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1)农业领域的土地改革和信息化;2)制造业领域的服务化、信息化、数字化、科技化,关注工业4.0和新材料领域;3)服务业领域的互联网化、养老服务业;4)能源环保领域的改革。

 

 

 



九、“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大方向可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国际化和注册制,亮点纷呈(例如多元化分红、保护长期投资者、阳光化市值管理等)


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强调了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推动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015年是证券法修订的一年,资本市场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正在逐步的提升,而其本身制度的变化将会直接作用在资本市场的整体及结构变化上来。通过与多位资本市场专家沟通讨论和草根调研,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大方向可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国际化和注册制,亮点纷呈,以下三个方面可能超预期:1)多元化分红;2)保护长期投资者;3)阳光化市值管理。


来源:申万政策研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